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的苟且和跑步的远方
2020年4月15日 星期三 晴
坐标:美国加州硅谷
作者
红豆姜撞奶
宅家后,星期三这个原本最不讨喜的日子好象变成了一周里我最期待的一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跑步和团购取菜这两件事让这一天比其它的工作日更有确定性。现在需求量剧增,团购青菜需要用如临大敌的态度来面对,星期六要记得抢菜,星期一要记得付款,星期二要记得排队取菜,昨天我和一位在同一个团购群里的同学一起蹲点,手机不离手,一看见放开排队的接龙就互相通气,结果我在收到朋友信息后马上去排队、前后不过一分钟的情况之下,和朋友中间已经隔了28个人,然后星期三,从中午过后也是要手机不离手,还要换好出门的衣服,一通知到点取菜马上抓起车钥匙出门取菜,一切就是为了那一样,可能是唯一一样任何一个广东人都可以天天吃也不会吃厌的东西,绿叶青菜。
今天气温比昨天还暖和,最高温度居然有摄氏27度了,本来打算傍晚才去跑步。上午坐在电脑前回了一通邮件,查了一堆各种图表记录什么的,去倒水喝的时候从落地窗瞟了一眼外面,忽然脑子里冒出了“在阳光下奔跑”这几个字,于是顾不得皮肤科专家避免被上午十点至下午两点的阳光直射的建议,在上午十一点换好跑步的装束、在脸上胡乱涂抹一下防晒露就出门了,路上想起,防晒露旁边的粉底液,我好象从宅家开始就没碰过了。
外面风和日丽,有一种阳光飘在风里的感觉,自从实施宅家令后,社区的街道上总是比平日人多,今天却很安静,走去操场的路上没有碰见一个人。到了操场,人也比以前任何一次都少,目测也就七、八个,而且和以前总有一家子或明显结伴而来的人不一样,今天好象所有的人都在享受一个人的时光,没有人聊天、讲话,听见的只有鸟叫声和操场外偶尔开过的车辆,跑起来腿上感觉不到阳光的热力,只有风拂过肌肤的感觉,脸上越来越热,心里越来越安静,感觉真好。
喜欢一个人的运动,是因为这是我给大脑排毒的最好办法,耳边除了风声没有任何声音,眼前除了跑道没有任何风景,脑子里除了记着圈数没有任何迎面逼来的问题,总是跑着跑着脑子里就会蹦出一个词、一本书、一首歌、一出电影或者一句不知哪里看过的的话,在想为什么会蹦出来这些东西的过程里常常就把很多事情想通了。今天脑子里蹦出来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一刻犹如醍醐灌顶。

这一个月宅着的家里一副岁月安好的样子,外面的世界却是风起云涌,病毒的力量很强大,逼着我在短短的两个星期里重新审视了自己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职业习惯让我首先怀疑自己有没有错,也是职业习惯让我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审问中更加看清楚了世界、人心和自我,第一次意识到我有多爱我从小被熏陶的文化、那一片处处都有人迹的土地、那些我所看见过的真真实实的人,也是平生第一次被一种抽象的、无处落眼的悲哀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想到了不以己悲,忽然眼前亮了起来,连范仲淹老先生这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存高远之士尚能做到不以己悲,我这种但凡上个朋友圈都是班门弄斧晒厨艺的庸人何苦自扰,享受眼前的阳光就好了。
下午团购又推迟了发货,取了菜和老公前后脚进门。老公从车里取出两大盒即食面,这种平时要让我狠狠鄙视的行为,今天让我又搂又抱还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在这个几乎每天都要头疼午晚餐的日子,简单不花功夫的食物很重要,健康不健康、有没有添加剂的顾不上了。团购蔬菜里的白萝卜还带着硬挺挺的叶子,看起来很新鲜,放冰箱前正准备一刀把叶子砍了扔掉,最后下手一刻看见绿油油的叶子犹豫了,上微信问了朋友们确定萝卜叶子也可以炒了吃,就都留下来了,现在最宝贵的是绿叶菜,一点也不能浪费。收拾东西的时候在柜子里居然翻出四包被遗忘的腊肠,忽然有种富豪的感觉。
