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君正打开电脑准备写稿,屏幕右下角突然弹出方框,于是鼠标不自觉地移向标题“轿车被火车拦腰撞飞”。
旁边蓝牙音箱播放着李健的《父亲的散文诗》,观澜君又瞬间“穿越”到过年时全家团聚的场景,立即点开照片开始回味。
微信响了,工作群在布置任务。
朋友圈又有了小红点,强迫症,看看吧……
俩小时过去了,一点正事都没干。
郁闷。
机不离手,WiFi不离口
说起来,我从一个手不释卷的“文艺青年”,变成机不离手的“网癌患者”,大概也就这么几年的时间。
作为一个中毒颇深的“病患”,我的日常是这样的——
早晨,闹钟一响,就习惯性摸枕边的手机。新闻、微博、朋友圈,雨露均沾刷一遍。
上班路上,一边开车还不忘看手机地图的即时路况。
到了单位,用QQ、微信跟同事讨论工作,用邮件传送资料,用搜索软件找寻需要的信息。
不到中午,已经通过APP订好了外卖,等待的同时正好刷刷知乎豆瓣、逛逛天猫淘宝。
晚上,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打开视频网站,看看喜欢的节目;准备睡觉,哪怕哈欠连天,也要挨个将新闻、微博、微信朋友圈再刷一遍才安心……
我的一天,是不是跟正在低头看推文的你有点像?
毫无疑问,互联网就像一个入侵者,已经真真切切地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不知道现在的你,是否还记得1999年那场当时被视为新奇,甚至有些“荒唐”的“网络生存”试验?
12名志愿者被关在12个完全陌生的房间里72小时,每人只有一台电脑和基本的生活工具,外加1500元现金以及限额1500元的信用卡,他们只能通过网络来获取食物和水。
那个时候,QQ还叫做OICQ,发E-mail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什么淘宝、支付宝、微信更是没有。
组织者想要证明网络这个虚拟的存在能解决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日常需求。
而就在去年,《时尚先生》Esquire实验室和腾讯新闻联合发起了一个“黑镜实验”。
参与实验的人员需要屏蔽一切电子屏幕,脱离互联网,并将自己的生活在网上7×24小时向公众直播。
第一期实验者是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他是个“恨不得把手机植入身体”的重度网络依赖症患者,平时随身携带8个充电宝。他在家里和自己的11只猫一同完成实验。
史航只被允许使用一款老式手机
17年时间,人们从试验能不能依靠网络生存,到试验能不能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变化之巨,令人咂舌。
《失控》的作者凯文•凯利说,“我们通过结合把自己变成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人类对自身存在的目的。”
我们已然从信息时代的穴居人变成了网络时代的奴仆。
被劫持?我愿意!
自从有了互联网,人们就再也没有集中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你总忍不住去看手机,看看有没有短信;你总忍不住去刷一下微博,看看有没有新内容或者关注你的人又增加了几个;你总是忍不住想去看看网店里是不是又有新货上架;你总是忍不住……这叫什么呢?网络多动症?”杂志主笔 @王小峰 对网络的批判毫不留情。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我们在享受互联网便捷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互联网掌控下的怪物。
或许,我们早该面对这个事实:互联网已无情地绑架了我们的注意力。
很是认同在业内一直以 “反技术主义”而闻名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江晓原 讲的这句话,“人们的生活其实被这些技术劫持了,却偏偏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劫持,还心甘情愿顺从‘劫匪’。
就说我,现在已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上一本专著,很难深入系统地去思考一个问题,很难跟身边的人心无旁骛地进行一次交流。
虽然知道有弊端,却甘愿沉溺在这信息飞驰呼啸而过的快感中,任思维和生活碎片化。
伴随而来的,还有焦虑、烦躁和沮丧
如果不刷手机,不上网,我担心是不是有人在微信、QQ上私聊我,担心会不会错过什么重要来电、短信。
我试图用出门来摆脱这种被束缚的状态——不带手机,然而走在路上,我突然感觉手提包震动,下意识去摸手机,才发现根本没带在身上。
在互联网面前,有时候我就像个手足无措的儿童。
但以前我不这样。
初中,我背着父亲,暑假躲在被窝里看完了整套金庸。高中,我在夜晚自修上,躲过老师的视线看完了余秋雨的《霜冷长河》。
这种酣畅淋漓的阅读,也带来了清晰深刻的印象。前段时间整理书柜,翻起看过的旧书,一些章节还记忆犹新。
我也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新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在方便、快速、高效的背后,人的幸福感真的增加了吗?
现在的我,越来越不越意参加一些所谓的聚会了。倒不是内向,只是大家除了见面时寒暄几句,大部分时间都是低头盯着各自的手机,刷微信、看微博或者浏览网上新闻。
本应是朋友间交流感情的聚会,在网络面前却越来越无语了。
有个段子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真是贴切!
社会学家雪莉·特克尔写过一本《群体性孤独》,讲述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她的结论是,“技术不能辅助和提升人与社会沟通能力,反会使一些本能衰退,这无疑是悲哀的。”
如果有一天,我们将习惯用emoji表情代替声音、用数据代替抚摸,来传递感情;我们将依赖技术,超过依赖彼此,那对于这种所谓的“机器和技术的美好”,我会有一种由衷的恐惧与憎恶。
是该找回真实生活了
有多久没有留意过窗外的树、天边的云、路上的人了?有多久没有感受过生活中的“小确幸”了?
似乎,我们都习惯了互联网世界中的虚拟生活,却遗忘了我们真实世界
前不久,看了一部纪录片,叫《远离网络的人》。
男主柯林·比万带着妻子和孩子告别了一切现代文明物质,开始了“原始”生活:不用电、不用煤气、不开汽车、不用电脑、只吃蔬菜水果……
没有活不下去。
其实走出网络,也并不会孤独。
想想也是。互联网的普及,也就是这十多二十年的事,以前的我们、我们的父母,又是怎么生活的呢?他们可没有手机、微博、微信,也不需要这些东西来塞满他们的时间。
真正充实的生活从来都不来自于网络,安全感也是。
当然,我们已然无法摆脱网络。这是时代,没法倒退,任性的关机是对自己羸弱自制力的虚假粉饰。
但至少,我们可以做一些小的改变,和网络保持适当的距离,比如:
·每天抽一点时间,陪陪家人,关心小孩,一起散步。
·周末到户外踏青,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清风拂面。
·阅读纸质书或使用Kindle阅读。
·晚上10点后,把手机调为静音或勿扰模式。
·需用心时,不开聊天工具,不查看邮箱,专心做一件事。
上周末,我没有在网上追剧,而是到市场买了只有这个季节才有的食材——春笋,极少下厨的我做了一道简单的油焖笋,却鲜嫩下饭,家人吃得很是开心。
我在改变。
你也可以,是不是?
以下关键词曾一度影响到你——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撰文 | 于  敏
 责编 | 侯楠楠
※本微信号内容专属于
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