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歌女红牡丹》
导演  张石川
编剧洪深
主演胡蝶、龚稼农、王献斋
制片国家中国内地
上映时间 1930年3月15日
1927年,好莱坞影片《爵士歌王》诞生。
因主人公演唱了几段爵士歌曲,这部电影被奉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
3年后,太平洋彼岸的中国,推出了电影《歌女红牡丹》
影片里穿插的几段戏曲,将它推上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的宝座。
《歌女红牡丹》中,红牡丹在演唱京戏
01.
戏曲作为电影里的声音
1930年3月15日,上海发生了一件轰动性的大事,第一部有声音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了。
这一消息迅速占据了上海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
人们争相赶往影院观看。
影片讲述了一个京剧名伶悲苦坎坷的一生。
虽然只是蜡盘配音,但对于习惯了默片的观众来说,实在新鲜
《歌女红牡丹》的相关消息被上海各大报刊报道
红牡丹民庆茶园的歌女,色艺双绝。
商人姜禹承一见倾心,互生情愫。
但造化弄人,为了生计,母亲将她嫁与了茶园老板的胞弟,陈发祥
《歌女红牡丹》中,丈夫陈发祥,随意挥霍红牡丹的钱财,并将红牡丹的首饰,拿去变卖
发祥好吃懒做,挥金如土,对红牡丹动辄打骂,还将相好带回家中。
为了拿钱赌博,他甚至将女儿香姐儿卖给了债主兴二爷。
红牡丹苦苦寻女无果,悲痛欲绝。
《歌女红牡丹》中,发祥强行夺过女儿香姐儿,抵押换钱
发祥见红牡丹如此,良心发现,道出女儿下落,但那时,可怜的香姐儿已经被兴二爷卖入娼门
发祥大怒,一气之下,失手杀死了兴二爷,被捕入狱
红牡丹走投无路,幸得一直爱慕她的商人姜禹承相助,赎回了香姐儿。
母女终于团聚,善良柔顺的红牡丹却又一次原谅了发祥。
《歌女红牡丹》中,红牡丹因帮助发祥逃跑,也被关进狱中,她求助商人姜禹承,帮她寻找女儿
为了生计,红牡丹受聘外出演唱
临行前,她将所有的积蓄,都留给了丈夫
经此一遭,发祥终于悔悟
影片主角红牡丹由「电影皇后」胡蝶饰演。
她用精湛的演技,将善良柔弱、逆来顺受的歌女红牡丹,刻画的生动真实、感人至深
「电影皇后」胡蝶,深深的酒窝,浅浅的微笑,是她的特征,在20世纪30年代,风靡一时
随着剧情的发展,影片中还穿插了《穆柯寨》、《四郎探母》、《玉堂春》、《拿高登》四个京剧唱段。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亲自演唱录制。
戏曲与电影相互融合,韵味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梅兰芳先生很早就认识到,戏曲和电影的不同
在他参与的所有影片中,都尽力改良戏曲在电影中的表现方式,以期达到「影」和「戏」的高度融合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推动戏曲和电影结合的先驱
影片上映后,轰动全国
许多影迷欢呼:
我们的胡蝶终于开口唱歌了。
一些小报,还煞有介事地报道,胡蝶如何为了电影,苦学戏曲。
闹出了不少笑话
胡蝶常半开玩笑半解释地说:
我不是梅兰「芳」,而是梅兰「圆」,是那个圆盘在替我唱哩。
《歌女红牡丹》的出现,让观众第一次银幕上听到了戏曲艺术的唱白
影迷、戏迷,都能在电影中找到自己钟情的部分,一时间,同类影片层出不穷。
《歌场春色》、《芸兰姑娘》、《自由之花》,电影戏曲模式盛极一时。
《歌女红牡丹》的拍摄时的剧照,虽然是有声电影,但还不能同期录音
02.