晚上新闻报道,上周五一位加州圣地亚哥的呼吸病医生因为觉得全副武装后病人看不见自己的脸会害怕,打印并过塑了一张自己带着微笑的照片贴在防护服外面,说这样和病人沟通时病人就知道自己在微笑了,这位医生把穿着贴了照片的防护服的自拍放到网上,引发了美国其他医护人员的效仿,越来越多的人不但贴上自己的照片,还写上给病人问候的话,一位护士在自己的照片上下写着,Hi,我是Peggy,我们会把你照看好的。武汉的医生在防护服上写自己的名字,想到的实用性,美国的医生贴照片,想到的是病人的心理需求,解决了温饱,人总要有一点更高层次的追求,社会才会更加文明、更加温暖。
今天纽约朋友圈都在传昨天雨后彩虹横跨纽约两岸的照片,风雨过后总有彩虹,患难之中总有真情。

4月16日 星期四 晴

坐标: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作者
肥肠粉
前天是个大阴天,虽然没有下雨,可是忧郁得就像一个身世坎坷的老太太努力忍住眼泪。花瓶里的玫瑰花没有完全开败,可是基本都蔫儿了。院子里的玫瑰又抽出好几支半开的花蕾,薰衣草下一次雨旺盛好几个星期,简直就是个野丫头,干脆换一瓶花,就图野花那个新鲜泼辣劲儿。
枇杷上个星期黄了一颗,娃出去锻炼,迫不及待地摘下来给我献宝。个头倒是很大,撕开皮尝了一口,酸得我五官扭曲,实在不能吃。昨天去看,又黄了两颗,其中一颗饱满晶莹,想必很甜。保险起见,先让想象中的甜蜜留在想象中吧。
前院的雏菊盛极转衰,大概过不了多久,就是一丛平平无奇的绿植了吧。山花烂漫得等到明年了。可是海棠开花了,红得热闹。绣球打了花苞,数了数有三五枝,以前都是一年一朵,今年特别旺盛。连学名都没有闹清楚就请回家的豌豆花,今年也开得特别茂盛,虽然她的紫色略有点太浓艳,不是我最喜欢的颜色,看着还是欣喜。
对门邻居家的枇杷结得极好,难怪我家果子是一颗一颗地摘,人家是一波一波地收。树叶掩映下金黄肥硕的果实迎风摆动,看着特别诱人,把我们家那颗小小的枇杷树比下去了。好吧,吃下去是赏心,看着悦目;赏心的是他们,悦目的却是我。想想还是很合算的。另外一家邻居门前种着小小的、淡紫色碎花裙子一样的一大丛花。不如我们家的豌豆花恣肆浪漫,特别清新可人,宛如邻家少女,很像他们家女主人的气质。他们家有两个小女儿,跟女主人很像。
昨天出门买菜,之前暗暗权衡利弊许久。网购可以买到我想要的减压神器瓜子,可是我吃惯了的辣椒酱却买不到;团购可以买蔬菜包,送菜上门,可是不一定是我喜欢的品种。出门买菜成了重大决策,真是前所未有的新情况。
路上听广播,循环播放疫情。除了伤亡,目前说得最多的是"re-open",什么条件下放开,如何放开,听谁的指挥,等等。我们本地死亡人数似乎不满百,基本都是老年人,还有几个百岁老人。从前不知道我们这儿还有这么多百岁老人。和东海岸不一样的是,我们这儿的死亡人口里迄今为止没有黑人。
学校停课一路停到暑假,这个是没得商量的了。“This too shall pass”,一切都将成为历史,问题是何时pass,如何pass。
上次去中国店买菜,还是一个月以前。那是个星期五,娃的学校刚刚宣布停课,商店里满是为隔离囤货的人,阴天,“山雨欲来风满楼”,强烈地预感“一切都将不一样了”。回程的路上乌云翻滚,果然好大的雨。
昨天天气晴好,头顶是加州常见的蓝天和阳光。山花恣意开了一路,5号公路上流动着不大不小的车流,表面上未见萧条。指示牌上写着:“肥皂和水,阻断COVID-19,洗手”。中国店的停车场满满的,甚至比平时人还要略多一点。门口有工作人员戴着口罩,拿着一瓶洗手液,没戴口罩不让进。所有人都戴着口罩,熟人相见不相识。社恐分子窃喜,省去了打招呼寒暄的麻烦。
