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HER MAKE FILM
我们的妈妈拍片啦
🎩 戴旭:我妈表示想安度晚年。我说安度晚年,就是可以去做你之前没有做的事情。
🌸 王坪:种下一颗好种子,说不定哪天就发芽了呢。
🎸 王凯:如果我们不觉得妈妈只有母职,或只能在母职范围内谈论妈妈的我们才比较安全,那就看能不能一起聊得远一点?
🌛 新月:我妈听说还有六个妈妈,觉得放心了点,说:“还给我整六个姐妹儿”。
❄️ 丑娃:从我妈妈的个人经验来看,不管是社会身份还是家庭身份,她都处于一个很舒适的状态里,对她来说更难的是描述出“我对这件事的感觉/想法是什么”。
🌾 梦奇:我妈妈现在很平静的生活,我为她高兴,但总觉得创作可以给她生活带来些不一样的东西。
【过年前,妈妈们完成了第三次作业】
MOTHER MAKE FILM
妈妈影像创作/工作坊6
时间:2023-1-2
地点:草场地工作站-会议室
导师:戴旭+王凯
学员:张雅林雅子)万连钧安托万)肖凤玉清莲)李松林松林)张映玲五花肉)李淑岩番茄)章燕(泡泡青)汤彩云(甜橙)
笔记:李新月
策划:梁丑娃、王凯、王坪 + 母亲影展团队
第一部分 /作业现场反馈
张映玲
📹月薪三百元的生活如何度过
王凯:五花肉阿姨的作品让我想到我和我妈妈,按照我平时聊电影的方式挺羞愧的。
张映玲:生活就是平平淡淡的嘛。
万连钧:上一次说到三百元怎么花我很感兴趣,感受到五花肉生活节俭,但内心很丰富,家里很有爱,特别是有孩子的爱,拍戴旭小时候得那么多奖状,她说心里美滋滋的,我心里也很激动,我孩子跟我不在一个频道上,我很羡慕,感受到是满满的爱带出的孩子。
李淑岩:我看到的是流动起来的爱,家里的奖状摆的满满的是妈妈对儿子的爱,另一面是看到戴旭买的吃的,两个人表达爱都是直白的,她拍什么说什么都是很直白的表达出来,我看到了她片子的风格,不同亲子间表达爱的方式感觉不一样。
张雅林:一个是让我知道三百块钱怎么过一个月,日子平平静静过,大家都是一样的时间享受着生活,从时空上来说,大家都是一样彼此爱着。
章燕:我看了这个片子一颗心落地了,五花肉过得很幸福,就像拍的时候说的,家里充满爱,重庆娘家人的爱、母子的爱充满这个家庭。特别佩服五花肉拍摄空间感很强,非常有序的让人看到这个空间是什么样的,爱是你的短片最突出的主题,谢谢五花肉。
郑忞:想问五花肉,拍完了最后落到钟上唱起了歌,你当时在想什么?
张映玲:一个人在远远的地方,准备这么多食材,是很凄惨的,没有人和你分享,就是一个人憨憨的吃。虽然是打折的,它始终是食材,有人分享就好了,有家人在身边,那才叫幸福。
张雅林:你和孩子多远?
