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  《老妇杀手》
导演  伊桑·科恩、乔尔·科恩
主演  汤姆·汉克斯、艾尔玛·霍尔、马龙·韦恩斯、J·K·西蒙斯、马志
制片国家  美国
上映日期  2004年3月26日
考古原因  上映14周年
2004年,电影《老妇杀手》上映。
讲述了一个美国大妈,单枪匹马搞定组团强盗」的故事。
这是科恩兄弟电影中难得一见的翻拍作品
而且翻的还不错。
01.
强盗混战,大妈躺赢
曼森太太是一位独居老人,日常陪伴她的只有猫咪皮克斯
慈祥善良,充满大智慧,是个虔诚的教徒。
电影《老妇杀手》中的曼森太太
一天,一个自称希金森教授的人,带着他的五人小乐队到曼森太太家租了一间客房。
他们借用了曼森太太的地下室,佯装排练教堂歌曲,实际上是计划从这里凿开一条地洞,直通赌场的地下金库。
汤姆·汉克斯不愧是影帝,将狡诈的教授演绎的丝丝入扣
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希金森教授请来了各路蹩脚大神
挖过地道的将军、广告片场的道具师、傻傻的橄榄球运动员、在赌场打杂的黑人。
组成了一支看起来就很不专业的队伍。
意外的是,他们的计划竟稀里糊涂地得逞了。
电影《老妇杀手》中几个形色各异的盗贼,组成了一支很有喜感的队伍
正当兄弟几个对着满桌子的钞票干杯,畅想未来时,曼森太太发现了他们的秘密。
为了不惊动警察,他们决定杀死老太太。
然而,偷鸡不成蚀把米,或内讧或巧合,人没杀成,几个蠢贼倒把自己的小命都搭了进去。
曼森太太什么也没做,却捡了一大笔钱。
电影《老妇杀手》中,每死一个人,同伙就把他的尸体被扔到垃圾船上
影片翻拍自1955年的电影《贼博士》
虽然整体水准低于科恩兄弟其他电影,但不妨碍它是一部成功的翻拍之作
既保留了原作中的精华部分还赋予了兄弟俩独有的色彩。
电影《贼博士》是一部英国电影,有一种独特的英式冷幽默
02.
老妇杀手 VS 贼博士
翻拍经典,是许多电影人喜欢的一种创作方式
在原作的基础上,分解、重组、再创造,给旧的东西,注入新的内涵
19世纪50年代,电影《贼博士》拍摄时,好莱坞还是世界电影市场的霸主。
所以电影中曼森太太、警官、盗贼,都是清一色的白人
电影《贼博士》中几个盗贼都是白人
随着亚洲等地电影市场的扩大,票房贡献率飙升,好莱坞开始有意迎合这些地区影人的喜好。
2004年的《老妇杀手》中,导演增加了黑人以及亚裔演员元素,形成如今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多种族组合」模式。
既迎合了不同国家观众的审美期待,提高票房收入,也让角色变得更加多样化
主角曼森太太,也由原来瘦小的英国老太太,变成了现在健硕的黑人大妈
《贼博士》中,曼森太太是一个身材瘦小的英国老太太
纵观科恩兄弟的作品,从长篇处女作《血迷宫》到《冰血暴》,再到后来的《阅后即焚》,群戏往往是主要部分
相对于《贼博士》,《老妇杀手》在群体角色设置上,更有现代感,也更有趣。
《贼博士》中,四个盗贼一起出现,人物特征不明显,性格平面化,是典型的配角。
而在《老妇杀手》中,为了丰富每个角色的形象,导演专门介绍了各个成员的职业、性格
虽然依旧是配角,却变得有血有肉,不再只是一个符号。
亚裔的日本军官,冷面威严,抢劫商店的小混混在他面前不堪一击,是挖地洞的领导人物。
亚裔日本军官
秃顶男是个三流道具师,围绕一条狗,一来二去都弄不明白,最后把狗活活憋死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傻大个是个美式足球运动员,身上大块的肌肉,却连普通队员都打不过。
加上话也说不利索,给人感觉就是个弱智
黑人小子是个嬉皮士,在赌场打杂,差点被上司开除,还美其名曰「内线」。
满嘴粗话,一见面就被曼森太太一顿暴打。
秃顶还有肠胃疾病的三流道具师和打杂的黑人
这四个人水准参差不齐,但组合到一起,却达到了「劣质产品的优化组合」效果,实用性和搞笑性兼具。
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算盘,以为自己能掌控全局,多分一杯羹,最后,却成为这场闹剧中的炮灰,为他人做嫁衣。
此外,电影中的黑色幽默成分,也是这部电影翻拍的一大亮点。
影片开头,出现了一个漂在海上的垃圾岛,明明是肮脏之地,却有几分荒诞的神圣感
这是旧版影片中所没有的。
漂浮在海面,像天堂一样的垃圾岛
几个强盗的尸体,也没有像《贼博士》里,丢到驶过的火车上。
而是借由桥下不断开过的垃圾船,运到了像圣地一样的垃圾山上,讽刺意味可见一斑。
电影《贼博士》中,盗贼的尸体都丢到了火车上
电影《老妇杀手》中,不断从桥下经过的垃圾船,成了运输尸体的工具
另外,几个盗贼的死法,在《老妇杀手》中变得更加离奇。
电影《贼博士》里,几个人虽然死于巧合,但都在情理之中
到了《老妇杀手》,每个人都死的不明不白细节设置,极有意思。
日本军官之死。
曼森太太不允许他在屋里抽烟,于是每当看到曼森太太,他总是将烟头翻进自己嘴巴里藏起来。
日本军官试图谋杀曼森太太时,突然被闹钟一吓,不慎将烟卷吞下。
情急之中,一路跌跌撞撞,最后直接摔死
一个小动作,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
墙壁上,曼森太太丈夫的画像,眼神中满是嘲讽,就像先知,看着几个蠢贼作茧自缚。
电影《老妇杀手》中,多次出现曼森太太丈夫的画像
科恩兄弟用哥俩标志性的黑色幽默,强化了旧版电影里,故事的荒诞性
兼具时代特点个人风格,是一部不错的翻拍作品。
这样的电影还有很多。
如1957年的经典影片《十二怒汉》美国、俄国甚至中国都有翻拍,每一次翻拍都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三部《十二怒汉》,美国版、俄国版、中国版,都是不错的影片
再如《英雄本色》,翻拍自1967年的同名影片。
导演吴宇森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融合当时香港的黑社会现实,加之他独特的暴力美学,成为港片的经典,红遍亚洲。
《英雄本色》中周润发用假钞点烟的画面,已经是电影史上的经典
当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例子。
2017年上映的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因过于突出主角,群像刻画不足而饱受诟病。
1974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以刻画嫌疑人的群像为主,和小说接近
2017版《东方快车谋杀案》以刻画侦探为主
但不可否认,它的特效合成、画面质感均比1974版有了很大的提升。
讲故事的方式也更贴近商业片喜欢的「大主角模式」
从大侦探波洛的视角,强势快速的带观众进入了破案解疑的状态,引导着大家一步步寻找答案,解开谜题。
最后的大审判环节,类似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式构图,很是出彩。
2017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最后的破案构图,所有嫌疑人成一排,很像《最后的晚餐》
作为一部悬疑商业片,它是成功的。
只是珠玉在前,经典过于深入人心,后人有所改动,争议在所难免。
总之,这些「翻新」的影片, 都是某个时期、某个导演风格特征的综合产物。
或好或坏,都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最终都会沉淀在历史中,供后人品评。
推荐阅读,你或许会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