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泰达宏利的王鹏,是一个具有很强好胜心的中生代基金经理,他毫不忌讳自己的投资目标:每年都要排名前20%。他也对投资极其投入,除了投资没有什么爱好,他不喜欢放长假和周末。他管理的泰达转型机遇在2019和2020年分别取得了71.23%和104.90%的收益率,都排名当年市场前3%分位。今年以来,即便市场风格出现了切换,他依然获得了19.24%的收益率,排名市场前2%,而且过去1个月和3个月收益率全部排名同类第一(数据截止:2021年5月31日)。
王鹏的投资框架是:投资景气行业的龙头,追求戴维斯双击。他通过回顾2012年至今A股每一年市场表现最好的行业,发现只要找到盈利增速超预期,景气度向上的行业,大概率就会赢。每一年投资的胜负手,都是来自你选择行业的估值是扩张还是收缩。估值的扩张有很多原因,其中最稳定的因素来自景气度向上,盈利超预期。王鹏认为,这一套投资体系能够穿越不同市场的周期,本质上风格的周期就是景气度的周期。
王鹏善于把握三种赚钱的范式:赚新兴成长的钱、赚稳定成长的钱、赚周期成长的钱。每一种钱的做法都不同,但都有相似之处:景气度一定要足够好。王鹏只赚基本面的钱,不赚主题投资的钱,他要求景气度持续性要超过3年。主题投资来得猛烈,去得迅速,很容易亏钱。
在王鹏的持仓中,不乏一些巨大浮盈的大牛股。比如说某动力电池企业,实现了600%的浮盈;某养猪行业龙头,盈利420%以上;某生长激素龙头,卖掉后实现盈利308.23%;某六氟磷酸锂龙头,实现了300%左右的浮盈。有些长牛股赚了那么多,为什么依然持有?王鹏告诉我们,核心要看长逻辑是否发生变化,他绝对不会因为一个股票仅仅涨多了就卖。
在组合管理上,王鹏的特点是“归零”。他每天会想着把组合清零,看看如果新建一个组合,是否和今天的组合一致。他绝对不会因为过去的盈亏影响未来的操作,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账户”。王鹏坦诚自己的组合波动较大,但波动是获得超额收益需要承担的风险,他希望能带给持有人长期不错的正收益。王鹏自己的钱,也All in自己的基金。
王鹏还是一个善于从错误中学习的人。他曾经因为只看静态估值,忽视了中长期景气度变化而在一家公司亏了许多钱,从此理解静态估值便宜并不是买公司的核心要点。他曾经看对了5G的产业链机会,但是买了一个非龙头企业,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从此选股一定要找龙头公司。他曾经买在了猪周期的高点亏钱,当理解了行业的周期特征和商业模式,在2019年重仓猪周期获得很高的收益。一路走来,王鹏每一次犯错都没有白交学费。
投资的世界总是和而不同,既有长期稳定的老将,也有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最终来自认知和性格,我们只需要找到和自己匹配的那个基金经理。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王鹏的投资“金句”:
1. 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框架:投资景气行业的龙头,追求戴维斯双击
2. 我投资的第一步是中观行业比较,并且增加了一个限制条件:景气上升持续的时间最好有三年;我投资框架的第二部分是买龙头公司
3. 我在2018年底的时候,感觉电动车也有当年智能手机产业链的特点:渗透率在快速提升,电动化转向智能化
4. 智能手机造就了电子产业链的黄金10年,新能源车同样会,而且公司质地更好
5. PCB成为5G最赚钱板块的重要原因是,这个行业初期只有3家公司,竞争格局特别好
6. 景气行业中如果我们能买到竞争格局最好的公司,就能赚到超额的利润。我在公司筛选时,最优先考虑的就是竞争格局
7. 我超额收益最多的地方,就是周期成长股,说白了就是A业绩+B估值
8. 即便是涨幅很高的公司,我只是去看公司的边际变化是不是更好了,如果边际恶化,即便很便宜的公司我也会卖掉
9. 当一个公司在找不出基本面因素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出现了杀跌,那么大概率是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因素出了问题
10. 只要选到未来一年盈利增速占优的行业,大体上就可以战胜所有阶段的市场
11. 我的目标是,每年都在市场排名前20%分位,要获得超额收益,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12. 我每天对组合就思考一件事情:如果今天我能够重新构建一个新的组合,是否和现在的组合一样
投资景气行业的龙头,追求戴维斯双击
朱昂:先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投资的吧?
