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14年前,在一开始的电视采访里,弹力女超人就曾骄傲地说:
“我正处在事业的顶峰,把拯救世界的机会留给男人?我才不呢!”
14年后,弹力女超人这下终于可以风风光光地实现自己曾经的豪言——
站在聚光灯下,一跃成为超级英雄代言人;从此奔波在拯救世界的路上,停列车、斗反派、救人类,样样不在话下。
反倒是曾受人敬仰、气宇轩昂的超能先生,在这部[超人总动员2]里,安安心心地做起了“超人奶爸”。
奶爸一手尿布、一手数学题,乖乖过起了做饭带娃的家居生活,任务重大、又苦水连连。
©[超人总动员2],超人妈妈出门拯救世界,爸爸在家带娃、退居幕后
那些琐碎的家务事,从来不比拯救世界简单,这也是一代代女性自我牺牲又无人留意的时间和精力。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厨房与爱。”
突然想起万青的这句歌词,从厨房里走出去,变成了一件百年来女性不断争取才实现的事情。
女子铆钉工罗西,在一首同名的《Rosie the Riveter》歌里首先被歌唱:
她坐在机身旁/认真检修/做得比男人还要好/终日,她风雨无阻/成为生产线的一部分/她在创造历史/为了胜利而工作。
电焊工、铆钉工、装配工...这些传统意义上“男性领域”的工作,对女人们张开了怀抱的双臂。
要说,还是战争
发生于39年到45年的二战,以及之前的一战,是第一次,让「职业女性」主导了女人的公众形象。
男人们走上了战场,那些空出来的工作岗位,尤其是最紧急的军需物资工厂,也就只得考虑雇佣女工了。
©“我们能行!”女子铆钉工宣传海报
美国海报史上最著名的女子铆钉工(Rosie the Riveter)宣传贴画,也就诞生于此时。
“我们能行!”身穿蓝色工服、头绑红色头巾的女人在画面里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拳头和肌肉。
这一文化形象,引发了一场社会运动。
成千上万的女人们开始从卧室和厨房走出来,去到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上。
当时,还有一本面向全国家庭主妇的宣传小册子,免费予以发放。
在这本叫做《胜利战线上有属于我的工作吗》的小册子中,详尽介绍了30多个工种和岗位。
©左招募战时护士的海报;右招募工厂女工的海报
事实上,不仅仅是铆钉工等工业方面,那个时候,职业女性几乎开始遍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20世纪初,美国的就业女性大概只有500万人,到44年战争快要结束时,职业女性数量已经增加到了2000万人。
穿着宽松工装裤、头戴丝巾、手拿器械的女工们,第一次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形象。
不是母亲,也不是家庭主妇。
©当时在工厂工作的女工
至于英国等欧洲国家,早在20年代的一战期间,就已经有了这个女性走出私领域的过程。
英国学者里德尔写道:
英国女性再也不是中世纪以来的优雅淑女,她们从Ladies过渡到了Women。
在一战、二战前,女人们也并不是完全不工作的。
农业社会时,男女的家庭内分工大多还是属于私人领域内的,但到了工业社会,工作场所和家庭开始分离,公领域和私领域有了分界
而在工业社会的早期,男人们凭借体力和思维能力,几乎一开始就占据了所有主要的劳动岗位。
19世纪50年代时,职业妇女也已经占到了劳动者总数的30%,但在这其中,一大半的女性工作是佣人
©比如冯·施特罗海姆的[贪婪]1924中,女主角也曾出门工作,但只有佣人可供选择
所以,一战和二战给职业女性带来的改变,绝对算得上是革命性的。
40年代时,好莱坞有个曾以全裸出演电影[入谜]而盛极一时的女明星,名叫海蒂·拉玛
而她更重要的贡献,是在当时研究出了一种无线电“跳频技术”,简单说,就是今天WiFi技术的前身。
但她的研究成果,经历了多年的冷冻,因为当时的军方根本就不相信一个卖性感人设的女演员可以做到这件事
©海蒂·拉玛
他们只会说:“既然你爱美国,那就应该利用你的漂亮脸蛋,来帮政府推销战争债券”。
得,真相了。
战时的女子铆钉工只是战时需要,他们根本不想你做到更多。
战后,男人们回来了,就更没女人什么事了,该让位置让位置,鸠占鹊巢的女人们反而成了罪恶。
所以,到了50年代,一切看似又回到了原点。
政府重新鼓吹女性回归家庭,《每日邮报》日常宣扬“当一名幸福的家庭主妇”。
在美国,家庭主妇这个位置重新占据了已婚女性的75%;在英国,这一数字是79%。
