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作于2017年母亲节,未发表,为将军系列之二,第一篇《谁是红军大管家?毛主席有多信任他?在将军纪念馆触摸历史》已于去年建军节推出。
1965年杨至成将军标准礼服照
来自黔东南邛水(今三穗)侗族村寨的杨至成(1903-1967),是唯一的贵州籍开国上将,也是新中国唯一的开国侗族上将,因长期从事军队后勤工作,被喻为“红军大管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之父”。今年是建军90周年,也是杨至成将军逝世50周年,在缅怀将军40年戎马生涯的丰功伟绩时,我们也同样感怀杨至成从小沐浴的良好家风和母亲对他的悉心栽培。
杨家悲剧
杨至成是个没有父亲的遗腹子。他出生前三个多月,父亲杨宗越到湖南做买卖,在回程途中被贪财的无良船家推到江里谋财害命,最后连遗体也找不到(各类传记的记述有所不同,但皆为悲剧结局)。那一年,杨至成的母亲吴世福32岁,面对着杨宗越留下的三个娃和几亩薄田,一下成了全家的顶梁柱。有好心人劝她把刚出生的杨至成送人,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吴世福心痛不已,但还是坚定地表了态:“苦是命中注定的,再苦也随他去。我在一天,娃娃就得同我一天。”吴世福下决心要独自把家里的三个娃娃养育成人。杨至成满月的第二天,吴世福就用背带把他背上山干活了。杨至成常常在母亲背上哭了又睡,醒了又哭,直到母亲把活做完下山。
吴世福是黔山侗妇,见识却不浅,孤儿寡母一家四口,家里固然困难,她还是坚持把娃娃送去学堂。杨至成七岁那年,哥哥已到外地读书,母亲把他送进村里的私塾。杨至成个头不高,力气却不小,他看到家里日子过得艰难,放学后就主动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下田割水稻,上山放牛,尽量帮母亲分忧。
已恢复原貌的杨至成故居
这年冬季的一天,杨至成放学后又和小伙伴们赶牛上山吃草。贵州的冬天异常湿冷,牛自个儿找草吃去了,几个伙伴就在山上捡柴烧火取暖。大家围坐在暖和的烤火堆旁聊到夜幕降临,便得赶牛回家。其他小伙伴很快就找到了自家的牛,杨至成的牛却怎么也找不到。几个人在山上仔细找了一遍,无果,只好各自牵牛下山,叫大人来找。九岁的杨至成不甘心空手回家,捡了根木棍一个人继续在黑暗的山林里摸索着找牛,直到天全黑下来,母亲也赶来了,他们才在一个山湾里找到牛。
吴世福看着儿子浑身被蒙蒙雨雾打湿发抖,却还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倔强样子,心里既恼火又欣慰,她把责备儿子的话收回肚子里,什么也没说,轻轻地用手摩挲了一下儿子的脑袋,就和他一起赶牛回家做饭了。杨至成本以为母亲会痛骂自己一顿,没想到她不但没有生气发火,反而安慰了自己,幼小的内心深受鼓舞。从此以后,杨至成帮家里干起农活来就更加积极认真了。
杨至成在村小读了四年,学习成绩一直很不错,在30多个学生中,他的学习成绩总在前几名,后来他考上了城里的邛水高等小学,每天要起早摸黑赶六里山路去上学。在这个新式学堂里,杨至成得以学习国文、算术、社会和修身等全新的科目,眼界大开,对国运时势有了初步体悟。
杨至成墨宝
1917年,杨至成高小毕业,同学和表弟邀他一起去贵阳考学。从黔东南的穷乡僻壤去省城上学开销很大,吴世福摸着家里干瘪的钱袋子,有点犹豫。杨至成的想法却得到了哥哥和二叔的坚定支持,他们很快就做通了吴世福的思想工作。吴世福明白,自己已经把大儿子培养成在外地开办私塾的教书先生,小儿子学习成绩也很好,又有向学之心,自己没有理由不同样支持,于是一咬牙,把手中仅有的大洋递给杨至成,送他去了贵阳。杨至成带着母亲的殷殷期望,顺利考上了贵州省立甲种农业学校,学习养蚕专业。
1921年杨至成从农校毕业,因应时势有意通过养蚕创业开办缫丝厂和丝织厂,以实业救国,走富民强国之路。杨至成和母亲商量,打算回家大干一场,吴世福看到儿子长大成人,有心干出一番事业,心里很是高兴,却也明白黔东南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家里无法在物质上大力支持儿子开发蚕业,创业风险很大,可是作为母亲,她不想给儿子泼冷水,她要支持儿子的雄心壮志,于是对杨至成说:“这是好事,妈不阻拦你。”吴世福还向乡亲借了点钱帮杨至成购置蚕种、桑叶和养蚕场的设备。
无奈造化弄人,当年冬天非常寒冷潮湿,倒春寒也特别长,临近端午人们还穿着棉衣下地插秧,这种天气严重影响了蚕虫的正常生长。眼看着蚕房里许多蚕卵渐渐扛不住严寒,病的病,死的死,杨至成沮丧到了极点。吴世福见到此情此景,心里也很难过,可在初涉世事的儿子面前,她明白自己是定海神针,是儿子的精神支柱。吴世福整理好失望和痛苦的心情,平静地告诉杨至成,一事不成可另谋一事,寨上可种田,养鸭子,只要肯苦干,总能把借乡亲们的钱还清,慢慢来,不愁找不到出路。
1950年杨至成(站立者)在中南区
后来,杨至成虽然没有遵照母命在家务农,而是到外面闯荡,投奔革命,但母亲的教诲和办蚕场的实践,无疑为他日后在人民军队领导军工生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0载漫漫革命长路,杨至成遇到过无数坎坷挫折,无论是在井冈山参加前几次反“围剿”战争身负重伤,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博古和李德等人当作替罪羊而遭撤职,长征结束后在延安因旧伤和高血压、肺结核、癫痫等病严重影响正常工作而不得不赴苏治疗,还是在苏联治病留学时遭遇二战爆发进退两难,最后流落街头做乞丐,种种艰辛磨难都没有泯灭杨至成坚强的革命斗志,从中不难看出母亲那坚毅的影子。
1939年杨至成(左一)在莫斯科合影
吴世福寡母育儿,却有大将之风,杨至成从小就不断获得母亲坚定的支持和鼓励,成了他每每度过难关最宝贵的精神动力。
杨至成之子杨珠江
1936年,病重的吴世福等不到儿子回家,就在老家遽然长逝。参加革命后再也没见过母亲的杨至成在延安得悉噩耗难过不已,胸中又感慨万千,于是挥泪手书挽联一副:“八千里长征报国即为报母,四十年矢志教子亦是教人。”离家数千里,别母逾十载,杨至成只能通过亲手写下挽联悼念母亲,情愈真,痛愈切。1938年,杨至成的哥哥把这副《挽母联》刻在碑上,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让后人得以真切感受将军朴实无华的家风和家教,更加感念将军和母亲为革命作出的默默无闻的亲情牺牲。
相关阅读:
《谁是红军大管家?毛主席有多信任他?在将军纪念馆触摸历史》
外会君原创精选
关注外交座谈会
跟有趣灵魂约会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如需转载请向本号获取授权,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个在看点个赞,给我创作动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