导读:前段时间孩子正好放暑假了,就带他回到纽约参加了一次夏令营。由于过去三年的疫情,我们已经将近四年没有回到美国了。
纽约和四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也试图把一些在美国看到的现象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当然所有的这一切仅仅从个人观察的角度出发,如果有失偏颇,还请大家多多谅解。
入关的流程
由于四年没有回去了,入关之前难免有些忐忑,生怕海关会询问什么。来到入关的地方,就看到了两条很长的队伍,一条是美国公民和绿卡的队伍,另一条是非美国国籍的外国护照队伍。两条队伍都很长,说明许多海外的美国人暑假回来了,也有许多的游客。从另一个方面看,确实感受到疫情后的全面开放。
到海关这边基本上就是填写一个很简单的表格,主要问有没有带一些不能带的食物什么,以及身上带了多少现金。海关这边非常松,基本上就让我们按了指纹就走了,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三年疫情的各种限制。
后来我父母说,有一个朋友是绿卡持有者,入关前也担心了好久。按照道理说,美国绿卡持有人需要一年在美国至少住一个月,许多人的做法是每隔半年回去两三周。但我父母的这个朋友过去三年因为疫情都没有在美国生活,本来担心会被海关刁难,没想到最后也出奇的顺利。
我想美国的大门是真的全面开放了。
居高不下的通胀
这一次在纽约最深的感受,就是什么都比之前贵,汽油贵了、餐饮贵了、房租贵了。我自己最常见的开支就是外出就餐,带孩子和父母出去吃很普通的美式西餐,就是汉堡薯条这类的,差不多加小费就要100多美金。如果和朋友两个人去一个还不错的餐厅,很容易就超过100美金。
这一次感受最深的就是小费大幅增加。以前基本上给15%算基本的比例,给18%已经很好了。现在消费就是15%起步,基本上都要给18%,如果是晚餐人多一些,就是给20%了。很多餐厅会强制把消费打在账单里面。最离谱的是,有些完全没有服务的餐厅(比如说带儿子去看棒球,在球场的便利店买一瓶水),付款的时候也有小费选项……
和许多在美国的朋友聊,大家都说在降低外出就餐的比例,确实吃不起了。连吃个麦当劳的套餐,都是差不多7个美金。相比之下,国内连锁餐饮的物价,真的还不贵。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纽约的各种咖啡店。以前在国内,真的还没有感受到15一杯冰美式的Manner是多香。而且都是现场用咖啡机做出来然后加冰块的。这里的一杯冰美式,差不多要5美元,Blue Bottle这种就更不要说了。而且都是从一个咖啡壶里面倒出来了。来了美国后,就天天自己在家冲咖啡。
和这里的朋友聊,纽约房租也上涨很多。曼哈顿基本上找不到3000美金以下的房子了,而在曼哈顿岛附近的Long Island City和Brooklyn Heights都涨了很多。根据StreetEasy的数据,Brooklyn Heights房租从2020年3月疫情前的3526美金涨到了今年7月的4166,其中在2022年9月最高涨到过4850美金。
另一个影响通胀的是收入增长。纽约最低工资已经到了16美金/小时左右,记得当年最低工资只有5美金/小时的水平,这两年最低工资大幅增长后,也对长期高通胀带来了直接影响。随便一个麦当劳的员工,也能拿到不错的工资,消费的需求自然就变得极其旺盛。
毫无伤害的资产负债表
三年疫情或多或少都对全球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也看到许多国家都在不同的修复资产负债表周期中,但唯独美国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政府通过直接印钞,修复了老百姓的资产负债表,许多商家也获得了大量的政府补贴。
和一个做餐饮的朋友聊,他说政府会按照你之前一年报税的收入,然后直接弥补中间的差额。如果2019年的报税收入100万美金,2020年只有50万美金收入,政府直接会补掉中间50万美金的差价。
