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街上空无一人。
阿Bart紧了紧风衣,走进一幢楼中。砰砰两声,杀掉目标走人,一分钟不到。
回到家,和楼下大叔讨论香港坑死人的房价,絮絮叨叨,还有点娘。
他是个职业杀手,每次出活儿,都要穿上阿兰·德龙[独行杀手]中的同款风衣。
他也是个底层草根儿,看起来人模狗样,骨子里还是为生计奔波的小老百姓。
只能多杀几个人,贴补家用。
心里苦哎。
草根杀手阿Bart(右)和杀人摄影师阿全(左)
2001年8月16日。
导演彭浩翔的电影处女作[买凶拍人]上映。记录了香港经济危机下,一个草根杀手和一个AV导演的故事。
一个杀人寻仇,一个拍摄过程。
点子新奇、服务到位。甲方爸爸很满意,从此生意蒸蒸日上,吃穿不愁。
电影[买凶拍人]海报
黑色戏谑的风格,底层小市民的人设,颠覆了此前几十年的杀手电影。
别具一格。
杀手电影源起

平民的反抗
早期杀手电影与黑色犯罪片难舍难分。
那时,杀手还不算一种职业,杀人也只是他们众多罪行中的一项。
1913年,格里菲斯执导了短片[佩吉巷的火枪手]。视作美国第一部黑道杀手片。推出了影史上第一个杀手角色
观众喜闻乐见。
直接影响了30年代黑帮杀手类电影。
1913年[佩吉巷的火枪手]杀手剧照
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经济迅速发展。 自由主义市场竞争和资本积累,加剧了贫富分化。
1929年,华尔街股票暴跌,美国遭遇持续四年的「大萧条时代」
经济的不景气反倒催生了文化的繁荣
美国人一边领着政府的救济,一边摸出兜里的几枚硬币去看场电影,是司空见惯的事。很多人乐意通过电影来转移某种无奈的时代情绪
虽然贫穷,但美国人骨子里满是冒险精神
哪怕在禁酒令和大萧条时期,那些杀人越货的的强盗歹徒,在他们潜意识中,也有某种人英雄主义的精神膜拜。
杀手更是。
黑帮片代表[小凯撒]、[疤面人]海报
20世纪30年代,黑帮类杀手片兴起。
他们多是底层边缘人物,执着于美国梦。企图通过暴力犯罪来赚取利益,积累身家。
大部分是野性阳刚的硬汉形象
1931年[小凯撒],讲述了一个小混混,从加油站的抢劫犯,一步步升级为黑道圈最大头目的故事。
爱德华·罗宾逊饰演的凯撒被塑造成一个爱慕虚荣、控制欲极强的杀手形象。
是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强盗类杀手
凯撒,这个名字很有指向性
可惜,这种毫无社会关系的小人物,头脑简单的暴力手法,最后毫无悬念的走上毁灭之路
同年的[国民公敌]和第二年的[疤面人]都是这个套路。
标志着美国梦的破灭。
1933年,美国颁布了《海斯法典》,大大限制了电影对犯罪、杀手津津乐道的艺术宣扬。
黑帮片由此转入警匪题材,加入侦探和警察的某种监督视角,杀手不再是不可一世的硬汉英雄。
海斯法典
1941年[马耳他之鹰]1948年[碧血金沙]都变成了警察和杀手之间你逃我追的猫鼠游戏,最后以犯罪分子归案结束。
虽称不上职业杀手,但主人公强盗歹徒的身份,成为日后电影中独立杀手形象的主要来源之一。
黑色警匪片代表[碧血金沙]、[马耳他之鹰]海报
二战后,法国新浪潮席卷全球。
不同的文化冲突、严峻的社会问题促使好莱坞电影开始寻求改变。
抛去底层美国梦的外衣,杀手贴上了「反叛与颠覆」的文化符号。一度成为人性解放的象征。
如果说三四十年代的杀手是通过暴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那六十年代的杀手,则是主人公精神世界虚无的体现。
代表了平民阶层无奈的反抗
1967年,好莱坞经典[邦妮和克莱德]中,男女主人公因偷车相识,随即一起浪迹天涯,游戏人间,靠抢劫为生。
成为美国60年代彻底反叛精神的集中体现。
邦妮与克莱德,杀手夫妇
虽然与世界为敌的人都别具魅力,但结局仍很悲伤。
这对葬身枪林弹雨的杀手夫妇,代表的是那个悲剧时代无休无止的绝望
邦妮与克莱德,葬身枪林弹雨
银幕职业杀手

