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是读书天
三月二十五日 阴 周三

坐标:美国纽约州长岛
作者:羊肉粉
今天本地群有人在问,这么一直放下去,学校会不会提供网课。马上有家长说,孩子上网课家长还得管,不如直接放羊了吧。我深以为是。我的工作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减少,反而生活更加凌乱,所以任何额外的事,都是不可想象的。
学校虽然在一两天内准备了三周的学习材料,很是让我佩服,但是准备的内容有点混乱。六年级的老大最近在做多位数除法,他说应该是三年级弟弟的功课。作为一个没有章法的美国学生,他尤其痛恨“show your work(展示你的解题过程)”这个要求。他的办法是飞速地把答案写上,再倒回去补解题步骤,一边补一边委屈地说,“浪费我好多时间啊!”——他这么说当然不是他的时间有多么珍贵,要知道在这个突如其来的“假期”里,时间本来就是用来浪费的;他真正的意思是,“浪费我好多打游戏的时间啊!”
弟弟的作业我就看了一题“Do you like the story?Write down how you would recommend it to your friends(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写下你会怎么跟朋友推荐它。)”弟弟不出所料的答案是:“No, I would not recommend it to my friends.” 我觉得出题人真是没有童年,我就不会问这种漏洞明显的问题,因为当年我就是像弟弟这么回答的。
哥哥和弟弟的网球课取消了,好像健身房没有退钱的意思,对我来说那可是好多钱;游泳也取消了,才上了一次,怨念;钢琴、小提琴课、唱歌不但没有了,今年的州考都取消了,感觉像是时钟停摆;弟弟的画画课改成了网课,但是弟弟并不关心镜头那边老师在说啥,他自己画自己的;咱们华人办的周末中文学校倒是准备充分的继续网课,一周前还考了试,卷子家长拍照过去,老师拍照发回来,但是我相信这新鲜劲儿一过,他们必然是开着电脑干别的,而我,非常地不想窜来窜去的监工,要知道我在同一时间还有国画的网课呢。
所以这个春天,真的不是读书天。孩子每天睡懒觉、跟国内长辈视频、一天吃三顿饭和两三顿零食、打游戏、打架、看电影,根本没时间搭理我。我得使劲吆喝才能把他们拎出去欣赏一下春色。
弟弟前天捡了个鹿角回来。这样我家就有两个鹿角了,考虑到很多人家一个都没有,我觉得我们好富有。
(截止3月25日,美国确诊64041例,死亡901人;纽约州确诊30824人,死亡285人;Suffolk County确诊2260人,死亡17人。危险越来越近。)
 3月25日 星期三 晴 
加州旧金山
作者:车仔面
终于忙完一个星期可以喘口气。
在家工作的坏处就是没有了下班的仪式容易忘记该下线该关上手机上的通知。现在全员在家工作,加上很多同事有孩子,大家都在讨论怎么调整一下工作安排帮助大家更好平衡工作和生活。这个本来就是公司今年的一个目标,疫情更突显了解决平衡问题的需要。正因为疫情的全球影响,身处世界各地的同事大都处于相似的情况,面对相似的挑战,也有更多的共情。每天的新闻吵吵闹闹,股市上上下下,与同事的工作沟通倒多了几分友好和通融。
昨天在公司家长群里看到烹饪群打广告,呼吁一众家长参与今天国际华夫饼日的线上庆祝。今天一早我兴致勃勃地问两兄妹要不要做华夫饼。哥哥回一句“不要”,妹妹说“我没有吃华夫饼的心情”,娃爸说“还有牛角包,先吃完吧”。好吧,那就省了我做饼的事了。
中午刚开完会,耳机还没摘下来,手机上突然连续弹出十来个妹妹发的短信,我想不是她上网课遇上什么问题急着解决吧,赶紧看。一堆美食照,全是华夫饼餐点。最后一句话:我好想吃这些华夫饼啊!我走过去问她:“你不是没心情吃华夫饼吗?”妹妹递了iPAD过来,眼汪汪地看着我:“可是看起来太想吃了!” 满屏的华夫饼照片!难道她刚才上了堂美食网课?