张映玲:儿子在个旧,我在昆明。
李松林:心里有爱不管在天涯海角也是有爱,我觉得五花肉妹妹很会过日子,不像我们家里乱七八糟的,戴旭很暖,想得比女孩子都周到。
戴旭:我们回到作业本身,谈到三百元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对于我来讲我看到的是现在三百元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是吃穿不愁的物质生活,她拍的时候想到三百元的生活还是很满足。生活中我妈经常会唱那首歌,她会唱“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个旧”,对我妈来讲还是会有相对孤单的部分。
我觉得理解三百元还有更长的纵深,从2004年持续了快二十年的三百元,对她的生活在过程中造成不同影响,生活在异乡还要养自己的孩子要怎么生活,最早的三百元和现在的三百元是不同的,可以就这样的一个题目继续拍下去,就不单单是看到现场的吃的东西。可以回溯过往三百元的人生,又延续到后面申请低保,以及现在和社区间的关系,我觉得这个是能串联的东西。
张映玲:三百元下有好多的疼,你们这些小孩是看不见的,差不多我就崩溃了吧,就是这个道理。
章梦奇:我看这个作业觉得很痛,五花肉阿姨说的痛是她具体的回忆。我在想一个人什么时候会把吃的都存储起来、摆出来?我在2020年的1月到3月干过这样的事情,每天看到还剩下什么食物,这个本身是让我觉得很痛的事情,你每天都要觉得让自己不用担心吃的东西。
我对戴旭家很有感觉,它是一个八十年代的家,像是奖状那个时期的家没有改变,所有家具都是这个家刚刚形成的样子,就是那个一家三口时的样子。我不觉得五花肉阿姨要把那些痛一一讲述,已经可以通过关于现在的记录看到阿姨生活的厚重,和年轻的人轻的那一面。
我觉得五花肉阿姨应该持续的拍下去,你们所有的经历都因为此刻的书写、创作没有白过,包括那些崩溃的时刻。你在拍摄家庭的时候可以讲述每一件家具的故事,可能会带出一些关于过往的经历,比如你如何购买的每一个家具,这就变得具体和细节了,这是我的一个小建议。
高昂:五花肉阿姨的视频,我只想说,怎么有人可以用一个视频直接拍出来一个散文!从房子的布局中儿子的奖状,到讲述300块一个月的生活,再到疫情下准备的食物,再转到房子里的钟,唱起为什么流浪。这些看似零碎的日常,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内驱力,发酵成了一个在人世间流浪的女人的度过抵抗的故事。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戴旭。我们在素材工作坊里提到过“残酷戏剧”这个话题。我觉得戴旭拍摄的素材和阿姨的素材是两种不同的残酷戏剧。五花肉阿姨的素材,是日常乐观下隐藏的那种沉重的生活;戴旭的素材是被现代社会掏空的年轻人的残酷日常。我觉得这其中有着相互呼应和打通。
王凯:阿姨还是一如既往的乐观,得意于自己的坚强和生活的智慧。她为疫情带来的麻烦提前做好了准备,贴心的儿子也没忘记寄来多样的物资,各类食材也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储备的满满登登……知足的余韵还在,话锋却一转,唱起《橄榄树》: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阿姨好奇我和我妈妈的生活,也许是因为我们是这次工坊里唯二参与的另一对母子。也许相比于她选择展示儿子的贴心乖顺,而我妈却选择让大家为她与儿子的舌战做法官。总之,更多有意思的展开兴许在后头。
王坪:我想五花肉阿姨是很有创作意识的,这次她的作品又超出了给她的命题“300/月怎么花”,让这次的作品更丰富和完整了。拍摄的镜头总是带着一种抚摸感,五花肉和戴旭的家,干净简单的房子里,每一个家具都是被精心呵护过的样子,接下来把她如何精细地策划生活一一讲述,然后看了她为疫情准备的食材,在看到如此精心呵护的家和丰富的食材之后,她竟然唱起来一句“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这才回味过来,原来每一个家具都是上世纪——也许她刚刚结婚时的样子,每年给她带来那么多肉的是远在重庆的家人,让她美得冒泡泡的唯一的儿子是常年不在家的,所有为疫情准备的丰富食材只是给自己的……这些隐在背后的那些过去与现在的孤独和酸楚,却用一种少女梦幻式的表达——“噗通噗通噗通”、“哆来咪发嗦啦希哆”……这就是五花肉的天分。
汤彩云
📹讲述为什么向往远方、热爱旅游
汤彩云:在录制的时候有些东西说出来的时候没有狠下心,没有说的那么仔细,片子不长,后来又准备了一下,好多事情触景伤情吧。
张雅林:我和甜橙一样制作了相册,迈开脚走出去,拍拍片子,给自己一个纪念,给孩子们一个纪念。
万连钧:甜橙讲自己2013年黑暗的岁月,度过后选择迈开腿走到远方,我原来也想过,但是始终都没有迈开腿,通过你们讲的我会也努力拍点东西,之前都是看别人拍,有启发,很愿意自己多尝试!
