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去年8月我们曾经和东方红资产管理的基金经理秦绪文做过一次访谈,他当时提出了几个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投资思想:1)系统性做加法和减法,系统性规避商业模式较差的行业和公司;将研究和投资的重点集中在成长空间大、行业属性好、商业模式佳、龙头企业可以建立某种竞争优势的行业;2)尽量降低投资的“难度系数”,投资业绩不会因为选股的高难度而获得额外的奖励。《东方红资产管理秦绪文:投资的“加减法”》
时隔一年多,我们再次和秦绪文坐下来进行深度沟通,他谈到了自己投资体系的进化。秦绪文投资的底层逻辑没有改变,依然用概率思维指导投资,不做“高难度动作”。他的变化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对中观产业趋势的研判更加重视,并且结合到过去的自下而上的选股体系中。中观产业趋势的研判是投资中的“探路灯”,能提高投资的胜率;
其次,对估值的理解更加全面,估值是在理解了商业模式、产品属性、竞争壁垒等各方面因素的最后一个环节,不能在没有理解行业属性和公司之前,对公司的估值的高低做机械的判断。
秦绪文提到,投资不仅要理解商业模式,也要明白产品属性,理解产业链中的利润分配格局,这样才能找到能建立长期竞争壁垒的公司。秦绪文偏向长期持有高竞争壁垒的公司,放弃一些因为阶段性供需错配带来的短期机会。
展望未来,秦绪文非常看好“双碳”(双碳即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中长期投资机会,认为可以在相关行业领域反复寻找投资标的,市场目前主要关注“双碳”带来的成长性行业里的投资机会,对“双碳”给传统行业带来的投资机会关注度不高。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秦绪文的投资“金句”:
1. 在没有对行业发展阶段、行业属性和商业模式、公司竞争优势理解到位之前,不要机械地对一个公司的估值水平高低下结论。
2. 我现在的投资决策过程,加大了对行业属性和商业模式的研判的重视程度。
3. 许多传统行业的“双碳”机会,还没有被充分研究过,里面有很多机会存在。
4. 对于制造业行业内的公司,一定要搞清楚产品属性,然后才能理解这些公司应该如何建立竞争优势。
5. 我们做投资要在产业链上寻找能够建立某种竞争优势的环节,无法建立竞争优势的环节,盈利水平无法长期保持,长期看不值得投资。
6. 在投资上,我希望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最后的投资结果应该不会差。
产业趋势是投资中的“探路灯”
朱昂:去年访谈,我们对您提到的投资不要挑战高难度动作印象很深,能否谈谈过去一年您的投资体系有哪些变化?
 秦绪文 我觉得作为股票市场投资人,最重要的是持续进化能力。投资人面对的投资环境时刻在变化,我们一定要跟上投资环境的变化。我投资的底层逻辑还是之前提到的概率思维,系统性地“做加减法”,降低投资的“难度系数”。做投资不同于竞技体育,难度系数高得到的分数可能会越多。投资要有概率思维,知道哪些是我们能把握住的机会。
许多人说,投资是认知的变现,我非常认可。我认为在没有对行业发展阶段、行业属性和商业模式、公司竞争优势理解到位之前,不要机械地对一个公司的估值水平高低下结论。
只有不停学习公司的行业属性和商业逻辑,理解了商业逻辑,才能知道这个企业的竞争力在哪里,应该在什么地方建立竞争优势,才能最终建立对该公司的估值逻辑基础。
东方红的价值投资框架,一直强调“三好”的原则: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我现在的投资决策过程,加大了对行业属性和商业逻辑的研判的重视程度。如何筛选好行业?我认为要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找到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比如说新能源、电动车都处在快速成长的产业趋势中,传统行业也有因为疫情带来的高端制造业产品出海的产业趋势,以及半导体供应链的国产化的产业趋势。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都会有大的产业趋势出现。我们不是跟着股价的趋势走,而是先于市场发现这些产业大趋势,并在相关领域领先市场形成投资布局。我觉得大的产业趋势的形成主要源于两个驱动因素:一个是国家的政策导向,另一个是人性。产业里面有很多投资线索,通过和产业链上的公司交流,通过阅读财报,能发现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举个例子,前端时间我看一家上市公司的半年报,里面有一段提到传统压缩机的能耗很高,为了节能降碳,要换成新的压缩机,这是一条非常有用的投资线索。
朱昂:所以您越来越重视对产业趋势和产业发展阶段的把握?