看着她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叹了口气,决定今天午餐换换口味。拿出华夫饼机,调好粉,洗了水果。做好两块饼又赶上一些工作要处理,于是把厨房移交给娃爸。最后成品摆上桌可以用来打广告了。哥哥本来说中午要吃面条,嘴硬地说“华夫饼明明是早餐,怎么能作午餐呢?!”可是他看到桌上的华夫饼成品时,马上放弃了面条,还连吃了两盘。午餐成功,又有吐糟和晒美食的材料,一举两得!
工作上的问题终于解决,同事发了张段子图加一句话:“If we can’t laugh through times of turmoil we all lose. ” (如果我们不能笑着穿过动荡时期,我们都会输。)”
美国疫情继续加重,各地医护的防护物资一再告急。今天看到消息Nike, Gap, Canada Goose等几家服装公司都宣布会调配资源让合作厂家生产急需的医疗口罩和防护服。各地的不少酒坊开始利用现存的酒精转为制作免洗消毒液。阿里巴巴全球新冠肺炎实战共享平台上线。纽约州招募科技公司和志愿者帮助建立科技平台以支援疫情救助。微信上面所有的海外群都开始了下半场的募捐购防护用品活。社交网络上流传的比尔盖茨假信我没花工夫看,倒是有看他在领英上每隔几天就分享的想法,包括对于防治疫情具操作性的建议。相比乔布斯,我一直都更钦佩盖茨的踏实与社会责任感。顺便提一句,网飞拍的纪录片《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很有意思,我家哥哥看迷了。
晚上睡前,两个大孩子又钻在我们被窝里一起看属于这个特殊时期的段子一起笑。妹妹突然冒了一句:“We are living in a historical moment!” (我们正活在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谁说不是呢?我们每个人都是创造历史的人。

(疫情至今,不再追确诊数字了)
2020/3/23
坐标:美国加州硅谷
作者:红豆姜撞奶
今天是我第一天严格做到了在家工作,只出了一次后院,一天都在室内,除了偶尔翻翻零食,看看手机,睡了个午觉,其它时间都在埋头敲键盘,效率勉强及格。
全美医疗物资紧缺,今天收到学校的邮件,斯坦福医院也在寻求物资捐赠了。人员方面,不需要谁去号召,停课在家的医学院学生们和退休的医生们早已自愿支援几个疫情比较重的地区了。
湾区Hayward市建了一个不需预约、先到先查的免费检测点,不限身份,非法移民也可以做,就是体温要在一百华氏度以上,一天限350个检查,新闻里说今天早上六点就开始有人排队,因为不知道需要有症状才能做检测,人在恐慌之下常常不能做出理智的决定。
白宫发布会没看见Fauci博士,不奇怪,川普早就不想任何人听见专家的话了,已经80岁的Fauci博士也省得被天天罚站。在昨天一个记者的启发下,川普俨然以战时总统自称了,今天画风大变,一副头顶光环俯视众生的样子,今天的发言可以总结成信我吧,我会带你们打赢这场战役,你们要选我,在他的字典里,只有我,和你们,没有我们。
病毒的来源天天都有新的阴谋论,再多看一眼都是浪费生命,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对这次世界性传染病的定性一直没变过,这是一场人类和自然的斗争,阴谋论是对大自然的不敬畏,政治化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全球化时代里人类都在一条船上,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病毒让全人类变成一个地球村的大家庭,但这是不存在的乌托邦,我只希望,疫情过后,每一个国家都能真正反省,每一个国家的人都能过得更幸福。
整天最欢乐的时刻,是晚上CNN放的节目里,纽约州州长科莫被他的主持人弟弟调侃了,弟弟说,老爸常常称赞你什么天分都有,就是不能打篮球,你长了一双香蕉手。以前不怎么关心美国政治,近期被科莫小圈了粉,天天叫板总统,下宅家令决定时一句如果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我会对此负全责,掷地有声,科莫以前有固执、铁腕之类的负面名声,这种性格的好处,在危机时刻显现出来了,一切以民众的利益出发,敢说敢做,有魄力,有担当,和他隐隐约约的纽约黑帮口音相配得天衣无缝。
CNN还做了一个简单的纪念一些新冠死者的节目,就是念念他们生前的职业和爱好,不煽情、也没有任何戏剧性,今天我要修改我的预测, 确诊病例的官方数字全球排行榜上,美国将要拿第一。
需求和欲望
3月26日星期三,阳光灿烂
坐标:费城西郊L镇
作者:开洋蒲菜
灾难,像一枚三棱镜,不仅将芸芸众生的良善与丑恶分开且昭示于光天化日之下;更使我们自己审视分辨人生中那些本能的欲望和追求的理想并对其重新进行排序。
Atul Gawande在《Being Mortal》 一书中讨论了两位心理学家有关人生需求和动力的研究。马斯洛在1943发表的《人类动机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类需求层次金字塔。而对于这个金字塔的各元素的排序,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Laura Carstensen提出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指出人对需求与欲望的排序不是与年龄有关,而是与所余生存时间的个人视角有关。“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也就是说“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这些观点是基于一系列的心理学调查,而其中一项调查的对象包括来自"911袭击"后的美国和2003年SARS肆虐的香港在内的多组8-93岁的健康人。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金字塔,图片来自网络)