张映玲:我是一个井底之蛙,像她学习在两癌之中能这样坚强的走下去,学坚强,迈开两双腿,出去走一下。
章燕:确实甜橙是很坚强的,我觉得甜橙很用心,把去过的地方都做成一本书,那也是很好的遗产,我很喜欢她第一个镜头,那是个视频,那些马在饮水,想问一下你为什么把这个镜头放在里面?
汤彩云:我先准备的是一张照片,那是我人生中第一张照片,弟弟给我拍的,后来我又想到今年去新疆的视频,很喜欢自然和马,就用了这一段。
戴旭:一开始的讲述是比较痛的,选择了青山绿水的视频来组合,我觉得是很奇特的,这个形容词可能不准确。我想到两层,一是两个癌症下的冲击,它是怎么会这样发生的?两癌之前的人生是怎么走过来的?后半部分会想听在旅途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关于你如何到达那里、你发生的事情,不是景点的介绍,可以用镜头拍到那个画册,你站在凯旋门前的心情什么样的会想去听。之前有一位中年的阿姨去全球各地旅游,旅游是能够完全解决自己在某一个阶段感觉人生走到尽头的东西吗?这个可能是关于未来的。
万连钧:她对自己的人生是积极的态度,两场大病之后要把人生活得更精彩,从这个画面展现出来。
王凯:我觉得讲述本身非常有力,感觉我妈妈和同龄人交流时和与我交流时不一样,这是我觉得讲述的力量,像是同龄的兄弟姐妹的力量,可能比在自己的兄弟姐妹身上得到的是更有营养的,我不知道原因。我感觉到痛心,我妈妈要听到这么痛感的故事才被激励,向往自由会这么迟到,这可能和大环境、和对女人的教育有关,如何让拥抱自由和迈出步不要迟到,这是我想到的。
王坪:
原来她名字里的那双脚是她看到了自己生命的象限之后,作出的人生调整,向着她更想要的人生走去。期待看到她在调整之后,在后来每一次的旅行之中所获得的新的认知和体会。
你在去不一样的地方,这么多陌生的东西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你经历的事情有没有对你人生的想法有什么改变?这个也许是可以更深入讲述的地方。我觉得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如果人意识到自己是随时会死的,才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会知道什么对自己更重要,这个力量是意识到自己会死带来的。
高昂:感觉通过视频更了解甜橙阿姨了,特别想知道旅游这件事情为什么在2013年之后对你是最重要的,疫情不能出去旅游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当不能出去的时候你是如何度过生活的?我觉得每个母亲对自由的解读不一样,清莲阿姨是在自己的绘画的创作,安托万阿姨可能是更了解儿子,不一定是出去旅游。我感觉自己和母亲们比就单薄的像一张纸一样,当我们看到了五花肉阿姨生活的空间就能感受到背后的沉重。
郑忞:她在2013年到2014年不止做了两次手术,实际做了三次,现在说话的声音嗓子都没有恢复。我知道在2013年以前她没有这么频繁经历旅行。我姨是1959年出生的,那时候是大饥荒,我觉得可以讲讲2013年之前的生活,往前拉长了讲。生活有那么多变化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个故事就可以拉长一些,那些很难受的可以放一放。
章梦奇:我感觉到每个人都在生活的轨道中突破了一些东西,你很快的向我们敞开了自己的生活,不只是我所看见的那些爱拍照的阿姨形象。我们不是要苛求上一辈要怎样,每个人生活的时代造就了你在面对事情的选择,当然也和具体的人有关,有的人不顺应时代。
为什么有母亲影展、妈妈工作坊,我们想把最爱的人在惯性中推一把,我们这一代人需要看到上一代人自然而然消化的、被遮蔽的东西,那些被忽视的、想逃离但不知道要逃到哪里去的,你们可以打开它,可以看别人试着往前走一步。为什么创作是重要的,我们借着创作推自己,看自己的同时看到更多,它是反观自己的方式,对于妈妈们生活的年代创作是很难,这是我们这一代的幸运。