菜和水果还算新鲜,很多东西跟平常一样,该打折的还在打折。不该买的和该买的买齐,差不多花了两个小时。我属于高效购物型人格,平时买菜加来回和收拾一个半小时搞定。大概这次买的东西特别多,戴着口罩,雾气升起来模糊了眼镜片,很影响大近视的购物效率。结账的时候刷手机,手机刷脸,刷不过去,我急得冒汗,突然想起来是戴着口罩的缘故,赶紧拉下口罩。结账的姐姐敏捷地后退两步,命令我把口罩戴上,我赶紧又把口罩戴上;手机反应不过来,又告诉我刷脸失败。好一通手忙脚乱才想起来输密码,反射弧那么长,真是很不好意思。结账的姐姐跟我说,“抱歉啊,让你戴口罩是为了保护我们”,我想象得出她口罩背后带歉意的笑脸,大概是觉得自己刚才语气太凶。我比了个手势说没事,都懂的。
微信上流传加州的华人出门买菜,穿着全套防护服,端着自动步枪,守着一堆白菜萝卜等车子来接,标题是“国内的朋友,你们是多么幸运”。这阵仗太喜剧了,过来接这位白菜萝卜守护神的必须是辆防弹车吧。不算防弹车,这身装备怎么也得千儿八百,必须是尔湾的土豪。不如雇个保镖呢,或者雇个“代购”,真的代购,不是微商,personal shopper,比华利山庄的明星们早就人手一个了。想象一下,土豪吩咐代购说:“今儿我要吃瓜子,你去给我买两包,一包原味,一包五香,洽洽牌,别的牌子不要;还有老干妈一瓶。老干妈,不是老干娘,这都分不清你还做什么代购?!立刻,马上,现在就去!司机小王已经在防弹车里等着了!带上枪,别让他们抢了我的老干妈!”
哇,豪气顿生。
想象力的翅膀一展开,几乎收不住。回到现实,长工没有personal shopper,没有全套防护服,没有防弹车,只能戴着闺蜜千里之外寄来的口罩,推着购物车到我家大白门前卸货。兢兢业业地给大白的门把手消毒,给食品外包装袋消毒(超市最近不让顾客使用自带的购物袋了),给购物车消毒。在大白和超市门口的垃圾桶之间来来回回,阳光灿烂,我又出了一身白毛汗。想着很快家里的冰箱橱柜里填充足够两个星期的蔬菜水果,瓜子辣酱;做饭的时候不再左支右绌,想吃萝卜就吃萝卜,想吃青菜就吃青菜,长工脸上浮起了自豪的微笑。
4月16日 星期四

坐标:澳洲
作者
马卡龙
澳洲的疫情进入四月之后明显好转,全国每日增长人数已经好几天保持两位数,而我们所在的首领地更是保持了几天的零增长,各大媒体已经迫不及待地用拐点来形容。袋鼠国以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以及超高的检测率,在疫情下跃居全球最安全国家榜首。三个月前指责PM在山火中不作为的那些人,现在对PM表达了极度的赞赏。人们开始期待着下一次的内阁会议上对于解禁的具体细则。队友开玩笑说,家里囤的这么多卷纸, 餐巾纸, 米和面还没怎么消耗,疫情就过去了!? 七号台早间新闻里又提到这次疫情的来源有可能是武汉某个病毒研究所,以及中国疫情数据造假,理由是中国只对外公布了3000多例的死亡病例,而美国竟然有十倍多的死亡。我想说如果这个逻辑是对的,那澳洲也应该被质询是否数据造假?
作为家长,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假期结束后, 孩子们继续网课还是回到学校。那边 PM在各种新闻发布会或是采访中表示学校要继续开放,家长们应该送孩子去学校接受正常的教育,学校很安全。这边首领地教育局官员表示,学校开放与否应由州政府决定,总理请闭嘴。我想说孩子接受教育不一定在学校,在学校不代表孩子就一定会认真学习,在家也不代表就只是游戏和玩耍。而且学校如何保证安全不是仅仅说说,必须有相关措施。但我也同意学校继续开放,以方便必须工作的家长如医护人员,警察等可以送孩子, 以及某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能继续保持正常的routine。其实不管什么政策出台,总会同时有支持者和反对者, 绝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普通人如我们好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就OK了 - - 撸各种好吃的应该是这种时候最适合做的事情。我自己总是喜欢捣鼓一些美味的,有卖相的又或者纯粹属于网红类。但好像从来没有认真写过菜谱,这次难得借疫情日记除了记录琐碎也尝试写下家常菜的做法。油炸类食品不健康但多数很美味, 应该是心情不太爽或者饥饿状态下的首选,所以今天选的是油条!