COVID-19从今年一月首先在武汉暴发,直至现在席卷全球,我的视角也不断改变。
最初当国内的父母亲人和挚友良师身处灾难的中心而我自己却只能在相对安全的大洋彼岸遥遥相望时,深重的焦虑和无力感使我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研究与疫情相关的各种学术文献和新闻咨讯上,也参加了一系列与口罩相关的具体行动。与此同时,看到网络上真象和谣言混杂,我开始在朋友圈大量转发自己认为正确有益的文章,也接连向《小枇杷》公号投稿并发表了两篇疫情相关的文章。见一位学长号召知识分子要思考“怎么做”以及“科学家要有科学家的样子”,我虽从不敢也不愿以科学家自居,但作为知识分子,教书十年为母十几载所得所思甚多,特别是这次疫情发生后种种,让我意识到鲁迅先生的呐喊这一百多年来并没有唤醒装睡或沉睡的大多数,也许不仅仅是因为民众的麻木,而更是一个全民教育和科普的问题。我于是下定决心做公益科普,不呐喊而尽量春风化雨地向大家,特别是下一代青少年,讲解并推广科学知识和思考方法。因此,我和大学同窗好友于2月19日开办了一个科普公号:DII93,亲笔写下公号简介——Dedication, Integrity, and Intelligence:一群认真诚实做科研的人做科普。一个多月以来,撰写了10篇原创,并独立承担了除首发文以外的所有公号文的编辑和排版。
现在想来,这些在工作顾家之余挤时间完成的事是属于马斯洛需求的金字塔的顶端——价值观和责任感。小学时就读完全套金庸的我深信“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像翠羽黄衫霍青桐一般,我将想象中的道义扛在自己肩上,奋勇拼搏努力向前。可是,短短数十日,风云变幻。COVID-19从遥不可及到3月8日在我们Township从天而降,还没从两例确诊的恍惚感中回过神来,截至今天,我们所住的Township已经确诊了48例。特别是先生出现感冒症状以及学校的关闭使我们的小家直接就面临居家分区隔离的现状。转眼之间,我的人生需求就突降到了马斯洛金字塔的底端——食物,睡眠,健康和安全。正如《Being Mortal》一书中所言:“随着你的视野收缩,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
当灾难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我自己的头上,我开始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照顾家人的三餐饮食柴米油盐,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和自己的心理建设和身体健康上。在多位朋友不停地劝说下,我开始慢慢放松一些自以为是的责任和道义,而更着眼于照顾自己和家庭的需要。昨天下午我还陪着妹妹一起看了一堂云数学课,虽然中途疲倦万分的我不小心睡着了。
昨晚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竟然连对孩子们的餐桌规矩都在无意识中改变了。以往我一向对孩子们强调——在我们家的饭桌上夹菜,长辈和客人第一优先,妈妈和爸爸其次,最后才是他们兄妹俩。当然那时的餐桌上摆满了各式美味佳肴,吃也吃不完。可是最近因为居家隔离的购物不便,我们的冰箱越来越空,一度有十多天没有鸡蛋,蔬菜也都开始数着吃。我们一家四口现在的晚餐一般都是一荤一素一汤。而我自己不知从哪天起已经养成了自己先吃剩菜,等孩子们吃饱了我才开始吃当天的新做的菜。昨晚的培根芦笋卷一端上桌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当妹妹流着口水盯着盘中的最后一份,忙活了半天却一口还没尝到的我毫不犹豫地让给她吃。看着孩子们风卷残云后的心满意足,我真的比自己吃了还开心。这并不是孔融让梨式的礼教,而是一个做妈妈的本能——在食物匮乏的时候先喂饱自己的孩子。这也让我想起曾和哥哥妹妹一起看过的那部纪录片——一个熊妈妈带着两个刚出生的小熊在阿拉斯加荒原上挣扎求生的故事。
其实在COVID-19期间,我们所目睹经历的种种纷繁世事,善恶万象,小至朋友圈辩论和邻里守望互助,大到国与国攻防和生命至上的国际合作及援助,都可以从需求和欲望的排序这个视角来解释。可是不同的排序和优先级设置本身往往反映了真诚与虚伪,善良与邪恶,美好与丑陋。
尽管灾难是一枚三棱镜,可我更希望它是一枚滤镜——在我们的心灵和这人世间留下至真、至善和至美。
(截至2020年3月26日9:30 EDT,美国确诊69,223人,死亡1050人,治愈619人。宾州确诊1284人,死亡15人。蒙县确诊219人,死亡2人。)
March 26, Wednesday
Western Suburb of Philadelphia
Author:Cupcake
Online school is starting to be more and more interactive. We now actually have video chats with a schedule while we used to just have a bunch of assignments to complete.
I don't know whether to be happy or sad, again.
