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强在离婚,门外看戏的群众各怀心事。

王宝强走进法院。 图/张学
每日人物(ID:meirirenwu) 文 / 韩逸 单朴
实习生 崔慧莹
编辑 / 陈璇
王宝强的离婚大战从奥运期间的平地惊雷,到后来的疲态尽显,在今天终于迎来了又一个高潮。
这像是电视连续剧里的一个定是非的时刻。在长长的延宕和悬念之后,需要给观众一个抚慰。正义要彰显,好人得解救。

下午4点,朝阳区法院门口的辅路一度被围观群众站满,连一辆巡逻车都无法通过。 图/韩逸
所以,会有那么多人涌到朝阳法院,做一场围观。在这场围观里,自然是各有心思,但大部分的心理支撑,是希望看到一场符合心理预期的结局。
为了宝强的“正义”

朝阳法院门口成了交换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媒体主播的演武场。
大大小小的手机被双手高高举过头顶,拍摄着空无一物的法院大门,和人满为患的门口路边。两部手机是主播们的“标配”,一部用来和“后方”联系,一部用来不间断地直播。

两部手机是主播们的标配。 图/韩逸
直播者与身边人互动的方式五花八门。采访围观群众、自言自语,或者发动大家一起向着屏幕比大拇指。
“来,我身边的朋友们,咱们一起给宝强加油好吗?我说宝强,大家说加油!”一个个子不高的主播没能挤在最前排,选择把手机调整成了自拍模式,“宝强,加油!”

一个主播伸出大拇指动员身边的人为王宝强加油。 图/韩逸
零星几个人响应他的号召,更多的人抻直了脖子焦虑地往里看。
然而除了人头,什么也看不到。一个小伙儿的自拍杆长达三米,他的手机越过众人的头顶和自拍杆,昂然立于最高处。
“我就问一句,还——有——谁!”小伙儿很得意,高声向身边人重复他说了很多遍的奇葩论调:“马蓉很伟大,她解放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跟传统的儒学相对抗!”
就连路过的高中生也不认同他的说法。3位刚刚放学的高中女孩,在人行道的外围探着头,讨论着对马蓉的看法。
“我们就想怼死她。”女孩还是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被王宝强圈粉的。老师在课堂上播放过《士兵突击》,号召大家学习许三多的精神。她们的是非观像许三多一样单纯,“马蓉就是错的,赶紧给她判个净身出户拉倒。”
一半以上围观的人都抱着这种态度。“孩子全判给王宝强,让马蓉一分钱拿不着!”刚刚下班的张萍(化名)遛弯路过,没买菜也没回家,在法院门口驻足观望了接近一个小时。
“马蓉她就是一个人渣,违背了中国最传统的道德底线。”张萍的论述获得一片喝彩,周围的妈妈级粉丝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但是声音此起彼伏,好像谁也没有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

一个姑娘坐在同伴脖子上替朋友们拍摄现场。  图/韩逸
王丽(化名)从心里把王宝强当儿子一样心疼,是“妈妈粉”中不甘沉默的一个。她上午9点就从天津做动车专门赶来,想要为王宝强加油打气。从中午11点到下午5点,6个多小时的站立让她“腿都直了。”
16日,从网络上得知了两天后开庭的消息,她难受了一个晚上。“把我心疼的啊,他可怎么办。”
从王宝强出道就一直关注和喜爱他的王丽,对“傻根”所有的作品都如数家珍。在她眼里,王宝强现在虽然“是富豪了”,可仍然是那个从最底层奋斗上来的人。她从心里体谅和心疼这个小伙子,觉得不来看看,“心里就过不去。”
为王宝强仗义执言的张萍,没怎么看过这位当事人的作品。她更关注离婚案和出轨本身,“我对这个明星不感兴趣,但就是这事儿,我就看不过去”。
虽然明知道站在门口对案件的走向没有任何用处,但她们全都坚持在门口,踮着脚,和媒体一起等着结果。
“我们就是得这样,才觉得心里踏实,算是给宝强支持。”她说。
为了自己的正义

也有人出于其他目的来到现场。
“您拿着相机,您是哪个媒体的记者?”张莹在人群的最里面倒腾位置,忍受着来自各个方向的拥挤。她也许是所有站立在门外等候的人中最不关心庭审结果的那个人,只是人群和媒体的聚集,是她找人申明诉求的前提。

电视台的记者在场外连线。 图/韩逸
为了这次可以预见的“媒体狂欢”,张莹等待了很长时间。这次,她专程从浙江赶来,想找到能替她发声的那个话筒。几个月前,因为投资上的一些问题,她感觉自己没能收获程序上的正义。张莹把这当做败诉后唯一翻盘的机会,“这种全国媒体都关心的话题肯定会吸引很多记者,我希望能找到记者们”。
但记者没有时间关注她。2个小时过去,张莹脸上客气又礼貌的笑容渐渐淡下去。她尽力留下记者们的微信,希望能从之后的联系中找到一点报道的希望。

