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狗尾续貂的[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毕竟,我是来看机甲打怪兽的。
谁要看你们愚蠢的人类叽叽歪、叽叽歪,半天都是没用的,最后打上两秒、打不赢就撞死的狗血啊。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海报,仍然主打机甲打怪兽
考没考虑过怪兽的感受。
好不容易从虫洞爬上来,我可劲儿打,我合体,我往终点站跑,我要毁灭世界了...
得,我被撞死了。
人类流氓
废戏太多,打得不爽,仅有的机甲打怪兽段落,也向低幼的过家家级别靠拢。
就像那几架五颜六色、花里胡哨、塑料质感的机甲外观一样,整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都充满了廉价感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最后决战四只组成的战队
而我想念的,是两个庞然大物厮打在一起,一拳拳打在脸上、揍在身体上的厚重感
是抡起集装箱板砖就往怪兽脸上狂揍的激燃
©陀螺的[环太平洋]中的战斗,集装箱当板砖用
是厚重的一拳打过去,怪兽头上开花,连同夜晚的灯光、溅起的海水、周围建筑飞起的碎瓦一起。
构成雷霆万钧,排山倒海的磅礴风景
©[环太平洋]中的拳头
你们到底懂不懂,拳拳到肉,才是机甲打怪兽的正确战斗方式啊。
01.
從哥斯拉vs開始
两个庞然大物的贴身肉搏战斗方式,是日本特摄片的传统
起源于哥斯拉。
1954年,日本国内发生了“第五福龙丸事件”,船员们因为美国试爆氢弹产生的物质全员死亡。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部[哥斯拉]横空出世。
©[哥斯拉]中,哥斯拉出现在东京大搞破坏
因为核辐射,造就了恐龙怪兽哥斯拉,登陆东京大肆破坏,最后被人类消灭。
若在电影上溯源,对[哥斯拉]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更早一年的[原子怪兽]和1933年的[金刚]
和[原子怪兽]一样的反核主题,战后的不安与恐惧情绪弥漫于整部电影之中。
[金刚]的影响,最直观的,则要到之后的哥斯拉系列电影。
©1933年的[金刚]中,经典的金刚在帝国大厦打飞机场景
在[金刚]中,有一段为了保护女主角,金刚和霸王龙战斗的场景。
女主角在旁边的树上观看两只的对战,以女主角的视角可以看到两只的庞大体型。
两只对峙、扭打、互相试探再出拳,扯起恐龙一只脚就给它来个平地摔,当然,最后还是以金刚手撕霸王龙获胜。

©[金刚],金刚和霸王龙对决
33年的[金刚]是以定格动画的方式拍的,动作非常流畅,两只怪兽又打了足足有5分钟那么久。
而[哥斯拉]的导演本多猪四郎、特效导演圆谷英二,都是[金刚]的铁粉,尤其推崇这段肉搏戏
后来为了致敬,圆谷英二还专门拍了部[金刚逃生],把这段肉搏战原样复制了一遍。
而说回哥斯拉,从第一部诞生一炮而红之后,哥斯拉就好像忘了自己的反核使命,走上了一去不复返的打怪道路
第二年就在[哥斯拉的反击](1955)中和另一只变异恐龙安基拉斯打。
©[哥斯拉的反击],哥斯拉和安基拉斯对决
然后是和金刚打,1962年的[金刚大战哥斯拉],东西方的两只怪兽明星打得那叫个不亦乐乎。
©[金刚大战哥斯拉]海报
只见金刚以全身之力冲向哥斯拉,将对方撞得有点懵,又用小树树往哥斯拉嘴里塞(其实这段也是致敬[金刚])
哥斯拉反击起来也不客气,拳拳命中,还嘴里喷火一击,金刚倒地还不忘用尾巴继续鞭打。
©[金刚大战哥斯拉],最后以不分胜负结局
现在看来多少有些好笑的战斗,却是那个年代的大片[环太平洋]。
这之后当然也没停,和魔斯拉打([魔斯拉大战哥斯拉]1964)和宇宙怪兽打([战龙哥斯拉之三大怪兽]1964、[战龙哥斯拉之怪兽总进击]1968)
甚至和克隆的机械哥斯拉打([哥斯拉对机械哥斯拉]1974),哥斯拉vs成了系列最大卖点。
©[哥斯拉对机械哥斯拉]海报
人们就喜欢看两只怪兽摔角,嗯,这是趣味。
02.
