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写于整整10年前,原题《误读之憾》。虽然当初是为考研杂志专栏所作,但解读信息的思路方法,在我看来,是通用的。
       10年时光匆匆过,世上的误读误判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正以几何级数增长。大国之间,不时剑拔弩张,随时可能擦枪走火,如果人们,特别是领导人他们,没有正确解读天下大势,其结果就不只是感叹一句误读之憾那么简单了。
       谨以此文纪念Michael Jackson逝世10周年,并献给渴盼人生顺遂&世界和平之人。
6月26日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我发给朋友的一条短信:“你知道么?Michael Jackson挂了。”几天之后我就后悔了——我竟然用如此戏谑的口吻去对待那个一直想“heal the world”的天才离去,就如同在八卦一出平常的闹剧一样!
那几天让我困惑和震惊的,不仅是Michael Jackson正当年华便”离家出走”,更来自这个信息泛滥的世界在Michael Jackson生前身后的判若两人。 
这些年来,若不是被媒体大肆炒作的MJ的亵童案、虐子疑云和荒唐怪诞的整容绯闻等蒙蔽了眼睛,甚至产生了审“丑”疲劳而避之唯恐不及,我可能会好好地静下心来听一听Michael悯怀人世的音乐,享受一下那些灵动的节奏和舞蹈,而不至于直到他走了之后才在众口一词的悲叹声中明白,那本该用来静静聆听、好好享受的时光都流失于浮躁肤浅的炒作中了。 
误读信息和误判人事的遗憾远不止于此。天才逝去可能无关风月,要是在人生十字路口误判,拐错了方向,沿路风景就会满目懊悔,奋斗激情也只能消磨于无尽的纠错之中。
国内某重点大学以哲学见长,一个对哲学怀有浓厚兴趣的朋友追逐此校盛名,跨校跨专业考了过去。可熟悉了学校情况之后他就懊恼不已。这个大学在几个院系里开设了同一个专业,师资力量因此分布于不同院系,加上校园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院系相轻”的传统,资源无法优化配置使用,一些课程形同虚设。更要命的是,朋友感兴趣的方向偏偏是此校的软肋,就连专业基础课的师资都没有配齐,只能依靠其他研究方向的老师“勉为其难”,讲课效果也就难尽如人意,朋友的满腔热情所受打击可想而知!不幸中的万幸,朋友还很年轻,他决定在此“自学”三年之后再考去更有实力的学校读博,以遂心愿。 
考研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确实令人头疼。学校、专业和导师的信息永远都做不到100%明示天下,由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原因,无论何种信息渠道都不会把我们需要了解的信息传达得一清二楚,我们也就无法通过全面掌握真实的情况来做出完全正确合理的判断。
公平地说,信息不对称也并非完全出于信息掌控者的利益考量和保守作风,这里面除了人为因素,也有客观原因。比如说,考生对考研专业信息的考虑一般都基于同一个院系,而一个学校在不同院系开设同样的专业,因此造成独特的校园政治,这种情况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外校考生则更不容易考虑到这个层面的问题。所以才会出现前文那位朋友“痴心错付”的情况,但这无关校方的信息保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该将问题过多归咎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现实,而应该积极主动地防范问题的产生。
那么,对于目标学校和目标专业,如何才能了解到更多真实的情况呢? 
面对有限的信息,沙里淘金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我们留心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讲话,就会发现他们传达的几乎都是标准的政策条令和不温不火的外交辞令,记者们不可能从中得到如同采访大言不惭的宋祖德那样的畅快淋漓,然而参加了新闻发布会的各路记者仍然可以从那些“官样文章”中挖掘出能吸引读者眼球和震撼视听的信息来。 
这个例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官方发布的信息虽然中规中矩又充满模棱两可的话术,但潜台词还是很丰富的。一般来说,学校和专业的介绍信息往往“报喜不报忧”,里面“好话”连篇,“坏话”却杳无音讯。不过,即使通篇都是正面信息,这“好话”也说得有分寸,尤其是通过比较若干学校专业的资讯,我们就会发现,遣词造句的拿捏之间确实可以揣摩学校和专业真正的实力及其未来预期和政策走向。 
一所学校是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其目标都是基于现有实力的定位。由于国内高校基本上都是政府办学,因此也就可以从学校的发展目标中看出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倾向性——作为高校资金的最大来源,政府投入(包括政策倾斜)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学校发展的快慢好坏。 
对于学校和专业的弱项,其信息也常常通过“反话正说”传达出来,甚至字里行间就能显示其信心的强弱。如果介绍文字里提到该专业现在正在加强某方面的建设,那就说明这方面目前的实力不强,但发展动力和提升空间很大。 
再比如说,在一个专业里,某些研究方向的教授和博导级的师资力量充足,而另外一些研究方向则只有副教授和硕导级别的老师,就可以由此推断此校此专业的实力和研究的侧重点。 