材料
中筋面粉 500克 或者叫plain flour,就是我们做饺子馒头的面粉
泡打粉 baking powder 8克,不是发馒头用的酵母哦,泡打粉遇热会膨胀但酵母高温下就是去活性了
小苏打 baking soda 4 克
盐 Salt 4克,如果喜欢咸口,可以适当再增加1克到2克
鸡蛋 egg 一个
油 40克
清水 260克,各种面粉吸水性不太一样,可以先预留10克
制作
干性材料全部倒入容器,稍搅拌均匀,再把除清水以外的材料加入,用筷子搅拌均匀,清水分三次慢慢加入,搅拌至无干粉,不需要用手揉,换硅胶铲慢慢以折叠方式揉拌至一个湿润柔软的面团。面团表面刷薄油保湿,容器保鲜膜密封扔进冰箱过夜。
整形
第二天早上,第一件事将面团取出回温,再进行洗漱。手和面板沾玉米淀粉将回至室温的面团轻轻去除,一定不要用擀面杖。过夜的面团有很好的筋度,可以很容易地用手将面团拉至厚度0.8厘米左右地长方形,然后用刀切成两根手指宽度地块状,最好保持双数,因为稍后要配对的。每两块油条一组,上下叠放,用沾了水地筷子在叠放的油条竖着按压一下,油条整形完毕。
油炸
大锅宽油 ,在整形地时候就可以加热,一般170-180度即可。或者一根筷子伸如油中,周围有b密集小气泡产生即表明油温合适。整形好的油条顺锅边划入,慢慢移动,很快就会拥有一锅金黄色的小胖子。
进阶版
  1. 头天晚上准备油条面团的同时,泡上糯米,第二天上锅蒸熟,加上雪菜,海带丝或者肉松,蒸饭包油条(糍饭团)你值得拥有。我自己直接糯米包油条和糖,油面糖永远是完美组合。
  2. 或者一早起来准备杂粮面糊/普通面糊,鸡蛋葱花芝麻甜面酱,如果有玉米薯片,可以拿来替代薄脆,加上新鲜出锅的油条,家庭版煎饼馃子诞生。
  3. 起油锅不容易,有糯米粉的可以做一些芝麻豆沙或者原味麻团,在炸油条之前温油下锅。麻团要趁热吃哦。
打扫战场
早饭后,过滤过残渣的冷油可以再收集起来炒菜或用于下一次的炸物。
总算又写到了这里,一个小时前我其实已经写到了这里。但由于手机上的误操作,全部的文字都不见了,翻了电脑云盘,手机云盘都找不到原来的记录,疯了。找了女儿来帮忙也只能从历史记录里找到昨天开头的第一段......所以只能从头再来一遍,好累!但也证明了对于做好吃的,我是认真的。
瓶瓶罐罐过家家
4月17日,乍暖还寒的晴日
坐标:美国肯塔基州大学城
作者
剁辣椒
大概两周以前,就在我身边的朋友们把该囤的粮都囤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有人忽然发出一声惊呼:Costco的酵母卖空了!我想了想上一次用酵母的时间,起码是三年以前,觉得这一声吆喝跟我没啥关系。不过,还是问了问其他的朋友。纽约,加州,得克萨斯州纷纷汇报酵母售罄。接下来,是英国,挪威,匈牙利……事情已经非常明显:就在爱囤物、警觉早、有危机意识的华人买大米的时候,酵母已经悄然从货架上消失,而我和我的许多朋友们对此浑然不觉。
酵母只是疫情之下物资短缺的一个缩影。各大超市一度限购牛奶和鸡蛋,以至于哪个超市不限购牛奶鸡蛋,大家会奔走相告。面粉倒是不缺,不过货架上再也看不到25磅大包装面粉的身影。三月初疫情初起的时候,我在超市里看到土豆和红薯卖完了,还感慨过美国主妇们会过日子,囤的都是耐放的东西。现在想来,鸡粪、酵母和大包面粉从货架上消失,才真正展示了美国主妇们深挖洞广积粮的实力。
