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同学
4月17日 星期五 晴
坐标:美国费城西郊L镇
作者
开洋蒲菜
——谨以此文献给COVID-19居家隔离期间在家陪娃读书的父母们!
现在美国的大部分学校都宣布闭校上网课至少到这学期结束。与神兽在家斗智斗勇的可歌可泣事迹也轰轰轰烈烈地造就了一大批接地气的网络段子手。
作为一个曾经被放养长大的娃和“牧羊派”妈妈(那谁谁谁。。。别叫我“虎妈”。。。),我也更有机会在家工作的同时,与子同学。为此复习了自己一年多前为《小枇杷》公号写的《从教书生涯领悟的陪娃读书真谛》一文,并划重点如下,与各位主动或被动勇斗神兽的父母们共勉。
首先要明确一点:陪娃做作业崩溃的唯一责任人是我们自己。请注意“唯一~唯一~唯一~~~” 这意味着:不是娃笨,不是娃的老师蠢,不是编娃课本的人脑残,更不要怀疑你配偶及其家族的智商。。。
原因很简单,你崩溃的直接原因是你自己的情绪管理失控,是你自己遇到困难挫折沮丧了,是你自己的骄傲让你无法接受你的孩子竟然不会做这么简单的题。我认为有益的陪读心态应该是: 将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娃,骂不得打不得,要保持你阿姨叔叔的礼貌微笑(实在不行也得皮笑肉不笑)。
这种教育中的抽离态度就好像医生不能因为病人的病情而哭哭啼啼一样简单。关心则乱,于有效解决问题毫无益处。旁观者清,有利于客观有效的分析问题症结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不会做题本来自己已经够沮丧的了,只有你和颜悦色无比耐心地启发鼓励才能帮到他,哪怕你也不会做题,你的鼓励和支持都能帮到孩子。你的面目狰狞,声色俱厉,长吁短叹只会伤害打击到孩子,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态度上把娃当成“别人家的孩子”相敬如宾了,实践上要做到八个字——“不设前提,因材施教”。很多时候我们崩溃是因为我们预设孩子应该懂这个了,应该会那个了。没啥应该不应该的,不会就补呗。这个时候一定要把孩子当做自己亲生的娃,你不补谁补?怪老师怪课本是一点用都没有的。废话少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什么不会就补什么。如果你讲了100遍娃还不懂,说明你还没有找到他能懂的方法,那么请再试第101种讲法。
学习的主体是孩子,只有当孩子自己想通了,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才真正完成了孩子学习的过程。教书十年的领悟:教学的过程说形象点就是游泳教练教学生在知识的泳池里学游泳。你在岸上口沫横飞指手画脚地比划,学生们在泳池里千姿百态地扑腾。有些悟性高的很快就领悟要领,不久就游得比你还快;有些扑腾得水花四溅,最终也能够狗刨似地苟延残喘;有些胆小或懒惰的一直抱着个救生圈,怎么也学不会或不肯学。你在岸上看尽千翻,最终领悟:你自己再会游泳也没有用,你自己当年学会游泳的方法也许也没用,只有因材施教,找到适合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方法,才能教会每一个学生游泳。
请耐下性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听孩子讲他们的思路和困惑,在适当的时候提点一下。你会发现,有时孩子在向你解释的过程中,讲着讲着,他自己就明白了。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当我们预设进度和时间表时,常常欲速则不达。放轻松,在祥和轻快的氛围中和孩子对话,适当地向孩子“示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胜心,常常会事半功倍。当孩子弄懂一个问题后,启发他自己总结,实时并恰如其份的肯定认可他的进步,通过鼓励帮助他形成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过程。变“不得不学”为喜欢学,爱学,主动学,这样你不久就可望从陪娃读书的工作上光荣下岗了。
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使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是花就灿烂明丽,是草就青翠柔软,是藤就枝蔓婀娜,是树就挺拔高大。认识自我,欣赏自我,做自己热爱擅长的事并回馈社会,才是孩子长大后幸福的根本前提。
陪娃读书,也是我们做父母自己的修行。乌云镶有银边——2020的全球大疫亿户闭门给了我们一个与孩子长时间亲近互动的机会。愿我们能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相处时刻,与子同学。
(截至2020年4月17日9:54 EDT,美国确诊677,994人,死亡34,873人,治愈56,236人。宾州确诊28,314人,死亡848人,治愈317。蒙县确诊2,544人,死亡89人。L镇确诊252人, 死亡4人。)
Friday, April 17, 2020
Western Suburb of Philadelphia
Author
Cupcake
Whew! Finally Friday! The weekend’s coming up!