不是要去揭妈妈们的伤疤,你们觉得「这值得说吗?」的东西恰恰是很重要的,讲述很重要,对我们说很重要。如果没有病痛,我们可不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呢?是可以的,这是我们为什么做件事情的原因。
高昂:甜橙阿姨本次的视频的开头是一群马,在河边饮水。从这个画面和甜橙阿姨的声音,我们知道了关于甜橙阿姨的故事,那段改变人生的事件。然后镜头切到甜橙阿姨自己。是一个从左侧边看下去的镜头,甜橙阿姨跟我们讲述自己人生中最珍视的物件。我觉得很妙的一点是,甜橙阿姨用了意象的视觉语言作为开头,而且这个视频所表达的意境是与叙述相反的。我们可以知道接下来的写实的叙述可能是走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感觉从这次的视频里,我开始了解甜橙阿姨,因而想要知道更多的关于甜橙阿姨的故事。
我觉得接下来的创作,甜橙阿姨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比如摄像机换着不同的角度来讲述自己这些珍视的用照片做成的书。就比如说,如果甜橙阿姨想要强调自己情绪的时候,就可以把摄像机对准自己;如果想要强调书上的细节,可以把镜头对准书;如果想要强调自己跟书的关系,可以找好角度,把自己和书都框在镜头里;再比如说,当阿姨想要营造一种与他人共享的感觉的时候,可以把镜头当作一个人,来讲述。讲得更细节一些,可以尝试着讲述同一个故事多次,看看会出来什么效果。
肖凤玉
肖凤玉
📹绘画加旁白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戴旭:清莲阿姨的讲述是我们不太常听到的讲述,我觉得是我们所谓的「祖国母亲」到现在的东西。
肖凤玉:我生于那个时代是年轻人不能想象的,生病都是靠拖的,拖的过是人,拖不过是鬼,尤其是农村人晓得那个滋味。
李淑岩:清莲大姐最给大家震撼的还是叙事能力很强,我没有经历过,听父辈讲过,因为再往上都是从农村来的,给我讲述不够震撼的感觉。清莲大姐的讲述非常生动,让我们看到她的出生和之后的经历,我看到她的视频看到人家讲述的苦难,对比自己经历的事情都太轻了。
万连钧:一下把我拉到小时候,经常买一些图书看,我心想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才华,我觉得清莲要更多的拍出来。原来我就是觉得要读书去系统的学画画才能讲故事讲这么精彩,完全颠覆了我,我为她点赞!我觉得很好,就像小时候的连环画一样精彩。
清莲:我瞎画的,大家看写意,不看技艺。
王坪:在农村很多没有上学的人都很会说故事,那种特别土的土话里凝结了很多智慧,我妈当年也是上过高中的,她有时候会想加一些成语,我会鼓励她放弃这些,你怎么和镇上的人说话你就怎么说,我觉得这是她生动的来源,也是因为她的性格和她的天赋。我觉得不一定是上了学学一个专业才行,我感觉同一个事情我妈说出来和我说出来就很不一样,我说出来就像白开水。
章燕:清莲很内秀,讲故事绘声绘色,能学出当时的语调,我觉得特别适合当老师,学生都会很爱听。我在想梦奇采访的老人为什么给我的印象没有这么深呢?我觉得就是她的绘画,绘画和讲述加在一起太厉害了,片子从始至终都有很大的特点,太生动了,太好了,不是恭维你。你对童年的记忆那么深刻和清晰,我当时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没有你这么清晰。
肖凤玉:那个时候印象太深了,我出生就是六月份,家里就吃豆子,没有奶吃,1958年吃野菜实在吃不进,奶奶把自己的粮食磨成粉用水沏,比清水浓一点给三姐妹喝,喝了才有一点力气,我印象太深了。
