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什么?
当小伙伴把这个问题抛给观澜君时,观澜君竟一时语塞。虽然春节还没过完,但整天在家吃吃喝喝玩手机的观澜君真答不上来。
然而,一部BBC的纪录片却帮观澜君回答了这个问题。
BBC镜头里的中国新年
这部纪录片,在众口难调的豆瓣上口碑爆棚,评分高达8.1,片名也非常炫酷:
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典
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
纪录片里有长居海外回家团圆的华人,北京新发地菜市场售卖年货的农民,广东骑摩托车返乡的进城务工者,濒临失传的老手艺“打树花”传承人……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讲述着中国家庭的中国故事,诠释中华民族流淌在血液里的伦理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观澜君自豪感狂飙的,是中国春节呈现出全球盛典的“磅礴气势”:
“走进亚洲最大的铁路调度指挥中心北京西客站,像是在阿波罗13号的控制室里”;
“中国新年期间通过陆路交通出行的总人数是令人瞠目的32亿人次”;
“打造如此大规模的节日(如哈尔滨冰雕节)意味着需要耗费1380万个灯泡、23万米的电缆”等。
纪录片共分为三集,对应三个不同的主题:归乡,团聚,欢庆。观澜君全程不停地看完后处于懵圈状态:为什么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看着都是再熟悉不过的画面,却有一种莫名的新奇和感动呢?
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
网友@无聊表示,看完这个纪录片眼睛已经红了,外国人拍中国的纪录片让我感到骄傲,让我更想家,我爱我家!
网友@Crazy Heart的评论则在一视频网站上获得了近2000个点赞:英国能为中国拍一部关于中国新年的纪录片说明中国真的强大了,强大到让西方正眼相待,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国际友人也是各种羡慕嫉妒恨。
英国上议院议员@麦克·贝茨在脸书上高度评价:“我曾在2007年和2008年去过中国,那真是一次奇妙的经历。这部纪录片也很奇妙!”
伯明翰城市大学媒体理论教授@Stephanie Fremaux表示:“我非常喜欢这个系列节目,主题很国际化,体现了东西方在文化上的相似点。结构也非常好,画面精美,让观众理解了不同国家多元的文化。”
为什么这部“最年味儿”的纪录片能引发中外观众这么大的共鸣?
《人民日报》提到,纪录片所讲述的中国故事,埋藏着春节绵延数千年青春依旧的秘密,埋藏着当代中国人的情感密码,埋藏着独特却又与世界共鸣的东方价值:欢乐、和谐、共享、祈福、纳祥。
新华网的一篇文章也就类似观点进行了阐发:《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典》的民间立场,让“中国文化”更亲切可感的同时也实现了新的建构:普通人的故事和共鸣的情感,会超越文化的隔阂,获得广泛的理解与认同。
纪录片的制片人@杨建坦言,在全球化的当下,解读“中国故事”,不仅是中国一方的期望,也是全世界的期待。当中国早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存在时,世界也更渴望了解一个更真实的中国。
世界都在过春节
事实上,当观澜君和小伙伴们在国内感叹“年味越来越淡”的时候,国外的“春节”已经火热到让人瞠目结舌。
@环球时报报道称:“东方遇上西方,拉斯韦加斯庆祝中国新年”“庆祝中国新年,新加坡总统府对公众开放”“科伦坡春节快乐”……世界媒体上,灯笼、旗袍、红包、公鸡,象征中国春节的元素、有关的报道随处可见。
@中国日报报道,为庆祝农历鸡年新春的到来,帝国大厦将于1月26日和27日两晚亮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金红两色彩灯,庆祝鸡年春节。
@澳大利亚人报25日写道,对很多澳大利亚人来说,庆祝中国春节已成为日历上不可缺少的一页。中国春节在澳大利亚日益重要,这凸显澳大利亚与中国以及亚洲国家纽带在加强。
为什么外国人开始喜欢过春节?
外交部部长助理@孔铉佑的发言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解释:“春节热”恰恰是近年来“中国热”的具体体现,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高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重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解放军报则从文化心理的角度进行了剖析:春节所蕴含的东方价值观,如“重视家庭”“团团圆圆”等,与西方文明的价值观是共通的,诸多的春节故事越来越引发世界共鸣。
@人民日报也对这种共鸣进行了解读:对世界而言,春节正从乐一乐的新鲜事儿,逐渐变成一种文化形态、一种生活方式,激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感知中国文化的愿望。
我们的年味丢失了吗?
正当观澜君和小伙伴们深感骄傲时,网友@讲述故宫的故事问却让我们陷入了沉思:春节文化为什么反而在国外越来越火?实在想不通,为啥咱们中国的文化国人反而没那么关注。
的确,国外春节的火热恰恰反衬了传统节日在国内的寡淡。观澜君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小时候的过年气氛了。
问题出在哪儿?
微信公号@三皮皮认为,年味变淡是从我们变得随便开始。物质的丰富,让我们感受不到新衣裳、年夜饭带来的喜悦感,仪式的精简,让春节变成日历上沉闷而面目模糊的某一天。
在许多人看来,科技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观念的更新,都是年味日益变淡的原因。
这种过年气氛的丢失也触发了一些人的担忧。
搜狐@丁丁认为:过年,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也是中华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年味的日益变淡……对于中华文化是不是也是一场危机呢?一个民族没有了显著文化作支撑,那这个民族的凝聚力又在哪里?
不过,在这种担忧的另一面,也有人乐观地看待这种转变。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社会转折时期,出现一些“年味儿变淡”的现象或一些年俗发生变化,是很正常的。但这不等于‘年’的价值消失了。
最近,微博上一个很火的话题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如果给老爸发一条“爸,过年我不回家了”,你会收到怎样的回复?
本以为父母收到后会特别着急,谁知看完爸爸的回复,很多人由衷感叹道:“我可能有个假老爸”。
有新闻报道,今年春节出境游人次预计将达600万,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人们有了更多元的过年方式。
的确,虽然过年的氛围变淡了,但每年春节人们对于回家的渴望却并没减弱,BBC纪录片里的汹涌人潮印证了这一点。每一个回家过年的人,也都在不同的车站机场见证了这场盛大的“迁徙”。
网友@小诗认为,也许过年的方式不同了,所以大家的感受也不同了,但是我相信中国人对于过年团聚的渴望是没有变的。
可是,观澜君还是想不明白,明明我们都很想回家过年啊,为啥刷爆世界朋友圈的春节味儿,在自家就淡了呢?
作家@冯骥才这样认为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了。随着时代生活的进步,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在继承中创新,不断产生新的载体形式,更多的人开始对民族节日的内涵和价值产生兴趣,产生文化自信,才有文化的自觉,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你怎么看呢?
*文中图片均引自网络
·END·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撰文 | 于   敏
责编 、制作| 唐斐婷
※本微信号内容专属于
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