 秦绪文 我们要把握新出现的产业趋势带来的投资机会,这样的产业趋势广泛存在于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在大的产业趋势里面,比较容易找到业绩持续增长的公司。从股票投资的效率角度出发,在一个大趋势出现的时候,许多人会慢慢加入进来。如果你纯粹只是自下而上觉得这个公司值钱,很难形成合力,投资效率就不高。我觉得自上而下是投资中的“探路灯”,有了一个大逻辑后,自下而上针对性地找个股的效率就更高。我们既然是做二级市场投资,就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在产业趋势形成了做投资,效率就比较高。
我现在的投资思路是,未来几年围绕“双碳”这个方向,反复寻找标的。像光伏、电动车行业演绎得比较充分,估值也比较高,但许多传统行业的“双碳”机会,还没有被充分研究过,里面有很多机会存在。
我觉得自下而上找好公司,也要和好行业结合。我们首先要对产业趋势有一个判断,因为产业趋势最后和估值联系在一起的,不同产业趋势的阶段,对应不同的估值水平。以电动车为例,虽然产品性能和质量还存在瑕疵,但商业模式和产品方向基本上已经定型了。这时候,电动车产业链的公司,进入快速成长期,我们看清楚这个产业趋势,就能明白这些公司应该分别给什么水平的估值。
而投资中最应该规避的产业阶段,就是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阶段,这时候行业需求增速下滑,行业竞争格局非常不稳定,大家在内卷的市场中互相抢夺市场份额,也是不确定性最大的时候。等到了成熟期,行业格局稳定,企业之间也不再激烈竞争,公司的成长性又变得比较确定。对于产业发展阶段进入成熟期内的企业,也需要给一个合理的估值。此外,衰退期的大部分公司都要回避,除非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比如说“双碳”政策对传统煤炭、有色、钢铁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谈估值必须先有认知
朱昂:您觉得估值要考虑哪些因素?
 秦绪文 这一年多来,我的一个改变是对估值的理解。谈估值,千万不能只看一个数字,60倍就是贵,10倍就是便宜。第一,我们要看公司是不是处在一个很大的产业趋势上;第二,这个产业趋势演绎到什么阶段;第三,理解产品属性和商业模式。第四,一个企业必须建立某种竞争优势,才能保证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上述这些因素都是和公司估值紧密相关的。
不同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建立的领域不一样,最后给的估值也完全不同。比如说2B和2C的商业模式,依靠的竞争优势不同。2C通常靠的是品牌或者渠道,2B靠的是成本优势或者产品差异化的优势。2B的企业要长期建立成本优势,其实很难,那么这种企业给的估值也无法太高。
比如说动力电池这个行业,处在快速成长期。电池材料技术在持续迭代,电池结构在持续进化,制造环节流程很长,工序特别复杂,每一道工序,对应的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都不一样。这些电池材料的差异性、生产流程中的差异性,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之间产品质量、性能和成本的差异性。那么在这行业里面能做好的企业,成本能更低、产品性能和质量又好,竞争优势就建立起来了。理解了行业属性、商业模式、产业阶段,才能归结到最后对估值的理解。对于制造业行业内的公司,一定要搞清楚产品属性,然后才能理解这些公司应该如何建立竞争优势。理解了公司的竞争优势,然后才去理解公司的估值。
在投资中,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个行业价值链条上价值创造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像动力电池中的上游、中游、下游等环节,一定要明白在哪些环节是价值创造最重要的。整个产业链的利润支配环节,是由动力电池决定的。处于产业链上利润支配地位的环节,应该给予较高的估值水平。
所以是,我们不要一上来先看静态估值,就说公司贵了还是便宜。估值是投资中最后的一个步骤,没有对产业趋势、商业模式、产品属性、管理层等各方面因素的理解,是不能孤立地谈估值的。
朱昂:关于把握产业链大趋势的投资机会,有什么心得能分享吗?
 秦绪文 我说一下对动力电池行业的认识吧。
电动车这个产业,过去几年也反反复复搞了好几轮,前几年一直依靠国家补贴。2020年以前,我们的电动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类是商用车,另一类是运营车辆(比如网约车)。在某些城市,大家买电动车也是冲着牌照补贴优惠去的。到了2020年之后,我们看到电动车不依靠补贴的自然需求增长很快,许多车厂也把电动车制造得越来越好,出现了供给创造需求的局面,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我们判断电动车产业进入一个快速成长阶段,那就在产业链里面寻找价值创造最大的环节。到底是整车、电池、还是材料?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电动车产品的主要价值创造环节在电池,整车企业如果自己没有电池,整车环节基本上不能赚钱。所以到最后,我们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
在整车环节, 我们也一直在跟踪研究,寻找结构性机会。2020年中国整车的每百户保有量是50辆,代表整车市场基本上接近饱和状态,许多家庭已经有两部车了。那么整车这个产业,肯定进入了成熟期,只能找结构性机会。
我发现一个比较大的结构性变化,今天的消费主力都是90后、00后,他们喜欢的东西和父辈喜欢的完全不同。他们觉得这些传统品牌,都是爸爸妈妈这一代人喜欢的。这些年轻人买车,不会区分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
再看中国车企对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两个大趋势的应对,中国的自主品牌车企反应速度非常快,而合资车企的反应速度非常慢,这给了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超车的机会。我们看到自主车企的智能化率和电动化率在明显提升。这将带来一个结构性的机会:合资车企的竞争力变弱,自主车企的竞争力提升。事实上,过去几年法系车企、韩系车企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未来数年,我们将观察到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盈利水平的持续增强。
朱昂:为什么在电动车产业链你更看好动力电池,而不是其他中游的企业?