现实与想象的结合
杀手是存在的。
他们往往身份隐蔽,从外表上很难分辨。
鉴于这种特质,电影中的职业杀手大多是神秘、冷酷、孤傲、果决的形象
他们生活在暗处,带着一顶帽子,穿着长长风衣。浑身散发出一种生人勿近的气息。即使杀人也要包含诗意的美学
大多数影片最终的落脚点,是孤僻杀手的自我救赎,或者基于道德底线的人性回归。
阿兰·德龙在电影[独行杀手]中的经典杀手形象
1967年法国电影[独行杀手]是这样。
影片开头长达三分钟的长镜头,营造了一个独行杀手私密的居住空间。简单的家具和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
导演通过简练的表演和影像风格,极尽能事的渲染了一种孤独压抑的生活气氛。
当杰夫掏出没有子弹的手枪,对准女钢琴教师时,他倒在了警察枪下。
这是一个杀手自我救赎的选择。
电影[独行杀手],中枪的杰夫
彭浩翔的[买凶拍人]中也曾多次出现[独行杀手]的海报。
男主角开始的装扮、最后和阿兰德龙幻想中的对话,都表明这部电影对彭浩翔影响之大
[买凶拍人]中,阿Bart家的阿兰·德龙海报
到了1994年[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杀手里昂显得更加温情。
遇到马蒂尔德之前,他只是个无情的刽子手,遇到马蒂尔德之后,他内心柔软有爱的一面被唤醒。
最终为保护她而死,是解脱也是救赎。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里昂和马蒂尔德
相反的,片中的警察反到成为了阴暗面人物,为了破案不择手段,甚至可以杀人。
杀手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正面角色,是这一职业在电影里的颠覆。
同年,鬼才昆汀·塔伦蒂诺推出了他的话痨杀手代表作[低俗小说]。用碎片化环形叙事,讲述两个智障杀手如何杀人越货。
[低俗小说]中的两个杀手
当他们穿着卡通T恤花裤衩出现在银幕上时,传意义上的精英杀手已经被完全瓦解。
剩下的,只有两个市井壮汉和昆汀恶趣味的调侃。
[低俗小说]中的两个穿花T恤的杀手
从传统侠士

到草根杀手
在中国,杀手更普遍的叫法是刺客
作为最古老的行当之一,中国的职业刺客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常由于政治原因,负责对目标人物进行刺杀。
汉朝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做「刺客列传」,记载了这群早期杀手。
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杀手大多是有侠义光环的。
虽也靠刺杀挣钱,更多的是因委托人的恩德舍身行刺。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信奉的道义。
刺客豫让,士为知己者死

春秋要离、战国聂政、都是流芳百世的侠义杀手立场本就是好的,所以一身正气。
李白曾作《侠客行》形容刺客的精湛技艺: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整体感觉和阿兰·德龙差不多,少言寡语、冷酷神秘、独来独往、武艺高超。
一线天、像聂隐娘、像一剑飘红
一线天
聂隐娘
20世纪50年代起,间谍电影层出不穷。
电影中的杀手又与特工合为一体。出于政治原因,进行刺杀。在抗战神剧中比比皆是。
受西方影视经验的影响,造型风格多是风衣长靴、男的帅气女的美貌。
[喋血双雄]中周润发饰演的杀手
[伪装者]中的杀手搭档
2001年,彭浩翔[买凶拍人]的出现,是对以往杀手电影的颠覆。
这位年轻的导演,用解构杂耍的形式,重新定义了职业杀手这个行业。
完全没有以往此类电影中的阴郁、暗黑、独来独往的冷酷,取而代之的是戏谑、日常、平民间讨价还价的琐碎
没有业绩的杀手阿Bart,会主动打电话询问老主顾,有没有人要杀,多了可以打折。
雇主刁钻的要求,杀人不够,还要拍摄整个过程泄愤

全力满足客户需求,找个导演搭档,一边杀一边拍。为了照顾镜头效果,还要确定走位,变换器材、反复排练。
杀人反到成了次要的。
为了效果,杀人视频也要后期制作
阿Bart就像导演自己,想成为像阿兰·德龙一样酷酷的杀手,却终难如愿。
只能住在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穿着花花绿绿的睡衣,摸一把必输的麻将,杀个人混口饭吃。
[买凶拍人]中,阿全就是导演彭浩翔的自我写照
后现代环境下,一切传统都被推翻,不接地气的杀手也跌落尘埃
收起风衣,摘下礼帽,抹一把肮脏的尘土,喝两口路边的扎啤。导演最终还是回归到了个体生命意识、与人性的表达。
像2017年[无证之罪]中的李丰田
谁能看出这样破衣烂衫的农民工大叔,会是个职业杀手呢。
[无证之罪]中杀手李丰田
正如影片最后,阿兰·德龙对阿Bart说的:
你看到过我吃饭吗?我只是在抽烟而已,这样装酷很容易。在我看来,你才是更酷的那个。
时代变了。
几十年来不接地气的杀手电影相比,彭浩翔这部琐碎的[买凶拍人]真的更酷。

【推荐阅读】
【瞎话电影史】
本文图片视频均来自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