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肢出现了静脉曲张、单腿肿胀、疼痛、乏力、瘙痒、颜色变深、青筋突出等问题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去补钙?按摩?吃补品?骨科?神经内科、皮肤科……
不对,去血管外科!这些不舒服预示着下肢血管出了问题。
血管负责传输血流,血流是人体各个器官组织饭吃的,血管出了毛病,那么各个单位就吃不上饭,不好好干活,自然会出现各种问题了。
血流从心脏发出(富含营养的动脉血)再返回心脏(充满代谢废物的静脉血),周而复始,才能保证生命正常功能。
人类最常见的血管问题会集中出现在下肢是因为:下肢离心脏最远,受到的地心引力最大,血液流回心脏的阻力最大。
下肢动脉的血液从上而下顺利滋养了腿脚之后,静脉为了让血液从脚部回流到心脏,需要全力抵抗重力的影响,咬牙逆流而上。

今天来聊聊你身体里抗压能力最强、最劳苦功高、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血管——下肢静脉以及相关疾病。
本期科普嘉宾↓
张岚
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科主任。

下肢静脉是怎样工作的?
下肢处于身体的最低位,
而血液本身由于重力原因
会自然从上往下流动。
所以我们下肢静脉为了血液
反重力地“逆流”回心脏,
每天都需要进行大量高强度的工作!
下肢肌肉会通过肌肉收缩
产生血液回流的动力。
为了防止输送到半路的血液向下流动,
还有一种特殊结构,叫做“静脉瓣膜”
它确保血液从下往上的流动方向。
只有在你下肢抬高/躺下时,
我的工作负担才会减少,
轻轻松松将血液回送到心脏。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
熬夜(坐着)会增加血管的负担
对血管不好。
孕妇也因为下肢负担大
经常容易脚肿
这个时候,躺平放松即可。
下肢静脉容易有的病症
我一旦生病“罢工”,
下肢的血液将无法回送心脏。
可想而知,
动脉血不断从心脏下来,

静脉血却没办法送回去,
血液很快就在血管里淤积了,
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腿脚肿胀。
还可能会出现:
下肢静脉曲张、酸胀、乏力。
长时间的下肢淤血会导致
皮肤瘙痒、颜色变深、皮肤变硬等
最终造成下肢溃疡
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老烂脚”。
因为工作负荷太大,
其它兄弟器官还没有老化,
我已经开始生病了,
所以人们会说:
“人老脚先老,长寿始于脚”。
静脉返流类疾病
和我相关的症状由两种疾病来带:
“静脉返流”和“静脉血栓”。
静脉返流
静脉返流的主要原因:
是因为我体内的重要结构
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不再具有单向阀门的功能。
原本输送到半路的血液
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发生返流,
导致了血液淤积在下肢。
血淤积了,横冲直撞,
原本笔直的下肢静脉
也逐渐被冲击得弯弯曲曲的,
在你的腿上出现
像一条条蚯蚓状的突起,
这就是静脉曲张。
久站:下肢静脉压力太大
久坐:肌肉泵无法帮助下肢血液回流
都是导致静脉返流的重要原因。
静脉曲张就是我在提醒你:
多注意休息,避免久站久坐,
抬高患肢来帮助血液回流,
以免病情加重变成“老烂脚”。
治疗方法
轻度患者可以采用物理治疗。穿弹力袜或者弹力绷带,通过压力梯度来帮助我一起输送血液回流,减轻我的工作负担。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服用一些静脉活性药物减轻下肢肿胀的症状。
中重度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通过手术的方法,将我得病的静脉返流点进行结扎,手动为我关上返流的瓣膜。
静脉血栓
血液在我体内异常凝结
形成血凝块,
就称为是静脉血栓
常常和下列因素有关↓
高龄老人、长期卧床的病人、
先天性抗凝蛋白缺乏患者、
外伤或骨科手术后的病人、
妊娠或产后的妇女等等,
都是血栓的高危人群。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加快血液的流动,
是预防我得血栓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一旦得了深静脉血栓,你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突发的下肢肿胀,这时需要格外小心,及时就医。因为深静脉血栓可能有脱落风险,血栓回流至心脏,再从心脏发出到肺里,被称为“肺栓塞”,可以引起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严重的肺栓塞甚至有猝死风险。
怎样避免下肢静脉疾病
首先:注意生活方式,
避免久站久坐和适当活动,
尽可能不要让我
长时间高负荷工作,
也不要让血液淤积在下肢。
其次:穿弹力袜观察有无好转。
如果症状仍在加重,
建议前往医院的血管外科就诊
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如果在短时间内
发现一条腿有明显肿胀
应警惕深静脉血栓的可能,
此时你需要立即停止活动,
建议由家属推轮椅
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总结
下肢静脉每天都在克服重力、逆流而上、勤勤恳恳地完成血液循环的重要工作,真要为你点赞。
在一些久站或久坐人群中,特别容易出现相关疾病。大部分的静脉返流或血栓可以通过超声来判断


还有一些
腿脚肿胀,是由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的。但这些全身性因素引起的腿脚肿胀,往往是两条腿同时发生,
并且左右对称。


下肢静脉返流或血栓,
更多情况下是一条腿,并且左右不对称,因此在出现单侧腿脚肿胀时,更应该首先怀疑是不是下肢静脉得病了。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
各种疼痛难受相关
心肝脾胃肾等内脏器官
健康生活
五官和皮肤科
本期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栏目支持:市卫生健康委
漫画支持:医学也要好玩儿
编辑:景雯、阮天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