 秦绪文 回到价值创造的角度,我们要投产业链中价值创造最大的环节。
整个电动车产业链的价值分配,是动力电池环节在分配,中游环节过去都不怎么赚钱,导致该领域投资严重不足。今年以来下游需求快速增长,拉动了中游的需求也快速增长,盈利水平大幅度提升。如果你是用一两年的视角做投资,那么买中游是对的,盈利的爆发力很强。如果你是用比较长的视角做投资,买中游环节的企业还是有问题的。现在很多化工企业都进入中游行业,未来锂电中游行业竞争加剧是大概率发生的事情。更加重要的是,中游环节内的企业,无法建立竞争优势,当下的高盈利水平是无法持续下去的。所以,如果从未来三年角度来看,就不应该投中游的企业。
隔膜环节不一样,龙头企业在生产效率和良率方面远远领先行业,能建立低成本的竞争优势,目前的盈利水平是可以保持的。
我们做投资,要在产业链上寻找能够建立某种竞争优势的环节,无法建立竞争优势的环节,盈利水平无法长期保持,长期看不值得投资。
朱昂:您提到不仅要理解商业模式,还要理解产品属性,能否详细解读一下?
 秦绪文 以某建筑配件制造商为例。该公司创造了建筑配件领域直销的商业模式,能显著提升自己和合作伙伴的产品的市场份额;同时,有了自己的直销网络,使得公司能掌控各个产品线的市场推广情况,不受代理商的掣肘;另外,公司可以不断地向自己的直销网络添加新的产品线,使得公司的销售效率不断提升。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受市场认可的。但是,市场认为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太低。很容易被模仿。我认为,正是建筑配件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大公司才不会觊觎这个市场,随着行业内小企业的不断退出,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就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会越来越弱;虽然技术含量低,但是下游客户对产品的要求非常稳定,长期保持不变,企业无需长期做新产品研发投资,不需要担心产品技术的落后问题;下游客户会长期需要这些配件,需求规模不会突然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种产品属性,决定了行业内存续下来的公司,业绩增长的持续性、确定性,都非常高。在投资上,是可以给予估值溢价的。
我认为,理解产品属性,对于理解企业的估值水平,非常有帮助。
不要忽视“双碳”中的存量机会
朱昂:看得到,过去一段时间您对组合进行了一些调整,基于什么考虑?
 秦绪文 过去半年,对于一些新的领域,我建立了一些新的认知。我觉得理解了以后,一定要敢于投身其中,不要跟在市场后面做投资。我这一段时间买了蛮多新的标的,投资要打开思路,市场上没有被充分定价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朱昂:您非常看好“双碳”带来的投资机会,能否具体谈谈原因?
 秦绪文 中国政府已经向全世界承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国家最高决策层决定要做的事情,大概率能做成。在执行中央政府的大政方针方面,地方政府的执行力是非常强的。
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势必对很多行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在能源领域,要实现能源电力化、电力清洁化;传统的高能耗、高碳排放行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要改进,要节能降碳。这会加速一些新兴行业,如光伏、风电、电动车等行业需求的增长;也会促使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传统行业加速工艺流程改造,以达到节能降碳的目的。
这是非常明确的产业大趋势,大趋势下,相关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而且会持续很长时间。投资于相关领域,确定性是非常高的,长期看,收益空间也是非常可观的。
朱昂:您对于节能降碳的投资路线图和市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秦绪文 市场比较多关注成长型行业的投资机会,像光伏、风电、电动车产业链,属于成长型行业。我认为传统行业也会产生不错的投资机会,比如说生产过程高能耗、高排碳量的的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这些行业目前节能降碳的手段就是阶段性的停产,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我认为可持续的方法是开展以节能降碳为目的的工艺改进。我认为这会催生很多全新的、市场还没有特别关注的投资机会。
长期做正确的事
朱昂:您持仓的个股比例如何确定?
