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特邀嘉宾 
■姚晓峰&张书维

下为采访节选,完整内容请点击视频观看
在今天文章开始前,想请大家花3秒帮忙做一件事:
1、点击顶部蓝字“四味毒叔”
2、进到公众号主页后再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3、设为星标
感谢您的支持!
姚晓峰:导演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谭飞:姚导,我们一两年没见了,现在是不是你人生中可能最焦虑的一段时间?
姚晓峰:对,因为其实这三年我都没有停下来,就一直在拍戏,连着拍了三部戏,这是第三部戏。而且每部戏都拍得时间很长,所以中间也没有得到一个充分的休息和调整,可能现在显得比较累一点。焦虑那是必须的,因为这么多东西在这,拍这些作品以后,越拍越有点害怕。
谭飞:这个害怕怎么讲?
姚晓峰:怕不好,觉得好像每拍一个得要更好一点吧。我拍到现在,我的每个东西已经不是作为工作在做了,而且我想探索,在之前没有机会、没有条件去做的这些东西。如果有我能尝试的,我就尽量去尝试。
因为我只是作为一个导演和创作者,对某类题材和样式感兴趣的话,我就去尝试、去拍我生活中我感兴趣的话题。
谭飞:导演这三四年时间拍过三个不同类型的大剧,《微暗之火》《长风破浪》《北上》这三个戏几乎都不挨着,反差特别大,类型也完全不一样。这么一个不被定义的x,你怎么去解释你现在的这种创作阶段?
姚晓峰:其实我现在内心是张扬的,我的触角是多方向的。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之后,不光是我做导演,还有我自己去攒这个项目,这三个项目都是自己去攒出来的。既然有这个平台和机会,我就把我的多方面的想要尝试的东西都尝试一下。
谭飞:把自己的愿望都满足。从目前来看,已经完成两部,对于这两部你自己的感觉怎么样?
姚晓峰:我还比较满意,像《微暗之火》这样的题材,我想去探索一种新的悬疑类的样式,像罗生门这种结构都是我去跟编剧说的,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电视剧题材来完成这样的故事架构。当然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反正不管怎么说,我们一步步做出来了,而且把它做成了,我觉得还是很欣慰的。因为这毕竟是对于一个未知领域的探索,完成了还是让我很开心的。
谭飞:这种风格化背后是导演内心一种愿望,就像你说的,可能到人生某些阶段我就想“玩”一下,但这个“玩”背后是你自己对影像艺术的一种追求。你自己在《微暗之火》中想完成自身的一个什么样的愿望?
姚晓峰:其实我还是在遵循影视行业的规律在走的,我觉得它是可以做一个各种类型的融合,我也是在做一种融合。
谭飞:融合菜。
姚晓峰:因为现在观众的口味已经越来越高了,你不能够用一种类型满足他。那么电影在做融合类型的时候还有一定难度的,电视剧因为它的容量大,它给这种融合很大的空间,那么这种东西是可以去探索的。我觉得我们自己在做片子的时候,作为我们的专业人员、行业人员的话,其实不能老是在某一个类型里头老是重复自己,而应该去多做一些探索。我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那我就去做一下。
谭飞:其实我刚才也看出了一种实验气质。
姚晓峰:它的审美和追求的东西,对于主题和情感的追求,是我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的一个向往。但是可能每个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概念、定义不同,我认为的东西和我的成长、跟我的青春期、跟少年时期是同步的。
我们谈到永恒爱情一定是这方面的东西,那我们怎么去剥离个性和精神之爱的这种差距。因为现在很多人是混淆的,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探索其实越来越少了。其实我们可以回归一下,不管是中国,还是全世界也好,这十几年的变化还是非常大的,因为科技的发展,物质极大地丰富,人可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多了,那么对爱的理解恰恰产生了一个偏差。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两个人毫不相干的人,他们根本不可能谈恋爱的人,他们怎么发生了感情关系,而这种爱又是那么干净,让所有人去破坏它的人感到痛心。但是如果我们光讲这么一个故事,可能作为电视剧观众难以支撑和接受。我们套一个悬疑的外壳,用这种方式来嫁接一下,让它先把观众带进来,再让观众去感受我想表达的东西,会不会达到效果?