这种做法,甚至熨平了这些商家自身会面临的向下周期波动,等于用之前消费旺季的收入做了年化的线性外推。这也导致疫情三年,美国真正倒闭的商家很少。
接着前面提到的,虽然通胀很厉害,但同样厉害的是各个层次的消费端。基本上许多餐厅都在排队,曼哈顿的人比疫情前还要多。平时任何时候开车去哪里,高速公路都在堵车。跟着父母平时下午去了两次Costco,永远是在排队。
和身边的朋友交流了一下,也基本上没有人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没什么人因为疫情失业,也没有什么人出现降薪的情况。恰恰相反,疫情后的劳动力缺口比之前更大了,偏向劳动力的工作越来越好找了。
劳动力缺口依然存在
在美国,只要一个人愿意去找工作,就总能找到赚钱的活干。疫情后,劳动参与度在下降,劳动力缺口依然存在,甚至可能比疫情前更高了。大家可能也看到了,像UPS这样的送货司机,都准备五年后年薪要达到17万美金了,堪比高级白领。接下来,Fedex、亚马逊Prime的送货司机自然也要加薪。
美国和东亚比较大的差别是,底层就业的收入都还行,而且这类工作并不难找。比如说纽约的公共服务系统,基本上只要你通过他们相关的考试,再做一个简单的面试,就能去相关部门工作了,比如说纽约交通局(MTA)、纽约警察局(NYPD)、纽约邮局等等。这类工作年薪也在五万到十万美金之间。而且不需要特别高的学历。
这就引出下一个话题:较高的下限。
较高的下限
在美国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下限很高,无论是就业、生活质量、住房条件、读书求学等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
在纽约,有20万美金的房子、有200万美金的房子、有2000万美金的房子,但2000万美金房子的质量,绝对不是20万美金的100倍,差异主要来自地段。况且,身边也有不少住20万美金公寓楼的朋友,也不是什么治安特别差的地方,主要是以Co-op的公寓楼为主,物业费高一些,小区进入也需要面试等环节。所以在美国即便钱不多,买一个几十万美金的房子住,住得也是挺舒服的。
在纽约,只要你有手有脚愿意工作,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问题不大,并不需要特别高的学历。纽约有大量底层蓝领的工作,收入都挺高的。比如说送信的邮递员、送货上门的快递员、建筑工地的工人等等,在这边修水管的工人可是10万美金年薪以上的高工资。
读书求学也是很宽松的。虽然说这几年常春藤这样的名校越来越难考,但要考到一个全面前50名的大学,难度其实没有那么高,要进入一个全面前100名的大学,难度就更低了。而且每一个州,都有自己的州立大学系统,学费对当地的居民还很友善。比如说纽约就有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SUNY)系统。
由于下限较高,在美国确实没有很强的互相比较感。没有人关心你住什么房子,买了什么车,更不在乎你穿什么衣服。大家见面通常真的是纯聊天,最近看的电影,去哪里旅行。当然,在任何国家带娃都是一个不变的话题。
在家办公已经成为难以改变的趋势
即便疫情已经过去,但work from home成为了一个难以改变的趋势。好几个朋友和我说,今年都没怎么去到城里(指曼哈顿岛)。即便要求去办公室的公司,一般也就一周去个三天。很明显感觉周末已经拉长到了星期五。
这两年纽约新造的高级公寓楼,除了常规的公共健身房、大堂、户外烧烤区、顶层酒廊之外,还会提供一大块公共办公区域,迎合这样的新趋势。这也让家庭就餐的比例不断提高,大家和家里人共处的时光增加。也有许多人开始重新装修自己的住房,因为要在家的时间更长了。
一个在律师事务所上班的朋友和我说,现在他们许多律师也不出差了,能用zoom开会就不想去现场了,好像美国商务航班的上座率也在下降。
这一次去美国也正好是带孩子参加一个夏令营,每天早上8点半送到学校,下午4点45去接。和国内不同的是,每次接送经常是看到孩子的父母一起来的,似乎他们在这个时候也不需要去上班。
远不如国内的数字化率
