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泸县学生赵鑫坠亡事件的第七天,泸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媒体见面会,通报了案件的调查结果:
“通过省市县三级技术人员的现场勘察、尸体检验、物证鉴定,结合对赵鑫的老师、同学、室友、保安、小卖部等人员的大范围深入细致的调查,赵鑫的损伤为高坠伤,无其他暴力加害形成的损伤,可以排除他杀。”
媒体见面会现场
一周有多长?对于泸州来说,大概过于漫长。
经历了社会舆论沸反盈天,由一个案件引起的公共危机似乎仍未完全消弥。
但,我们起码看到了一些进步。
细致的调查,澄清了一些疑问,提供了更丰富的细节,让一个看似跟最初没有区别的结论变得更为可信。
这七天,是所有人的焦虑被抻长的七天。
经过此事,政府的公信力受到如此之大的损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人民的焦虑,又该怎么破?
政府:拿出十足的诚意与担当
此次事件的转折点,是泸州市委、市政府正式介入事件调查。其后,政府对自身行为的一系列“修正”呈现在公众面前。
亡羊补牢。通过认真、扎实的调查,公布了一份4000余字的调查报告,与此同时,以坦诚的态度接受媒体采访,为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机构提供尽可能的方便,用客观中立的报道,有力压制了流言。
鲜明表态。承诺坚持客观、公正、依法的原则,全力做好事件后续处置工作,决不回避泸县太伏中学生死亡事件暴露的问题,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回应网上质疑,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决不袒护任何人,确保事件处置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
吸取教训。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痛定思痛,“不管怎么讲,作为领导、作为父母,对赵鑫的意外死亡都深感惋惜、深感痛心。在过去几天舆论回应也做得不够好,前期信息发布存在不及时的问题,造成了一些质疑和负面的东西,得到了深刻教训。”
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严格学校日常安全教育、管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同时,加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安全稳定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严防各类安全稳定事故。
不止是泸州泸县,包括其它地方政府,都该从中有所启示。
作为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就应该少一点“本位思想”,多一点“为民意识”,主动站到公众的立场上来,拿出十足的诚意,积极呼应公众的期待、回应公众的诉求,让人民群众看到政府的努力,如此方能凝聚民心。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照
尤其在新媒体时代,用好新媒体已经成为政府执政能力的新标志一个政府如果“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工具不断升级,对使用者的要求却始终如一:善于沟通,会说人话。
媒体:当好社会不良情绪的解压阀
有地方官员对观澜君说,在这次事件中,先是舆论失去了耐心,之后媒体助推了这种焦虑,地方政府则加剧了对媒体的恐慌。 
这样的看法,源自对媒体功能的不理解。 
美国著名政治家李普曼曾说,报刊(媒介)就像一盏盏探照灯的光束,不停地照来照去,把一件又一件本来栖身于黑暗迷雾之中的事情,暴露无遗地带到人们的视域内。
 在此次事件中,新华社的“三问”,和其他媒体报道一起,在对事件处置进行强力监督的同时,有力推动了矛盾的化解。 
作为媒体,总是希望第一时间接近事件的真相,并尽可能迅速、客观、全面地呈现给受众。速度,正是其专业性的体现。 
同时,警惕公权力并逼迫其保持谦抑性,也决定了一旦面对引发民意普遍关注的公共事件,媒体不可能置身事外。 
一方面,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和社会情绪的疏导者,在汹涌的舆论浪潮中,媒体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疏导、纠正和传达民意,不为公众一时的情绪宣泄左右,扎扎实实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仔仔细细分析社会情绪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疏导。 
另一方面,突发事件往往还会引发政府主张与公众诉求的对冲。媒体作为衔接二者的桥梁,应尽量找到二者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利益共存区域,促成双方信息的融汇整合,弥合“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之间的嫌隙,增强两个舆论场的共识度,避免使两个舆论场陷入“针尖对麦芒”的相峙境地
公众:对待谣言宜多一分清醒
如观澜君前文《泸州,还有多少猜测,还能给多少解释》(点击直接阅读——泸州,还有多少猜测,还能给多少解释?)所述:如果说事件的源起,只是家属对死者死因的怀疑,那么,在地方政府多次不当的应对,成功挑拨公众情绪后,事件的真相不过成了一个靶子,它所承载的是各种积蓄已久的社会情绪,当地官方的发声资格都变得可疑了
不过,新媒体时代,在突发事件中,冷静对待网上流传的信息,理性辨识具有煽动性的言论,理应成为公众的一种素养。围观即力量。而要从更深的层面建设性地参与对公共事件的讨论,就需要更多理性。
父母离异、留守儿童、不想读书、父亲很暴力,一说到家庭,赵鑫就“红着眼、不说话、要哭”……一纸通告,让人们对此次事件有了更多了解。
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场悲剧。
网友 @郝常宁 对事件进行了更多反思。“我们应该对每一个鲜活生命都持有仁爱之心,对每一次悲剧都充满怜悯之情,对公权力保持应有的警惕之心,对某些民众的无知与狂热也保持相当的距离。从具体事件当事人利益的维护到整体社会的进步,都有赖于我们每一人参与、学习与反思,而不仅仅是政府。”
而事件的真正主角,则凝注了人们的怜悯。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蔡方华 即表示:“那个叫赵鑫的孩子,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究竟在害怕什么?他对人世是否还有依恋?我们又该怎样去抚慰那些孤独而仓惶的心灵呢?
不得不说,这样散发着理性与人性之光的“另类观照”,真是喧嚣舆论声浪中的一股清流,难能而可贵。
今天,是赵鑫离开这个世界的第九天。
或许连他也不曾预料,自己的离世,会意外成为当地政府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探测器,以及公众媒介素养的试金石。
测试结果表明,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此愿,赵鑫安息。
*文中配图均引自网络 
以下关键词曾一度影响到你——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撰文 | 张林涛
 责编 | 侯楠楠
※本微信号内容专属于
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