章梦奇:今天看清莲阿姨的作业感觉是碾压式的,我们这些孩子在给妈妈们上课,实际上是你们的伤口在教育我们,我们怎么能当你们的老师呢?尤其是对生活如此有准备的人,我想这个画应该继续画下去,这就是有准备的人,我对于你成长的年代有一些了解,采访了几十个老人那时候的记忆,很少有人像你讲的这样有细节有侧重点,很多人经历了伤痛,但你记住了什么要打一个问号。
清莲阿姨不只是讲一个故事、有叙事策略,这里面谈到了个体和时代,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这个人在这个时代里。疫情这三年大家都经历了,但是你记住了什么?清莲阿姨讲到村里有人饿得不行了开始死人,家人去把葬礼的菜带回来吃,清莲阿姨在小时候就在想什么时候有死的人我就可以再吃东西。
你记忆什么事反映了你怎么看这件事情,她不只是讲了记忆,她讲到自己对于人生的苦难如此不自知,非常坦诚。比如讲到文革,绘画和讲述非常有侧重点,你家里经历文革有父亲、叔叔、姐姐和自己的四件事情,最后你成为了加害者,你坦诚的说出来那个时代会给人带来什么灾难,一句话带来五十张大字报,你画出了妈妈追着打你,你随意说出来的一句话变成了那时候批斗你父亲的人。
我只能说清莲阿姨是一个很有准备的人,我们可以更早一点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成长的时代和现在的时代,这些也是讲给我们这些更年轻的人,比如李新月同学,你为什么采访不进去你的外婆,为什么听不进去你的奶奶,这个也是问我自己的。
王凯:一个人无法表达的时候这个痛苦就会遗传,你像我们平常不太好去提出一些字眼,我不知道文革之类的字眼在什么时候说合适,但是对于你来说是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个人的事情,你在解放我。她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可以去看见,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力量的,谢谢你清莲阿姨!
张映玲:我看到清莲姐的片子我自己都震撼了,说的相当好,讲出了一个时代又画出了一个时代,真的震撼了。
张盾:清莲阿姨不只是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用丰沛的细节还原自己的经历与遭遇,让记忆视觉化的显形出来,您不是一个被采访者,是一个有主动性有动力的创作者,我觉得这个是特别震撼的。尤其讲述的是饥饿,还有那种暴力,这种种的事情亲历者不能主动的讲述,你可以做到,我觉得你是非常主动的创作者。
你的画非常让我惊讶,像明清时代的绘本,讲述像是说书人,能让人完全沉浸在你讲述的细节里,先是出生,再到大炼钢铁,再到文革,代表您那个时代充满细节的画面,有一幅画是清莲阿姨的妹妹上不出厕所,那个人是非常大,周围的树和环境特别小,它不是写实的,那个人很怪异,好像因为饥饿、疼痛陷入到幻觉里,我感觉到这个人非常痛苦。
我想一些场面您不一定都亲眼看到,比如您的父亲和叔叔相拥,您用想象还原了,不仅仅是对物质现实的还原,我觉得这些都不存在好与不好,就是你这个人的本身。
肖凤玉:我没有亲眼看见那个画面,那个时候是六月天,我爸爸去看叔叔,那个时候我十多岁。叔叔有一个止血的咒语,科学无法解释,在那个年代会被说成是「牛鬼蛇神」,实际他是一个心很好的人,帮别人免费去止血,这件事本身是是没什么事的。是因为他看到林场里的人偷东西会站出来说,在当时被公报私仇批斗。
章梦奇:对清莲阿姨唯一的建议就是把所有你想说的都说出来、录下来,你这种想要诉说的东西对我们新的一代人,我不知道大家能理解多少、感受多少,你的讲述非常有效,你的绘画又那么有效,让任何没有听到一点那个年代故事的人都进入进去。我就觉得你要尽可能的说,哪一天你不要惊讶,美术馆、博物馆会收藏你的画。