虽然美国是一个科技强国,但从我们生活的体验中,很少能有很强的科技感,方方面面都不如国内。最典型的就是数字化率程度还比较低。国内的数字化率非常发达,有无数的小程序可以帮我们自己链接各种APP。微信和支付宝也已经成为了新的数字身份证,要办个事情,直接用微信或者支付宝登录,就能拿到我们的信息。而在美国,网络和网络之间的数字化没有很好的链接,办个事情先要填写一大堆个人信息表格。
中国的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很高,其实办个什么事情,非常方便,而且服务特别好。我觉得这一点也和工作人员的层次素质有关。其实中国公共服务人员,无论是学历还是素质都非常高,也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反而美国这边公共服务人员可能学历背景都不是很高,服务意识就比较差。
当然,数字化率最显著的体现是支付。我在纽约做地铁,居然还在用20多年前的metro card。我看大部分人也都是这样的,虽然Apple Pay刚刚实现了进出地铁的功能。相比之下,中国移动支付可能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出门完全不用带钱包。
远高于中国的服务成本
另一个美国远不如国内的,就是服务业。比如说这边随处可见外卖小哥,这在美国几乎看不到。纽约华人比较多的法拉盛也有类似于熊猫外卖什么,但整体叫外卖的比例很低。毕竟一个外卖,不仅要增加送货上门的服务费,还要给小费。许多人宁愿叫一个外卖自己开车去餐厅取,能节约大量时间。
上海这边的阿姨使用率也比较高,特别是许多80后平时都要工作,都会请一个阿姨钟点工做饭一个小时,再有一个小时做一些清洁工作。美国这边请一个清洁人员要支付差不多25美元一小时,两个小时就是50美元,成本还是非常高的。
整体来说,中国虽然人工成本相比过去10年大幅提高,但服务的效率很高,整体服务成本远低于美国,也占到了就业人口很大的比例。
远低于中国的电动车渗透率
相比于国内随处可见的电动车,纽约的电动车真的很少,甚至感觉上海看到特斯拉的比例远超纽约。但另一方面,纽约的车确实很多,而且去哪里都要开车……(除了住在曼哈顿岛上的居民)。
我自己感觉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充电桩很少,大部分纽约的加油站都没看到充电桩。纽约也没什么大商场,不像国内。而我去的几乎所有停车场,都没有充电桩。另一个是,纽约的冬天很冷,也很长。电动车到了冬天就有续航里程的问题。相比之下,据说西海岸那边的电动车很多。
老年人的天堂
记得20多年前刚去美国时,父母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场。但这一次我们都感觉,美国绝对是老年人的天堂。不同于国内的老年人状态,美国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社交圈子,也不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而美国也给老年人的养老,提供了大量的服务。比如说,纽约有许多老年人活动中心,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给老年人提供不同的活动,从跳舞、打麻将、唱歌、瑜伽拉升都有。而且没有任何收费。如果中午要在那边吃饭,只需要支付2美元就行。相当于给老年人提供了免费社交的场地。
还有许多健身房,对老年人都有收费福利,甚至免费。我刚去纽约办了一个YMCA的健身卡,似乎一定收入以下的人都免费。每天早上送完孩子我就去健身,然后总是看到一堆同样的韩国老爷爷在里面撸铁。
当然,如果年龄很大了,还能获得护理服务,会有专门的人来照顾老人生活起居。
年轻人也不少
正好去美国之前的一个月,去了一次日本旅行,当时很强烈的感受就是年轻人太少了,马路上都是老年人。而在纽约,却看到了大量年轻人,无论是岛上的曼哈顿,还是其他生活区域,都能看到许多年轻人。比如说中国人居住比较多的法拉盛,年轻人占比非常高(相比之下,曼哈顿的唐人街就显得有些老龄化了)。
当然,年轻人中的有色人种比例很高,白人感觉逐渐在成为少数民族了……
