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抗日奇侠》中的“经典”镜头
       对“抗战神剧”的炮轰,就如剧情里的爆炸场面,从未停歇。但“神剧”却如那个即便机枪就这么突突突地扫射还是打不着的人物一样,从未牺牲。
     一月份,网友@你看起来很美味提前预告:抗日神剧又要开始扭曲历史了!寒假要到了!网友@水之无常也发帖:现在有个规律,一到学生放假抗日神剧就满天飞。
果真,新浪网友@金陵上空的鹰就吐槽:过年在家闲得无聊,陪长辈看电视,无意间看到一部抗日神剧,然后看得我一口老血就要吐出来了……
抗战神剧,你看或不看,它就在那里,顽固霸屏。
令人不解的是,神剧既不为主流所容,亦不被舆论看好,甚至引来诸多口诛笔伐,名声并不好,可为何非但未能有所收敛,反而奇葩迭出,陷入了“骂得越狠,看得越欢”的怪圈?
《谈资》专栏作家@夜小紫坦言:假期回家,陪爹妈看看电视,大半不是地下党就是打鬼子,他们习惯于看这些,接受这样的东西对他们而言是最放松省力的。
有数据为证,因“手撕鬼子”的情节广受争议的《抗日奇侠》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甚至最高收视率达到10.52%,超越了所有电视频道。
电视剧《抗日奇侠》手撕鬼子镜头
有好事者曾做了个统计,2014年横店影视城日均打死300个“鬼子”,一年则消灭了7亿鬼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网友因此戏称,横店已超越台儿庄,成为抗战史上击毙日军最多的地方,可授予“抗日根据地”的称号。
网友@书剑为酒称:在近五年之内,中国大陆至少每年会产出50部抗日剧。抗日剧这一类型已经被证明是拥有广大受众人群的,比如中老年男性观众,甚至被网友黑到没朋友的某剧也卖出了单集200万的高价钱。几乎所有的影视制作公司都清楚地看到这其中的红利,于是利益面前,大家都红了眼。
面对网络的一些争议,导演@颢然表示义愤:“必须有精神的宣泄在里面,他是有仇恨的。”他要求配音演员“感情饱满,必须表现疯狂的状态”;片头处,还特意加了一句台词:“中国人凭一双肉掌就战胜了我们。”他自认已经抓住了观众的“脉”——“无论如何,观众就爱看这个”。
有收视率,就会有利益,自然就会生产,这被看成是一个并行不悖的逻辑。
然而,看着观澜君四岁的外甥一打开电视就用还不甚清晰的普通话嚷着 “看路(日)本、看路(日)本”;听着网友@水之无常的表弟说:日本人真好打!好笨!也许再也不能赞成@夜小紫说的: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性。我们会突然发现,上一代人熟悉的东西,已经于无声无息处深深地影响着下一代人。
更令人感到悲哀与悲凉的是,旅日华人作家@唐辛子发现:许多日本人对“抗日神剧”的看法,已经从最开始的“感觉怪异”升级到“心向往之”了。因为日本人已经知道了:那不是抗日片,而是娱乐片。既然是娱乐片,日本人在神剧里被牺牲一下,也没什么不好,满足一下中国愤青们的抗日需求,也算是一种“娱乐关怀”。
《地雷战》肩扛土炮打鬼子
“娱乐”一词,让观澜君不由得一颤。
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娱乐”?到底是谁“娱乐”了谁?答案不言自明。
板子应该打在谁身上?
@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个调查,对于谁该为“抗战神剧”负责一题上,75.0%的受访者认为审片部门责任最大,最应该被追责;69.0%的受访者表示制片方应该被追责;27.3%的受访者指出播映平台应该被追责。
@新浪网也评论称,“神剧”止不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制片方为了赚取收视率,任意杜撰编造;二是抗日剧属于红色题材,在审查制度上限制较少,管理较松。
但南方周末@曾于里也并不太认可:仅靠呼吁创作者要有历史严肃感和责任感是不够的,尤其当他们还面对着政治和市场的双重压力,这样的呼吁就显得过于“高冷”。一味加强审查和监管,也不过是减少一些表面上的雷人桥段,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抗日神剧的生产模式,也无法真正改变创作者的投机心态。
导演@徐纪周说:在创作自己的第二部抗日剧《永不磨灭的番号》时,懒得再费心刻画反派人物,剧中反面一号日军军官山下奉武从冷静逐渐陷入癫狂。而这个人物,则参考了日本漫画《浪客剑心》的角色斋藤一,依样画葫芦就编出来了。
《永不磨灭的番号》剧照
放眼国内外,主旋律战争片带有娱乐色彩的比比皆是。
光明网@邓海建问到:《美国队长3》里枪林弹雨中赤手空拳打败成百上千的敌人,这种神乎其技的本事,深究起来和手撕鬼子其实也差不离了,为什么没有被贴上“抗德雷剧”的标签。电视剧《亮剑》同样被作者定位为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
《美国队长3》剧照
即便如此,这些并不妨碍《美国队长3》成为2016年全球票房年度之首,并不影响《亮剑》好评如潮。它们,毕竟不仅仅是所谓的战争美学这么简单。
《美国队长3》尊重有血有肉的灵魂,展现的多是纳粹的“恶”,而非敌人的“弱”。《亮剑》的主人公具有以往英雄所有的优点,也是一个缺点突出的英雄人物,却能获得大众的喜爱。
即便很多人依然狂热,但冷静的思考正在产生。这股“娱乐”的狂潮在裹挟一场全民狂欢的同时,也让许多人渐渐清晰。
你怎么写杀日本鬼子都是没关系的,观众要的就是刺激。”由于电视剧创作的种种限制,编剧@海飞把对于艺术的追求都诉诸自己的小说《回家》中,“符合逻辑和人性”是他创作这部作品的标准。
当演员@林洋又一次躺在泥地里,嘴里都是沙,周围是燃烧着的轮胎、木头和炸药爆炸的烟雾弥漫时,他再一次感到厌倦,决定要离开:“何必呢,在这里只能做炮灰”。
但无论如何,不管是编剧、演员还是观众,都不得不承认,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文化多样的“新常态”下,抗战剧的叙述方式、表现方式都需要改变。改变,并不意味着没有底线。
光明网@邓海建认为:第一,严肃的正能量,不是非要板着面孔训人。也可以适度轻松、适度幽默,甚至借助动漫等形式来表达核心思想,但,最底线的规则,是保持人物而本真的特点。第二,历史剧也好,抗战剧也罢,说到底,还是契合传播规律的文艺作品。
《现代中国多维观察》一书也指出:无论怎样的“历史讲述”,都需要抱有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守住一条基本的底线,那就是不能罔顾常识、颠倒黑白,更不能消解价值、解构意义。尊重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消费历史,才是“再创造”时须有的历史观。
光明日报客户端@刘巽达认为:归根结底,只有在制度的设计上,最大限度地屏蔽“当市场的奴隶”还能赚得盆满钵满的可能性,才能真正杜绝形形色色的“抗日神剧”。
愿,神剧能早日“回神”并真正“传神”。
*文中图片均引自网络
·END·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撰文 | 李  静
 责编 | 唐斐婷
※本微信号内容专属于
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