一个律师趁机在帮群众普法。图/崔慧莹
还有一个律师趁机帮群众普法。他举着律师证在斗鱼TV的镜头里,一边解读新婚姻法,一边把“弘扬正能量”说了几十遍。
 一边围观正义 一边相互鄙视

围观群众现场形成了一条“鄙视链”。
李大姐背着看起来两三岁的小男孩要往法院门口挤,一个女主播看见了,一脸不屑,小声地对同伴说,“凑什么凑,还带着孩子”。
李大姐听见这话不高兴了,自言自语:“带孩子怎么了?你不是也来了?”
这个中年妇女还是往前凑,但怎么能挤进去,一大群人就堆在朝阳法院门口。她只好停在人群外边,踮着脚往里看。小孩在她背上磨蹭,不时指着前边黑压压的人头,说“出来了,出来了”。
“出来啥了!”李大姐让孩子少说点话。因为所有人都在等着“出来了”这句话,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人群骚动。

遛狗路过的朝阳大妈也停下观看。图/韩逸
李大姐说,她是路过这里,看见法院门口围了这么多人,才知道王宝强在这里打官司。她就想看看明星长啥样,“王宝强离婚,碍我啥事”。
待了不到3分钟,李大姐就腻了。她带着孩子离开了人群,来到路边用手指了指人群,“哎,这有啥好看的,一帮人闲的”。
这次,她把所有围观群众都鄙视了一遍。
更大的鄙视发生在与法院隔了一条路的街角,4个住在附近的人正坐在那里聊天。
有位老人显然对这种围观感到气愤,操着京片子,提高音量,指着法院门口那帮人,“你看看那些人有北京人吗?没有,都是外地人”。
“鄙视”的源头在于没人知道在看啥,看了又有啥用。
路过这里的王哥分析了他为啥觉得看这没用,“我不看他的电影,他又不给我钱,想看明星电视上就看到了”。
他老婆也认同这种观点。但老婆还是想去法院门口看看,“就是想看看王宝强长啥样”。
街角修车摊边的小年轻听了这话,接过了话头,“还能长啥样,还不是一个鼻子、两个眼、两个耳朵”。
不过,他说这话时,是站在一个近三十厘米的圆墩上。只容得下一只脚,他就晃晃悠悠地朝法院门口看。他也想看看王宝强长啥样。
天渐渐黑了,早有准备的人甚至拿出了准备好的水和零食“补给”。最终,没有看到王宝强,也没有看到有人进出。

散落一地的矿泉水瓶和塑料袋。 图/韩逸
等候已久的人群开始感到失望和无聊,渐渐散去。他们身后的地上,散落一地的矿泉水瓶和塑料袋。
直播的人群成了黑压压一片,通过手机屏幕上的亮光更容易辨认彼此。一个女子突然大喊,“王宝强,你快出来。”
人群愕然安静了一下,这是传说中的铁杆粉丝?
她今天下午照着台标找了电视台记者、门户网站的记者,但一开口提关于拆迁的事情,对方总放下手机避开老远。
趁着夜色里,她又大声喊了几句:“王宝强,你是不是打算今天晚上睡在里面了?”

每人互动
你能理解宝强离婚案这些围观者的心态吗?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尊重原创,侵权必究。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内容
天津牺牲消防员丨天才林嘉文丨杀夫盲女丨暴食症女孩 | 北京鬼市盗墓高手丨刀少曾鹏宇 | 龙泉寺李根柯洁 | 马东 | 高晓松 | 龚琳娜 | 秦昊 | 陈年杨绛  | 俞敏洪 | 毛大庆 | 陈忠实陈年喜 | 赵丽华 | 余秀华枣糕王 | 青山周平 | 修笔老人 | 胡海泉魔兽世界大潘佳佳 | 谭维维钉钉无招小柯形婚培训师王凯 | 李晨 |  张楚入殓师 韩国女主播李光洁郑钧罗敏丨新津春子丨卓伟杨紫金承志丨傅园慧 | 洛艺嘉 | 英雄钢笔 | 游泳的童年|郭培|陈娅安|郎平 |经纪人最贵车牌井贤栋 | 冯小刚 | 高承勇马可丨朱婷离婚买房丨陈坤球迷皇帝白洁程炳皓施夏明余文乐 | 冬虫夏草苹果7祖孙被拐 丨康洪雷丨陈思诚张译 | 张国强 | 王宝强鸽子笼郑州楼市成都楼市 | 挖玉人 | 天安门花坛 | 深夜食堂北京 | 深夜食堂广州 | 深夜食堂上海 | 深夜食堂西安 | 深夜食堂杭州 | 深夜食堂郑州 | 张锐 | 糯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