戏曲,电影中没落的贵族
中国人爱听戏,自古便是。
自「影戏」传入中国,电影人本能的将戏曲融入电影之中。
观众所好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短电影,也是中国第一部戏曲片,《定军山》
影片记录了京剧演员谭鑫培,在《定军山》剧目中「请缨」、「舞刀」、「交锋」三个动作性较强的场面。
据说放映时,有「万人空巷」之势。
《定军山》中谭鑫培的装束,受技术限制,虽然拍出来人影很清晰,但是一舞刀就不行了,会出现重影
1920年,商务影戏部拍摄了两部「古剧片」,梅兰芳主演的《天女散花》《春香闹学》
同样是戏曲片,这两部影片开始包含几分电影的味道
春香脸部的特写镜头,《天女散花》云山雾绕的特技手法,成为「戏曲电影化」的开端。
《天女散花》中云山雾绕的特效,增加了仙境的朦胧虚幻之感
此后几十年中,戏曲片数量逐渐减少,只是偶尔出现一两部优秀之作。
如:费穆的《生死恨、崔巍的《杨门女将》、桑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这些影片在我国电影史上颇负盛名,艺术造诣极高,但单凭这些,不能改变戏曲片衰落的命运
观众显然更喜欢通俗易懂、曲折动人的故事。
戏曲只能让步,作为配角,安插进电影叙事之中。
戏曲片,作为中国特有的一个片种,许多名导演都钟情于此,图为《生死恨》、《杨门女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画报
1930年,《歌女红牡丹》上映,作为红牡丹的唱词,戏曲剧目片段化地融入电影情节之中。
《穆柯寨》表现出红牡丹,成为京剧名伶时的意气风发《玉堂春》则表达了她身世凄苦、命途多舛的嘤嘤倾诉
《歌女红牡丹》红牡丹演唱京剧《玉堂春》时的场景,一把伤心泪,道尽她生活的辛酸
同样的表现方式,在谢晋《舞台姐妹》中,也有体现。
童养媳春花,不堪虐待,逃入越剧戏班,与教戏师傅的女儿月红结为姐妹
成为戏班台柱时的喜悦、师傅被劣绅打死时的悲痛,每一段配乐,都迎合了姐妹俩不同的境遇和心绪
《舞台姐妹》中,春花和月红姐妹二人,从亲密无间到互生嫌隙,都通过戏曲配乐来辅助抒发情感
黄蜀琴《人·鬼·情》中,戏曲成为探究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一个载体。
生活中的女人,戏曲中的武生,戏内戏外的情感纠葛,引人入胜。
《人·鬼·情》中,展现了女主人公秋云,通过武生这一行当,对亲情、爱情,以及自我的审视和思考
陈凯歌《霸王别姬》,以京剧名角儿程蝶衣段小楼的戏曲生涯为主线,深入剖析了他们之间的爱、恨、情、怨
戏曲作为一个人物身份的背景,终于彻底成为陪衬,让步于故事。
电影《霸王别姬》中,从小对于虞姬的演绎,使程蝶衣模糊了自己的身份,虞姬已经成为了他灵魂里的一部分
从戏曲段落,到戏曲人物,再到戏曲元素
戏曲艺术被拆分的越来越零散,融入电影的部分也越来越微观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京剧鼓点
《青蛇》中的青衣装扮
《天下无双》中的黄梅曲调
甚至是好莱坞影片《花木兰》中的戏曲化妆容
都只摘取了某个戏曲元素,来增加影片的辨识度
至于,戏曲在影片中复兴
很可惜,并没有
徐克的《青蛇》中,小青和白蛇的装扮,借鉴了青衣的「贴面」发饰的特点
好莱坞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的造型,有眼睛细长、眉眼上挑的京剧人物「俊扮」特点
巅峰到低谷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戏曲行当的衰落。
戏曲元素在电影艺术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小
戏曲悠长的声线、抑扬顿挫的配乐,柔和细碎的动作,与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格格不入。
每个人都疲于奔命,不愿在咿咿呀呀的唱词上浪费时间。
现实如此,就算官方再重视,也难以挽救戏曲衰微的命运。
最终,它还是沦为了电影中,一剂标着「中国特色」的调味品

推荐阅读,你或许会喜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