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西线无战事》
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
编剧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主演  路易斯·沃海姆、刘·埃尔斯、约翰·雷
制片国家美国
上映时间1930年8月24日
考古原因1931年3月20日获第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保罗·鲍曼是一名充满理想的青年。
他热爱文学,喜欢收集各类蝴蝶的标本。
如果顺利,他可能会是一个出色的作家,或者一个昆虫学家
但这些美好前程,在他穿上军服的一刹那,尽数湮灭。
01.
西线「无战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凭借冠冕堂皇的说辞,煽动大批青年学生入伍。
怀着一腔热血,年仅十九岁的保罗·鲍曼和他的同学们走上了战场。
电影《西线无战事》中,保罗和同学们即将参军,在教室里欢呼
经过训练,他们被派往西线参战。
没有想象中的血色浪漫、英雄主义,有的只是饥饿、血腥和死亡
冲击波将士兵的制服全部炸掉,军服上的肉块,原本都是人的四肢。
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死去,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
电影《西线无战事》,战场上,许多战士们挤在一个防空洞里,只要他们一出去,就会被炸死
更可悲的是,当他受伤休假返乡时,首先等待他的是父亲和朋友们地欢呼:
有没有给法国佬点颜色瞧瞧?你们必须坚持下去。你们在前线至少吃的不错,这里可什么都没了。当然要把最好的留给士兵,你冒了生命危险,也会收获最高的荣誉。
然后,这群绅士对着地图,针对战争的局势侃侃而谈。
保罗站起来,默默离开。
电影《西线无战事》中,保罗的父亲和朋友们,表示要打到巴黎,给法国人点颜色瞧瞧
学校里的战争气氛更加狂热。
战争的幻想,充斥在学生们稚嫩的内心。
保罗义愤填膺的向学生陈述战争的无情,却被骂为「懦夫」
电影《西线无战事》中,保罗痛斥煽动学生上战场的教授,却遭到了教授和学生们的怒骂
绝望的保罗,告别了身体虚弱的母亲,告别了他热爱的蝴蝶标本,提前四天回到了前线。
战壕,反而成了他真正的归属
补给兵凯兹,成了他唯一的朋友。
回去一点也不快乐,我只想早点回来,至少这里没有人会说谎。
可战争从来不会悲天悯人,转瞬间,好友凯兹被炸身亡。
保罗也在战壕中,伸手捕捉一只蝴蝶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
电影《西线无战事》中,保罗伸手捉蝴蝶时被击中身亡,这也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残酷的战争,剥夺了最后一点诗意
影片改编自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同名「反战小说,源自作者的亲身经历
1916年,18岁的雷马克入伍,在一战战场上负伤5,最后一次险些丧命。
回到家乡后,他一边从事赛车手、体育记者等工作,一边根据自己战时的往事,写成了有「古今欧洲书籍最大的成就」之称的小说《西线无战事》
首版发行3个月后,就售出了65万本,被翻译成20种语言是世界最畅销的德语文学作品之一。
小说《西线无战事》作者,电影《西线无战事》编剧,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1930年,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将小说改编成了电影《西线无战事》。
制片人拉姆勒本来想让小说作者雷马克来扮演男主角,但雷马克不假思索的拒绝了。
影片上映后,收获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
1931320,获得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大奖。
成为一部史诗级的「反战」大片。
电影《西线无战事》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
《纽约时报》等媒体均发表评论称:
战争场景太过逼真,让人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谢尔盖·爱森斯坦评价说:
惊心动魄,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内涵,使它成为一部出色的电影。
02.
