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好莱坞式结局》
导演:伍迪·艾伦
主演:伍迪·艾伦、蒂亚·里欧妮、乔治·汉密尔顿、黛博拉·梅辛
上映日期:2002年5月3日
事件:上映16周年
又到戛纳电影节,想必许多影片已经饥渴难耐、蓄势待发、蠢蠢欲动了。
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戛纳是许多导演心向往之的电影圣地如果能夺得一星半点的奖项,那将是莫大的荣誉。
那么,如何才能拍出一部受戛纳青睐的电影呢?
伍迪·艾伦告诉你,只要闭上眼,把自己当做瞎子,就可以了。
2002年5月3日,伍迪艾伦的电影《好莱坞式结局》上映,讲述了导演沃尔与前妻埃莉合作拍片的故事。
倾情展示了一部戛纳获奖影片,「画风清奇」的制作流程。
01.
再见,奥斯卡
你好,戛纳
影片中,伍迪·艾伦饰演的沃尔·马可斯曼,是个不受待见的导演。
人到中年,危机重重。
老婆埃莉离开他和制片厂大亨愉快的生活在一起,情人呢是个啥都不懂的二货姑娘。
儿子则整天忙着穿环穿孔穿万物,就是不理这老爹。
沃尔·马可斯曼(最右)看着前妻和她现任老公,尴尬到极致
生活情感一团糟,工作也不让人省心。
这个曾获两次奥斯卡奖,风光无限的大导,如今有点江郎才尽
偏偏他又不懂夹着尾巴做人的道理,固执的坚持自己的审美和要求,坚决不为五斗米折腰。
没有制片人愿意与这个啰嗦且神经质的男人合作,沃尔只能每天奔走在除臭剂和尿不湿的广告片场。
沃尔在加拿大风雪里拍摄除臭剂广告
看似潦倒,其实不然。
天才嘛,不能按常理出牌,总要在绝境中才能爆发。
外人眼中的神经和不入流,完全是一个戛纳导演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拍出别人看不懂,又不明觉厉的电影啊。
作为艺术型导演,跟商业制片厂决裂是第一要素,为艺术而生的他们,怎么能沾染金钱的铜臭味。
奥逊·威尔斯、迈克尔·西米诺、弗兰克·卡普拉都是如此,沃尔也不例外。
摄影师不合适?换!
而且一定得是外国的
我需要一个外国的摄影师,因为他们清楚该怎样工作,这点是所有美国摄影师无法做到的。
演员不合适?选!
还必须是那种没有经验的、演技差的、看起来像路人的更好,这样才足够真实、足够质朴,足够粗糙、足够艺术。
毫无演技的女友
场景不合适?建!
自由女神、时代广场、双子座、黑人区,什么难建建什么,预算什么的,完全没在考虑的。
想当初格里菲斯为了拍摄史诗巨片《党同伐异》,那可是花费2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4000万美元)重建了古巴比伦城。
那手笔,那气魄,就算事后票房惨败,还了一辈子债,又怎样,都是为了艺术啊。
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拍摄场景
当然,仅这些调整,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更加放飞自我,拍出惊瞎世人的影片,沃尔真的让自己瞎了。
无关身体,无关病痛,只是精神紧张状态下,暂时的失明。
这下齐活,万事俱备,只欠开拍。
大导演沃尔在一片漆黑中,淡定拍摄,真正做到了「佛系随缘拍法」,艺术电影的巅峰就是你了。
但这种艺术手法,终究不能被凡夫俗子理解。
拍摄过程中,周围的工作人员抓狂不已
沃尔在现场,在一片漆黑中指挥拍摄,周围工作人员一脸嫌弃
摄影师最先崩溃:
我真不明白他这个戏要表现什么,莫名其妙啊!还争夺奥斯卡呢,争个屁!我一世英名都毁了,TMD!老子不干了!
制片人也绷不住了:
我经营一家制片厂,绝不会应和那些反复无常的无理要求!迎合那些个自认为是奥逊·威尔斯的神经质导演!
