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整理 | 吴昊钰
来自无锡的“中国马斯克”再获红杉中国一笔大额投资!
据IPO早知道消息,6月9日,远景智能宣布获得由红杉中国领投、GIC参投的2.1亿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的全球化扩张、研究和探索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加速实现远景智能的长期净零减排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远景智能的母公司是来自无锡的远景能源。作为一家起家于江苏的绿色科技巨头,创客公社也一直保持着对远景能源的关注:在2020年,其就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年营收231.85亿元。2021年,远景在鄂尔多斯落地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吨,创造千亿产值,此轮融资也是远景和红杉中国的第三度合作。相关内容详见:《红杉追投,无锡70后狂揽10亿美元融资》。
提到红杉中国,曾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远景能源会借助资本上市吗?
答案是不会。早在几年之前,远景能源CEO张雷就表示,“远景想要打造的是时代的作品,而不是围绕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而在今年世界地球日当天,远景能源发布《2022年碳中和行动报告》,张雷在内部信中也提出新目标:未来10年,远景能源将在全球建成100个零碳产业园,实现每年10亿吨碳减排。
宏大的目标背后,远景能源的底气究竟何在?
拒绝子承父业,来自无锡的“中国马斯克”
布局能源互联网,几度向难而行
作为远景能源CEO,张雷在熟悉的人眼里,是一个理性克制,却又热情,富含感染力的人。他有着国外精英教育和金融行业背景,却像个传教的苦行僧。在接受国家能源网的采访时,张雷曾说,“我只看哪里有痛点,哪里有挑战。我们需要向难处行,向苦处行。”
向难而行,张雷大学毕业后就为此写下了注脚。出生在江苏一家企业家家庭,毕业后的他没有选择继承家业,而是拒绝子承父业,独自到伦敦留学、工作。
2007年,有感于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加剧,30岁的张雷频频思考:如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的结构调整路径如何?新能源的行业痛点在哪里?他预判,作为大国,中国一定会承担相应责任,同时中国的环境问题也成为日益严峻的挑战。
图源:远景科技集团
于是,张雷毅然离开了伦敦金融城,回到家乡江阴成立远景能源,决心向环境污染的痛处打出第一拳,并再次做出了“向难而行”的选择。
当时,中国的光伏产业比风电热门得多,尚德已跻身纽交所成为明星企业,财富效应下各行各业的人纷纷涌入,过江之鲫比比皆是。但张雷丝毫没有动心,反而在刚入行之时就剑走偏锋挑战冷门的“智能风机”
一年后,远景能源第一台智能风机并网发电。相比于此前的传感器,远景的传感器有200万行控制代码,是普通风机的20倍以上,具备自我诊断功能。改进后,风机发电效率提高了15%-20%。时隔一年,远景针对行业痛点推出全球首款低风速智能风机。到2014年,其也成为国内最大的海上风机供应商。截至2021年底,远景智能风机全球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40+GW。
解决了风机发电的基础设施问题后,张雷又发现,由于风电开发速度过快,风场选址不科学等问题,风场的实际数据与理论数据相差太多,信息不对称也造成了大量的投资失误。因此,他又想给这个“傻大笨粗”的行业开发智慧软件
这其实一个风电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云计算技术,风场一切数据和运转情况都可以在平台中实现远程监控。以远景能源的格林威治平台为例,其曾让客户用了不到两小时、零成本,测出所处地的风速、海拔、风功率密度、参考风机机型等建风场的重要数据,圈定了山西两块容量分别为10万千瓦和15万千瓦的风电资源。
但张雷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2014年,张雷又从风走向光,成立光伏业务部门,推出针对光伏电站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平台——阿波罗光伏云平台。自此,张雷编织的“能源互联网”也初步显现
这也是外界经常将张雷拿来与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相提并论的原因。他们有着明显的共同点,两家公司都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能源互联网的生态系统,均在硬件(电动汽车和风电设备)、光伏、充电、储能领域有所涉足。
不同的是,特斯拉偏向重资产的硬件投资和整合,而远景能源则相信软件才是重新架构未来可再生能源时代的真正黏合剂。“未来能源系统将是由数以亿计的风机、太阳能电池板、储能设备、用电终端、充电网络等组成的分布式系统。”张雷想做的,是成为这些机器的总指挥
由此,智能物联网将发挥“新电网”的作用,让新能源系统更灵活。此次获得红杉投资的远景智能,便是开发“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的公司。数据显示,该系统已经连接和管理全球400GW的新能源资产,相当于全球新能源装机总量的20%以上。而基于该系统,方舟能碳管理应用软件已为全球超过300家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能碳管理服务,有效应对碳披露监管,协助减排和管理的二氧化碳总量超过10亿吨。
“绿托邦”背后的零碳无锡
张雷曾提出“绿托邦”概念,即通过一系列战略投资操作,整合各能源领域,适时推出全球首个能源物联网平台Energy OS,实现上游供给与下游需求的无缝对接。而这一概念的实现,也离不开“零碳无锡”的支持。
作为江苏重要的新能源产业高地之一,无锡不仅形成了以风电、光伏、锂电池为核心,产值达578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更是集聚了以远景科技集团、振江新能源、吉鑫风能等公司为代表,总数达到60家的各类新能源企业。数据显示,2020年,无锡新能源产业集群规模超1665亿元,同比增长18.8%。
此外,在无锡,以电池、光伏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相关投资也十分活跃。
以新能源电池为例,“一代锂电池”代表型企业——蜂巢无锡、金杨新材料,“二代异质结光伏”代表型企业——华晟新能源,第三代“清洁能源”钙钛矿、如今晶硅玩家的“新宠”代表企业——极电光能,覆盖了电池行业“进化”的三个阶段,均是电池细分领域中的佼佼者,为无锡的动力电池市场打开了知名度。
值得一提的是,蜂巢无锡公司是常州独角兽蜂巢能源的“研发总部。目前,蜂巢无锡拥有8大创新实验室,正在探索涵盖锂电池的材料、设计、工艺、装备、Al智能等技术创新。公司规划,到2025年全球产能提升至600GWh,这个目标超过国内所有二线电池企业,直指宁德时代与比亚迪。
此外,远景能源的动力电池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已于2021年实现量产,连同远景智能风机制造中心等新能源产业布局,形成了“能源+交通”两大千亿级绿色科技产业链,协同引领零碳新工业革命。
只有赋能实体经济实现可持续的未来,零碳行动才更显价值。”远景能源CEO张雷曾言,人类社会碳中和进程不仅带来了能源革命,还将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新工业革命。
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我们也期待,以无锡远景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继续闪耀新的光芒。

