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主演:阿萨·巴特菲尔德、科洛·莫瑞兹、本·金斯利
上映时间:2012年531日中国上映
事件:上映六周年
“你就不能拍一部可以给女儿看的电影?”,海伦对她的丈夫马丁·斯科塞斯说。
这让斯科塞斯哭笑不得。
作为「新好莱坞四杰」之一,斯科塞斯拍摄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电影,其中黑帮片尤其出彩。
他的影像中充满对现实图景的展示,还因此得到「电影社会学家」的美称。
[出租汽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等多部影片,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出租汽车司机]、[愤怒的公牛]
可这些,并没有一部适合他十几岁的小女儿看。
比做一位会拍电影的导演更难的,是做三个女儿的父亲
于是,斯科塞斯从他每晚给女儿读的睡前故事中,找到了《造梦的雨果》,并把它改编成电影[雨果]
男孩雨果像梦旅人一样,从大钟滑到车站,从街巷走进玩具店,躲避警察、遇见梅里爱。
他带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一个符合孩子幻想和期待的世界。
而关于「造梦」,无论是原著作者布莱恩、电影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还是主角雨果和梅里爱,都不遗余力地身体力行。
布莱恩•塞兹尼克
与《造梦的雨果》
电影[雨果]改编自布莱恩·塞兹尼克的小说《造梦的雨果》,曾获得2008年凯迪克金奖,也是第一部获得该奖的绘本作品。
原版封面
据布莱恩说,他在读盖比·伍德《爱迪生的夏娃:探求机械生命的魔术史》时,了解到很多关于发条机器人的故事。
并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热衷于修复这些破损机器人的小男孩的故事。
作者借这个小男孩雨果之手,挖掘出电影大师梅里爱的「秘密」。
用作者的话说:
这不是单纯的小说,也不是完全的绘本,也算不上插画小说、手翻书,甚至电影。这本书是以上任何一种形式的结合体。
黑白素描插画占据了原版图书的一多半。
书的前言这样写道:
一幅幅铅笔画宛如一组不断推近的镜头,将你带入了故事中。
文字像摄影机的镜头一样带着我们在雨果的世界里穿梭,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巴黎在梦里醒来。
原版书中精美的插图
中央火车站里的大钟开始运转,人流攒动,小男孩雨果被慢慢放大。
插图本身就像一帧帧的电影画面,黑白素描像极了默片。静态的书有了动态的影像魅力,难怪斯科塞斯的小女儿和她的朋友们都喜欢这本书。
不过,这本书并不是布莱恩小说中的特例。
他的另外两部作品《寂静中的惊奇》《奇迹之屋》同样也运用到这样的写作和绘画方式。
可以说魔法是布莱恩作品的一贯主题。
电影感是他小说的最大特色,这也是导演们争相改编的原因。
布莱恩用手中的笔不断描绘影像的魔力,为读者和观众创造出一个个关于魔法的梦
马丁·斯科塞斯
和他的3D[雨果]
马丁·斯科塞斯的此次改编基本忠于原著。
将原本就富有电影感的绘本改编为电影是非常容易的事,但是他却给自己增加难度,用3D技术拍摄。
这也使得本片成为他的第一部3D影片
说起来斯科塞斯早在1953年就对3D电影感兴趣,[恐怖蜡像馆][迷宫]等都是那个时期的3D影片。
但是由于技术限制,观影体验极其不佳,就好像演员在不停地向观众扔东西一样。
简单粗暴