I’m honestly puzzled at how stupid I am to realize that almost everyday is like a weekend. Huh.
Anyways, everyone is now officially and completely adjusted into quarantine! Sports have adjusted too! Ivan has karate using zoom and dad just goes downstairs to play ping-pong, like he usually does. But the thing is, I’m a swimmer. And I don’t have a pool in my backyard… 
Because my coaches aren’t dumb and they know not every swimmer has a pool in their backyard, they’ve sorta developed a “schedule”. We basically have daily workouts everyday that are sent to us in a chart and a zoom meeting every week. We don’t swim. It’s gonna be so weird once the season opens up again! Everyone’s gonna be like, “Is this what a pool feels like? I don’t remember!”
Basically, our daily workouts have four sections. Warmup, Super Set, Circuit, and Torso Sets. Translation: Warmup, Easy Stuff, Harder Stuff, and Torture. I do them with my friends every day at 3 using FaceTime so it’s actually really fun! I get to see my friends, talk, get something done, and play games with them afterwards! Awesome!
The zoom meetings are just our coaches interrogating us about our workouts. They literally go through every single swimmer in the meeting and ask, “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lately?” If you don’t have something to say, you’re dead. Point blank dead. No chance of resurrection.
Then after the interrogation, we get a small lecture about our upcoming season (if it’s still happening) and some swim meets they’re going to try to squeeze in. They also post it on our website, so usually nobody listens. They say they want to open it around June 8th, and everyone is like “Yeah right.” *scoff. Dad says that he won’t let me go if it’s open.
Oh well. If my dad is being paranoid my mom will step in. She’s probably the only sane person in our house by now.
The zoom meetings just consist of the Seniors, which are the older high schoolers and really fast people, and the Junior Golds (that’s me!) who are around middle school an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with the Seniors. Honestly, the practices are torture, because compared to most of the people in Golds and Seniors, I’m a snail. 
Wait, can snails swim? Or do they drown? Hmmmmm….. Eh, never mind. I’m just really really slow compared to them. 