拔地而起的新楼
十几年前在美国的时候,我们几乎从来没看到过造新楼,和当时国内的大兴土木形成强烈反差。那时候父母总说,纽约的楼虽然比上海破,但毕竟都是几十年前造的。当然,纽约最破的绝对不是那些办公楼,而是纽约的地铁。
这一次去纽约,看到了许多新盖的楼,确实感受到过去几年美国的大兴土木。比如说Hardson Yard完全是新盖的区域,以前在美国地铁都没有这一站。这一次还带着家里人去Hardson Yard的顶楼Peak吃饭,下面就是一个全新的办公楼。整个曼哈顿岛,新盖了不少办公楼,即便在岛外也总是看到卡特彼勒挖掘机在盖新楼。
总结:动态看中美处在不同的周期
以上一些观察,都是此次去美国直观的感受,也是一种静态的观察。回归到经济学的常识,如此的经济繁荣能否持续呢?越来越多人不需要工作也能消费的很好能否持续呢?从数据看,美国的超额储蓄在下降,大家都在消耗此前疫情的政府补助。况且,我们一直相信American Dream,但这些年的生活似乎又过于舒服了。
从某种意义看,美国或许处在很多层面的周期顶点,无论是工资收入、通胀、消费能力,未来大概率都有下降的可能,回归常态。
另一方面,中国或许处在周期的低点,未来随着刺激政策逐步发挥作用,经济、就业、消费、以及资本市场等都大概率会呈现向上的趋势。
当然,这些观察和观点,都是来自个人视角,或许有失偏颇。更多希望这些纽约见闻,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视角的辅助。
- end -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
安   昀 | 鲍无可包承超贲兴振 | 薄官辉 | 毕天宇
曹   晋 | 曹   霞 | 曹文俊 | 常亚桥 常   蓁 | 常   远
崔建波 | 陈璇淼 | 陈一峰 | 陈   平 | 陈   媛 | 陈立秋
陈  军 | 陈觉平 | 陈文扬 | 陈   宇 | 陈金伟 | 陈国光
陈思靖 | 陈  鹏 | 陈   玮 | 陈乐天 | 陈轶平 | 陈良栋
陈连权 | 陈怀逸 | 陈   文 | 成念良 | 程   彧 | 程   洲
程  | 程   涛 | 崔   莹 | 蔡嵩松 | 蔡   滨 | 蔡   晓
蔡志鹏 | 蔡志文 | 代云峰 | 邓炯鹏 | 董伟炜 | 董   超
董   梁 | 杜晓 | 杜   洋杜   沛 | 杜   广 | 冯明远
傅奕翔 | 付   斌 | 付   娟 |付伟琦 | 费   逸 | 范   洁
范庭芳 | 方钰涵 | 方   纬 | 方   抗 | 方   建 | 方   昶
高兰君 | 高   远 | 刚登峰 | 葛   晨 | 顾耀强 | 顾益辉
谷琦彬 | 归   凯 | 管嘉琪郭   锐 | 郭   堃 | 郭相博
巩怀志 | 韩   冬 | 韩海平 | 韩   冰 | 韩   林郝旭东
郝   淼 | 何   帅 | 何晓春 | 何   琦 | 何以广 | 贺   喆
霍东杰 | 侯振新 | 侯   梧 | 侯   杰 | 洪   流 | 胡昕炜
胡鲁滨 | 胡宜斌 | 胡   涛 | 胡   伟 | 胡志利 | 胡   喆
胡   颖 | 黄   峰 | 黄  力 | 黄立华 | 黄   波 | 黄   晧
黄垲锐 | 黄莹洁 |黄立图姜   诚 | 姜   英 | 蒋   鑫
蒋   璆 | 江   勇 | 江琦 | 江   虹 | 纪文静 | 焦   巍
贾   鹏 | 贾   腾 | 金晟哲 | 金笑非 | 金梓才 | 季新星
季   鹏 | 匡   伟 | 令超 | 劳杰男 | 蓝小康 | 雷   鸣
雷   敏 | 雷志勇 | 李德辉 | 李   琛 | 李晓西 | 李晓星
李元博 | 李耀柱 | 李玉刚 | 李健伟 | 李   建 | 李佳存
李   巍 | 李   竞 | 李   君 | 李振兴 | 李   欣 | 李少君
李    | 李文宾 | 李   彪 | 李宜璇 | 李子波 | 李   倩
李   燕 | 李   崟 | 厉叶淼 | 黎海威 | 廉赵峰 | 梁   浩
梁    | 梁   力 | 梁永强 | 梁文涛 | 廖瀚博 | 林   庆