当然,也需要提防学术成见遮望眼。高校师资的职称评定并非铁板一块,有些学校和省份把关松一点,有些对待人才的门槛比较高——东部省份的副教授,到了西部可能就是教授了;名校讲师跳槽到普通高校院所也许可以当上研究员,所以还要平衡各方信息中体现的松紧缓急等不同程度的问题。 
大家通常将官方信息视作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这种判断相当于低估了白开水治病的功效,其实官方的一举一动都是大有嚼头的。面对官方信息,我们不妨来个角色置换,把自己当作招聘官,而官方文件则是应聘者写来的求职信——应聘者当然会在信中极力推销自己,但经验丰富的招聘官往往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应聘者的信心和实力强弱,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学校图书馆也是“浑身有戏”的地方:专业藏书量的大小、经典文献的多寡、新书上架的快慢以及电子数据库的种类和权限的高低,都是解读专业实力和学校发展取向的绝佳途径。 
图书馆是高校最大的研究资源集散地,尤其对于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来说,大到整个专业发展的好坏,小到个人学位论文操作的难易,图书馆的专业馆藏量都会起到一定程度的决定性作用。就拿电子数据库来说,有些图书馆由于经费不足或信息服务水平不高,提供的外文数据库数量和品种有限,国内数据库可能比较全,但所购买的权限级别较低,以至于有些文献能检索出来却无法利用,导致学生只能依靠成本较高的馆际传递或者通过私人关系从其他图书馆搜集资料,无疑增加了求学的成本和压力。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有不小的影响。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一般分为校总馆和院分馆两级管理,许多专业文献资源的管理权限下放到院一级,往往使同一个院系的师生的文献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却造成了院系之间的资源掣肘,这对全校范围内的跨专业文献资源利用是相当不利的——要知道,现在跨学科研究正是方兴未艾的时候,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是多么重要的一环啊!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选择学校和专业时,通过观察其实验室来做判断会更有帮助。实验室的级别、在学校院系中的地位、研究项目和运转资金现状、与外界交流的状况,以及学校政策和投入的导向等都是参考指标。
一个与国际同行交流频密的实验室,其人力资源的素质肯定比较高,项目和经费的状况比较好,获取高质量的专业资讯的能力比较强,国际上的知名度也比较大——这些都是进行学术研究的有利条件,一个学生要是能拥有这样的平台,显然就站在了比别人更高的起跑线上。 
联系导师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有些导师会十分热情地答复你,有些导师则是三言两语打发,有些导师干脆委托自己的学生代其答疑解惑。无论你遇到的是哪种导师,其一言一行都是信息的来源,除了上面提到的沙里淘金的能力,你还要学会解读导师的言行。 
导师对你很热情,可作如是观:他可能是个爱生如子的好老师,知道照顾和体谅学生;他可能实力不强,希望通过自己的热情和信息的公开“感化”更多考生投考至其门下;你可能表现得很出色,吸引了导师的注意力,引发了他的兴趣;等等。
导师言语不多,也可以如此解读:他本身是个寡言少语的老师,不会经常跟学生交流;他言简意赅,作风简洁明了,不喜欢拖泥带水;他对学术以外的问题不感兴趣,不愿多花时间于此;他项目很多,工作很忙,无暇他顾;他对你不感兴趣或者觉得这个专业不适合你;云云。
解读导师其实就是研究导师,研究忌讳只取孤本,解读亦然。要想准确地解读出导师传达的信息,最好能与导师通过不同方式多沟通几次,再综合分析判断,以减少后期投考的误差。
过犹不及则是另外一个问题。过度解读相当于没有解读,对报考选择同样没有正面的帮助。
对于导师的兴趣和实力,还可以通过其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的出版情况来了解。导师研究过哪些领域?出版过多少学术著作?其著作是“编”还是“著”?在什么样的出版社出版?导师发表过哪些方面的学术论文?又指导学生发表过哪些方面的论文?发表在什么层次的期刊上?获得哪些项目和基金的支持?这些资料都是公开的,花点功夫并不难找,却能很好地勾勒出导师的学术路线图,对于考研规划来说是极其有用的信息。
同样地,跟院系招生老师和学长们联系,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如果在做判断和选择之前,能尽量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判断力,误读、误判的信息就不容易在你面前攻城略地,未来求学的遗憾和痛苦就会大大降低。一帆风顺,相信也不只是个祈求了。
回想起Michael的骤然离世激起全世界一片惋惜之声,假如当初我们能够从那些流言蜚语的字里行间读出他那颗善良而脆弱的心,懂得通过他的音乐和舞蹈触摸到那个高傲而孤独的灵魂,又何至于等到伊人已逝才悔不当初地泪流满面呢!
原创频道
↓  ↓  ↓
射手的足迹
漫步人生路
科学潮人榜
诗意地栖居

点右下角在看是默默的支持。
转发朋友圈是最有力的肯定。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如需转载请向作者获取授权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外交座谈会
世界果然不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