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关注我们
人心思“底”啊!
昨天,这张图被疯传,
A股破净率已经达到12.17%,惨烈程度超过2018年。
其实你仔细扒数据,
底部信号越来越多。
比如,
(1)新基金(股票+混合型)发行量
2022年,基金发行市场一直是冰冻模式。
(2)市场成交量
也早就腰斩了,和2020年初、2021年初、今年4月份差不多,而这3个时间点对应的都是阶段性底部。
(3)市场情绪
哪个基金吧不是骂声一片,为了保护眼睛,这里就不贴图了。
(4)估值
PE、PE百分位就不看了,看看大周期择时最常用的“股债性价比”。
每次股债性价比跌到这个正一倍标准差(红框框出来的地方)的时候就跌不动了。2008年10月、2012-2014年、2018年底、2020年3月,包括今年4月份都是这样。
现在,股债性价比又跌到正一倍标准差附近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
现在是底部信号多多,但要真的走出底部,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01
底部是怎么走出来的?
看一个公式:
股价 = 每股收益 * 市盈率(PE)
股价上涨,要么依靠每股收益提高,也就是企业业绩增长。
要么依靠市盈率(PE)扩张,也就是宽松的流动性。
回顾历史,A股每一轮上涨基本都能从“业绩增速上行”和“流动性宽松”上找到答案。
比如2008年10月的底部,
在4万亿的刺激下,银行卯足劲放贷款,经济企稳后,企业业绩增速也开始触底回升,然后行情出现了V型反转。
2016年、2019年初,行情触底反弹的大背景也是企业业绩增速不再回落,叠加银行信贷强劲增长。
还有2012年,当时为了稳增长短暂放松过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刺激了银行信贷快速增长,也止住了不断下滑的企业盈利增速。
然后市场就开始反应了,2012年底竟然出现了一波小行情。不过并没有持续多久,2013年2月,新国五条出台,宣告房地产宽松周期结束,这波小行情也随之结束。
可能有小伙伴奇怪了,
那2014-2015年呢?
当时企业盈利增速持续下滑,银行信贷也没有大规模宽松,怎么也出现了一波大牛市呢?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影响因素了——海外流动性。
其实就是美债利率变化。
有券商分析师比较过调整后的美债收益率和上证指数。
(这是调整方法:用某一个时间节点的绝对值减去过去两年的平均水平,除以过去两年的标准差)
美债收益率和A股有强相关性,
美债收益率大跌,也就是美元流动性宽松的时候,A股通常是大涨的。
2006-2007年、2014-2015年、2019-2020年,A股的3波大的行情都和美债收益率大跌,美元流动性宽松有关。
所以,A股的运行逻辑也就出来了:
主要受3个因素影响:业绩预期、国内流动性、海外流动性。
当这3个因素同向波动,
比如业绩增速触底回升、国内流动性宽松、海外流动性也宽松,那A股就可能大涨。
反之,当业绩增速触顶回落,国内流动性和海外流动性都紧张的时候,A股就可能走低。
当这3个因素不同向波动,那就看谁能压过谁了,就像《三体》里面的乱纪元一样。
02
现在是什么情况?
我们从这轮下跌的起点2021年初开始说起。
2021年初,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债收益率触底回升,美元宽松周期结束,开始转向紧缩。
与此同时,国内也在回收因疫情而释放的多余流动性。
所以,虽然企业盈利增速还在增长,但A股在春节后还是出现了抱团股的崩溃。
然后是2021年底,
国内、海外流动性还是比较紧,企业盈利增速也开始回落,三大影响因素同时冲击,A股亚历山大,从去年12月跌到今年4月,跌了足足5个月,那段时间有多难熬,大家都经历过。
再然后就是5月的重磅数据,信贷和社融双双超预期,不少人高呼“拐点来了”,A股下跌势头就此止住,转头向上。
但再看接下来的数据,信贷也就是拐了那么一下,并没有V上去,
再加上,企业业绩增速还在下滑,美债收益率也继续狂飙,A股就又被拉下来了。
这就是2021年以来发生的事情。
至于将来,
最不用担心的是国内流动性,就目前的形势和数据来看,这一环节算是稳住了。所以主要还是看企业业绩增速和美债收益率如何变化了。
企业业绩增速方面,
今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了2.1%
对此,分析师的解读是:这是企业主动去库存导致的,当企业不再主动去库存时,企业盈利增速就可能触底回升了。
美债收益率方面,
这个很难说,形势太复杂。不过借鉴上一轮美联储加息的经验,恐怕要看美联储何时释放加息周期将结束的信号了。
当然,不是说一定要等这两个信号出现后,A股才能走出底部。现在流行的是“预期你的预期”,不排除有人抢跑的可能。
再者,你看2012-2014年,虽然3年不涨,但主要也是底部调整,期间还有小盘股、创业板的结构性行情,表现并没有那么差。
说这些只是让大家有个预期,做好准备。投资中,模糊的正确远比精确的错误重要得多。
最后祝大家国庆节快乐,我们10月10日再见~
原创不易,欢迎小伙伴转发、评论、点赞、点“在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