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的身影,曾牵动着多少学子最深情的目光;名校的光环,曾照亮了多少学子最执着的渴望;踽踽独行的求学路上,举头望名校,低头思故乡,多苦多累也不以为然;考上名校,成了一辈子的光荣;与名校擦身而过,凝成心中永远的隐痛。爱恨交织的名校情结真是让人欲说还休:“我想/有些事情/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纪念的/有些事情/能够心甘情愿/有些事情/一直无能为力/我爱你/这是/我的劫难。”眼下的青春、未来的人生,牵着一个不肯罢休的梦想,你在奋斗的路上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蓬勃的心跳,可是,这个社会的心跳,你孜孜以求的名校的心跳,你听见了吗?
名校之否证主义
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在于它正确(任何伪科学也可以碰巧正确),而在于它有错误,可以为经验所否证。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理论都包含着可能的错误,这是科学永无止境地发展的源泉。
——波普尔
虽然现在时兴谈名校,但如果追问一下“什么是名校”,你会发现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可以定性定量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从属于个人和心理的,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名校的样子。不过却存在一个普遍的心理趋向,那就是人们通常夸大了名校的好处,甚至把它神圣化、完美化了。享有盛誉的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课堂上做过一个非正式的调查——让学生估计他的身高。默顿的实际身高为6英尺1英寸,结果所有的学生都高估了他的身高许多,这一方面可以看出默顿身上的魅力,另一方面却反映了人们的偶像崇拜习惯于把偶像去人格化。对此,默顿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应该把科学家看作人,而不是神,因为科学巨人也是处于人们不可避免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承受着方方面面压力和体验着形形色色激情的人。这个认识移植到名校身上也是成立的——名校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它也要处理各种社会关系,面临各式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名校既不是人人适用的万金油,也远非完美的天堂。
有一位大学校长说过,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永远的中心。但事实上,许多高校对科研的重视远甚于教学。普通学校如此,实力雄厚的名校因为拥有更多的科研机会,“重研轻教”可能更严重。即使在国内一些顶尖名校里,“重研轻教”的现象也经常可以看到:教授少有精力承担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图书馆不被学生重视,有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的学术书刊日渐失宠……从一定意义上看,名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并不是在国家投入的马太效应中逐渐拉大,反而是在世俗化的路途上慢慢缩小了。如果你是一个非名校出身的本科生,在对母校治学氛围失望的情绪困扰中,渴望通过考研闯进名校去感受真正的学术殿堂,也许你会继续失望――在名校无与伦比的平台上,没有与之匹配的无与伦比的培养模式,仍然只是让学生通过日复一日的实验锻炼动手能力,在科研项目中挣取“工资”,在机械的数据采集和思想移植过程中拼凑论文,独立思考、人文关怀、学识底蕴、学术视野,统统在远离稳打稳扎和创新激励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灰飞烟灭。
与此同时,让“寒门”学子最害怕的近亲繁殖这种学术慢性病,在名校中依然找不到治愈的良方。
公平地说,从最近几年的高校招聘来看,高校对学术人才的聘用已经开始明确拒斥近亲繁殖了,但招聘思路不等同于招生思路,血统论作为根深蒂固的思想顽疾流行于高校师生的头脑中,并非朝夕之功就能抹杀的。特别是在名校研招中,有意无意地践行血统取才依然是个庞大而坚韧的问题。
许多名校导师对一次性选拔考试往往抱持怀疑态度,他们对考研学生不太感兴趣,而更喜欢推荐免试的优秀学生。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推荐免试本来是一种更有利于发掘人才的招生方式,但由于推免生可以免试,因此名校出身,甚至是本校出身,就成了一个更值得信赖的砝码。于是人们常常会看到,越是有实力的高校就越愿意留住自己的嫡传子弟,在有的名校的研招名额中,推免名额占去了半壁江山,而本校推免生更是一家独大。有人分析认为,名校不太愿意接收普通学校的推免生,是怀疑普通院校毕业生的生源质量。而名校之间往往也有对等交换,在这种情况下,享用这些推免名额的就更不可能是普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了。还有人认为,一些名校导师确实偏爱本校生,即使他们成绩低一些,在师生互选的时候老师也会选择本校生,但这并不是歧视外校生,而是老师对自己学校培养的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更熟悉、更放心,因为很多学生在本科期间就在实验室帮忙,赢得了老师的信任。姑且不论这种不愿接纳跨背景(包括学校背景和专业背景)学生的心理是否过于短视和急功近利,只需给近亲繁殖的躯体把把脉,我们就不由得担心,如此保守不化的心态,对于极欲通过考研来改变出身的非名校生来说,是一种何等残酷的现实?