“民间记忆计划”做的就是去采访老人的记忆,我从2010年就去采访老人的记忆,那些老人比你年纪大一些,生于一九三几年,你们经历过这些年代的人的记忆的的讲述很重要。你的绘画太特殊了,在几千人中都是特殊的那个,说这些是想让你知道多么重要。
王凯:这位妈妈将自己和她所成长的60、70年代社会背景并置起来,讲述着时代及时代中的自己,并用自己的绘画再现了种种记忆深处的场景与时刻,语言十分流畅,事迹细节展开得也相当透明,所有可能因触碰到(历史)伤痛而使讲述变得淤堵或含糊不清的那种可能,在她这里都没有发生。在我看来,这样的作品便有了解放性。
解放了什么?私以为,是讲述本身。苦难留下的创伤之一,便是给讲述创伤带来困难,如果社会面没有给予对苦难充分的反思和讲述的机会,治愈便受到堵塞,留下的便是遗忘——(只能)用遗忘以治愈。这么一来,久而久之,正面去讲述和反思则变得更为艰辛,遗忘会变成一种教育。然而,“真正受到伤害”本身并不会真的被遗忘,它渗透到生活的点滴中,困惑着人们回溯时的情感和表达,后辈会难以理解前辈的诸多境遇,同时,前辈也不知如何向后辈讲述自己…
也许就一件自己心仪的作品做这样的延伸,显得有点过度发挥,人家或许“只是在讲记忆深处的故事”。但我想这位妈妈的丰富性绝对经得起我这番浅薄,于是就略说开了去。期待更多她的讲述。
高昂:清莲阿姨的作品,我完全沉浸其中。这些画和青莲阿姨的话,都极其的动人。到现在过了一个多星期里,我的脑海里还有那条蓝底白花的裙子,疯了的嬢嬢散着的半边麻花辫;踩着爸爸手腕的脚;妈妈打你的棍子。这些细节都太生动,让人难以忘记。我觉得青莲阿姨,就可以这样画下去,讲下去,我可以再听伍佰年!
王坪:这才真正进入了属于我妈自己的主题,她的“正事儿”。小时候零零散散跟我描述过的记忆,终于系统地开始展现。
我最欣赏她的地方,是她作为一个创作者,很自觉的不去强调时代啊苦难这类宏大叙事,而是纯粹作为一个人的生长史,深入而坦诚地把自己最真切的体会呈现出来。并不是说她一个农妇说不出什么艰深的话,其实在那个年代她也算半个知识分子,她的这些在我们看来触目惊心的经历,用的是一种带着巧妙幽默的坦诚来表达,一段历史,一个事件,不同的人讲述出来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们可以明确看到她讲述的角度,有时候真的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名字是自己情急之下按照奶奶故事里的千金小姐编的、幼小的她想吃上一点白米饭和肉,天真地向爸爸抱怨还不死人……等等这些,这让我看到她的一种可以称之为独立思考的东西,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说什么,也知道怎么说更有意味,不会被宏大叙事或环境里的声音带跑,我想这个东西,是一个人能开始真正搞创作的基础。也正因此,让她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真正的鲜活质感。关于人性关于时代,让观者自行完成一次次管中窥豹。引发人思考而不是喊出自己都不完全理解的口号,这才是艺术或者文学需要做的事。
回到她的创作本身,作为女儿,对她的期待更高一些,知道她还没有把自己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她原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天生的表演天赋,以及她绘画上的原创力,都有待进一步打开和释放,包括作一个影像作品,她还没有足够的动态影像思维,接下来我会尽力帮助她去摸索,发展属于她自己的表达形式。
万连钧
📹:缓慢移动着拍摄每天路过的公园,从湖面倒映摇到树、桥、天空。
📹与儿子路边对话
戴旭:连钧阿姨的作业是拍自己的自由时间,好奇为什么会拍这样一个段落?补充一点是,连钧阿姨的所有字幕都是自己上的,自己导出的,非常了不起。这个视频好像是为了妈妈工作坊拍的,有一种拿这个片子理论的层面,也有进入创作延展的状态。