早期电影粗糙的3D视觉
[恐怖蜡像馆]的3D剧照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虽然从想拍到真正拍出来斯科塞斯用了将近60年,但这也证明了他保有不灭的创作激情。
除了技术方面的考量外,斯科塞斯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来就是3D的,只不过我们身在其中不以为然。
[头号玩家]中男主角不就是戴上VR进入绿洲,沉浸在虚拟的真实中吗?
斯科塞斯在拍摄时就利用了3D摄影技术,而不是先拍成2D再转成3D制式,这也是我们在观影时会产生浸入式体验的原因。
电影[头号玩家]里戴VR的参与者
[雨果]的故事发生在小男孩雨果与梅里爱之间。
雨果为了破解父亲留下的机器人之谜,在伊莎贝拉的帮助下无意间发现,伊莎贝拉的教父就是当年的电影大师梅里爱。
电影[雨果]里,伊莎贝拉和雨果开始发现梅里爱的真实身份
作为电影人,斯科塞斯向电影先驱梅里爱致敬这无可厚非。
但更重要的是,梅里爱的出现让这部电影不只是一个儿童奇幻故事,而且融入了成年人对电影的追忆。
年逾七十的斯科塞斯依然会思考:我的下一步作品是在重复自己,还是会对拍摄的电影和周围的世界产生影响?
他打趣说道:这次创作是「用新技术来重现旧时代」。
电影[雨果]拍摄现场
追根溯源,重现电影诞生之初的影像,这是斯科塞斯写给电影的情书。
其实他自己的经历和小男孩雨果又何尝不同?
拍摄现场,马丁·斯科塞斯指导小雨果演戏
年幼时得哮喘病的斯科塞斯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只能透过家里的玻璃窗看外面的世界。
小男孩雨果虽然住在人来人往的车站,但是属于他的地方只有车站里的大钟,巴黎的繁华夜景和美妙清晨都只能透过玻璃钟面向外看去。
刚入行时,斯科塞斯没有任何资金,他只能把想法和灵感画下来
当雨果和伊莎贝拉在梅里爱的房间看到一张张飘落的画稿时,也许镜头后面的斯科塞斯想到了从前的自己。

[雨果]斯科塞斯为他的小女儿创造的奇幻梦,也是为成年人创造的电影诞生的梦,更是为他自己创造的关于记忆的梦
乔治·梅里爱
与他的魔术
提起电影的诞生,很多人会想到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短片。
与他同时期的电影大师梅里爱似乎已经被遗忘,只留下一张飞船插进月球眼睛里的图。
梅里爱经典影片[月球旅行记]
事实上,他与卢米埃尔兄弟开创了电影创作的两个方向: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
斯科塞斯曾对梅里爱流露出最高的敬意:
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我认为今天有关电影的一切都是源自乔治·梅里爱。
[雨果]中,梅里爱和妻子在表演魔术
梅里爱原本是魔术师,经常和妻子搭档演出。
当他在咖啡馆感受到[火车进站]带来的神奇魔力时,马上就被吸引。于是他向卢米埃尔兄弟询问是否能把放映机卖给他,被卢米埃尔微笑拒绝。
没想到,不服气的梅里爱居然和朋友一起改造了一台摄影机。

梅里爱和妻子被这种新鲜玩意儿吸引
他最初的电影创作基本是对卢米埃尔的模仿,但魔术师出身的他很快就不满足于此,他要继续用电影表演魔术
他无意间发现停机再拍可以创造幽灵、还发明了快动作、慢动作、叠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摄影。
梅里爱还建造了专门的摄影棚、剪辑室,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电影体系。
但是当一战开始,没有人再热衷于电影,梅里爱一气之下将所有的胶片扔进大火。
晚年的梅里爱在巴黎火车站附近开了一家玩具店维持生计。
雨果与梅里爱的故事从这家玩具店开始。
影片对现实的还原度极高

此时的梅里爱早已将「电影」视作家庭禁忌,谁都不许谈,也不能去电影院。
雨果的出现让这位曾经的电影大师的作品重新公映。
在公映仪式上梅里爱说:
我看到的不是满堂珠光宝气的巴黎人,不是银行家、家庭主妇和店员。
我今晚是在向真实的你们说话,你们是巫师、精灵、探险家和魔术师,你们是真正的造梦人

电影与梦的相似性被很多理论学家论证。
梅里爱用电影创造了魔术梦,也解答了雨果父亲留下的疑问,雨果的出现让梅里爱重拾旧梦
无论是布莱恩,还是斯科塞斯,或是雨果和梅里爱,他们都在造梦
只不过是所用形式各异,所处时代不同。
他们用文字、图画、影像、坚持,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美好想象的梦。

【推荐阅读】
【瞎话电影史】

(本文图片、视频均来自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