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受到了城市年轻人的广泛喜爱
每天上下班,从地铁出站后,我离家还有两公里的路。
“有桩”的公共自行车,离我家也不近。
后来,我开始骑着不需要停车桩的小黄车、小橙车来来回回。
是不是很自然?
的确,它的出现解决了我的问题,我很喜欢。
但也有人恨之入骨。
在“凌虐”共享单车这件事上,那些人的手段之丰富残忍,直追古代十大酷刑,我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相信你们看得很多。
每当看到被肢解的共享单车,我总想起那些可怜的猫猫狗狗,它们在被虐杀的时候,遭遇似无区别。
单车王国里的罪与罚
小黄车与小橙车平分秋色
跳出我个人的喜好,在同情共享单车之前,不妨仔细想想,共享单车有没有招人讨厌的地方?
有。
乱停乱放,占用私人车辆的位置,阻挡人行道,性能不好,监管太少……
相比之下,它的好处呢?
让我们用数据说话。
统计显示,截止2016年年底,像观澜君这样的中国共享单车用户已经激增至1886.4万户,其中23.2%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共享单车。
用户用手脚投票,支持了共享单车的迅猛增长。
然后是逆流而上的肆意破坏和违规使用。
“共享”变成“占有”,乱拆乱改,车座扎针,在二维码上涂漆……观澜君的一个朋友,有一回骑共享单车下坡时摔得头破血流,后来发现,原来是有人拆走了单车后闸。
谁干的?
是“同行”的围攻。共享单车出现后,直接导致车行、租车摊生意日渐惨淡。一些黑摩的司机故意砸坏共享单车,或给共享单车“集体上锁”让人无法使用。
当然也有无处不在的贪小便宜的人的奇技淫巧。
那你倒是管呀?
可惜,监管太滞后。破坏发生后,施暴者似乎从未受到追责和惩罚。
另外,由于共享单车的大量停放,城管的工作量增加了。城管们说,给共享单车集体贴条罚款甚至集体扣押的事可不少。
丑陋的中国人?
受伤的共享单车
突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共享单车表示很委屈。
《共享单车,真是一面国民照妖镜》,这篇文章激起千层浪,讨伐低素质人群的声音一浪盖过一浪。
有人开始质疑,共享单车适合中国国情吗?我们仍是柏杨说的“丑陋的中国人”,共享单车是不是来得太早,不合时宜?
早吗?观澜君觉得,早就该有了。
凡事归结到素质,就没法讨论了。问题不在于国民本身素质,在于企业如何“让国民更有素质”。
正如《环球时报》@王传宝所言,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绝非国民素质或道德所能承载。尚不完善的业态规则诱使一些人降低道德水准,这也值得检讨。如果企业把用户的道德水准想得现实一些,通过有效手段进行约束和规避,那反而在客观上有助于社会道德值的提升。
网友@蒙知也表示:用户素质问题是一方面,一些公司的产品设计存在漏洞也是导致问题的关键。
按照ofo单车官方对外透露的数据来算,ofo在各大城市的投放量已经到了每天3600辆,这一扩张速度在国内市场并不多见,“其背后,是资本的快速聚集以及ofo对融资的需求。”某业内人士说道。
那么事实上,对比投放量,破损率可能不值一提。
但在网友@七只看来,这种依靠低成本来抢占市场的价格战正是导致国民素质降低的重要原因。
@九叔指出,现在小黄车空子太多了。上车、锁车,都是漏洞。还有加私锁,撕标签,记密码等现象……现在的模式肯定做不长。想办法改善一下密码锁,有监管举报之类的,也许还能做下去吧。
的确,ofo的押金与摩拜单车相比,要低很多。打着“低成本、多数量”的旗号进入市场,却也因其低成本导致了很多漏洞。
这些漏洞激发了更多乱象。
人民日报刊文称,柏拉图讲过一个故事,吕底亚有一个平凡的牧羊人,偶然得到一枚可以隐身的金戒指,于是他马上干了很多坏事。“隐身人”的道德隐喻告诫我们,如果不能被有效监管,人们往往不会把正义当回事。共享单车要告别任人糟践、没有有效的约束和管理是不行的。
在观澜君看来,防止粗制滥造,增强平台建设,加强监管,虽不能提高素质,但可以减少破坏。虽不能让人“不想使坏”,但可以让人“不敢使坏”。
“便利”需要共同负责
脆弱的车身如何承载一部分人的愤怒
从“不想”到“不敢”“不能”的距离,也许正是有无监管的距离。
当使用者时刻处于被监控的状态时,相应的处罚措施也更容易落实,“不敢”“不能”将最终将市场引向“守规矩的状态”,也就是更高的国民素质。
共享单车的“同行”们怎么办?
观澜君始终相信,市场是一面筛子,也是最好的天平。因为共享单车“丢饭碗”的行业从业人员,政府可适当介入,避免激发矛盾留下隐患。@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张新红建议,政府既要为分享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又要妥善处理创新引发的利益平衡矛盾。
那么,城管提出的问题怎么解决?
观澜君认为,政府、企业要承担各自的责任。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经济学上有个外部性的概念,就是交易双方的活动,对第三方、对社会造成了影响。造成了负面影响,就是负外部性,企业就该负责,不能钱你赚了,烂摊子一点儿不沾,推给社会了。其实,共享单车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确定乱停乱放多发的路段地区,派出专人归置车辆的有序停放。
《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指出,共享单车进入城市,政府应该表示欢迎,并立即跟上管理,并展开宣传和推广。共享单车公司“在进驻之初就应该先与政府有关部门接洽,根据相关原则和指导意见,具体落实停靠点,并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进行相应告知”。政府、公司和个体等多方力量理应“共享”单车管理。
“共享”指向的,是未来。
2016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几次提到“分享”“共享”的概念,并且明确予以鼓励。它提出,“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
国事家事天下事,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些提法,观澜君强烈点赞。
共享单车在我国尚属新生儿,但与之相对应的“公共空间”却早已不新鲜,多年来,那些不讲规则、破坏公共空间的人,与如今破坏共享单车的人,是一丘之貉
他们以为自己破坏的是“别人家的东西”。
他们最终破坏的是“自己的便利”。
已经有很多共享单车被“杀死”,但如果能借共享单车的发展,让“共享精神”走入更多人的心里,那么,破碎的车身,还算死得其所。
*文中图片均引自网络
·END·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撰文 | 李   丹
责编 | 唐斐婷
※本微信号内容专属于
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