 王鹏 对于投资的看法,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想法。我本硕都是学半导体的,到了研究生二年级准备找工作的时候,我突然开始思考学半导体未来能干什么。我并不想一辈子做科研,喜欢干一些更有激情的事情。后来知道学半导体还能干行业研究员,就很意外的进入了这个行业。
在2012年进入资产管理行业后,我又一直在思考这个行业的意义是什么,真正做了投资后,我对投资这个事情有两个想法:
1)核心是要给持有人赚钱,这是最朴素的,我自己也是基金的持有人;
2)赚钱的方法是多元的。长期持有优秀公司是一种、高频交易量化投资也是一种。投资的本质是利用规则去给持有人赚钱,如果能把钱投到一些符合时代特征和产业趋势的企业上,就更加有意义。
我觉得投资的目标很明确,为持有人赚钱是核心,每个人要用匹配自己的方法提高胜率,这个方法必须是一种长期大概率能赢的方法。所以在投资目标中,我把追求较高的收益率放在第一位,当收益率满足我的要求时,再去做一些波动率优化。
朱昂:那么再谈谈你的投资框架和体系吧?
 王鹏 今年是我做投资的第4个年头,刚开始做投资的第一年也是一头雾水,从2019年开始才建立一个比较成熟的投资体系。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框架:投资景气行业的龙头,追求戴维斯双击。前半句是方法,后半句是结果。
我投资的第一步是中观行业比较,并且增加了一个限制条件:景气上升持续的时间最好有三年。三年时间的限制条件,区分了景气投资和主题投资。主题投资的景气持续时间段,股价爆发力强,但买卖点难以把握。三年以上的景气投资,即便我右侧买入,也能大概率赚到钱。即便买入时间点不好,短期浮亏,用时间等待也能涨回来。
我投资框架的第二部分是买龙头公司,这也来自我的经验教训。2018年的时候,我买了许多自己认为有Alpha和预期差的“灰马”,最后发现效果并不好。后来我把2012年至今的A股市场表现做了一个复盘,发现只要每年选到业绩增速最快的行业,同时买到行业中竞争格局最好的那个公司,基本上就赢了。
今天,我的投资先遵循行业或者产业的Alpha,找到几个未来三年以上增速最快的产业方向,然后再从中挑选龙头公司。有时候即便选的不是龙头公司,也是遵循产业Alpha的角度去,并不是完全自下而上找预期差的黑马股。
我拿新能源汽车为例,去年新能源汽车投资刚开始的时候,涨最多的都是主业在传统行业,同时又有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那一批稳健类公司。到了去年底的时候,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龙头表现最好,再到今年业绩弹性最大的二线公司表现最好。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标的出现泛化特征。产业趋势有分歧时,只买龙头,只有当产业趋势很明显,市场认可度很高的时候,投资标的才能泛化。由于我选的行业大多具有高波动特点,在组合中会尽量选几个长期景气度比较好的行业,适当降低组合的波动率。
我有三条胜率比较高的赚钱范式:
第一种,赚新兴成长的钱。类似于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信创、半导体等都属于这种钱。显著的特征是,景气度看长做短。大家参与这个类型的投资,是基于数据和事实的基本面出发,最终这场游戏的中间,是基于情绪和梦想。这类公司我会去买,能够提供超额收益,但不会买成我的主力仓位。
第二种,赚稳定成长的钱。这类公司所有人都愿意买,业绩增长稳定,估值框架稳定。可是今天,这类公司中具备匹配估值的数量越来越少,性价比不高。我会努力去寻找这种公司,一旦找到就买成重仓。这类主要主要在医药、消费和极少数的TMT中。
第三种,赚周期成长的钱,属于我最近两年赚钱比较多的方式。通常是一个公司传统业务进入景气阶段,然后新业务又出现估值的抬升,市场会认为五年后新业务会再造一个公司。这类公司如果能够以舒服的估值买到,能带来很大的业绩和估值弹性。
每年找到3-5个未来最看好的行业
朱昂:你的框架中有比较鲜明的产业趋势配置思路,如何提高判断产业趋势的胜率?