谭飞:还得看观众的感受。当然我是看到了这个影像,确实很风格化。在现在,这样的作品不管是在电视剧还是网剧上,其实也是一个蛮新的尝试,你觉得这样的尝试对中国国剧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一个作用?我觉得导演是不是都得走出舒适区,勇敢地做一些新的尝试。
姚晓峰:你说得特别对,我觉得导演特别要做的事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我们在一个舒适区躺的时间太久,其实不仅没有进步,还会退步,可能会很难,也可能会遭到很多的指责或者不理解,但是总得有人去做吧。其实我已经做好很多心理准备了,我内心现在已经足够强大了。反正不管怎么样,我认为坚持是美好的,我相信它一定会有人看到,我觉得艺术作品就是这样,肯定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只要有人喜欢,它就是好的。
谭飞:而且作为创作者,你投入的是美好就行,所以你也不会在意附加之外的一些评价,因为你觉得那不是你想追求的东西。
姚晓峰:会在意的,因为我真的是希望,因为我认为好的东西,我也希望大家都认为是好的,但是如果他认为不好,我很伤心,但是我也不会说是影响到我自己对认知的追求。
谭飞:那我们说到《长风破浪》,也是特别独特的一个信息量,讲的是国民党最后的阶段,金融和领域是比较少涉及的,导演为什么会把注意力放在这个层面和角度呢?
姚晓峰:说实话,我对中国近代史还是很感兴趣的,其实一直从年轻时候就在关注民国史,我觉得民国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波折动荡的时代,人的觉醒和选择超越了你的情感和普通的伦理。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在极致环境下,这种选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所以我一直在关注这类题材。当遇到这样一个题材的时候,我觉得首先它是可以讲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和成长历程,这样的跟当下现实有很多的关照。现在我们经历中国这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年轻人从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代人特别明显,我们刚刚进入学习的阶段时候,还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一个哲学范畴的东西。
谭飞:形而上的东西。
姚晓峰:但是后来到了90年代全国改革开放,大家都下海经商了。
谭飞:追求物质去了。
姚晓峰: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我们也追着物欲在走。那么到了现在,到这个年龄又开始回归到理想主义,又回归去探索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这个年龄的成长,到这个时候再去探索本质是什么,透过各种乱象、现象去看人的本质是什么。年轻人其实也一样,我们经历的时段他没有经历,但是他们现在正好经历了一个转折期,转折期以后,你看大部分年轻人又开始探索真理和主义了。
随着这个片子的不断拍摄的深入,它其实涉及到不光是一个普通的人文历史,还有经济史,还有关于资本主义扩张的问题,但是这时候你再重新回首去看,你就觉得和现实的很多地方可以发生关照。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怎么去选择、如何成长,是会给现在当下年轻人带来很多启发,所以拍起来就特别有意思。我自己又是在不断地重温这些知识和历史,同时又再回头看的时候,我把好多很有趣的东西放在这个片子里头,能让大家对那个时代和年轻人有一个重新的认知,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我又完成了一次探索又脱离我的舒适区。
谭飞:离舒适区走得更远了,但是我觉得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导演的作品包括《北上》,其实你都在探索年轻人的成长。《微暗之火》是年轻人靠爱情成长,《长风破浪》是年轻人靠道路成长,《北上》可能是年轻人靠着生活或者时代成长。我们说到《北上》是很复杂的故事,原著是有100多年,当然现在其实浓缩是20年的故事,怎么去表达这20年。因为我们看过《漫长的季节》会发现它有一点不一样,它把那个年代跟现在特别无缝衔接在一起。《北上》的叙事会怎么样,包括不同年代的色调和影像会有什么区隔吗?有没有什么构想?
姚晓峰: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挺难的事儿,我这一段时间为什么显得有点焦虑,因为我在考虑关于这种题材我怎么去拍,影像风格要做成什么样子?它不仅仅是一个现实主义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它给大家的感觉是有很强的文学性。在改编的时候,我攫取了它其中的一部分,在这个部分我要去把它放大,重新去做一次诠释,这个难度还是很大的。
我怎么能在我的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里头,我还能让人看到文学性,这是需要重新构建一种影像系统。这套系统实际上能看到这个片子与众不同的气质,它在超脱现实主义基础之上,还带有一丝丝的那种“气息”,我一直在找怎么去用影像把“气息”捕捉下来。
谭飞:等于还在思考和摸索中,此刻还不能告诉观众一个答案。
姚晓峰:现在可能其实我自己都没有完全想好,但是我知道这条路应该往哪走。你怎么让观众在他的接受范围内能够喜欢这样的故事,因为他要生活、烟火气、真实,同时他能看到我这里还有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为什么说侯孝贤的电影给大家留下很多的深刻印象,为什么像《阳光灿烂的日子》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它其实里边都有一种精神内核的东西,还有一种“气息”。这种“气息”就属于那个年代,我能不能找到年轻的90后这一代人,他们的青春“气息”是什么?