奧特曼打小怪獸
哥斯拉对打怪兽系列的成功,启迪了电视领域的怪兽特摄剧
比如,1966年开播的《奥特Q》,以及接替它的《奥特曼》
怪兽打怪兽这么火,但电影一年最多看上个两三部,为什么不在电视上,每天都让怪兽对打呢。
秉承着这个思路,初代《奥特曼》诞生了
©1966年开播的初代《奥特曼》海报
是的,最初的设想里,奥特曼的角色是个怪兽
但既然怪兽做主角,肯定要帅一点,改来改去,最后定下来的版本里,奥特曼已经没有怪兽的影子了。
一个来自M78星云的宇宙人,为了追捕逃亡的宇宙怪兽来到地球上。
从此,和各式凶暴的怪兽作战,就成了奥特曼的正义使命。
不过呢,虽说是宇宙人,奥特曼对打小怪兽,却是实实在在的肉搏
©《奥特曼》,我扛我摔
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上拳、重劈和飞踢,平地摔、抱摔、和过肩摔
总之,奥特曼成了集摔跤手、拳击手、自由搏击运动员、体操运动员等为一体的代表英雄。
尤其在初代《奥特曼》里,你经常能看到小怪兽和奥特曼抱在一起、搂在一起、撕扯在一起,你侬我侬分不开。
©《奥特曼》难解难分、亲亲蜜蜜的对打
只有一顿写实的搏斗之后,奥特曼才会在最后放大招,比如来个光线,将对方消灭。
似乎总有人会吐槽,为什么奥特曼总在最后才放大招,光线永远留着最后才用。
就好像陀螺的[环太平洋]里,也总是让机甲和怪兽一顿臭打,最后才亮出剑来,一剑毙命。
嗨呀,如果上来直接放大招了,不知道还有什么看头。
©《奥特曼》,光线的终极大招永远留在最后
但在初代《奥特曼》那里,其实是因为预算问题
因为有限的预算,没办法搞太多特技,于是定下了战斗3分钟传统,还有肉搏为主的战斗方式。
却意外,开启了一个潮流。
对应这时候,漫画杂志《周刊少年Magazine》主要刊载体育题材,影响一代人的拳击题材《明日之丈》(68-73)开始连载。
©拳击题材的《明日之丈》曾经风靡和影响一代人
68年,《周刊少年JUMP》创刊,棒球、体育格斗类漫画开始大量连载。
单纯的怪兽题材开始衰落,格斗、运动类红极一时
此后,即便预算与技术问题解决了,但所有的“奥特曼”系列,全都延续了肉搏战斗为主的传统。
英雄和怪兽的拳拳相向,成为激发所有热血男儿荷尔蒙的致命元素。
那种打在身体上的快感、力量感和运动感,是轻飘飘的激光子弹完全不能比拟的。
03.
機甲對戰
说完了怪兽对怪兽的搏击运动,来说说另一边的机甲对机甲
1958年,也就是哥斯拉出生4年后,横山光辉的《铁人28号》掀起了日本举国对巨大机器人的追捧热潮。
©《铁人28号》是巨大机器人题材的鼻祖
到72年永井豪的《魔神Z》,人类可以驾驶、操纵的巨型机器人,又成了无数少年的梦想。
©《魔神Z》开启了载人式巨人机器人题材
主角兜甲儿搭乘超级机器人魔神Z,每集对打一个机械怪兽
虽然有了胸部火焰炮、光子力射线等等酷炫的招式,但两方近身搏斗总还是少不了。
79年开始的“高达”系列第一部里,有了米诺夫斯基粒子这种让雷达和通讯无效化的设定。
也就是说,近身白刃战成了必不可少的存在。
©《机动战士高达》中的近身白刃战
机甲身上装载着导弹枪炮,却偏偏还要进行光刀或实体刀剑的冷兵器肉搏战
成了某种男人专属的浪漫主义。
甚至,“高达”系列里有专门设计的、用来近战的机体,比如神高达、能天使、强袭型吉姆等等。
©神高达和能天使,是专门用来近战的机体
这种近身战的设定也延续到了95年的《新世纪福音战士》中,少年们驾驶着EVA和巨型怪兽使徒战斗。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少女明日香对量产机那场战斗。
©《新世纪福音战士》,明日香对白色量产机的战斗场景
配着巴赫的古典音乐,橘红色的机体和白色的量产机从水中打到地上:
刺刀插入机体的鲜血,手臂连同树枝一起被砍断落下,两个颜色激烈的砍刀相接,斩断量产机头颅时喷涌而出的红色...

©《新世纪福音战士》中断裂的手臂,[环太平洋]也有相同一幕
破坏与毁灭,腥风血雨与肉末横飞,战斗本能和激燃厮杀。
代价高昂的浪漫主义。
这也是陀螺的浪漫所在啊,机甲打怪兽,身后香港城的霓虹炫彩,高架桥和打飞的汽车,都做了它的背景板。
©[环太平洋]中,在香港的一场战斗
重如霹雷、闪着金属光泽的笨重机甲,往那里一站,就是“男人的本能”本身。
到了[环太平洋:雷霆再起],哪里还有这些呢?空留下人遗憾和怀念而已。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