 王鹏 在每年的年初或者年末,我都会列出5到6个未来3-5年看好的行业,这些行业能用几句话讲出大逻辑,未来三年以上的明确增长点,产业趋势必须明确而且足够长。这种行业只要判断对,不仅能带来胜率,还能带来赔率。此外,由于是3年以上的产业趋势,即便错过了开头几个月,右侧一些买进去,也能赚钱。
有了判断后,也要做动态优化。拿去年为例,虽然全年我的收益率有104.9%,但是中间一度板块配置做得并不好。我年初配置了新能源汽车、医药和信创。在疫情爆发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认为医院的消费会受影响,把医药全部卖掉了。这个决策在一个月内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后来国内疫情开始好转,海外疫情控制不住,所有的内需板块都开始上涨,导致我后面非常难受,好在新能源汽车这个方向选择还是对的。再到去年3-4月时,华为又出现问题,我就减持了信创,加了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最后又加了军工。这就是一个及时调整和认错的操作。为什么能做出及时的认错和调整呢?
第一,主动纠错:我对产业链数据密切跟踪,我自己比较年轻,不太相信自己对企业家的判断,所以一定要有数据的验证。如果数据确实很好,我就坚持;如果数据不好,就及时止损。
第二,被动交易保护:当一个板块出现我无法理解的持续下跌,我就会选择减仓进行保护,即便从基本面认知上我并没有看到太大的问题,除非是非常确认的机会(比如今年的新能源汽车)。
关于交易保护,也是来自我曾经的投资教训。2018年我的业绩不太好,那一年我配置了许多电子股,当时因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市场在怀疑这种商业模式并不太好的制造业会出问题。我一开始去调研苹果产业链公司的时候,反馈都是正面的,都没有砍单。那时,基本面感觉没问题,但是股价就是持续在下跌。最后发现,我们研究的那个G(业绩增速)很好,但是市场担心的是现金流不好,以及老板质押率和制造业迁出中国的问题。主导股价的因素,都是我关注的基本面以外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做基本面调研中无法了解的。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用交易保护来避免亏损,提高胜率。
朱昂:能否分享一个产业配置的案例,比如说我看到你比较早配置了电动车这个产业?
 王鹏 我在2012年入行的时候,覆盖的是电子行业研究。当时的电子研究员说白了就是在研究苹果产业链这一个行业。我做了几年研究员后有一个很强的感受,许多TMT研究员的基本面研究功底没有那么强,大多数时间是在问行业数据和信息,但是推荐的股票表现很好。原因就在于,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处在渗透率快速提高的过程,股票的机会很多,一旦把握住了这种机会,能成就一个人的投资生涯。
我在2018年底的时候,感觉电动车也有当年智能手机产业链的特点:渗透率在快速提升,电动化转向智能化。智能手机的特点是供给改变需求。早在2010年iPhone推出的时候,用智能手机的人并不多,之后苹果渗透率起来后,国内各种手机厂商都开始效仿,到了2015年商场柜台里面没有传统功能手机了。电动车也有这样的趋势,特斯拉把电动车进行普及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制定了燃油车退出计划,电动车的优质供给变得越来越多。我是在疫情出现后,欧洲开始加大电动车补贴的时候重仓这个产业方向的。
一旦产业趋势起来,会有无数的数据强化我的持股信心。今天,美国也出了补贴方案,美国去年有40万辆电动车消费量,对应2000万辆的年汽车销量占比很小。到了2025年,美国的电动车总量应该和中国、欧洲接近,能到500万辆。
我们再把电动车产业链类比当年的电子,苹果产业链从日本、韩国、台湾慢慢切换到国内。这一次电动车产业链最优质的供应商全部在A股,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智能手机造就了电子产业链的黄金10年,新能源车同样会,而且公司质地更好。这也是我一直坚持拿电动车的原因。即便今年出现了比较大的回调,我也没有做减仓。
朱昂:你也提到了三种赚钱的类型,能否再具体谈谈你选股的偏好?
 王鹏 市场在公司选择上有两种主流的想法,一种是从公司入手,选择优质公司。但是从结果看有一定的幸存者偏差,只有优质公司遇到产业向上的阶段,才能成为被大家称道的好公司。我的选择是优质行业中竞争格局最好的公司,作为组合的核心配置。先选到向上的行业,再从中选到产业链最有竞争力的企业。
我举一个例子,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我重配了5G行业。最后从结果看给我赚钱最多的是PCB,虽然中间市场也炒过滤波器、设备等。PCB成为5G最赚钱板块的重要原因是,这个行业只有3家公司,竞争格局特别好。当时市场都缺产能,竞争格局好,导致价格就不断提价。我们以其中一家公司为例,他的毛利率连续7个季度环比提升。即便在毛利率提升了2个季度后再入场,还能赚到钱。
如果我们能买到竞争格局最好的公司,就能赚到超额的利润。我在公司筛选时,最优先考虑的就是竞争格局。找到这种公司,我就一定要重配。
一个浮盈600%的投资案例
朱昂:能否也分享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选股案例?
