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部武侠片的拍片现场,有个龙套演员准备扮演小乞丐,按照剧本的安排,这个可怜的小乞丐只有一个镜头,因为他一出场就要被一棍打死。
可是他不甘心自己来之不易的镜头就这么稍纵即逝,丝毫不能给观众留下印象,于是找到了导演:
“导演,能否让我先挡一招再被杀死?”
“一招是死,两招也是死,有什么不同?你一出场就死吧。”
导演并没有理会他的请求,镜头前的小乞丐一出场就死了,连一点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镜头外的“小乞丐”,那主动为自己创造机会的活络心思却没有被“打死”。他在接下来的拍戏生涯里一再坚持,屡屡争取,默默地努力,最后终于等到伯乐导演的赏识,获得了出演男主角的机会。他从此一炮而红,逐步登上了事业的巅峰,成为名震江湖的“星爷”周星驰。
记得当年考研时,也被教导过不少“挡一招再死”的临场技巧。比如说,如果没有时间做完选择题,很多人往往会以C项作为答案一选到底,但如果想“挡一招再死”的话,就先抓紧时间认真做前面几道题,将选出来的选项作为后面统一选的排除项,也就是说如果前面几道认真做题的答案分别是A、C、D,那么就将B作为后面没有时间认真做的题目的统一答案,以提高命中率。
至于作文,如果实在没有思路或者没有时间写完的话,那么至少要把前面阅读题里一些大体切题的语句抄上去。
像政治主观题和专业课大题,就无论如何都要亮出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所悟所想写下来,争取填满答题纸所提供的空间。
在复试面试中,如果老师问的问题回答不了,在诚恳地承认自己的专业理解不足的同时,尽量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胡扯”些相关的话题,一方面避免冷场,另一方面争取用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引起对方的兴趣,从而引出一些自己更为熟悉的话题。
这些纯技巧性的考试手段在考研时我都没用上,可我却学会了“挡一招再死”。
当时,我的考研分数刚刚过线,朋友们都认为这个分数调剂无望,尤其是想不掏钱更难,我却不甘心,很想试试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以慰一年来的辛劳。
于是拿到分数之后我就匆匆展开了“网络外交”和“电话外交”,在有限的时间里,一遍遍地上网查找调剂信息,一趟趟地给全国各大高校招生办打电话介绍自己的情况,探听学校调剂的口风——这过程对一个考研“卢瑟”来说绝不轻松,是非常考验体力和情商的,可既然希望再“挡一招”,那个中辛苦自然得默默忍受了。
后来我拿到的调剂结果居然不算太坏,一个山东的重点高校和一个上海的重点高校都打算录取我,鉴于公费和自费的差别,最后我选择了去山东上学,从此便开启了我的学术生涯。
在看似成功无望的时候,如果还能找到一丝机会去拼一下,你是否愿意主动再“挡一招”呢?
记得香港有个感动无数人的边缘小学——鲜鱼行学校,专门招收家境困难的底层学生,10年前因为招到的新生人数不足,被政府主管部门勒令停办,也就是俗称的“杀校”。
行政令下,看着学校“死到临头”,刚到任不久的校长不忍心让孩子们流离失所,经过一番彻夜深思,他下了决心,既然转机难觅,不如和政府“大干一场”,说不定能为学校求得一线生机。于是全校师生被组织起来抗议,校长本人也马不停蹄地张罗着以前在政府教育部门工作的旧交情,向老同事们求救,同时引来媒体广泛报道,博得公众舆论的同情。
最后,政府终于松口重新提供资助,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不但安然度过一场“杀校”危机,还在后来10年的风风雨雨中越挫越勇,发展势头强劲。
如今,学校的事迹已被拍成广告在全球播放,而校长大人也被评为2012年“感动香港年度人物”,为学校赢得了更多的支持和捐助。
正如陈胜吴广在两千年前的豪言壮语所云,“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对于已失无所失的人来说,如果去努力,去抗争,最坏的结果不过还是不名一文,而一旦有所斩获,那他们失去的将是一无所有,赢得的却是整个世界。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看似无望的困境前束手就擒,放弃最后一线生机;又有多少人愿意尝试“挡一招再死”,将危情时刻变成人生的转折点。至少我会相信,多争取一个出镜的机会,人生或许从此不同。

同主题阅读
请在右下角点好看支持原创。
转发朋友圈是最有力的肯定。
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关注外交座谈会
让本号作品饮君陶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