林剑平 | 林   森 | 刘   斌 | 刘   波 | 刘   辉银华
刘   辉东方红刘格 | 刘   江 | 刘晓龙 | 刘   苏
刘   锐东方红刘   锐中信保诚 | 刘   平 | 刘   潇 | 刘   兵
刘   晓 | 刘开运 | 刘元海 | 刘心任 | 刘志辉 | 刘伟伟
刘   鹏 | 柳世庆 | 柳万军 | 陆   彬 | 陆政哲 | 陆   欣
陆   航 | 陆   奔 | 陆文凯 | 罗春蕾 | 罗世锋 | 罗佳明
罗远航 | 骆   莹 | 吕佳玮 | 吕越超 | 闾志刚楼慧源
马   翔马   龙 | 毛从容 | 莫海波 | 苗   宇 | 闵良超
牛   勇 | 倪权生 | 彭凌志 | 彭成军 | 潘中宁 | 潘   明
蒲世林 | 齐   皓 | 祁   禾 | 邱璟旻 | 丘栋荣 | 邱   杰
钱伟华 | 钱亚风云 | 秦   毅 | 秦绪文 | 曲   径 | 饶   刚
任琳娜 | 桑   磊 | 宋海岸 | 宋   华 | 石海慧 | 石   波
沈   楠 | 沈雪峰 | 史   伟 | 是星涛 | 苏谋东 | 苏俊杰
孙   芳 | 孙  伟民生加银孙  伟东方红 | 孙轶佳 | 孙浩中
孙梦祎 | 邵   卓 | 盛震山 | 唐颐恒 | 唐   华 | 汤   慧
谭冬寒 | 谭鹏万 | 谭   丽 | 田彧龙 | 田   瑀 | 田宏伟
屠环宇 | 陶   灿 | 万建军 | 王大鹏 | 王东杰 | 王   刚
王君正 | 王   涵 | 王   俊 | 王   培 | 王   鹏 | 王 
王延飞 | 王宗 | 王克玉 | 王   景 | 王诗瑶 | 王晓明
王奇玮 | 王筱苓 | 王园园 | 王   垠 | 王文祥 | 王   睿
王海涛 | 王登元 | 王   健 | 王德 | 王艺伟 | 王浩冰
王   斌 | 王晓宁 | 王浩 | 魏晓雪 | 魏   东 | 魏建榕
韦明亮 | 翁启 | 吴    | 吴    | 吴培文 | 吴丰树
吴   印 | 吴   渭 | 吴   越 | 吴   弦 | 吴   坚 | 吴   悠
  旋 | 武   杰 | 肖瑞瑾 | 肖威兵 | 肖   觅谢书英
谢振东 | 徐荔蓉 | 徐志敏 | 徐   成 | 徐   斌 | 徐   博
徐志华 | 徐习佳 | 徐   爽 | 许文星 | 许   | 许望伟
许利明 | 薛冀颖 | 夏   雨 | 颜   媛 | 闫   旭 | 杨   栋
杨   浩 | 杨   瑨 | 杨锐文 | 杨   帆 | 杨岳斌 | 杨   明
杨   飞 | 杨晓斌 | 杨   鹏姚   跃 | 姚志鹏 | 叶   松
叶   展 | 易智泉 | 易小金 | 于   渤 | 于   洋 | 于善辉
于浩成 | 于   鹏 | 俞晓斌 | 袁   宜 | 袁   航 | 袁   曦
袁多武 | 袁争光 | 余小波 | 余芽芳 | 余科苗 | 张丹华
张东一 | 张   凯 | 张  峰富国   峰农银汇理张   锋
张汉毅 | 张   晖 | 张   慧 | 张金涛 | 张   骏 | 张剑峰
张   萍 | 张   帆 | 张延鹏 | 张迎 | 张益 | 张鸿羽
张   弘 | 张   航 | 张   寓 | 张宇帆 | 张   杨 | 张   堃
张仲维 | 张   勋 | 张   靖 | 张   亮 | 张西林 | 张晓龙
张浩佳 | 张亚辉 | 张   英 | 张明章   恒 | 章   晖
章旭峰 | 章秀奇 | 章鸽武 | 詹  成 | 赵大震 | 赵晓东
赵   强 | 赵   剑 | 赵浩添 | 赵   伟 | 曾   刚 | 郑澄然
郑慧莲 | 郑科 | 郑   磊 | 郑巍 | 郑   伟 | 郑泽鸿
郑   日 | 周应 | 周克平 | 周   | 周雪军 | 周   云
周   杨 | 周   崟 | 周寒颖 | 周智硕 | 周文群 | 朱   平
朱   赟 | 朱晓 | 钟   赟 | 钟   帅 | 朱   熠 | 左金保
赵   蓓 | 智   健 | 邹立虎 | 邹维娜 | 邹   唯 | 邹   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