 王鹏 我超额收益最多的地方,就是周期成长股,说白了就是A业绩+B估值。从我的公开持仓能看到一家动力电池公司,持有了好几年。这个公司我在2018年就买入进入前十大重仓。
买这家公司的时候,是看到了传统锂原电池业务将进入高增长,处在一个周期向好的阶段。这时候公司动力电池、小型消费电池业务和子公司电子烟业务在快速发展,未来有可能成为公司的明星业务。这就是典型的A业绩+B估值公司。
我再讲一个稳定成长股的案例,曾经买过一个儿童生长激素的企业,也拿了很多年。这个公司不需要赚估值的钱,无论市场风格如何,产品的渗透率足够低,在渗透率向上的过程中,能推动公司持续的业绩增长。这种公司用时间去赚业绩不断增长的钱就足够了。
最后再讲讲怎么赚新兴成长的钱。我是学半导体出身的,也在这个产业链赚过钱,但是很少把半导体买成长期重仓股,可能因为太多远期梦想长期在股价里。在2019年一二季度的时候,全球半导体周期启动,大家开始发现几家龙头半导体设计公司的业绩从20-30%提升到了50-60%。基于数据和基本面的维度,大家开始去做研究。之后华为开始扶持国内的设计公司,增加了国产替代的逻辑。大家最初买的时候估值不低,但是到2019年3季度业绩大幅超预期后,发现当时买的动态估值很便宜,市场继续推波助澜,又开始讲远期进口替代的逻辑。到了2020年3月华为被限制后,两个驱动力少了一个,发现这些企业的高估值站不住了。当梦想和情绪都结束的时候,又要回归到基本面。之后业绩增长好的公司多涨一些,业绩增长差的公司跌了一大波。
朱昂:我看到你在2020年卖掉了稳定成长案例的那个儿童生长激素企业,股价今年表现也不太好,而那个周期成长的电池企业你一直拿着,浮盈在600%左右,能否具体谈谈背后的差异?
 王鹏 这个电池企业一开始许多人不看好,认为公司的业务太复杂,老板做了过多的布局。在我看来,这个公司的业务纵深很长,既有现金流业务,也有明星业务。之后,这个公司的价值是逐步形成共识,被大家认可的过程。我觉得这个公司的长期逻辑一直在,就愿意拿得足够长。况且,公司业务的多元化是相关的,都是集中在电池这个领域,并没有跨出电池领域。
这家生长激素的公司,我重仓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生长激素这个产品的增速很高,渗透率也很低,公司有长期逻辑。后面为什么卖掉呢?其实并不是不看好,企业仍然保持不错的盈利增速,但出于相对收益的考虑,如果我能够找到了盈利增长更好,空间更大的公司,就会选择替换。 
这两个公司,一个持有,一个卖掉,根本的差别在于哪个更加符合“长期大空间,短期高增长”的牛股特征。两家公司短期业绩成长都不错,但持有的公司长逻辑变得更清楚,卖出的公司我无法对长期空间做出更乐观的判断。
朱昂:关于这家电池公司,我看到2018年进入前十大后,持有了好几年,其中浮盈在600%左右,为什么还能拿得住?
 王鹏 和许多投资人不一样,我是纯相对收益角度考虑的基金经理。曾经有一个前辈教导我:相对收益重要的不是你选择的股票能不能涨,而是能不能比市场涨的更多。而我们每天最该做的事就是站在当下的时间点去看,这个组合是不是我能做出的最优组合,如果不是就要去做调整,如果是就保留。我一直以来就是用这个心态去审视组合的,即便是涨幅很高的公司,我只是去看公司的边际变化是不是更好了,如果更好就继续持有;如果边际恶化,即便很便宜的公司我也会卖掉。
我一直持有这家公司,就是觉得公司成长逻辑在不断接力。电子烟政策上虽然有很大扰动,但电子烟渗透率提升是确定的趋势。公司在锂原电池供应稳定现金流的同时,动力电池、电动工具电池、小型消费电池等新的成长点不断涌现。股价涨多了,绝对不是我卖出的原因,估值高不高也不太会影响我卖出,除非市值超出了我远期能理解的最乐观的情况。
那么什么时候我会卖掉一个股票呢?就是核心逻辑变弱了!比如说我买这个公司是冲着景气度去的,如果景气度边际变弱,那么我就卖出。
回到这个公司,我在2020年一季度做过减仓,当时看到公司湖北的一个厂区受到疫情很大影响,会影响到当期的利润。之后在股价跌了一波后,我研究发现这个负面已经得到了消除,就又加回来了。我是那种长期对产业趋势很坚定的投资者,但短期也会盯着边际变化。
朱昂:能否谈谈让你亏钱比较多的股票?
