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9月15日,也就是128年前的今天,一位伟大的推理文学宗师诞生了。
还记得是中学时候,第一次看了[尼罗河上的惨案]

父母怂恿我看的,说我绝对猜不透凶手是谁。
我偏不信。我谁啊,我一奥数小王子,还有什么难题能考到我?
我爸笑而不语。
当年还是看的上译配音版[尼罗河上的惨案]
我就一边看,一边猜。
“凶手是他!对不对?”
“难道……是他?!”
“我知道了!是他!是他!”
我爸始终笑而不语。
电影结束了,我看得瞠目结舌,合不拢嘴。输了,输了,完全被故事耍的团团转。
我赶忙去查了查资料,才知道影片原来是改编自一本小说,作者的名字叫做——
阿加莎·克里斯蒂
以谋杀相伴的女人
看完[尼罗河上的惨案],我一下子着了魔。尤其是对影片中的比利时大侦探赫尔里克·波洛,五体投地。
波洛的形象与传统印象里的侦探都不太一样。像著名的夏洛特·福尔摩斯,柯南·道尔就写道——
身体异常消瘦,棱角分明的钻石脸,相貌机警、果断,性情冷漠、孤僻。
最忠实于原著的福尔摩斯,由杰里米·布雷特饰演
这副模样,一看便知是侦探。严肃,神秘,又冷峻
但是波洛不一样。波洛有着圆圆的脑袋,留着工整的八字胡,说话风趣,喜爱美食,生活讲究。
他还极度自恋,特别注意自己的外表。
英国ITV制作的《大侦探波洛》中,由大卫·苏切特扮演的波洛形象
这样的人物让人感到真实极了。
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侦探,仿佛就是身边常见的,可以遇到聊上几句,喝一杯小酒的大叔,既亲切又睿智。
冲着大侦探波洛,我又继续看了好几部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改编的电影。
[阳光下的罪恶]、[滴血的钻石]、[悬崖山庄奇案]等等,以及最令人称奇的[东方快车谋杀案]。
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的1974年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最为经典

[东方快车谋杀案]可以说,完全颠覆了自己的预想。
本以为看过足够多她的推理故事,自己已经能够预测到结局了,然而最终还是猜不透。
而且这部故事的真相,也深深地让人反思司法的本质,以及人性的微妙之处。
1974年版[东方快车谋杀案]巨星云集,波洛则由阿尔伯特·芬尼饰演
经过这么多故事,我愈加的对阿加莎感到佩服。
她的故事有一种迷人的魔力,不断地丢出信息量。遍地可见的线索,让你总是忍不住去做一些尝试,抽丝剥茧,找到真相。
可是真相,偏偏又是那么的离奇和复杂,让人难以预料。
被迷惑,被愚弄,最后一刻又让你豁然开朗,拍案叫绝。这种纯粹的悬疑体验,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回味无穷。
1982年的[阳光下的罪恶]也十分精彩
在之后的日子里,阿婆成了我最最敬仰的女神。
除了以波洛为主角的电影以外,比利·怀尔德于1958年拍摄的[控方证人]也改编自她的原著。
这是一部法庭推理戏。我事先并不知道这是她的作品。
看的过程中,却总觉得人物和对话的感觉是那么的熟悉。
1958年版[控方证人]由查尔斯·劳顿和玛琳·黛德丽主演

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应该也都知道,影片最大的魅力在于最后十分钟的惊天大反转,不对,是惊天大反反反转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了:不会这是阿婆的原著吧。
一查,果然!
阿婆,请收下我一万年的膝盖!
阿加莎创作的《捕鼠器》自1952年问世以来上演从未间断
后来我还看了她的两部话剧,《捕鼠器》《无人生还》
尤其是后者,《无人生还》这部最早的孤岛逃生故事,已经成了后续诸多悬疑、惊悚故事效仿的对象。
偷偷告诉你们,小编我还演过这出戏,猜猜我是第几个死的(奸笑)。
1974年由彼特·克林逊电影版[无人生还]
阿加莎的一生十分高产,出版了68部长篇侦探小说,21部中短篇小说集,18部剧本,1部自传,2部诗集。
其总销量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著作,并且对后世的推理小说影响极深。
阿加莎·克里斯蒂非常高产,而且水准稳定
她的推理故事,大多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里进行。有人称之为“乡间别墅派”推理小说。
一方面,她的故事大多发生在上流社会,常常见到老爷、太太们喝着英式茶,吃着小甜点,兼具古典色彩和生活气息。
风景秀丽、服饰精致成为她电影里的标配
另一方面,犯罪总发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嫌疑人也会被限定在几个特定关系的人身上。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个长不大的小孩遇到的探案故事,跟阿加莎惯用的套路,几乎一模一样。
“没错!凶手就在你们中间!”
另外,很多人可能不会注意的一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故事,往往具有很强的情感宣泄。
除了谋杀的手法惊人,谋杀的理由也总是让人唏嘘不已,经常让故事的结局呈现出十分感人的气氛
一切都是为了爱,而不是那几个钱。”
[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波洛的感慨
阿加莎的作品通俗易懂,文笔简练干脆。
她将自己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人间的各种爱恨情仇都放在了一场场谋杀案之中。
而这个严谨而睿智的推理女王背后,其实藏着一颗为情所困的女人心。
为情所困的女人
阿加莎出生在英国德文郡的托基。原名阿加莎·米勒
童年时期的阿加莎·克里斯蒂
少时的她天资聪颖,5岁即开始阅读。11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生活变得拮据。
15岁被送去巴黎寄宿求学,19岁开始步入社交生活。
少女时期的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26岁就完成了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这部小说中,大侦探波洛第一次登场亮相。
这部小说起初总是被退稿,多次修改后,终于在1920年她30岁的时候才得以出版。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的故事在1990年第三季《大侦探波洛》里重现
但事实上,在这之前,阿加莎从未想过要将写作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浪漫的爱情,才是一个青春少女最期待的事。
1912年,22岁的阿加莎在一次舞会上,遇到了陆军少尉阿奇博尔德·克里斯蒂
阿奇(简称)英俊,迷人,充满激情,一下子打动了年轻的阿加莎。
她取消了与一个炮兵少校的婚约,在1914年的圣诞,与阿奇步入婚姻的殿堂。

