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总是让人头疼。
作为老师,班上全是熊孩子……
呃,祝你好运吧。
根据对待熊孩子的态度,可以将老师分为这几种类型:“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嘛”、“以暴至暴”、“放任自流”、“嗤之以鼻”。
还一类致力于发现熊孩子的闪光点,用爱与激情助攻熊孩子走上人生巅峰的——这类老师实乃业界良心、世间瑰宝、少之又少,能做到如此境界的,自然是主角。
[放牛班的春天]、[叫我第一名]做出正确示范
[放牛班的春天]、[叫我第一名]珠玉在前,这印度女版[叫我第一名]催人泪下,除了一如既往地关照现实,少不了女主拉妮·玛克赫吉令人信服地表现了这种特殊的疾病——图雷特综合症。
Hichki
嗝嗝老师
2018
解毒指数:7/10
导演: 西达夫·马贺拉
类型: 剧情/喜剧
主演: 拉妮·玛克赫吉 / 内拉吉·卡比 / 萨钦
01
矛盾升级 
病症加重
[嗝嗝老师]这片名听着、看着都挺奇怪的。
女主角奈娜从小止不住“打嗝”,因为奇怪的噪音和频繁的抽动,顶着硕士双学位的学历,奈娜在应聘老师的道路上,依旧频频碰壁。
被要求“停止打嗝”,女主解释道
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图雷特综合征
图雷特是Tourette的音译,又译作妥瑞氏症,患者表现出一些不自主的抽动包括抽搐、眨眼睛、噘嘴巴、装鬼脸、脸部扭曲、耸肩膀、摇头晃脑;并伴有不自主出声,包括清喉咙、大叫和一些怪声。
关键词是不自主而且目前不可治愈
作为老师,一言一行颇为瞩目,奈娜碰壁也算意料之中。
贵族私立学校——圣蒂克学校递来橄榄枝,奈娜欣然应约,却没想到,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她面对的,正是一个班的熊孩子——立下赌约后,他们变着招儿整这个有些古怪的老师。
粉笔变火柴
联系方式被公开,奈娜还成了应召女郎
教室暗藏杀机:学生自制杀伤力炸弹
[叫我第一名]里,男主最大的困难是找工作。
当上老师后,同事们友爱有加,班上就一个男娃有些不听话。
全是小天使
奈娜还要应对同事的质疑、全班熊孩子的挑衅。
而这背后,是印度根深蒂固的阶级差异——这个班的孩子全部来自贫民区,因为原来的公立学校被拆,14个孩子单独编班,遭遇老师和同学们的排挤后,愈发反叛。
虽抱着“世上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的信念,考验一波接着一波,到底有崩溃的时候。
图雷特症还一个特点,承受压力时,紧张啊、激动啊都会加重不自主的症状,奈娜此刻万念俱灰,竭力控制不可控制的行为、声响。
摆头、怪声更加频繁
砸窗、咬手、哭泣、抓头发,生气、绝望、不甘心各种情绪通过动作,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看着就揪心。
扮演者拉妮·玛克赫吉通过网络了解到这些人的特征:“很难表现这种状态,不单单是模仿,还要反复思考,让大家都能真切感受到。”
悲伤与愤怒杂糅的状态本身难以把握,又要有意识地加上“不自主”的动作与声响,玛克赫吉的表演毫无违和感。
02
图雷特
电影常客
作为一种罕见疾病,图雷特综合症多次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它的症状十分明显,不可控、不可减轻又不影响寿命。
[叫我第一名]由真人真事改编。
主演找到原型,咨询并模仿了他的行为。
两人的合影(左边的是主演)
关于这种病,最重要的是表现出不受意识控制的自然感
心情平静时的抽动——
男主接受工作面试
心情激动时——
想到女朋友会离开自己,情绪激动
主人公患有图雷特综合症,而扮演者本人并没有这个病。
既要如实地再现患者的状态,又不可让图雷特过分“喧宾夺主”,因为电影背后,一般还承载着励志等意义。
把握这个度,至关重要。
表演好了,观众不仅会关注到这个群体,同时获得共情,图雷特成为一切“不一样特征”的载体。
主人公乐观的态度、克服阻碍、得到他人认可的过程,成了励志的典范。
在图雷特综合症患者不自主发出的声音中,有部分是有具体含义的秽语
这个症状常常被拿来营造喜剧效果。
[我眼中的世界]中,17岁的女孩伊娃满口脏话,漂亮的脸蛋与污秽的语言形成反差。
在睡觉时,随着神经系统的休息,图雷特的症状也会消失
[方形]中,策展人正在举办讲座,台下的观众也有一名图雷特综合症患者。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在座的文人雅士们出于理解、包容的态度,整个讲座伴随着这些咒骂、噪声进行,极具反讽效果。
除了这些,还有“垃圾、婊子、露出胸部”等冒犯语言
[和莎莫的500天]中,图雷特综合症甚至成了发泄情绪的借口。
两人放肆地喊着“Penis”,谎称患有图雷特
无论哪种面貌出现在电影中,显然,一项共识是——图雷特综合症患者绝非异类,不应该是嘲讽的对象。
对于患者来说,它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终生的标签
症状无法治愈,就只能接纳它。
患者的接纳,是把它当作“朋友”(奈娜语),当作“好老师”([叫我第一名]男主语)。
非患者的接纳,就是了解病症,然后“别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
喜欢本文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设星标,不迷路:
烂片的毒性太大?佳片解药来一发
本文所有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