连样片放映员都大跌眼镜:
我从业生涯里,就没见过这么烂的样片。
电影试映后,口碑扑街
一部不连贯、愚蠢、浪费胶片的影片。
一个字,恐怖。
你会如何改进这部影片?一把火烧了。
你会把这部影片推荐给朋友吗?如果我的朋友是希特勒的话。
咆哮的摄影师:妈的,李安还等我拍电影呢!
炸毛的制片人:这部影片,什么都不是!
只有现场记者给出了不一样的意见:
观察沃尔·马可斯曼的导演,人们会认为他根本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我简直怀疑,他是否是那种天才,专门制造混乱,就像费里尼
知音啊!
拍成这样,才不是因为神经大条、也不是因为性格怪异、更不是因为导演瞎了,而是因为艺术
对,就是艺术。

出乎意料的是,影片有一个好莱坞式的美满结局
导演沃尔这部拍的像屎一样的电影,在法国备受好评,他们甚至认为这是美国50年来,最伟大的电影。
他被评为真正的艺术家,一个伟大的天才
搞得这位中年导演开心的像个60岁的孩子:
O My God!我在这里是个笨蛋,到了法国,却成了天才!感谢上帝!法国万岁!
沃尔和前妻和好,happy ending
最终,沃尔奔赴巴黎发展,爱情事业双丰收,皆大欢喜。
看,搞艺术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02.
法国艺术和美国商品
沃尔的故事,听起来不可思议,现实中却屡见不鲜,不少导演的电影,虽受法国人青睐,在好莱坞却票房惨败。
1984年《美国往事》耗资3000万,在戛纳饱受好评,票房却只有539万,北美一片抨击批判之声。
1980年迈克尔·西米诺的《天堂之门》也是如此,这部耗资4400千万,得到金棕榈提名的巨作,票房只有348万
差点将联美公司搞到破产。
一些声名远播却票房惨败的电影代表,《美国往事》、《天堂之门》
不是影片质量差,实在是美法两国的标准,差异太大。
且这种差异,自电影诞生之日起就存在。
近几年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影片,无一例外,票房都不高
作为古老的艺术之都,法国人恨不得头发丝儿里都缠绕着文艺的味道。
电影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每个毛孔里都透着艺术
早在20世纪初,电影刚诞生几年的时间,法国就兴起了「艺术电影」热潮
充分发挥深厚的文学戏剧优势,从内容和文化品味角度为电影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1908年,电影《吉斯公爵的被刺》标志着法国「艺术电影」进入全盛时期
之后的《伊丽莎白女王》、《悲惨世界》更是最早的名著改编电影,艺术性和观赏性达到那个时期电影的顶峰。
而此时的美国电影,还沉浸在爱迪生「电影专利权」的官司中。

电影放映设备的抢占、利益的争夺,使美国电影发展之初,就不可避免的蒙上了厚厚的商业色彩
此后几十年,愈演愈烈,直到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达到顶峰。
电影成为了工业生产线上的流水化产品,商品属性展露无疑。
艺术退居其次,观众的喜好、票房的高低成为评价一部影片好坏的标准,即使后来的奥斯卡奖,也深谙其道。
好莱坞大制片厂票房超高的代表影片:《乱世佳人》、《一夜风流》、《热情如火》
法国不同,为艺术而艺术的电影导演们,以玩票、实验的心态,将电影玩的花样翻新。
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达达主义、诗意现实主义。
荒诞、幻想、虚无、超现实。
拍出一箩筐导演讲不清、观众看不懂,票房惨败却影史留名的影片,也给法国电影贴上了「艺术」的标签
超现实主义电影《贝壳与僧侣》部分画面,艰涩难懂但历史地位极高
而美国电影却习惯于在票房稳定、政治正确的基础上,作有限的艺术突破,即使是后来的「新好莱坞派」、「独立电影」依旧不能免俗。
说到底,还是法国历史悠久的「精英文化」与美国移民构成的「商业文化」之间的差异。
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受奥斯卡青睐的沃尔,能转战戛纳了。
因为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讲了这么多,小编只想激动的说一句:贾科长的新作《江湖儿女》马上又要进军戛纳了!
就算最后票房不如意,也没啥关系。
因为,那是艺术啊。
推荐阅读,你或许会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