阿加莎与丈夫阿奇博尔德·克里斯蒂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打响,新婚之后便是别离
阿奇匆匆忙忙地离开阿加莎,奔赴法国战场。
而阿加莎则成为医院志愿者,料理受伤的战士和难民。在医院工作的那段时间,对她日后的写作十分有帮助。
大侦探波洛的形象,就源于她在医院对比利时难民的观察。
而学习药品的知识,则让她的侦探故事里充满了利用毒药犯罪的桥段。
药剂作案是阿加莎作品里常见的谋杀方式
战争结束后,丈夫回到阿加莎的身边,但是夫妻二人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太好。
在丈夫的建议和鼓励下,阿加莎投入到小说的创作中。
此时,阿奇也开始从商。两人各自忙碌,感情日渐淡漠
阿加莎的第一场婚姻正在走向末路
1926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大家发现阿加莎突然消失了
警察在采石场附近找到了她的汽车,车里有一件皮衣,一本过期的驾照,却空无一人。
阿加莎的失踪,让丈夫阿奇成为最大的嫌疑人。
原来大卫·芬奇的[消失的爱人],早在多年前便已有真人版事件。
[消失的爱人]的故事难道源自于阿加莎的真实经历?
作为当红作家,阿加莎的失踪引致全英国的大力搜寻。
一千多名警察一万多名志愿者,四处查找线索。
连同行柯南·道尔都被请来做推理预测。
当年报导阿加莎失踪的旧报纸
12天后,终于有人在哈罗盖特的一家酒店里发现了她。而她在酒店登记的却是丈夫情人的名字。
彼时,丈夫出轨,最爱的母亲也因病离世。可怜的阿加莎心灰意冷,倍受煎熬。
阿加莎决定离家出走,并通过此举狠狠报复了她的丈夫阿奇,让他成为人们的众矢之的。
二人最终于1928年离婚。
之后,阿加莎很久没有走出婚姻失败的阴影。于是她创造了另一个与波洛完全不同的侦探形象——马普尔小姐
由杰拉尔丁·麦克伊万主演的ITV剧集《马普尔小姐探案》
马普尔小姐是一个终生未婚的乡下老太婆,但是她独立,睿智,勇敢,帮助警察破解了多起谋杀疑案。
这样的形象,仿佛就像是她对自己晚年的想象。
马普尔的推理故事,也都十分精彩,让她成为阿加莎笔下第二个著名的侦探。
《马普尔小姐探案》后三季改为朱莉娅·麦肯齐主演
她继续刻画着那些为爱情而犯罪的人们。这时候再看她的故事,我仿佛看到了阿加莎因为爱情执迷而受伤的心灵。
就当阿加莎对爱情和婚姻已经不抱希望的时候,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洛温走入了她的生活。
阿加莎与第二任丈夫马克斯·马洛温
马克斯比阿加莎小十几岁,却成熟,温柔,善解人意。他让阿加莎重新燃起了对爱情生活的希望
两人于1930年完婚。这一次,马克斯陪伴阿加莎一直走到了生命尽头
马克斯陪伴了阿加莎近半个世纪
1976年1月12日,阿加莎·克里斯蒂于家中平静的逝世,安葬于圣玛丽教堂墓园,享年85岁
去世前,她将早在30年前就已经完稿的两部小说《帷幕》《神秘的别墅》出版。
两本书分别是波洛和马普尔小姐的最后一案,同时也是她留给女儿罗莎琳德和丈夫马克斯的最后礼物
大侦探波洛在《帷幕》中去世,《纽约时报》为此以头条刊登了波洛的讣告。
波洛在《帷幕》中去世
直至今天,她的作品都还在不断地被搬上银幕。
去年,新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被肯尼斯·布拉纳再度搬上银幕。
2017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
我不禁又想起了第一次看[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时光。
那股纯粹的着迷与享受,足以让我永久地怀念和回味。
今天,在她的128岁诞辰,祝愿她在天堂也生日快乐,安详幸福!
【推荐阅读】
【瞎话电影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