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威尔和格蕾丝》第十季在NBC开播,继续霸占喜剧类收视冠军
去年,重启的消息自打传出到确认,让老粉们整个一垂死病中惊坐起——
竞走十多年啦,居然还可以复活的嘛?
众美剧迷纷纷星星眼:怎么做到的,传授传授经验呗。
那么多死于非命的好剧,你说为啥偏偏就救活了这部呢?
当年本剧被砍的时候,观众们也没少一番捶胸顿足。
2006年第八季结尾的告别秀
主创们登上奥普拉的节目向大家告别致意,台下观众又哭又笑简直昏古七。
最后一集和主创采访的收视率也爆棚
虽说被砍前的两季收视率有所下降,选择剧终的原因其实是,主创们觉得是时候给故事划上完美句号了——
然而观众们大概还没从一年前《老友记》完结的悲痛中缓过来,孔雀台立马从快乐源泉变成了伤心旧址……
依旧拥有大批剧迷群体的《威尔和格蕾丝》,自剧终之日起,多年来就无数次传过还会活;
这种新闻,往往大家也不会太走心,毕竟被奶活的剧集能有几个啊,一旦被判刑,再神的剧也难以垂死挣扎。
但我们现在讨论的,可是自播出以来影响了一批又一批观众视野的gay蜜佳话,长寿喜剧一抓一大把,还就他们能敲锣打鼓杀回来。
不扶墙你也得服这剧。
四个人的存在,就是美国生活文化符号一览
这剧到底有多火?为什么这么火?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播出以来这20年间,对于平权概念传播,本剧又有多重要?
如果你还没了解过,不妨来看看《威尔和格蕾丝》究竟有着怎样的开创性意义
Will & Grace Season 10
威尔和格蕾丝 第十季
2018
解毒指数:8.5/10
导演: 詹姆斯·伯罗斯
类型: 喜剧 / 爱情
主演: 艾瑞克·麦柯马克 / 黛博拉·梅辛 / 梅根·莫拉莉 / 西恩·海耶斯 /
01
性少数和单身
关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
1998年,《威尔和格蕾丝》是美国无线电视史上,首次播放以公开同性恋为主角的黄金时段剧集。
剧中的同性恋角色,也迅速成为美国广播电视节目中最受瞩目的LGBT角色
本剧的出现,为后来的一系列同性恋主题电视节目打开了大门——
比如美版《同志亦凡人》,老版《粉雄救兵》和《男孩邂逅》(类似同志版《单身汉》)这样的真人秀。
这样一个大胆又充满争议的设定,自然吸引了大批好奇的观众——
对于情景喜剧多数面对的女性观众来说,无疑充满了吸引力。
如果有女孩子说不想要个gay蜜,她一定是在骗你
威尔这个角色,就像影视史上许许多多、在大众作品中大胆试水的同志角色一样,将同性恋无限地平凡化——
真正的“同志亦凡人”
他有份响当当的律师工作,和最好的朋友合租房子,想好好谈个恋爱、规划未来;
生活一丝不苟,当然,也热爱整洁干净。
威尔是个通常意义下较为循规蹈矩的人,这种类型我们也都很熟悉了。
没到约会等情节时,观众们大约都不会留意到他是同性恋这个事实。
打破生活平衡的任务就交给格蕾丝了!
格蕾丝大概是威尔的反面——她就是每个会说“才不管别人怎么看我”的妹子:
作为设计师,自己99%的时间里都毫不在意形象,不洗头不更衣在屋里游荡、觅食。(是我了。)
但俩人还就啥事都能一拍即合,默契得一塌糊涂。
她活泼大方、敢说敢做,随时准备好为自己站出来
她长期单身、向往终极幸福,并且喜欢浪漫到惊天动地
不止是他俩,剧中从主角到配角,每个人都尽情展示了自己的独特,才让这个剧这么独特,如此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男二杰克和女二凯伦,符号性就更强了
副线闺蜜组的这对儿活宝,代表了他俩身份具象化的典型——情景喜剧中必不可少的那种。
杰克小婊贝是个肉眼可见的抓马queen,从头到脚都写着“老子是骚gay请靓男现在来娶我谢谢”。
凯伦呢,一个嫁了大佬、年龄未知、身材火辣、去工作只为更方便diss人的富婆,把杰克当宠物养着。
别看这塑料姐妹花友谊,俩人十季以来一路共患难,直到现在依旧风韵不减。
贱到让人没法不爱的角色,才是长寿喜剧里永远的制胜法宝。
包括最新回归的一季,即使是那些喊着“笑点少了”的人,还是会为活宝组的出场疯狂打call。
往更深的说,凯伦的对立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拜金炫夫、把别人悲惨故事当笑话听的凯伦,自然作为美国本土部分保守党派人士的缩影出现;
在一个以自由派思想为引导的剧集中,她显得格格不入,讽刺意味至极。
到复活的两季里,编剧更是毫不留情,甚至直接让她公开支持起了特朗普总统——
“那墙,老娘也掏钱建了一段”
光是看着这集,就足够让大家觉着,总统要大家掏钱在边境造墙、防止墨西哥人越境,有多荒谬了……
然而这份荒谬,也依旧无法阻止那些更为荒谬的真实政策嘛。
十几年前,《威尔和格蕾丝》通过自嘲的方式,讽刺电视台不给播同性亲吻画面是多可笑;
十几年后,《威尔和格蕾丝》依旧在通过自己的台词,用力鞭着当今美国社会自上而下的某些奇怪风向
谁叫咱的人气简直呼风唤雨呢,既然活过来了,还是要给你们看看,铁齿铜牙依旧在。
——我们来为人权发声,嘿各位,谁要和我们一起?