 王鹏 但凡让我亏钱很多的股票,都是在2018年重仓的,我说两个案例吧。
一个是某家LED显示屏的公司。这个公司历史上是一个大牛股,我做投资的时候发现这个公司过去几年业绩增速一直很好,而这一年估值已经变得很便宜了。我刚开始做投资的时候,有两个大原则:1)估值一定要便宜;2)不能太白,要有预期差。那时候,我还没想过要看这个公司所处行业3年以上的景气度变化。
买完以后,公司的当期业绩没有变化,老板自己也在不断增持,还号召全体员工增持。结果却是,股价跌了很多。过了两三个季度,公司的业绩开始出现下滑。我也明白为什么当时公司估值那么便宜,从产业趋势的角度出发,景气度往下走会带来估值和利润的双杀。一个静态估值很便宜的公司最终让我亏钱,错就错在我忽视了中长期的产业趋势。从那之后,估值便宜一定不是我买股票的理由。
另一个是某家做软板的企业,我研究PCB的时候发现了这家公司。当时公司是软板行业的第二名,通信5G的PCB也要导入了。在这个公司上,我犯的错误是,这家公司根本不是一个龙头公司,在软板行业利润率和规模都远不如行业老大,在PCB板里面也干不过三家龙头企业。即便产业趋势在那里,这家公司的业绩经常低于预期。在这公司之后,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优先考虑买产业趋势中的龙头企业。
我在2018年三季度时,买养猪和养鸡的公司也亏钱了,那时候买在了阶段性价格高点。但是亏钱让我明白这个产业是怎么回事,商业模式和周期是怎么样的。于是我在2019年的时候,重仓了养猪这条产业链,也获得了很高的收益率。
我认为必须要从亏钱中吸取教训,这些教训能帮助我优化自己的投资体系。
找到未来盈利增速超预期的行业,就能有超额收益
朱昂:如果你的板块配置出现错误,如何纠错呢?
 王鹏 纠错分为主动纠错和被动纠错两种。我此前在信息技术创新产业链上的做法就是主动纠错。当时买信息技术创新产业链是冲着长期空间去的,认为国产办公的软硬件操作系统,有很大的进口替换空间,也是国家的一号工程。然而,信息技术创新产业链在短期出现负面因素,疫情出现导致基本面的边际变差,通过跟踪也能发现装机量去年是低于预期的。在这种变化下,我会主动纠错。
第二种是被动纠错,我认为更为关键。当一个公司在找不出基本面因素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出现了杀跌,那么大概率是一些我们看不到的因素出了问题,这个因素不是通过上市公司调研或者专家访谈能解决的。这时候我就会做被动减仓,也就是我的交易保护。比如说消费电子在2018年上半年的时候,基本面都挺好,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市场对现金流和商业模式的质疑,这时候股价莫名其妙的下跌就需要交易保护。即便消费电子在2019和2020年表现不错,但是那个时间点还是要卖掉,因为我的目标是每一年都要跑到市场靠前的位置。
朱昂:你的目标每一年要排名靠前,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啊,特别是市场风格一直变化,你怎么做到呢?
 王鹏 我做过一个2012年至今市场表现的总结,回顾哪种策略能持续战胜市场。我发现利用每一年的景气度变化,能解释几乎过去所有年份的市场。比如说2012年表现最好的是地产、非银、建筑和汽车,说白了就是周期景气预期的反转,市场预期地产新周期启动。2013年表现最好的是传媒TMT,那时候4G开始启动,电影也刚开始有高票房。2014年是一个非典型市场,最后两个月大盘股逆袭,不具备显著特点。2015年是并购带来的成长驱动,凡是做并购的公司,盈利都是高增长,无论这种增长是健康还是不健康的。2016到2019年,食品饮料表现都是名列前茅,因为高端白酒的一批价开始持续往上,盈利增速向上。2017年家电表现很好,因为是基本面的三期叠加:成本占优、库存占优、地产周期也往上。2018到2019年猪周期表现很好,因为非洲猪瘟疫情带动了猪周期的启动。
通过这样一个回顾,你会发现没有一个行业或者风格每年都能赢,但是通过一个框架可以找到具有共性的因子,帮助我选到每年都能跑出来的行业。只要选到未来一年盈利增速占优的行业,大体上就可以战胜所有阶段的市场。我尽量从每年表现最好的前五个行业中,选到2-3个,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找到的因子。盈利增速的向上,就容易带来估值的扩张。
朱昂:跟踪一个版块都是不容易的,你如何跟踪所有行业的景气度变化呢?
