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马志飞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二本得意之作《石头记》,他第一时间给我寄来了装帧别致的样书,希望我写一篇书评。作为写作爱好者,我们俩相识于“微时”。彼时我们都在为一本考研杂志写文章,主编把他介绍给我认识,从此我身边便多了一个同道中人“小马哥”。这几年我眼看着他除了谨守本位忙着对野外的石头敲敲打打外,也用惊人的毅力在爬格子的路上敲凿出一条快车道,而我只能依旧坐在慢腾腾的马车上看着他一骑绝尘远去。偏偏今年我家事缠身,各种忙碌以致逐渐把小马哥寄予的厚望压在了箱底。转眼间整整一年过去,他初为人父的喜讯传了过来,我想最好的贺礼莫过于好好达成他的嘱托吧。赶紧把珍藏的《石头记》翻出来,发现小马哥的签名正好落笔于整整一年前的11月3日。迟到总比不到好,我这就翻来看看。
不可否认,小马哥是我见过的最高大帅气的地质学者和科普工作者,我好奇的是,像他这样一枚曾经的“钻石王老五”,会如何刻画钻石这种最夺人心魄的石头至尊呢?打开书,果然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开篇他就介绍了他的“同类”——当之无愧的宝石之王钻石。作为一个在地质学界和科普圈浸淫多年的专家级写作高手,他的文字兼具技术流和文艺范的双面特质,既用各种数据和概念满足技术控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奇心,也通篇流淌着可供文青打发时间的耐读性。
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上体现出来的专业精神。这种专业性最主要表现在小马哥对数字近乎纤毫毕现的追求。比如写到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如雷贯耳的“库里南”时,在八行文字里出现了11个数字,精妙又简洁地介绍了这颗钻石的原重、大小、加工切割过程、成品及其形态。短短一段话便成功地在我脑海里播放了一部微电影,让人情不自禁地敞开想象去触摸这个古老的故事:成年男子拳头大小的钻石是什么样的?被选中来加工这块“非洲之星”的三名技术精湛的工匠究竟身怀着什么样的绝技?他们如何共事八个月的时间去完成切割?原石被切割成9颗大钻石和96颗小钻石到底是什么恒河沙数的概念?最大的“库里南1号”加工出74个折射面,这个数字是由谁因何决定的,达到预想的效果了吗?有生之年我会有幸得见如此惊世骇俗的奇钻吗?和钻石有关的数字总是扣人心弦,哪怕那些数字复杂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哪怕是如我这般对宝石完全无感的柏拉图主义者,也非常容易在具体而微的数字里沦陷,掀起一阵阵剧烈的头脑风暴。
通过精准投放从读者心中攻城掠地的同时,小马哥也不时在其中夹带上地质学的“私货”,让人对那些一直以来似是而非的事实和概念时有顿悟。我知道陨石撞击过地球,也知道西伯利亚举世闻名的陨石坑,那里还出产钻石,可直到读了此书我才确切地了解,陨石撞击地球所产生的高压冲击波,会将石墨转变成金刚石,这正是地质学中的“冲击加载作用”。而俄罗斯那个由小行星撞击而成的珀匹盖陨石坑,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矿床之一,年产量能占到全球天然金刚石产量的三分之一,“这种类型的冲击式微粒金刚石也常作为鉴别古老陨石坑的一个指标”。说实话,我个人相当受用这种夹带私货又不留一丝说教痕迹的科普文章,因为每当读完一篇,便会感觉口有余香,对科学认知的格调又提升不少。
书中流露出的科学史元素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地方。为了说明金刚石仅由碳原子组成——与石墨的成分相同,小马哥拿拉瓦锡的实验作例子。大名鼎鼎的拉瓦锡,是18世纪法国化学家,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也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在半个世纪的辉煌人生当中,拉瓦锡做了数不清的化学实验,直到他在法国大革命被卷入政治斗争上了断头台,赴死之前的唯一请求仍是让他做完尚未完成的研究呼吸作用的人汗实验。在整个学术界和他那年轻貌美的科学助手拉瓦锡夫人四处奔走全力营救失败之后,血腥的屠刀重重落下,拉瓦锡的同事和挚友拉普拉斯极其痛惜地哀叹:“他们只用一瞬间就砍下了这颗脑袋,但是再过一百年他们恐怕也无法得到同样杰出的脑袋了。”让我们为伟大的科学家和崎岖的科学史默哀一分钟。回到书上,拉瓦锡所做的实验是,用太阳光聚焦照射钻石,使钻石完全燃烧成二氧化碳!在我这等凡夫俗子看来,这可是一个多么奢侈的实验啊(转念又为自己无比低下的科学素养汗颜)!虽说我知道拉瓦锡作为法国贵族继承了巨额家产,又是由于身为包税官大肆敛财以供科研的“罪行”被激进的革命疯子送上了断头台,但做个实验一言不合就烧掉钻石……还是忍不住心疼——莫非这就是伟大的科学家与凡人之间的本质区别?心疼未已,书中很快又提到人造金刚石的原理,“根据研究,在空气中,当温度高于700°C时,金刚石开始逐渐向石墨转变,而在真空或不含氧的环境中,1700°C以上时开始转化”。幸好书里没有说这项关于人工合成钻石的理论研究是不是通过实物试验进行的,不然我又得默默重刷三观了。
在我看来,书中最直抵人心的地方,非那些与钻石有关的人类故事莫属。1701年,一个印度奴隶在矿山里发现了一颗宝石,为了用它逃离劳役的地狱,他割破大腿把宝石嵌到皮肉之中,忍痛跑出了矿区。可身无分文的他依然无法离开这个国家,紧急之中他向一个英国船长求助,幻想以他身上的秘密换取一次援手。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奴隶拿宝石作赌注,终究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最后,贪婪的船长背信弃义抢走了奴隶的宝石,把他扔进了海里。这让我想起了十年前看过的一部电影《血钻》,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战火连连的塞拉利昂,同样是一颗偶然发现的罕见的粉钻,让无论是被叛军强制采钻的悲惨难民,还是非法的军火商和战争贩子,都渴望依靠它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从而在军阀混战中拖出一条滴血的受难之路。钻石啊,多少人性假汝之名以行!
其实,倘若只在大自然里,宝石和普通石头又有何两样?只有将其附诸人心之上,才会产生迥然不同的价值。书中提到人工合成的金刚石在外观上和天然金刚石没有任何差异,但从内部晶体结构来看,前者是一种复杂结构,而后者则是正八面体结构,因此,用人造钻石作为宝石饰品的话,人们心理上就会大打折扣。还记得莫泊桑的《项链》吗?小职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了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成功地在晚会上吸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弄丢了,她不得不用长达十年的辛苦劳作,去偿还由于赔偿昂贵的项链所带来的巨额债务。直到十年后她才得知,那晚所借项链根本就是一串假钻石项链。当时我看完这个故事的第一反应就是,既然假的钻石项链就能让人变得光彩照人大出风头,人们何苦疯狂追求真正的钻石而“大出血”?现在我从小马哥的书上找到了答案。是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效果是两码事,哪怕外人看不出丝毫差别,可真正的钻石给人心带来的满足感和安全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恐怕就是能以假乱真的人工钻石只能委身于工业领域,而无法高攀纸醉金迷的珠宝界的缘故。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在写石头吗?分明是在谈人心,谈人性啊!这就是《石头记》的魅力所在,小马哥以石头作掩护,成功地打磨出一本钻心之作。不过,眼下我更关心的是,小马哥将如何把他的儿子打造成新一代的“钻石王老五”,为我们续写《石头记》的传奇呢?
别忘了在右下角好看支持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
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