万连钧:我不止一次因为买东西的事情和儿子争执,一片好心买的东西他又不买账,我说这一次就想拍一下,本来是觉得家丑不可外扬,我想了解一下其他妈妈会怎么处理,后来我觉得王凯讲的我也是认可的,就发了这个作业,把妈妈工作坊当成一个可以诉说的地方。
章燕:你的片子很有你的特点,都很有现场性,这都是你的特点。站在妈妈的角度,我非常理解你,对子女的这种爱是没办法的,也知道不该这么做,但下次还会这么做,梦奇小时候所有的衣服都是我跟她去买,她上大学的时候我给她买了两件衣服她穿都没穿,从那以后我就不给她买了。这两年我看直播又想买,想想钱花了她也不高兴何必呢。
站在孩子的角度,为什么他反应这么激烈,我看到他们这一代人自我意识显现出来了,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为别人付出,想的是自己的子女、家人。你们两个不在一条线上,互相听不进去,他觉得他已经成年,要尊重他的想法,我还是挺理解他的,他不愿成为妈宝男,他要成为一个男人,我觉得他说的很对。我能理解你,但是我站王凯的立场。
张雅林:我觉得这个片子是今天四部里最轻松的,我赞成每个妈妈打王凯一下让她泄泄愤。
肖凤玉:我觉得王凯老师要理解妈妈的心,所有的表现都是一个字——爱。第一个就是在那个年代划得来就要买,对你来说是爱,从你的角度看不需要买那么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买,但你要站在妈妈的角度来讲,它就是一种爱。
李淑岩:我在这里面看到了王凯在《瘾》的开头讲述到的理想母子关系的表达,钧姐在这方面有偏差,我觉得任何关系如果永远是相敬如宾不会有升华,需要碰撞,都是在这种冲突中更了解对方想要的是什么,慢慢达到平衡一点的东西,是一种很好的沟通。
王凯:很感谢各位妈妈,我现在感觉注入了一种能量。
郑忞:我觉得她呈现的生活状态可以继续创作下去,母亲是不是内在有焦虑,儿子已经长这么大了,我对他没有了掌控感,心理上母亲更难接受切割,我觉得需要继续想一想儿子在表达什么。王凯在这个里面也需要理解母亲为什么一定要买便宜的东西,可能需要换一种方式跟母亲说这个爱释放的压力,我觉得那个诉求是,我长这么大了,妈妈不尊重我的想法,这里面有很复杂的关系。
王凯:我后来跟我妈妈有聊到,我的包袱很大,我觉得她把自己卷入到只有母亲和妻子的劳动中,没有人帮她过渡出这个角色,我扮演不了这个角色,家里的人都是加固她的角色,我找不到温柔的方式,很懊恼,就会很焦虑。我自认为能一定程度上看到她的处境,但是我不觉得自己是最佳的方式,有的时候会很急。
章梦奇:从这个家庭调解会里走出来,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作业,我和我妈也有很多像你们这样的对话,如果只是谈论谁对谁错有点可惜。一开始是王凯拍连钧阿姨,《瘾》的第一个镜头中是妈妈在展示药,王凯辨识出了这个爱,所以他放在了片头。这一次是连钧阿姨拿起摄像头去审视你们的关系,这是一次不舒服的沟通,但有效。
摄像机给连钧阿姨壮胆,连钧阿姨很信任我们这些人,当她拿起摄像机的时候,她正在做着王凯对她的期待,她的身份有了新可能。阿姨你的好朋友就是摄像机,我想到了「十日谈」的名字,假设说你们有十场对话,分别把你们的困惑在十次对话中发生,这个设置是你来做的,你对你的人生最困惑的是什么,你最想让大家评评理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不管是在影像还是现实都可能彼此更靠近,比如说你问他你去英国是逃离了,那我的逃离呢?你问他要追寻的自由是什么?我觉得这会是非常精彩的沟通,是一种试探,会更坦诚的面对彼此,我觉得今天这个作业很成功。
章燕:补充一下,我看到王凯非常爱妈妈,他的爱的表达是不一样的,你不要看到别人的儿子爱母亲的方式感到失落,我们能感受到。我觉得五日谈、十日谈拍成了会是非常好的片子,期待在母亲影展上看到!