谭飞:因为阿城讲过,真正好的电影是有味道的。我就觉得其实好的电视剧应该也是应该有这方面的追寻。
姚晓峰:电视剧其实应该有的,但是电视剧很难做。我们这一代,我进入电视剧的时候也是一直在想,我的电视剧能不能拍出一种味道。但是电视剧很难弄,因为它体量结构太大,你能把这个故事说清楚,能让观众看进去就已经很难了,你要在这个上面还再去“炒”这种味道,是难上加难,不是一般人能探索得了的事。在这种大体量下,我现在最头疼的事情也是这个,因为它体量大。如果给我一个8集、10集、十几集、二十集就行,那做出我的味道很容易,但是现在这种大型连续剧,我又想在这做味道,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谭飞:因为它一直需要有气质的话,其实是特别考验人的。
姚晓峰:考验人并且事倍功半,我要花很多力气。如果一个电影的长度,一个多小时的东西或者几个小时很容易做到,但是我在几十个小时里头,我要去把这个味道一点点加,最后大家能感受到这个味道,基本上像在大海里撒盐一样或者撒糖一样,味道基本上就被冲走了,你体现不出来味道。
谭飞:当然我们也看到这次置景花了很大工夫,刚才我也碰到全老师,全老师花白的头发更花白了,搭了整个一条反映时代变迁的花街,包括很多做旧的道具,我们刚才也看到连可口可乐的封皮都换成那个年代了,整体的美术要求是不是对《北上》特别重要。
姚晓峰:这是基础,就像拍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东西,最基础就是你要真实,你不能让观众觉得假,观众一假就出戏了。我拍每部戏都是一以贯之这样的标准要求,首先不能让观众跳戏。我对美术要求很高,你去看我以前的作品的话,我的美术都是大美术,没有一部是小美术。
谭飞:美术上一看是砸了真金白银,花了大价钱。
姚晓峰:要求还是很高的,现在对摄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的电视剧对摄影要求没那么高,现在我对摄影要求也非常高,质量上首先是让人过得去,再说表达。如果这个做不到,其他一切全是扯淡。
谭飞:但是说到《北上》还有一点难的,因为它是6家人的3代,18个主演就是老中青3代,码这个阵容的过程是不是特别艰辛?
姚晓峰:其实码这个地方花了两年,你说光码一代年轻人也好码,但还是老中青三代要都码得合适,一家人像一家人,而且还得跟演员沟通,演员还要答应。我认为他合适他不一定来,双方都合适,我觉得都满意的情况下定了这个盘子。所以这个时间就拖得很久,工作量极大。但从目前来看我很满意。但是我觉得这帮人都很不错,我相信他们能让我非常满意。
谭飞:当然说到导演尤其要感到特别独特的是,我觉得导演跟青年演员处得都很好,我们从《微暗之火》用了张新成,张新成现在也是演技不错,而且流量也很高的一个青年演员。那么到了《长风破浪》的顶流王一博,而且表演也在进步,到了这次又有白鹿、欧豪这样的年轻演员。有时候可能社会还有一些所谓的偏见,你怎么看年轻演员可能大都不会演戏,但是他们有流量高、有名气、能上热搜,那么你跟他们的合作其实是已经好几部了,这样的年轻演员,他们在你心中现在是什么样的感觉?