 王鹏 我会先找出未来至少3年景气度占优的行业,这样就把大部分行业都排除掉了,基本上只需要跟踪个位数的行业景气度。然后,我也只跟踪自己能理解、有认知的行业。我觉得错过一些机会不重要,有些板块起来很猛,但是我没有认知,冲进去也会亏钱很厉害。还有一些行业的周期太短,可操作性很差,这种钱我也不赚。
我还会借用内部研究员的力量,他们的投资建议我会重点关注。我们公司把研究员按照不同的公司类型进行分组,我是成长组的组长,还有周期组和稳定组。每一个小组的组长都要写季度报告,推荐未来行业高配和低配的方向。在我不断的领域,就借鉴其他组长的行业配置,他们都是具有很长经验的行业研究老手,判断的概率就比较高。
组合要用“归零”的心态,我的目标是每年排名前20%
朱昂:你如何看待波动率?
 王鹏 过去几年我确实有明显回撤,好在波动最终都涨回来了。我觉得波动要放在时间周期去看,如果把时间周期拉长到五年,两三个月的回调并不算什么。
况且,我的首要目标是追求收益率,完全的低波动没有意义,波动最低的资产是现金。我觉得大家买产品,还是追求一个比较合适的收益率。我的目标是,每年都在市场排名前20%分位。要获得超额收益,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我并不认为有长期低波动高收益的资产。有人说过去5年消费就是低波动高收益的资产,但我觉得这是时间维度不够长,如果把12-15年的阶段也考虑进去,波动同样不小。我觉得单看波动意义不大,要看波动的本质能否带来超额收益。
朱昂:在组合管理上,你是怎么做的?
 王鹏 首先,我的组合要满足合规上的要求。我的组合中,行业还是有一定分散的,即便我配置新能源产业链,也是从好几个细分行业进行选择。
其次,我对组合永远进行“归零”,过去一个月的对与错,不会影响我未来一个月的操作。每次我看着自己的组合,都会去想这是不是当下我能做出性价比最高的一个组合。
我每天对组合就思考一件事情:如果今天我能够重新构建一个新的组合,是否和现在的组合一样。
朱昂:在你投资生涯中,有什么飞跃点或者突变点吗?
 王鹏 我们公司的投资总监是原来做量化投资的,也拿过金牛奖,对我投资的启发很大。他是一个在投资上不带感情色彩的人,纯粹用数字来分析市场。他告诉我,能不能战胜市场的核心,是你选择行业这一年的估值是扩张还收缩。如果选到当年估值扩张的行业,你就赢了。
估值扩张的来源很多,最可靠的是盈利超预期。那么盈利超预期的前瞻指标是什么呢?就是景气度!我们去调研公司的时候,如果发现产能很满、订单的毛利很高,那么大概率季度业绩就会超预期。我们会从这些数据中一点一点往前推,把握景气度的变化,大概率就能战胜市场。
这个事情,对我的启发很大。
朱昂:如果不做基金经理,你会选择做什么?
 王鹏 我从来没有想过不做基金经理,除了投资,我没有爱好。我们公司的人都知道,我不喜欢放假,也不喜欢周末。我享受每天全身心投入到投资的感觉,很难想象把我最喜欢的事情拿掉后,我还会去做什么。如果不做基金经理,不做投资,我真不知道自己会去干什么。
- end -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史    伟 | 是星涛 | 孙   芳 | 孙   伟民生加银 | 孙   伟东方红
吴    | 吴丰树 | 吴   印 | 吴    渭 | 伍    旋 | 肖瑞瑾
肖威兵 | 谢书英 | 谢振东 | 徐荔蓉 | 徐志敏 | 徐   成
于   洋 | 于善辉 | 于浩成 | 袁   宜 | 袁    航 | 袁   曦
余小波 | 余芽芳 | 张丹华 | 张东一 | 张  峰富国 |   峰农银汇理
郑慧莲 | 郑   磊 | 郑巍 | 郑   伟 | 周应 | 周克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