王坪:看安托万的片子有一种很奇特的感受,看着看着就很身临其境,想到自己和妈妈的类似情景,虽然是生活里的琐事细节,但是身在其中时还是拉满了焦灼和无力,小事里都藏着所有复杂矛盾的根源,但同时又有另一种感觉升起,这对母子太可爱了,这个儿子好像活得特别认真,希望对自己的每一个态度和每一句话负责,由于他对母亲充分的爱和某种程度的理解,使得他的表现如此别扭,而这位妈妈在这样的爱里还浑然不觉,但举起镜头拍摄这个行为给了她力量,去对抗这种表面的压力,去尝试理解儿子的真意,真是一个美妙的开始呀。
高昂:安托万阿姨的素材看似在争吵,但我却看到了互相理解。一个在传统环境下长大的儿子,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和创作,反思自我,试图打破一些禁锢的语境。王凯的作品,以及这段素材中,都让我感觉到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怒,这段里有没说清楚的部分,但束缚感很强。应该是始于对世界的抗争。安托万阿姨最后说,我被你洗脑了,是一种理解的努力。但题目里,阿姨大声说出,我不想再沉默了,而这个不沉默,我觉得是一种反抗常规。所以,在这个时候,这两个人共同反抗常规的动作,可能就成了相通的部分,朝着一样的方向走了。
王凯:这样的时刻被拍下来,我开始还是觉得有点丢人的,因为我显得太尽兴了……
意外的惊喜源于我妈愿意展示出来,这就很不“妈妈”,看来这件纠纷背后她认定的那个逻辑,她是真心有信念基础的,有信念基础的情感状态,应该就有作者性吧。如此一来,此次作业绝不是“作业”那么简单了。
全文编撰:章梦奇
「母亲影展2023」影展团队:
章梦奇、戴旭、张盾、俞爽、刘晓倩、高昂、郭旭宏、胡涛、刘通、庄炜、李新月、郑忞
 影展缘起: 始于「草场地工作站」周末线上放映,截止目前已经进行到41场,以延展线上放映的可能,母亲影展以「非竞赛」的方式,不以「热闹」为目的,强调「放映对话」,以助推真实影像创作者的「长线创作」,对话不同参与者个体的思考和反馈。期待更多试图通过创作解答当下问题的新作者,以此为契,落地创作。
 影展宗旨: Mother,Mother,just Mother!母亲影展2023(FILM FOR MOTHER 2023)在现实皱缩时刻,发问真实影像要走向他乡还是故乡?我们期许一种像说话、呼吸、心跳一样的原生能力,自由并负重的进行影像表达。藉由真实影像穿过当下生活,逆流照镜存档记忆,影展宗旨为从自我的照亮到众人的照亮,将创作视作生命之车,一生驾驶伴随。——戴旭执笔
「母亲影展2023」, 全年征片 
👇🏻👇🏻👇🏻👇🏻👇🏻👇🏻👇🏻
↓ 详情如下
「母亲影展2022」文字回顾: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①—开幕影片《玉珍 鹏腾 果果 · 洛洛 朱朱 满满》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②《The River》+《千年虫》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③《和爱有关的日子》+《海,三角梅及写诗的舒婷》(庐舍驻地版)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④《瘾》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⑤《在我的纪录片<来自我的家乡……最棒的一个年>中所有女性角色镜头集合》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⑥《素连说》+《一点点捱》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⑦《居家》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⑧《漂流厨房》+《Face & Time》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⑨《是我吗/妈》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⑩《小孩》+《例行测试与水缸》+《陪娟姐的琐碎时光》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⑪《幸孕旅馆》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⑫ 嘉宾论坛-黄惠侦《日常对话》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⑬ 《三娘》+《Hello 妈妈》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⑭ 《她》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⑮ 《听她说》+《旅行终点》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⑯ 《我也爱你》+《每次见面都像是告别》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⑰ 《三重渡》+《库伦图》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⑱ 《韭菜漫画》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⑲ 《两地书》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⑳ 嘉宾论坛—Ian McDonald :分屏电影制作的探险:政治、美学和意义创造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㉑ 嘉宾论坛—Laura Rascaroli:自我民族志、自传/传记与散文电影中不可通约的主题
·「母亲影展」文字回顾㉒ 嘉宾论坛—洪国钧:纪录片的公共与私影像
·母亲影展——妈妈影像创作工作坊①
·母亲影展——妈妈影像创作工作坊②
·母亲影展——妈妈影像创作工作坊③
·母亲影展——妈妈影像创作工作坊④
·母亲影展——妈妈影像创作工作坊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