姚晓峰:我觉得他们都很棒,跟他们合作也没有什么障碍。因为他们的接收、吸收能力都很强,新成、一博、欧豪和白鹿,他们都特别谦虚。
他们对待创作的时候,我觉得都还是很真诚的,我觉得这点特别好。我很喜欢上进的年轻人,年轻人如果上进,他进步会非常快,我就认一点,你们是不是给我来真的,我对他们所有人的要求是给我玩真的,只要真的,他能遮盖所有的其他的不足。
只要你真,我就会有手段和方法帮助你,让你这个看起来不错。老演员们就特别快。因为他就有一个触角,这个触角很灵敏,他们年轻人可能还要再练,但是我觉得只要态度好、认真,全都能出成绩。
谭飞:所以我们今天是来给你做心理按摩的,让你放松一下,把注意力转一下,我相信导演的认真,而且导演情商很高。我记得导演每次我们聚会,第一,导演是非常谦逊和礼貌;第二,他其实很注意细节。包括上次开机,导演安排我们的座位,能照顾到每个人的想法,他是一个很细腻的人。所以我相信《北上》也会体现出史诗感、又很细腻,同时有创新的一面,也希望我们下次再来能看到导演更开心的笑容。
姚晓峰:谢谢,以后咱们得多聊。
张书维:六家人共同演绎过去20年的美好回忆

谭飞:书维,我们这是第N次聊了。
张书维:对,又见面了。
谭飞:在《北上》的繁忙中一起来聊聊,你现在的焦虑是不是已经释放一些了,开机宴上看着你特别活跃,因为各种领导、投资方都在,但也看得出你有深深的焦虑和压力,其实拍戏过程也是释放焦虑的过程。
张书维:感觉就是越释放越多焦虑,愈发焦虑了。
谭飞:每天有新的焦虑出现,整体拍摄顺利吗?
张书维:非常顺利。
谭飞:这个雨会不会有一些影响?
张书维:有,因为《北上》主要讲这条运河和人的关系,所以我们这次也是非常特别的,没有在棚里面搭主场景。虽然我们棚里也有景,但不是主场景,主场景我们搭在了运河边。江苏一到梅雨季节雨下不停,所以每天早上祈祷今天不要下雨,下雨我这个景没法拍。不在棚里搭景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下雨你无法控制;第二是,白天黑夜你不能控制,棚里面那光是白天,就是晚上,在现实场景里要抢天光,其实就跟没有搭景的感觉是一样的。
谭飞:可能制片人就特别焦虑,因为还涉及到经费、投资的问题。这次的整个演员的匹配你是特满意吗?其实很难匹配18位主要的老中青三代演员。
张书维:从我们来看,我觉得这个戏的所有演员都特别完美,每一个演员都特别会演戏,合作精神都特别强,合作精神强到我都觉得这个戏一定得好了。
谭飞:而且听说很多戏骨演员他们在现场非常认真。
张书维:不仅认真还卷。
谭飞:这种卷,当然可以体现出大家超级认真和在意自己的表现。
张书维:是的,我不知道我们这帮演员老师合作之前,他们其实都合作过好多回了,他们互相在其他戏里互相都合作过。
谭飞:也都是老朋友了。
张书维:演员都是老朋友都很熟,彼此的戏路又挺不一样的,所以六家人就搭成一台戏的时候特别精彩。我觉得一台戏之后感觉大家既演得很好,又在互相找不同。
谭飞:就把细丝都得捞起来,否则就觉得被别人抢了。
张书维:大家关系又特别好,彼此都是好演员的时候,赶着戏的时候好多火花现场就撞出来。
谭飞:都二度创作,包括台词互相对。
张书维:大家互相聊,演夫妻俩的找老夫老妻的感觉,演兄弟的找兄弟的感觉,互相还找CP就很好玩。年轻一代演员特别好,压力也特别大。因为你想这么多老戏骨在这儿,又都是戏这么好的演员,他们看着老一辈的戏长大的,所以大家压力也大,但我们年轻人也不能输。
谭飞:你怎么看待现在男女一欧豪跟白鹿的表现?