彼时最流行的肥皂剧是讲述主妇生活的《我爱露西》,剧中人所有的喜怒哀乐都离不了厨房和客厅。
©《我爱露西》海报
戏外也是,女人们又回到了厨房。
但是,经历过短暂的战时工作期后,还是有什么不一样了。
1943年,有个彼时还是叫诺玛·珍的17岁女孩,响应战时号召,进入了一个无人机军工厂,成为女工。
战后,她再也不想回去庸常的生活做家庭主妇了。
©在工厂时候的诺玛·珍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走上了模特的道路,因为丈夫不想让她出去抛头露面,女孩毅然选择了离婚。
然后,从模特再到开始拍电影,她把名字改成了“玛丽莲·梦露”
后来的故事都知道了,梦露成了最具影响力的一代巨星;但如果没有那个平凡女工的转折,或许,她永远会是个贤妻主妇。
©拍摄招兵女郎海报出道的梦露
总之,战后,越来越多女性追求自我的意识开始觉醒了。
到了60和70年代,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期,后工业社会来临。
伴随着新左派和民权运动如火如荼的背景,第二波女权运动在蛰伏数十载之后,终于也重新破茧而出。
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民权法》,“禁止性别就业歧视”被写入了其中;
65年,法国关于女性经济权解放的法令颁布,法国女性从此可以独自开立银行账户,可以参加工作,无需经丈夫许可;
66年,西方最大的妇女组织——全国妇女组织在美国成立,他们从此致力于使女性充分参与到社会主流活动上去。
©第二次女权运动中,女性上街游行要求权利
可以说,正是《民权法》第七章,拉开了美国职场女性崛起的帷幕,大量女性开始涌入就业市场。
而全国妇女组织,更是真正的先行者和幕后功臣。
此后,世界各地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各类群众性妇女组织,它们都为争取女性平等就业等平权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讲述六、七十年代广告界风云的美剧《广告狂人》里,有很多当时职业女性的生存缩影。
办公室的男人们会把女秘书暗自分为“梦露型”和“杰奎琳型”,每一个入职的女秘书首先都逃不了被分类的命运。
©刚入职就受到男人们骚扰和调戏的女秘书
而所谓的“女秘书”,大概也就是做着端茶送水的简单工作;
即使像Joan那样,能把握机会,也称职能干,但还是被男人们希望只做个办公室花瓶。
但经历过第二次女性解放浪潮,职场女性们还是有了一些可喜的信号。
60年代末的原初《星际迷航》里,有了第一个担任重要职务的黑人女性角色。
作为星舰上的通讯官,Uhra精通多种语言,聪慧睿智、独立自信,还多次在危险时力挽狂澜。
©《星际迷航》里的Uhra通讯官,左老版,右新版角色
不再是女佣,不是秘书,不是护理,而是专业的、和男性平等地位的指挥官。
后来,在银幕外,她还曾担任过NASA宇航员招募的代言人,鼓励了不少美国女性加入到航天事业中去。
[华盛顿邮报]中,顶住压力,冒险释放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也是凯瑟琳·格雷厄姆这个女人。
©[华盛顿邮报]中的报纸发行人凯瑟琳
虽然电影里的70年代,男人们谈论政治时,女人都要离席;虽然银行家不信任女性的工作能力;虽然凯瑟琳是在丈夫去世后,不得已接过的这份工作。
但也是她,带领着《华盛顿邮报》走上蜚声国际的巅峰;也是她,成为第一个名列《财富》500强的女企业家。
导演斯皮尔伯格说:
作为一家主流报纸的首位女性发行人,格雷厄姆为各地的女性绘制了全新的职业图景。
所以,到了80年代,欧美世界几乎都进入一个女性就业的热潮期,她们纷纷走出厨房,穿上阿玛尼垫肩的“权力套装”,踏着高跟,进入职场。
迈克·尼科尔斯的[上班女郎],让西格妮·韦弗这位[异形]系列走出来的女郎,在职场上自信昂扬。
©80年代,[上班女郎]中独立自信的职场女性
从一个平凡的女秘书,通过把握机会和发挥才智,一步步成为公司高管,这个故事成为80年代女性职场的一个缩影。
虽然就业歧视还是存在的,甚至职业性别隔离到现在都依然严重;虽然同工不同酬一直都是问题。
但至少,从80s以后,奥兰普·德古热因为发表《女性与女性公民宣言》而被推上绞刑架的时代,真正远去了。
而今,西方世界里70%的女性从事着全职工作,有着自己的事业;
而今,弹力女超人可以在外单打独斗,奔波耍酷,再没有人会指责她是不顾家的“蠢女人”。
【推荐阅读】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