I really miss my swim team and practices, even the torture practices for Golds. My swim team was like my second family. I went to the pool 6 days a week and on Thursdays I went to a different one for a private lesson. Swimming was literally “my life”. My schedule was packed full with it, and it was so fun too! I complain a lot, but now that my complaints were answered, I take that back. Please, I beg you, take all this coronavirus stuff away! I promise I will never walk during our warm up run at dryland ever again! Even when my coach isn’t looking!
I hope I can get back to practices soon. This virus is really ruining everyone’s life. Annoying brat. *Blows raspberry
4月18日 星期六
坐标:英国大学小镇,人口五万
作者
凉皮
最近一周英国境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99岁的二战英雄Captain Tom Moore在自己后院在助步器械的帮助下为NHS筹款,他宣布将在4月30日自己100岁生日之前,在后院完成25圈(一圈约25米)的行走,他的筹款目标是£1000,为了感谢两年前他摔伤臀部时在医院受到的医生护士们的精心照料,为了帮助NHS渡过这次疫情难关。
近些年在保守党执政下,NHS的经费一直在被缩减,医护待遇在下降,工作量却在上升,而晋升渠道也更曲折,所以也有一些医护离开英国去其他国家寻找更好的机会,护士的缺口更是越来越大。在疫情发生之前,普通人能感受到的是社区医院的预约越来越难,去综合医院预约手术或者看专科则需要等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不过貌似一切还在能够忍耐的边缘。
可是疫情不打招呼的突然爆发,对本来就捉襟见肘的NHS简直是灾难性的打击。为了解决人员不足,几所医学院让医学生提前几个月毕业,直接去一线抗击新冠。而政府未为疫情做好防护用品的准备,则更是引来了铺天盖地无休止的来自公众、媒体和一线医护的批评。从疫情一开始爆发,政府发布会就说防护用品够用,认识的医护朋友们也对政府有信心,安慰我说不要担心,而我经历过每日狂刷武汉疫情的日子,对这种说法很是狐疑。国外其实并没有日常储备口罩的传统,工业口罩的使用有一定均量浮动并不大,医用口罩用量也少,所以本地产量据说就不大,N95级别的口罩因为中间的熔喷布需要稀缺原料,增产并不是能一挥而就的事情。
随着疫情的发展,事情果然开始起变化,我开始看到有不同地域和不同级别的医院医生向媒体抱怨防护用品短缺的报道,在社交网络上广为传播,他们认为政府play it down,因为物资不足所以给医护的防护用品降级,比如N95口罩应该是治疗新冠的标配,他们所能分配到的可能是医用口罩和N95混合。有的口罩被发现使用期限被重新贴了两次日期标签,最早的日期是2009年,然后2012年,最后直接贴2022年......护目镜急缺,不少本地停课的中学大学有一定设备的,开工给医院制作护目镜。防护服急缺,视频可以看到有些医护们只用一次性塑料袋像围裙一样围在身前,完全没有防护力……
与此同时,政府新闻发布会依然宣传英国防护物品足够,只是需要把最适合的防护用品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现在的问题只在分配,而不在货存。好吧,你说哪位医护或者哪个医院现在面对新冠患者是属于相对不那么需要标准防护的呢?我个人觉得play it down就是cover it up的相对礼貌或者说冠冕一些的同义词,再次觉得,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哪里哪里都半斤八两……
前几天就更离谱了,卫生部长明显抵挡不住一直以来的批评了,婉转地说,全国防护用品量肯定够,但是可能有些医护人员没有遵守物资的使用条例,所以使用了超出标准数额的防护用品,不过他也能理解,因为这是特殊时期大家都很难。此言一出,舆论大哗,这锅甩的,啧啧。今天就更可乐了,他直接气急败坏地面对媒体说,现在不是纠错的时候,是众志成城对抗疫情的时候,等等,这话我怎么听着这么熟呢……
发完牢骚,话题转回让我们敬佩的Captain Tom,他已经在本周四4月16日提前完成了他许下的行走25圈的诺言,而全球有超过1百万人参加捐赠,目前已经为NHS募得2千2百万英镑!!!数额还在继续上升💪另外,下周4月21日英女王生日将取消礼枪环节,这是她在位68年来首次取消,理由是礼枪庆祝与疫情大环境总体不协调。一枚睿智的老太太。
(截止4月18日,英国新增死亡888,总计死亡15464,新增确诊5525,总计确诊114217。之前官方每日更新的死亡数字仅限在医院内的死亡人数,不包括在养老院及社区的疑似新冠死亡,某养老院负责人对比往年同期养老院死亡数据,怀疑截至目前养老院已有7500人死于新冠。)
谍战剧里的鼠生
