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壮壮要拍电影了!?
谁?
田壮壮,[蓝风筝]。
厉害,厉害!
改编阿城的小说《树王》,你看过吗?
牛逼,牛逼!
压着地铁的轰鸣声,听到了如上的对话。
惊叹于田壮壮老师趁尚能饭否之际再次拿起执导筒,厉害。
也感叹于阿城老师的作品被又一次改编,牛逼。
阿城著文数篇,但都功过不及“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而三王中又唯棋王为之最,其,笔风清幽朴实,韵味连连,观感齿颊生香,荡气回肠。
“三王”合集
文章篇幅不大,一万多字就讲了两件事:一个是“棋”,另一个就是“吃”
看着简单,实则,难! 
chess king
棋王
1988
解读指数:7/10
导演:滕文骥
类型:剧情
主演:谢园/李辉/段岫
01
棋王与电影
先声有势
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棋局和人生别无二致。
[棋王]刚开篇,就是一个棋局:山顶士,钓鱼马,兵入营。一场厮杀,输赢不定。
一副残局,步步紧逼
和小说一样,三盘棋,带出了整个故事。
第一盘棋,文革开始。上山下乡,运动来的激烈,来的突然,火车上,靠近窗户一边挤满了人,从人群的缝隙,挤了进来,颤颤巍巍的。
主人公“我”遇见了王一生,借着“我”的视角,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个棋呆子,黒瘦的,缩着手在袖管,蜷在座位上,眼睛亮黑,有神
谢园扮演的王一生
透着光,王一生央求与“我”下盘棋,“我”争不过,执红先下,只是走了几个字儿的功夫,即被打断,被突然出现的两个人拥着换到了另外一个车厢。
四个人几句下来,“我”彻底了解了王一生,和棋呆子这个外号的所来。
这一盘棋,断了,但王一生这个人物全了,初见棋王
第二盘棋,是一年后。到了农场,也不会如此吝啬,太阳从天上砸下来,摔得火红。
王一生来到“我”的农场,一身的尘,洗了洗,坐定,二人几番闲谈,交换了近来各自的状况,得知“我”队上也还有个会下棋的,王一生央着要与他下。
王一生见倪斌
会下棋的叫倪斌,高,羸弱,戴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这盘棋,下了三把,前两把二人各有输赢。
到了最后一把,走盲棋,没有字儿,不看棋盘。屋子不大,围了几圈人,和着外面吊嗓子的声音,王一生赢了。
最后一盘“盲棋”
这一盘棋,玄妙,离棋王只差一步
第三盘棋,是几天后。一场运动会,白日黑土,煞白的,像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迎着撞去,让人的五官挪了位。
机缘巧合,倪斌被分为篮球比赛,王一生走了岔路,二人都没比上象棋,遗憾归遗憾,到也为最后一盘“大”棋,埋下铺垫。
一人对九人,车轮战,王一生下盲棋。外面火光照射,屋内宛如黑洞,炮二平五,车六平三,听不懂,看不明,也想凑个热闹。
屋外
屋内
一个、两个、三个···九个变成一个,王一生变成了一道光,混沌中的一道光。
这一盘棋,棋王,成了
电影给人的感动是直接的,震惊谢园将王一生演绎的鲜活、活泼。但是,“棋王”小说比电影好看。
文字比影像大得多,字儿能装下五感,而胶片却只有视觉与听觉。
“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这是小说中的一句话,形容在车轮战中王一生的一个状态。
画面有大有小,由远有近,从主观到客观,像听到了声,像闻到了味,像感觉到了似,电影没有一个镜头可以描述得了。
表达系统上的差异这是必然的,但电影似诉着“棋王”的另一面。
02
火光与形式
气贯阴阳
影片本身充满着80年代特有的痕迹——克制与压抑,而氛围的营造似乎也在由内及外的刻意收敛,但浓郁的写意风却时刻充满在光影中,其中就体现在“”。
电影的中段,当王一生与倪斌下完棋后,一场大火突然燎起,带着风和草,火迅速成了一片,知青们拖着东西逃了出来,站在山头,凝视着一片火海。
火舌汹涌
这段情节在原著中并没有出现,但这却是电影对小说恰好的填补。当火光四起时,所有人的情绪都处于一种不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异样的感觉弥漫在空中。
一方面这似乎对之后王一生的疲战留下照应;但另一方面“火”也在暗示一种安全范围的破坏,以及角色情绪的内在发泄
当知青来到农场时,影片直接削弱特定时间节点对环境的投射,六七十年代,时局混乱,农场好似乌托邦一般:
突然一声而起的唱戏、围追堵截抓蛇、每月还可以有钱拿。
吃蛇肉
动荡确实是存在的,这个无法忽视,这场火就是一次心理的预兆,困惑和不安交织。
同样是火,在影片的片尾,却大大不同。
屋内,当王一生与其他九人混战时,屋外,灯火分明,围观的人群打着火把,火有了独特的形状。
一会儿笼着,一会儿又向两边散去,像有了生命。