更残酷的现实在于,即使考入名校,有的考研人也许也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学校出身。某重点高校2009年的教师招聘计划中,明确要求应聘者“第一学历系在国内外著名院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个别院系甚至要求人才来源于“知名导师培养的优秀博士”,不只是高校,社会上一些有实力的用人单位招聘时同样看重应聘者本科的名牌出身。现实如此无奈,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既然学校出身已经无法改变,那就专注于自身实力的发展吧!考研,不过是人生的另一个加油站而已,不要再为它加上过多的期许。
在名校被拉下神坛的今天,考研应该回归为一种理性的选择:在你的生命中,青春的分量和名校牌子的分量,孰轻孰重?普通学校与名校之间的距离,你与名校之间的距离,孰远孰近?考上名校的几率和遭遇血统取才“潜规则”的几率,孰大孰小?普通学校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扣除考研的机会成本,名校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扣除考研的机会成本,孰高孰低?普通学校毕业的年轻的研究生和大龄的名校毕业生的竞争力,孰强孰弱?统统掂量过之后再做考研选择,即使名校情结在心中横穿而过,也容易稳住阵脚,理智地敲定奋斗指向。如果在你的深造需求中,名校能提供的丰富人生的养分并不比普通学校多出太多,而几年求学光阴换来的只是一副更加华丽的皮囊,你就没有必要把过多的青春挥洒在望不到头的闯荡名校的荆棘路上。事实上,只要拥有一个合适的治学平台,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自身的完善和对平台的合理利用,从而把深造的效益最大化。如果我们留意一下那些功成名就的教授们的学校出身,你会惊讶地发现,为数不少的人在求学路上并没有带上名校的光环,然而他们的治学成就却为人生赢得了更大的光彩。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什么是名校?我们试着找一个侧面回答的答案:有实力、有特色的学校不一定是名校,有时候一个学校的名气更多地是来自所在地区的实力和名气,比如东部发达地区的学校,获得的资金投入多,受到的关注度高,名气自然不小。如果自身水平在两可之间,考研完全可以抱持更务实的态度,折中选择那些名气不大、实力却不容小觑的中西部高校。所谓凤尾鸡头,普通学校的科研环境如果同样能让你如鱼得水,你会更容易拔尖,更容易出成果,也更有利于未来的长远发展。
在学校的选择上还可以参照海外留学生对国外高校的取舍标准——如果同时被几个学校录取,他们不会完全按照大学排行榜上的位次去选择就读高校,而会把学校的名气综合进学校为他个人所提供的平台(包括专业实力、团队质量、科研资金、科研硬件、科研氛围)去考虑。全面地考虑这件事之后,你会发现名气不过是个出色的点缀。
林语堂说得好:“大学之味,应系书香而已。此外如牛津之口腔,剑桥之蓝衣,耶鲁之拍肩,哈佛之白眼,皆风气既成以后之皮毛形态而已。”的确,最是书香熏染人,名校的貌若天仙、气质逼人不过是南柯一梦,书香缭绕处才是心之所归。好读书,读好书,始终是学生的应有之义啊!
