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 《四月物语》
导演岩井俊二
主演松隆子
上映日期1998年314
1998年,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上映。
松隆子饰演17岁少女榆野卯月
她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要去东京上大学。
亲人送别她离家时,北海道还未化。
待她到了东京,已是漫天樱花
01.
小清新少女的秘密
岩井俊二将卯月去东京的意图,藏在了电影之中。
卯月安顿好了自己之后,骑上脚踏车,去找一间叫“武藏野堂”的书店。
导演岩井俊二用了许多分割构图。
胖胖的女店员接待了她。
卯月问书店的关门时间,店员告知她,6点。
她孜孜不倦,看了一场电影,再次去了“武藏野堂。”
还是那位店员接待了她。
这次卯月问的是休息日。
店员说:“明天。”
卯月似乎是想从店员嘴里得到些什么
她想要了解这家书店更多。
卯月拒绝了社团的邀请,她还要去“武藏野堂。”
果然她又来了,这次店员却是个高大帅气的男子。
第三次来”武藏野堂“,卯月不再问店员问题了
而卯月的心情,显然有些波动。
择日的社团活动,当被问及是否有男朋友时,卯月只淡淡地说有单恋的对象。
“钓鱼”作为转场的意象可以说是神来之笔,与卯月下次去书店有关
由此引出高中时的回忆。
卯月来东京的原因,竟是因为单恋的学长也在东京。
而那家“武藏野堂”,原来是学长打工的地方。     
最后一次去“武藏野堂”,学长认出了卯月。
只是他没想到,这是卯月设计好的“偶遇”。
被学长认出的卯月,既欣喜又满足
导演把观众当作侦探,让我们一起探寻,卯月为何要一遍遍地去“武藏野堂“。
原来所谓的巧合,是穿越千里的故意
意料之外,满含细腻。
02.
小清新电影源起
画面是小清新电影的第一要义。
颜色必须足够明亮樱花更是该类电影的标配。
《四月物语》中漫天飞舞的樱花

此外,演员的表演举足轻重
去了四次书店,卯月终于如愿以偿
学长看起来像是没有见过这个人,然而这是为接下来的相认埋伏笔
故事也是相当重要的部分 。
自始至终,卯月并没有与自己喜欢的人有任何肢体接触,有的只是柏拉图般的单恋。
影片结束时,她把成绩不好的自己能考上东京的大学,归结为“爱的奇迹”。
丰富的环境映衬不同的心情,除了樱花和雪,还要有绵绵的小雨
小清新电影的出现,自然离不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日本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
罕见的快速增长,打破了经济学家的常识。
岩井俊二那一批导演,即出生在这个时候。
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岩井俊二
所处的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世界观
这一时段出生的日本人,生活条件优渥,对明天充满希望。
他们变得精致安逸,却对世界感触不够深刻。
比起世界,他们更多选择走进自己的内心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事在于我们头一回看到了人类如此细腻的小心思
坏事在于日本文化正在越做越小,没有格局,缺乏气势,缺乏对人类本真的思考。
不乏优秀作品,却没有电影大师
真正电影大师辈出的时代,应当是黑泽明的时代,是小津安二郎的时代,是沟口健的时代。
是《七武士》、《秋刀鱼之味》、《雨月物语》的时代。
那个时代大师们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与时代的理解,至今仍被人奉为圭臬。
纪录片《寻找小津》中,赫尔佐格直言小津影响了他的电影生涯
新世纪后的日本导演们,仍旧延续着《四月物语》中的那种小明媚,小忧伤。
像是《小森林》、《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濑户内海》、《横道世之介》等等。
大多都是治愈的题材,有时会短暂的感动,却很难感同身受
日本的那个时代似乎已经远了。
反观中国,从2012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儿》到去年的《喜欢你》,似乎小清新电影正在崛起
不仅如此,中国观众对早期的日本小清新电影还十分有共鸣
原因十分简单。
当下的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时期向平稳发展时期过度
与60年代的日本,有着种种相似之处。
中国人正在经历那个年代日本人所经历的一切。
创造出与当时日本人类型相似的电影。
因为有着共同的经历,我们对当时日本的电影感同身受
而日本的经济衰退,致使电影大不如前。
近两年的日本小清新电影《濑户内海》,质量下滑严重
不是无趣的校园日常,就是心理变态精心策划的谋杀
这很大程度上反应出日本现在的社会现状
缺乏好的导演作品,自然也出不来优秀演员
难怪长泽雅美看完《四月物语》会说:“松隆子把我想演的都演完了。”
推荐阅读,你或许会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