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阴
坐标:美国加州硅谷
作者
红豆姜撞奶
今天是让人兴奋的一天,有点做地下活动的感觉,先是在“敌人”眼皮底下进行暗杀,再和同志接头交换情报。
暗杀行动的地点是荣军医院的动物房,我今天溜回去了,这基本上是我平时最不喜欢去,也一般情况下都不需要去的地方。动物房一直人手紧张,现在为了减少人的密度,更是轮班工作了,为了防止外来人员频繁出入而增加动物技术员的感染机会,目前主管兽医的规定是一个实验室只能派一个代表进出动物房。我们其中一个lab manager,Heather,一周来两、三次监测全实验室的小鼠,包括我的。但是我的小鼠比较多,遗传背景也复杂,我不好意思都让她做,更重要的原因,我怕她工作量太大出错,主动提出我来帮忙,因为我课题小组的动物技术员之前犯的严重错误,已经被取消了接触实验动物的资格,临时培训其他人也来不及。Heather告诉我主管兽医一般下午都不会在,言下之意就是同意和我同流合污了。
我的通行证已经过期,进不了动物房,所以要和Heather商量好时间接头。我比Heather 到得早,停好车给她发了个短信,在动物房门前的玫瑰园里溜达了一圈,其实我远远就看见满园的玫瑰都开了,爬藤的都是黄色的,开得特别好,一眼看去一片黄色的花海。
正在给各色玫瑰拍照,Heather回到,短信告诉我她先进去看看,我回复好,很清楚她要看什么,进门后第一个房间就是主管兽医的办公室,进去的时机很重要。过一会,她出来开门给我,我进去一看,第一个房间门关着,说明主管兽医果然不在。
我进去,按平时的要求全副武装自己,头套、鞋套、手套、隔离衣都和以前一样随便拿,就是口罩放到技术员办公室里一个隐蔽的地方了,Heather告诉我,他们现在都重复使用口罩。所有这些防护,不是要保护我们,而是要保护实验小鼠,它们生活的环境,比人类世界干净多了,要避免我们身上带的微生物感染它们。
检查了一遍确定“暗杀”对象,花了些时间整理好交配中的所有盒子,能断奶的按雌雄分开盒子,没发育的小鼠雌雄虽然有点难辨,但我也依旧不明白,为什么目前为止我所有的学生都会发生错辨雌雄的情况,总是等到看见私生子了才发现。其实就和人一样,再俊俏的小男孩,如果不穿衣服和小女孩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没发育的小鼠,只要雌、雄放在一起把关键部位对比一下,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整理好就要执行“暗杀”行动了,出于人道,我们实验动物操作管理相当严,为了小鼠死亡过程里没有痛苦,最严格就是人道安乐死的标准程序,一步都不能少,之前的动物技术员就是在这个程序上心存侥幸走捷径被取消资格的。动物房大概半年前购置了新的安乐死装置,我从来没用过,不过这就是一系列连着电子控制的二氧化碳瓶的盒子,我摸索了几下就看出所以然了,按下“开始”键之后正得瑟着,忽然听见一阵尖声的警报,吓了一大跳,故作镇静查了一下电子仪表,并无异常,不知所措之下慌忙逃离房间打算去找Heather来救火。
出了房门发现过道里一点听不见警报声,我从门上的玻璃窗往里瞟了一眼,仪表上的倒计时有条不紊,似乎一切很正常,正纳闷,忽然看见门上贴着告示,斗大的字写着“启动二氧化碳后如果探测器发出警报,为了你的安全,请把门关上,在过道监测情况”,恍然大悟,原来警报响了不是因为我操作出错,是为了避免我自己也被二氧化碳人道毁灭了。可见我真是太不了解情况了,一回生,二回熟,下次“暗杀”一定不会出这些幺蛾子了。
完成“暗杀”行动,我去找一个合作实验室的博士生Matt接头,取他花了好几天拷到硬盘上的我们之前单细胞基因测序的结果,一个实验产生了1.5 TB的情报。Matt住在斯坦福医院对面的一个公寓小区,里面住了很多医学院的学生和住院医,小区门口竖了一块牌子感谢一线医护人员。
看起来越危险的地方其实越安全,我们就在他楼前光明正大的交换了情报,我事先带了一个不透明的袋子,让Matt把硬盘直接扔里面,无接触交接。然后为了掩人耳目,保持距离聊了一会,两人都带着总算看见人了的兴奋,嘘寒问暖一番,都在感叹工作和生活没有硬性的距离时,太难自律了,Matt说他昨晚又半夜三更才睡,今天我去之前下午才又睡了个午觉,我说我也一样,基本上这几周睡的午觉,加起来比我在美国睡过的所有午觉都要多了。
Matt还告诉我他有两个兄弟,一个创业开了一家和游轮挂钩的浮潜公司,一个在广告公司任职,执行宅家令之后两人都没有了大部分的收入,他一个穷博士生成了三兄弟里最不需要为吃饭操心的一个,总算扬眉吐气了。
这样一个下午过去了,回到家换身衣服就做晚饭的日子也是好久没试过了,还好我出门前就炖下了汤,我婆婆的万能药,石斛、羊肚菌炖鹌鹑,排骨也解了冻,切了昨天取回来的萝卜和铁棍淮山一起焖,把留下来的萝卜叶子切细粒放了点剁椒炒了,一吃,太多渣了,早知先用水灼一遍,想起那句很久以前看见过的话,experience is something you have just after you need it,经验是你在需要它之后才会有的东西,这句中文非常拗口,我读过英文版的唐诗三百首,好多次几乎笑喷,自此总抱怨英文没有美感,看来中文也有翻译不出英文原味的时候。
吃完饭赶紧把今天成功“暗杀”的名单整理一遍,并列好下次“暗杀”的计划,至于取回来的情报,安全起见,先在车库放一天再碰。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订阅北美儿童中文杂志《小枇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