本文素材来源:
国家能源网:《远景能源张雷:逐风而行的能源颠覆者,正在创造未来!》
奔流财经社:《从“本手”到“妙手”,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锡山现象”》
远景能源:《2022碳中和行动报告:未来10年全球100个零碳产业园,每年10亿吨碳减排》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方式:13770773618
【往期推荐】
【创客记】

丰疆智能星融润石科技南京慧目承泽医疗感图科技硅基智能银蕨电力Nibiru嘉环科技云帐房云基众智柚香文化才标网贝卡母婴云溪科技聚铭网络华群光电爆炸实验室拓攻机器人诺得物流艾利特易安联巨细信息格陆博科技慧工云火箭实验室硅基智能海光芯创泰立瑞星逻智能知果果心竺教育意能通艾佳生活易快报辅易航博视医疗机敏科技众能联合凯瑞得晟开信息果酱音乐时柒伍极课大数据斑马电商云微茗智能恩纳基智能喔趣考勤观为监测清睿教育聚合数据云学时代图鸭科技投户外爱宠医生言士文学蜜蜂村落清听声学开为科技亿猫艾吉威小白无忧歌者盟童yan天创电子 | 天数科技好e家BoCloud博云猎宝网睿悦信息盖雅工场六六脑拓攻科技乐米科技百格活动芝麻科技车喇叭睿博数据番茄互娱多棱镜擎盾科技贝登医疗WoWiFi试达测评保掌柜呆呆阿卜有质--IT质量实验室奇蛙无人机TimePack美篇

【重磅报告】

2020江苏投融资生态报告2019江苏年度融资报告2018江苏年度融资报告2017江苏年度融资报告|2016江苏年度融资报告2015江苏年度融资报告

【江苏创投圈年度活动】

第六届i创杯总决赛第五届i创杯总决赛第四届i创杯总决赛 | 第三届i创杯总决赛 | 第二届i创杯总决赛 | 第一届i创杯总决赛
2020创客风云会2019创客风云会2018创客风云会2017创客风云会2016创客风云会
江苏省2018年度互联网双十评选江苏省2017年度互联网双十评选

【江苏高校创业图谱】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