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西区故事》
导演罗伯特·怀斯、杰罗姆·罗宾斯
主演娜塔利·伍德、理查德·贝梅尔、鲁斯·谭柏林、丽塔·莫雷诺
类型歌舞、爱情
考古事件  1962年4月9日,获第3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最佳女配等十个奖项
01.
珠玉在前
「西区故事」是由杰罗姆·罗宾斯执导,伦纳德·伯恩斯坦作曲的百老汇音乐剧
1957年,一经推出,大获成功。
联美看准了音乐剧成功伴随而来的巨大市场潜力,带着制作电影版《西区故事》的诚意,敲响了百老汇的大门。
为了使电影版《西区故事》延续音乐剧的成功,联美希望该剧的导演兼编舞杰罗姆·罗宾斯加入到电影创作,而杰罗姆开出的条件是:自己作导演
最后双方协商的结果是:罗伯特·怀斯任导演,杰罗姆·罗宾斯任歌舞部分导演。
杰罗姆·罗宾斯的加入保证了电影版《西区故事》在歌舞方面的品质(图为杰罗姆在片场指导演员跳舞)
杰罗姆要求极为严格。
拍摄期间,演员共用掉了200双鞋子27条裤子、超过45公斤的化妆品。
他们为电影留下了诸如《美国》、《冷静》、《玛丽亚》等精彩的歌舞段落。
这些歌舞段落一方面参与了叙事,另一方面,即便是独立在电影之外,这些绝妙的曼波、踢踏、芭蕾表演也自成意义。
图为《美国》歌舞段落,拉美风情的歌舞尽显热情活力。当时,《西区故事》电影原声专辑高居音乐排行榜榜首
另一方面,罗伯特·怀斯的执导,则使音乐剧《西区故事》成功实现了电影化表达。
不同于同期歌舞片流行的摄影棚内拍摄,罗伯特大胆将拍摄场景转向纽约街头,还突破性的把街头实景与程式化布景结合。
电影开始,是实景拍摄的纽约街头
场景设计有舞台布景效果:男女主人公在服装店“结婚”,服装店的阁楼刚好形成教堂内部的顶光
另外,电影运用了许多「特效」强化剧情效果。
模糊整个画面,仅保留男女主角,表现男女主人公的一见钟情
01.
非典型歌舞片与典型美国“病”
40、50年代是好莱坞歌舞片的黄金时代
吉恩·凯利、弗莱德·阿斯泰尔等歌舞巨星风流倜傥、优雅迷人。
他们与奥黛丽·赫本、朱迪·加兰等好莱坞“甜姐儿”在银幕上演绎《锦城春色》(1949)、《雨中曲》(1952)、《窈窕淑女》(1964)、《音乐之声》(1964)等「好莱坞美梦」
精致的华服、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乌托邦式许诺”——歌舞升平好莱坞(图为《出水芙蓉》剧照)
相比之下,《西区故事》则追求视觉和内涵上的真实:
将贫民区搬上银幕;触碰到当时美国重要社会问题:种族歧视和贫富阶层分化——展现60年代美国病
60年代,大量波多黎各移民虽身处美国,但生活习惯、文化隔阂等使他们难以融入美国社会,美国引以为傲的民族包容性遇到了挑战。
《西区故事》丰富了歌舞片,为这一娱乐程度极高的电影类型注入严肃内核,电影也因此受到了奥斯卡礼遇。
第34届奥斯卡慷慨地把10个小金人送给《西区故事》(图为演员丽塔·莫雷诺(中)获最佳女配角奖;乔治·查金思(右)获最佳男配角奖)
此纪录在奥斯卡史上位居第二,仅次于获11项奖的《宾虚》、《泰坦尼克号》和《指环王3:王者归来》。
推荐阅读,你或许会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