 秦绪文 对于仓位超过3%的股票,我必须要对公司所属行业的属性了解得非常清楚,对管理层特别有信心。通常这类公司,我会进行长期跟踪,管理层要让我比较放心、比较信任才行。我一般买新的股票,会先买一个观察仓,即使看好也不会一下子就重仓。等到我对商业逻辑、行业属性都理解到位,并且管理层让我有足够的信任度,才会把仓位加上去。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如果无法足够相信管理层,那么是拿不住这个股票的。
朱昂:投资压力很大,如何抗压?
 秦绪文 投资一定要有平常心,不要跟自己说,一定要做到怎么样的结果。我的目标,就是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应该不会差。
什么是正确的事情?我认为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重视产业趋势的研判和发展阶段的定位,理解行业属性,敢于先于市场投资布局产业新趋势,寻找最强基本面,重视投资标的的性价比。我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上最值得信赖的就是基本面和基本面基础上的性价比。
朱昂:东方红的文化,对你有什么影响?
 秦绪文 在东方红的这些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投资上要走正道,不押注单一主题,不买价值观有问题的公司。我们选出来的公司,通常是行业中比较优秀的企业,有值得信赖的管理层。东方红内部的业绩考核,也是比较长期的。这让我们能着眼于长期思考问题。有些上市公司,以一年的视角来看,投资的不确定性很高,但是以三年的视角来看,投资的确定性就显著提升。
延伸阅读:
- end -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安  昀 | 鲍无可 | 贲兴振 | 薄官辉 | 毕天宇曹  晋
曹   霞 | 曹文俊 | 常亚桥 常  蓁 | 常  远 | 崔建波
陈璇淼 | 陈  平 | 陈  媛 | 陈立秋 | 陈  军 | 陈觉平
陈文扬 | 陈  宇 | 陈金伟 | 陈国光 | 程  彧 | 程  洲
 | 崔  莹 | 蔡嵩松 | 蔡  滨 | 蔡志鹏 | 邓炯鹏
董伟炜 | 杜晓 | 杜  洋 | 冯明远 | 付  斌 | 付  娟
费  逸 | 范  洁 | 范庭芳 | 方钰涵 | 方  纬 | 高兰君
刚登峰 | 葛  晨 | 顾耀强 | 归  凯 | 郭   锐 | 郭  堃
郭相博 | 巩怀志 | 韩  冬 | 韩海平 | 郝旭东 | 郝  淼
何  帅 | 何晓春 | 何  琦 | 侯振新 | 洪  流 | 胡昕炜
胡鲁滨 | 胡宜斌 | 胡  涛 | 胡  伟 | 胡  喆 | 黄  峰
黄  力 | 黄立华 | 黄  波 | 姜  诚 | 蒋  鑫 | 纪文静
焦  巍 | 贾  鹏 | 金笑非 | 季新星 | 季  鹏 | 匡  伟
孔令超 | 劳杰男 | 雷  鸣 | 李德辉 | 李  琛 | 李晓西
李晓星 | 李元博 | 李耀柱 | 李玉刚 | 李健伟 | 李  建
李佳存 | 李  巍 | 李晓星 | 李  竞 | 李振兴 | 李  欣
李少君 | 李  瑞 | 厉叶淼 | 黎海威 | 梁  浩 | 梁  
梁  力 | 梁永强 | 梁文涛 |廖瀚博 | 林  庆 | 刘  斌
刘  波 | 刘  辉 | 刘格 | 刘  江 | 刘晓龙 | 刘  苏
刘  锐 | 刘  平 | 刘  潇 | 刘  兵 | 柳世庆 | 柳万军
陆  彬 | 陆政哲 | 陆  欣 | 陆  航 | 罗春蕾 | 罗世锋
骆  莹 | 吕越超 | 楼慧源 | 马  翔 | 马  龙 | 莫海波
牛  勇 | 倪权生 | 彭凌志 | 潘中宁 | 潘  明 | 蒲世林
齐  皓 | 祁  禾 | 邱璟旻 | 丘栋荣 | 邱  杰 | 秦  毅
秦绪文 | 曲  径 | 饶  刚 | 宋海岸 | 石海慧 | 石  波
沈  楠 | 沈雪峰 | 史  伟 | 是星涛 | 孙  芳 | 孙  伟民生加银
王  涵 | 王  俊 | 王  培 | 王  鹏 | 王   | 王延飞
魏  东 | 翁启 | 吴   | 吴   | 吴丰树 | 吴  印
徐志华 | 许文星 | 许   | 薛冀颖 | 夏  雨 | 颜  媛
张东一 | 张  峰富国 |   峰农银汇理 |张  锋 | 张汉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