张书维:我觉得都非常好,白鹿和欧豪都还蛮出乎我意料的。因为白鹿我跟她也聊过,其实演这类戏对她来说,她自己压力是很大的,就跟她演《警察荣誉》的时候一样。现实主义题材对于年轻一代的演员来说,她天然有压力,再加上这个戏又是这么多好演员聚在一起。但是她的戏,因为我每天都会去看看前一天拍的素材,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她的戏充满真情实感、非常真挚,我觉得她在演技派的道路上能走得很远的。
谭飞:这次《北上》是坚实的一步。
张书维:你怎么去诠释一个在野蛮生长中长大的女孩的20年,她的性格在20年里成长蜕变,其实跨度挺大的,不好演。欧豪也是,因为欧豪其实我看过他的《胆小鬼》《风吹半夏》,包括他很多军旅的电视剧我都看过。我觉得他就和我想象中的望和很像,他在戏里比其他的演员要大两岁,生活里正好也是。其实我觉得年轻一代的凝聚力,有他在的时候就感觉大家有一个小哥哥当头,小哥哥带着大家的感觉特别好。
谭飞:而且欧豪给人感觉也是特有团队精神的那么一个人。
张书维:特别好,我觉得他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态度有口皆碑。
谭飞:就跟比赛一样,你带点紧张感可能比赛会更好。
张书维:是的,这20年是充满温情和美好的20年,怎么把点滴温情去拍好、去讲好六家人的故事。其实咱们电视剧里极少有这么多家人的故事,一般就是两家、三家或者说以两家为主,两家为辅,六家人又那么平均的故事是极少。
谭飞:对,这种剧作的取舍,尤其很难。
张书维:很难,我看前两天赵冬苓老师在一个采访里,她也在说,写这个戏写得特别痛苦,她确实是怎么把六家人的故事都说好,把这种点点滴滴的温暖拍得让观众也能被温暖到,挺难的。
谭飞:我觉得书维其实今天比我上次见到好像更放得下心一点,因为可能随着拍剧的过程一步往前走。
张书维:那天我们在上面说话,下面在拍爆炸的戏。
谭飞:那就回到上个戏《长风破浪》,上个戏也是挺大的一个制作,王一博跟李沁主演的,还有王阳。
张书维:我觉得它像民国传奇,其实它讲了一个少年在当时的风云变幻里了解信仰的一个故事。这个戏它是讲民国金融,其实金融在民国戏还好像没有出现过。
谭飞:有。
张书维:我们是以中央银行为背景来讲的这段故事,所以可能这个股票交易,金融是这一类剧里区分于别的剧的一个特点。
谭飞:这是一个类型中新的信息量,很少有涉及到这个。
张书维:是的,但其实我们讲的还挺多在这个里面。
谭飞:但是这样的反应会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有没有其他的一些传奇性的东西在里面?
张书维:不会枯燥,我们用最通俗的方式把金融故事放在大背景下,因为一博演的是一个从一个初入职场的小白,遇到了恩师王阳演的沈图南,在他的教导下一点点成长,再到两个人势均力敌,它其实是一个成长史。我觉得我们这个故事讲的还是人和成长,讲了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年轻人为什么最终会走向共产党,为什么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如何一点一点地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
谭飞:这次王一博的表现,因为他是演《无名》之后演的这个,时代背景有点像,他这次的表现,你的评价怎么样?
张书维:他跟《无名》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角色,其实《无名》里他是一个已经挺有谋略的角色。
谭飞:很内敛,什么话都藏在心里。
张书维:因为他那个角色他需要内敛、运筹帷幄。
谭飞:不能有任何的一丝秘密外泄。
张书维:这个角色正好反过来了,这个角色是一个穷得明天吃饭都成问题的穷小子。最后一博演的角色说,我试试能不能进得了央行,也是机缘巧合能够被王阳看中,又因为机缘巧合结识了李沁演的共产党员沈近真。所以他其实是一个小白成长,我觉得跟一博以往演过的所有角色是不一样的,是一个我们身边最普通的小少年,但是做了一番惊人的事业的故事,反正看过一些素材的朋友们都觉得一博演得特别好。
谭飞:他把那个角色的气质和神韵抓准了。
张书维:我觉得他很棒,包括合作的方方面面。
谭飞:包括跟对手演员跟导演各种都很好。
张书维:很敬业、很好的一个演员。
谭飞:所以我们也期待这个戏的播出,可能也会在今年,但是还没具体定时间?
张书维:因为还在紧锣密鼓的后期制作当中,我们期待今年能看到,因为还在做后期,这个时间还在推算。
谭飞:好的,也希望很多观众就应该不用期待太久,至少不是今年就是明年。
张书维:期望能够在今年播出。
谭飞:这么大一个戏应该也是爱奇艺的特别看重的一个项目。
张书维:是的,也很感谢平台能够看重,我们压力也很大,必须要做好了。
谭飞:好的,希望早日听到更好的消息。
张书维:谢谢谭老师。
往期
回顾
【演员】
【导演】
刘健 丨 姜伟 丨林妍
【编剧】
【制片人】
【企业家】

【歌手】
《四味毒叔》是由谭飞、李星文、汪海林、宋方金等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