名校之历史主义
在前科学时期一种理论独占鳌头,就会成为范式。科学成就成为范式必须有两个特点:它能够把一些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它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
——库恩
对名校的争议再大,名牌效应还是无法叫人忽视的。我们都知道克林顿毕业于鼎鼎大名的耶鲁,又有几个人知道他的第一母校是乔治敦大学(那时候对于申请常青藤名校他可是连想都没敢想);现在世人皆知奥巴马是哈佛法学院的高材生,还有谁会记得他高中毕业后曾经就读过的加州西方学院(那时候他也只是一个刚戒毒不久的青涩小伙)。名校的光环竟是如此耀眼,可以让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名校到底是什么?简单一点,名校其实就是一堆历史,一堆值得骄傲的历史,正因为她有历史积淀的资本,才最终确立了自己的声名和威信,于是社会的各种资源逐渐被吸引到她身边,或从中吸取养分,或为她排忧解难,形成了众星拱月的名校效应。名校之于学生,如同肥沃的土地之于农民,要想种下的庄稼有个好收成,就要在养料丰富的土壤上耕作,同时还要气候、水利等基本条件充分配合,这样才有望丰收。
虽说在学术精神层面上,名校似乎已然“流落烟花巷”,但与普通学校相比,名校拥有更强大的实力和魅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师访学、驻校和主持重大科研项目,这点是不容怀疑的。要想与名师进行直接对话,身处名校无疑机会更多。即使是在名校“泯然众人”的不足之处,我们也要有区别对待的灵活性。比如说教授不上课,我们可以直接去找他/她请教问题,这时候,同校身份的认同感和地缘上的便利就是优势;汗牛充栋的图书馆虽然被忙于实验的理工科学生无奈冷落,但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学术条件之优越却是显而易见的。
名校是社会精英的聚集地,无论是在此讨论学术问题还是建立优质的人际关系网,优势都难以估量。一位语言学教授在回忆他的美国名校研究生生活时提到,只要随便在楼梯口碰到一个人,他都有办法帮忙解答语言上的困难,不管是英文,还是拉丁文、德文、希腊文,在名校里,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不单是学富五车的教授,还有那些身怀绝技的同学们。
确实如此,暂且不论名校的软件环境的提升空间有多大,在国家投入逐年加大的情况下,其硬件方面的质量肯定是诱人的。名校实力的外化表现就是她提供的机会繁花似锦且非比寻常:图书馆馆藏之丰富与珍稀,实验室设备之先进与强大,研究团队学术背景之深厚与科研实力之雄厚,国内外交流层次之高与机会之频繁……如果你有能力利用好这些资源,名校确能成为你的风水宝地。
所谓“艺高人胆大”,名校的眼光和胆识,也非一般人所能及。近年来许多研究生招生培养机制上的改革都是从名校起步,进而拓展至全国高校的,比如导师资助制、高额奖学金制、交换生、国内外联合培养等与学生利益攸关的政策的出台,都与名校改革的气魄分不开。名校底气充足,目标高远,往往敢为天下先,改革步子快,力度大,在校学生能享受到的学习和科研上的实惠就会比较多。
名校身上散发的矛盾气质,很大程度上只是来自我们认识的错觉。在你为做选择左右为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澄清几个误区。
从外校考进名校的研究生往往能感觉到名校土著那种与众不同的优越感,认为他们身上更多地带有这个学校的气质,因此失去了心理优势,行为举止便带着“鲤鱼跳龙门”般的谦卑。其实,没有心高气傲的“学术障碍”是件好事,这样的人后劲可能会更足。从学术能力和知识面上看,外校来的学生不见得不如本校毕业生,而那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会使他们更认真,更努力,更加珍惜身处名校的机会,最后出成果的往往是这些脚踏实地的人。
诚然,单就名校气质而论,土著与非土著的差异也许是无法克服的,但气质不等于一切,一个从普通学校考进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研究生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北大土著之间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北大自由的个性和不羁的风格能在他们身上流露出来,高兴的时候他们大声喝彩,很放得开,而我们更谨慎,但在需要团队合作的时候,我们更有优势。”聪明人懂得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所处平台上的各种资源。有人考进名校,仍然被挡在隐形的名校壁垒之外做“二等公民”,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有人却通过名校的镀金之旅换来华丽转身,短短两三年之后就能回到本科母校当上大学老师。