On another note, our food supply is literally relying on Costco and Whole Foods online delivery. Everytime we get the boxes, there’s this complex operation of dragging the boxes near our doorstep using gloves, then opening the boxes and sanitizing all the components while passing it to and fro each other. It’s almost ridiculous if I think about it, but I guess it’s necessary. 
Dad usually works in his bedroom now so he’s always the one scouting to see if the person delivering the boxes is wearing gloves or not. Then he shouts it to us downstairs. In my opinion, even if they are wearing gloves, mom and dad would still make us go through the complex operation.
Because that was really annoying and I was thinking about how the delivery people were putting their lives in danger, I thought about if there were any other possibilities. My mind sort of wandered, and soon I settled on one possibility that probably wasn’t in the distant future.
Robots.
I mean, think about it! The robots aren’t living things so the virus isn’t any danger for them. And if smart people program them and stuff, they can make the robots do anything! Instead of people risking their life in grocery deliveries, the robots can do them! Also, the robots can take the trash and stuff, and in a way help society keep running!
I guess the only bad thing about robots is that the virus can probably still get on the robot’s surface. So we would still have to go through the complex operation, but at least there aren’t people risking their lives out there! And if they have families, they’re families wouldn’t be put in danger too.
Also, maybe when people get really really really really really really smart, they can even program medical robots so that doctors won’t lose their lives from getting infected. You probably can’t really trust the robot with something like surgery or anything, but they can help with patient direct contact things like, I don’t know, helping to activate or deactivate ventilators? Serving food or water?
It’s a possibility, I guess. I have a feeling it’s not in the too distant future, but definitely not now. Maybe if we ever get a pandemic again, emphasis on if, there might be robots to help out. And hopefully there never will be a pandemic because there will be a vaccine.
You know, what doesn’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I think that applies to countries fighting pandemics too.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订阅北美儿童中文杂志《小枇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