火把和人群组成的异像
具象点说,这里的火代表着围观群众部分情感的投射,炽热的。他们期盼着一个结果出现,不管输赢,其中的过程足以激奋人心。
抽象点说,这里的火亦是一种大环境对王一生“压迫”的写照,当王一生以一敌九斗棋时,真宛如历史中的猛将:以一敌百、以一敌千。
不单单是在斗棋整体氛围上的烘托,特定的历史符号在这里被放大到极点,冲突与矛盾,都被集中在火中。
屋外的炽热与屋内的冰冷、火光与黑洞,恰是反差,亦似呼应
影片中还有一处也是写火的,值得玩味,当王一生讲故事时,镜头慢摇,转到了后面,一个火炉,熊熊烈火,几声炼钢声,工人欢呼不已。
在摄影的调动下,整场戏包含着艺术美与讽刺性。
而本片的摄影也多以固定镜头为主,其有效的让电影基调上保持着庄严性,在特定的时代下显示出特殊的凝重感
构图上,[棋王]依稀有着传统水墨画的影子,一个转场,前景云雾缭绕,主体群山峻岭隐于其中,形式上的留白与工整也相得益彰。
构图精妙
03
道家与改编
神机妙算
小说《棋王》出版于1984年,过了四年第一回被改编成电影,又过了三年被第二回改编成电影。
1991年上映的[棋王]由严浩执导,导演本人与梁家辉共同编剧,在基于阿城小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台湾作家张系国的小说《棋王》的部分情节。
香港版[棋王]海报
双线叙事并行:现代都市的电视节目小棋王比拼与文革时期“棋王”王一生,穿插交错。
两条线互相干扰,共同推进,最后在同一时空下契合,达到情绪最高点。
影片整体情节与阿城小说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徐克在电影中也有出任监制,所以影片在细节打磨上充满着奇异的“怪力乱神”之感。
比如说开篇处的“爱人同志”。
讽刺的奖杯。
以及周遭环境上的营造。
91年版的[棋王]在氛围上的谱写十分传神,这是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历史的烙印浓墨重彩的镌刻在停留于阴影中的角色身上。
但这恰恰也是整部影片最失败的地方,氛围喧宾夺主抢了小说中本该的清幽。
说回到开头的“棋”和“吃”。
棋,两部电影都在讲,但吃,却不尽然。
小说中有两处关于吃的描写,极妙,择取两句。
“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
“两大条蛇肉亮晶晶地盘在碗里,粉粉地冒蒸气···不一刻,蛇肉吃完,只剩两副蛇骨在碗里。我又把蒸熟的茄块儿端上来,放小许蒜和盐拌了。”
简洁、生动,文字是活的,冒着热气,但是很遗憾两部电影都丢了这股热乎劲。
第一部,弱化了“吃”,几段情节似吃为平常事,小说中本有的生动描写不见踪影,太弱
吃蛇肉,拍的生分
第二部,则将“吃”变得激进,粗鲁,在梁家辉的演绎下,吃似乎可遇不可求,少了原著的精气神,太盛
有点馋过了
这其中问题,第一方面是来自于,艺术形式的差异,本质上讲,视与听作为电影由内及外的交流渠道,看似畅通无阻,实则被其自身的优越条件所受限:
画面与音乐结论化的展现,想象的权利被固定其中,与观众的互动将大大削弱。
相反,文学依靠文字本身作用,扩大影响范围,从观感到交流,极大程度上将主动权归还给观众。
其本身的“发声渠道”并非拘泥于视觉与听觉两种元素,故,从影像到文本,从文本再到影像,这二者之间改编将在舍弃与放大中达到美学对等
这是由于差异所引起的,两部电影的建立都是在如此过程中达到了统一:砍掉情节旁支,增加情绪流的写意美;舍弃原著故事推进,放大时代背景的影响。
而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两部电影都没有触及《棋王》真正的思想内核。
借着棋局与吃态,讲的是人生。
“吃”是一种实际,“棋”是一种虚妄,吃写的实,棋写的虚,吃是本命,离不得。棋是悬的,够不着。
人,得有一口饭活着,但是不能馋,馋就过了,贪。棋,是一种平常物之外的东西,是一种精神境界,虽可过及。
王一生大智若愚,通慧道家棋势,以无为畅其有为,顺其自然,跟随整个时代变化,但不代表一切皆为虚无,喜怒哀乐,一切都顺其本心。
佛家讲过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第三重,看山又是山。
大彻大悟后迎来的不是万物了然,而是通晓规律,痛苦无法躲过,喜悦无法永存,放任自身在世间,浮游一束,寄于沧海。
《棋王》对我触动很大,几次看下来都是混混沌沌的,但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似是明白了,但还是不懂,就记住了一句话:
“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也许,棋王讲的就是这么个事儿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