通过名校之旅实现人生的三级跳,的确是许多过来人走过的成功路。但考名校就如同种庄稼,只有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期待来年的五谷丰登。考研并非实现名校梦的唯一出路,也不是考取名校的最后机会,甚至也不一定是最佳时机。以目前招聘单位的本科出身论而言,反正考研时已经无法改变出身,那就不需要再心急火燎地在名校门槛外争得头破血流了。有人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这句话虽是调侃,却也道出一个事实,那就是考名校的竞争激烈程度是随着学历的升高而递减的。如此说来,如果在考研的时候实在没有多少把握,也不想冒太大的风险去考名校,何不等到考博的时候再一试身手呢?今年成功申请了清华大学博士后岗位的一名博士毕业生,他的本科是在青岛大学读的,硕士是在广西大学上的,而博士学位则是在山东大学取得的——从二本高校到211工程高校,再到985工程高校,最后闯进国内顶尖名校,如此铺张的学术路线对于怀有名校情结的考研人来说,也许恰恰具有标本式的启发意义。
还有人认为,读研肯定要上一所比本科学校层次高的名校,如果掉了档次,就会心有不甘。这种心理可以理解,却不免过于教条。还是那句话,求学平台并不完全取决于名气和排名,专业和导师的实力、研究团队和科研项目的状况,都是很重要的砝码,把这些因素都放进你的择校公式里,计算出来的结果对你来说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再搬出本科出身论来说,那就是,出身既定,识时务者为俊杰。
名校固然有千般好,但那里并非灵魂拯救的场所。有人以为目前自身面临的许多问题只要考上名校就能得到圆满的解决。事实上,名校不是麦加圣地,她只是一个治学场所,既不能拯救灵魂,也无法消除人生困惑。如果没有“自我救赎”的能力,名校一样会成为你的滑铁卢。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志存高远可以促使潜力发挥到极致,而胸无大志则会使既有能力萎靡不振。认清种种现实以后,如果最终理智地确定名校为奋斗目标,你未来的学习境界会不一样。
名校之反对方法
一切方法论,甚至最明白不过的方法论都有其局限性。科学到处被非科学的方法和非科学的成果所丰富,而经常被视为科学本质部分的程序却被暗暗地放弃或取代了。
——费耶阿本德
美国评判顶尖名校的一个标准是“录取考生报到率”。如果怀着名校情结去看这组数据也许会很惊讶:2007年,哈佛在该项评比中拔得头筹,有78%的录取考生跨入校门,普林斯顿、耶鲁的报到率为72%,斯坦福69%,麻省理工65%,伯克利35%。难以想象,像伯克利这样的世界级名校竟然只有1/3的录取者去报到,导致校方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一个班要建三个班的编制!
我们不禁再次迷惑:究竟什么是名校?
深入地看,名校之名,其实不在学校本身,而来源于她的老师和专业的质量。明白了名校的定位,我们选择的视野就不会再局限于名校这一点。事实上,跟名师读名专业才是考研的真正意义所在。
有人总结出这样的经验:本科选学校,硕士选专业,博士选导师。这句话不无道理。高考的时候考虑的东西比较单纯,而考研时思想、兴趣都已成熟,要考虑的现实问题也更多,选择就会更切合实际。人们往往认为,学校出身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定下来了,但是专业与导师的重要性却是在研究生阶段以后才开始逐步显现的。如果说考研时追求名校的是理想主义者,那么追求名师和名专业的则是务实主义者。作为一个以“研究”为本业的学术圈中人,研究生的出身与其说是他所在的学校,不如说是他归属的导师和专业。
我们都知道阿喀琉斯之踵,那是强人的软肋所在。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对于被人们魂牵梦绕的名校来说,她的优秀也无法面面俱到,具体说来,在强校的学科建设中会有弱项,而有实力的学科也可能分布在不那么显眼的学校里。一位重点大学校长这么表述他的办学理念:“我们现在要建世界知名大学,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科齐头并进,而只能在资源匮乏的基础上选择二至三个学科进行建设。学科建设永远是大学的龙头工作,所有的世界知名大学都以学科为代表,说到数学,我们会想到剑桥的三一学院;说到物理,一定会想到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说到公共卫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哈佛;说到法学,我们一定会想到耶鲁。所以一流大学并不是所有学科都处在一流,只要有一个或几个代表性学科就是一流的。”由此可见,名校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当她把大部分精力集中于有实力冲刺一流的几个学科的建设上,而你不幸考到她的“阿喀琉斯之踵”门下,在庆幸自己跨入名校大门的同时,你会不会为自己的前途产生一丝忧虑?