货架清空的速度展现的是主妇们的囤货实力,而货架重新补充的速度则是展现了商家供应链的实力。不过短短一两周,牛奶和鸡蛋的限购已经悄然消失;大包面粉在网上一直有售;酵母如今身价翻了三四倍,不过这东西用量不大,涨价尚可忍受。
囤完了大米和面粉,国内的朋友给我支招:囤豆子啊!于是,黄豆绿豆红豆,统统买起。绿豆最好,煮粥、做绿豆糕、还可以发豆芽,补充纤维素。红豆煮粥或者做蜜红豆、红豆沙之类的甜品。黄豆平时家里用得很少,但是能干的主妇朋友给了我充足的灵感:卤黄豆、烤黄豆都是好零嘴;打成豆浆可以作为牛奶紧缺时替代的蛋白质饮品。牛奶最紧张的那几天,我听说有朋友家里牛奶都留给孩子喝,大人全部喝豆浆。黄豆还可以做豆花、做豆腐——昨晚我跟三磅黄豆奋战了三小时,第一次不用豆浆机打出了好喝的豆浆,最后还做出来两块豆腐。今天中午油炸一下,配上肉末和蟹味菇,受到娃们的热烈欢迎。
搁到从前——有娃以后的那个从前,我是绝对舍不得花三个小时去做什么豆腐的。还有些事情,我以为我再也不会做的,比如说攒瓶子。
最近我攒了很多瓶瓶罐罐。大可乐瓶。小可乐瓶。装果冻的大罐子。装花生酱的小罐子。食用油大桶。牛奶纸罐子可以发豆芽。牛奶大桶被我灌上水变成锻炼用的壶铃。鸡蛋包装盒用来发种子育苗,盖子剪下来垫在下面简直完美。薯片罐子底戳了几个洞变成小花盆,丝瓜苗正在里面茁壮成长。黄豆绿豆和红豆被装进了饼干桶、果冻罐子和果汁瓶子。在装来装去的过程中,我顺手拿出一个小可乐瓶,剪下上半截当作粗口漏斗,下半截加点水上面放个洋葱,心里充满了物尽其用的得意。有个攒了几天一直不知道做什么用的大可乐瓶,晚上给孩子们讲光的路径,拿出来往里面喷了点水,指星笔打开,一条笔直的绿线瞬间出现在瓶子里,孩子们大声惊叹,好像看到了魔法。
(鸡蛋盒里拱出了丝瓜苗)
身在北京的好友发来军绿色的90压缩干粮罐头照。第一天就被她老公开罐吃了一块。我们一致同意这种无谓消耗存粮的行为应该被阻止。
我在地下室藏了两打SPAM,二战美军的标准补给。现在SPAM都限购,短期之内不太容易买到这么多了。
一位济南的朋友说最近做菜花会把菜花根切成薄片,以前都是切下来扔掉。“菜花根有一点清苦,还是很好吃的。”
本地中国店老板发消息:“梅林已到货,速来。”梅林这个东西特别有趣。我觉得,如果在某个年代你没听说过梅林,说明你家当时日子比较普通。而在某个年代你还是没听说过梅林,大概说明你根本没稀罕过那一口……
曾经有个美国老爷子跟我说,他的祖母是经历过大萧条时代的。后来多少年了,儿女成行,孙辈显贵。可是老太太到了九十多岁,还是会去旧货店买19美分的裙子。他说这话的时候,我刚刚找到工作,内心充满豪情,完全不知道老爷子为什么会想起来跟我说这个。
那时候我怎么也想不到,我这辈子有一天会这么深刻地理解我爹娘,为什么总在家里攒上那么多东西。
对了,我挣扎再三试图说服自己理性购物,到最后还是去买了一包高价酵母。
(据说美国疫情已近拐点。截至昨日,本州确诊2462人,本城确诊22人。)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订阅北美儿童中文杂志《小枇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