战争中的人

西线战场,位于法国东北部。
1914年至1918年间,德国与法国在这里激烈对峙。
这场战事,最终以同盟国伤亡560万人,协约国伤亡800万人告终。
电影《西线无战事》结尾,年轻的士兵们参军时的影像,和战场上竖起的无数十字架墓碑,叠放在银幕上,强烈表现了战争的惨烈
电影《西线无战事》丰富的细节,将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还原为学生、工人、农民等形形色色却又殊途同归的个体人生
真实而细腻的,诠释了战争的恐怖
影片开头,有这样一段话:
本故事既非控诉,也非忏悔。虽然所有人都在冒险,但绝对比不上这群面对死亡者。
电影《西线无战事》开头的话,这也是小说扉页,阐述战争的一段经典
电影中的士兵,和我们概念中「英雄」不同。
他们从来不喊口号没有昂扬的斗志。
炮火打来,只会佝偻着身体趴下
有人吓尿了裤子,有人当了逃兵,甚至有人住进了精神病院
电影《西线无战事》中,每个士兵都要学会在炮火响起时,立刻卧倒,紧贴地面,只有这样,才能活命
饥饿蔓延,为了填饱肚子,年轻的将士们将所有的香烟、雪茄都奉献给补寄兵凯兹
几次冲锋之后,士兵们躲在战壕里,用刀子削掉干面包沾血的部分,和着带泥浆的水咽下去。
三星期一次的饱饭,为了能多吃几口,和厨师大打出手。
在树下,在河边,一群士兵,狼吞虎咽,简陋的粥饭、面包,却吃出了大快朵颐的感觉。
电影《西线无战事》士兵们抱着餐桶,啃着面包,这是他们三个星期来,唯一的一顿饱饭
当士兵盖梅里因右腿被截肢,痛的撕心裂肺,呻吟不停的时候。
一旁的战友,却紧紧盯着他昂贵舒适的靴子
反正你也用不上了,不如送给我,不然也会被别人夺走。
盖梅里的靴子,每当一个士兵死去,就会传到下一个士兵手里
当一名士兵,冒着生命危险背回同伴的尸体,补给兵凯兹无情地说:
他只是一具尸体,无论是谁的,都不重要了。
他们贪生怕死,精神脆弱
他们麻木无情,挣扎求生
但是,他们身上映射出了真实的战场
战壕中,刚参军不久的士兵,被炮火吓得精神失常
随着战争离我们远去的步伐,人们渐渐淡忘了它的恐怖。
电影中的战争,变得光荣而浪漫
《建军大业》中,年轻的叶挺在战火中兴奋地嚎叫、鸣枪、手舞足蹈。
红巾军大刀挥下,身姿飒爽,以一当百。
极力表现战火中的青春、激情,却抹去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这是一个极错误的示范,战争,从来都不是这样的。
电影《建军大业》中,叶挺在炮火中兴奋的嚎叫,造型不断,如果一颗流弹打过来,估计就死了
不是凭着一腔热血,青春无敌就可以驰骋疆场,荣耀回归。
事实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能走出战争的阴影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舞台上的礼炮响起,台下的观众兴奋欢呼,台上的美国大兵抱头逃窜。
对他们来说,那样的声响,不是增加气氛的点缀,而是战场上的枪林弹雨,是死神的夺命狂呼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安慰被礼炮惊吓的士兵
在士兵的记忆中,炮声代表战场上恐怖的回忆,是眼看着战友被打死的痛苦
《血战钢锯岭》中,戴斯蒙德的父亲,是一战中存活下来的老兵。
他站在昔日战友们的墓碑中间,痛斥人们对他们的遗忘,砸碎酒瓶的手,鲜血直流。
暴力、敏感,情绪脆弱
战争的阴霾,他一度丧失活下去的勇气
《血战钢锯岭》中,戴斯蒙德的父亲,沉湎于战争的痛苦,不能自拔,记忆中战友的死,是他一生抹不去的阴影
和平年代,我们可以轻松地盘点历史,讲述每一次战争的起源、结果
可以义正言辞的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为国捐躯无上的荣耀。
但进入战场,我们只有抱头逃窜、苟延残喘的份儿。
你能在这侃侃而谈,阐述战争美学,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真正的战争有多残酷
推荐阅读,你或许会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