对学科的判断很重要,对专业方向的选择也同样重要,因为研究方向的兴衰对研究生生涯乃至以后的事业发展成败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近年一个以日本儒学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上,国内一家日本文化研究所的所长说过的一句话耐人寻味,他说:“在人文学科普遍不太景气的大背景下,今天有这么多知名学者、学界精英聚集一堂,至少说明日本学研究的小环境人气旺盛,前途光明。”为什么说导师和专业比学校对你的影响更大?这是取决于学术距离的,离你越近的小环境,在你的学术生涯中就越有影响力,他们才是真正组建你的学术基因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说,对于小环境的选择尤其要重视。
导师的研究定位基本上就决定了学生的研究定位,这个定位甚至会延伸为终生的研究领域。目前在哈佛大学工作的李若虹博士,当年的硕士导师是研究印度地区人类学的专家,当时她对印度和南亚地区并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学生通常总要选修导师的研究领域,于是经过再三思考,她还是咬咬牙选择了南亚作为主攻方向,进而研究起了藏学,再后来她成为了哈佛大学西藏史的博士。
如果导师的“科研”兴趣在于为自己开的公司打工,投其门下的学生也只有主动或被动地跟上。这样说似乎在谈论旁门左道,但这却是国内学术界见怪不怪的现象:有些导师招收学生,就是为自己的公司变相招聘劳动力——无怪乎有时候导师复试的标准就是用人单位的招聘标准了。
在一个学术圈子里会存在不同的学术传统与学派,这些往往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形成的。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治学风格,他/她的身边会聚集一群怀有同一喜好的学生;不同的专业与方向有不同的科研氛围和发展走向,它们吸引来的也是怀着相同兴趣和追求的人。读研跟什么导师,选择什么研究方向,决定了你拥有什么样的学术血统,在圈内你也就随之拥有一个或显性或隐性的学派标签。对于研究生来说,论出身,学术出身比学校出身要来得更加“体贴”,而学术出身就是从被贴上学派标签的那一刻起形成的。
导师的作用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体现的,但他/她的重要性并不止于此。导师不但能够决定学生的学术血统,还能为学生未来的事业提供莫大的助力。有能量的导师可以推荐学生出国留学,可以把学生留在他/她身边工作,甚至在就业时学生只要打出导师的牌子,就能赢得招聘单位的重视。
话说回来,千万不要以为进了名校,跟了名师,读了名专业,主攻了热门方向,以后就会很厉害。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这么说,目前中国缺乏真正的大师,并不是因为中国人脑子不行,而是另有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精力投入不够。李敖看了胡适的日记后说,他如果不是花那么多时间应酬的话,他的学术成果会大不一样。连大学问家胡适都还有那么大的努力空间,可见我们要实现理想还有多少路要赶,而名校,不过是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出现的稍微舒适一点的驿站而已。
“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幻/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万水千山总是情/聚散也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有山水共作证。”对名校那份热爱,我们可不可以像歌里唱的那样,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后记:这篇文章写得很艰难,改起来也很痛苦,让我不禁有点困惑,毕竟这是一个很熟悉的话题。后来我才明白,原来在我试图劝说后来人理性对待名校情结这把双刃剑的同时,自己内心深处本不强烈的名校情结却在潜滋暗长,只是此名校已非彼名校——随着对国内高校领头羊们“哀其不变怒其不争”的失望,我是多么渴望去高等教育相对成熟的国度亲身体验那动人心魄的纯粹的学术精神啊!可能正是这样的心理纠结,令这篇要求客观分析和引导的文章嗷嗷难产,也更令人对名校情结这份饱含着莘莘学子爱恨情愁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也许只要名校存在一天,关于名校的话题与争议就会永远地流转开去。
谈谈人生
诗意地栖居
请在右下角点好看支持原创。
转发朋友圈是最有力的肯定。
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外交座谈会
后续精彩犹可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