02
平权和做自己
紧跟世界的每一个步伐
和剧集本身的闯劲儿一样,《威尔和格蕾丝》的复活过程,也有够传奇的。
这剧能重启,有一部分功劳,大概得归希拉里·克林顿
既然敢吐槽政治,那政客来拉一把也没什么。
“我们也妹想到会是这么个走向啊”
2016年9月,饰演格蕾丝的黛博拉·梅辛,正跟着希拉里的竞选班子拉票;
她突然发现,剧集的拍摄布景,竟于制片人所在的爱默生学院保留了十年——于是她决定拉上大伙,拍个特别集来拉选票。
几个人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十年重聚,悄摸地拍摄完,没有任何预告,就这么出现在了NBC电视网,瞬间拥有几百万的点击量;
就连邀请去现场录制的几百名观众,在幕布拉开前都不知道将要看到什么。(当然,揭秘瞬间棒极了。)
于是大家就琢磨了:那么咱……要不要争取个重启啥的?这才有了后来的事儿。
“十分钟的短片没能成功阻止某人当选,假如咱拍个一整季呢是吧……”
“为啥冰箱里所有吃的看起来都放了十年了,好气”
就为传达一个信息:全国各地的小男孩小女孩,或是想变成男孩的小女孩和想变成女孩的小男孩……谁都可以当总统。
“对了杰克,你知道凯蒂·佩里支持希拉里的吧。”
饰演威尔的艾瑞克·麦柯马克:本来还想捞点功劳,结果现在感觉咱像抵抗军一样。
十年后的俩人,依旧是单身,依旧住在一起,依旧关心时事,也依旧没有放弃寻找。
十年前那个雄心勃勃、苦乐参半的结局后,《威尔和格蕾丝》的影响力依旧存在着——
最高的收视率,最多的艾美奖提名,都不能概括这剧的价值。
2015年6月26日,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在全美合法化
同性婚姻在美国正式合法化之前,奥巴马总统多年来一直做着不懈努力;
副总统乔·拜登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LGBT权益,配合总统的言论说:
我认为《威尔和格蕾丝》在教育美国公众方面,可能比任何人做过的所有事情都要多、要好。
“人们总在害怕那些与众不同的。现在他们开始学会理解了。”
虽然拜登在拿情景喜剧举例时,被一众脱口秀主持人狠狠打趣了一番……
但这也没阻止他不止一次表明本剧的价值,和其对人们观念的影响。
金球奖的……红毯造型
艾瑞克本人并不是同性恋——他打趣说,即使自己有老婆孩子,走到哪儿还是会被认为是剧中的角色
“不过能这么深入人心,我也挺高兴的……希望自己能成为同志平权运动海报上的人物之类的,跟艾伦一样。”
作为直男,试镜得也很自然,他谈到现在人们会更加关注同性恋演员的选角,包括近年的跨性别角色等讨论,也是一件好事。
2014年,史密森尼学会在其博物馆中添加了LGBT历史收藏品,其中也包括《威尔和格蕾丝》中的道具
策展人表示,情景喜剧使用喜剧来“让主流观众熟悉同性恋文化”,这种方式在美国媒体中是“大胆而破土而出的”。
十多年后的回归,《威尔和格蕾丝》,继续用善辩的风格,为观众们提供着不断开拓的视角。
扮gay的马特·达蒙,当时尚未出柜的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
出演自己并开嗓的雪儿
长寿美剧不可或缺的一大标志,当然是眼花缭乱的客串——重启后的《威尔和格蕾丝》,也少不了。
《致埃文·汉森》男主角本·帕拉特
本剧的四位卡司,在这十年间于舞台大展身手,也请来了不少来自百老汇的小伙伴。
今年的第十季,出现了《老友记》过来的大卫·休默
后面还将出现马特·波莫和同志花滑选手亚当·里彭
“被压迫的群体,讨论自己的苦难,并站起来主动争取权利。”
如此豪华的gay icon阵容,再加上三观正、情怀和质量都相当走心;
这样良心的剧集,续命长度已经能说明一切了。大家,刷起来呗?
烂片的毒性太大?佳片解药来一发
本文所有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