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临道歉了。
道歉信中,翟天临表示“虚荣心和侥幸心让我迷失了自己”“接受学院做出的一切决定”“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对于这位原本的“优质偶像”来说,这或许是个起起伏伏的新年。上次晒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录取通知书被赞“过分优秀”,此次便在直播回答粉丝提问时直言“不知道知网是什么”,其所公开发表的论文被质疑抄袭,四川大学更是将其列入了“学术不端”案例。

如果说对于一个明星而言,不知道令无数学术民工头秃的“中国知网”还情有可原,但翟天临的人设中明明把“电影学博士”放大加粗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加上最近刚刚升级为博后,翟天临成功打造起了身兼学术演艺双绝技的完美偶像人设,如今居然连这个本科生写论文都常常用到的基本网站都不知道?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翟天临学历的真实性。学术民工们愤愤不平,纷纷化身“柠檬精”,拿出写论文时的秃头精神,开始有理有据地严正质疑翟天临的学术涉假行为——如果一个不知道学术常用网站的人都可以拿到博士学位,那用什么来弥补我为了发C刊光荣牺牲的头发?
既然是一场battle,自然是有来有往,翟天临的粉丝们也不甘示弱。在几乎已经确凿的证据面前,翟天临的人设已然摇摇欲坠,粉丝仍然力挺自家爱豆。这样的行为可能在圈外人看来毫无理智,但如今人设盛行的现象,早已不是少数。
我想,翟天临一定进退两难。网友实锤面前,校方调查之下,“学霸”人设还要不要扶一下,都掩不住难堪。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如果说在以往,娱乐圈还只是流行诸如颜值高、好父亲、有爱心等等较为单一的人设,如今的人设模式已经有了更多元化、更日常化的要求。例如现今大火的朱一龙,人设是低调、演技好、会打篮球,会弹钢琴;而以前被黑得一塌糊涂,现在又被众星捧月的欧阳娜娜,通过晒出自己的生活日常,又收获了“衣品好、不娇气、认真生活”的人设。
流量明星就像约好了一样,演技另说,人设先行,把自己和大家普遍喜欢的性格特点、技能习惯进行“拉郎配”,以营造“反差萌”或“多元化”的形象。
如翟天临所使用的学霸人设,放在普通人身上也十分有含金量,如此稀缺的特质置于已经小有所成的演员身上,更是要被聚光灯放大千万倍,圈粉无数,仿佛演技已经被后置,先得有三五门拿得出手的爱好或一技之长。
这是我们常常提到的资本运作下的心理基础——我们追追的不是明星,而是千千万万个我们希望自己拥有,却不能拥有的品质或特点。
换言之,我们是在追梦想中的自己。
大众希望自己被镁光灯环绕,希望拥有鲜花掌声,也希望自己善良正直,聪明风趣,颜值在线。但受限于种种因素,我们无法完成这样的愿景,所以我们把一部分“未达成”的自己,寄托给了自己的爱豆。
于是无数消费景观下的幻象被推送出来,无论是以前代表着一定消费能力和时尚风潮的网红“脏脏包”,还是现今不堪一击的完美人设们,这些可以被购买的符号,满足了人们心底最隐秘又真实的愿望。
在翟天临事件不断发酵的同时,BBC不声不响地将屠呦呦的事迹拍摄成纪录片,用以赞扬这位将一生奉献给科学的学者。没有煽情和张扬,只有平淡朴实的叙述和记录:真正有意义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永恒时光一件事”或许多了些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执拗,真正的多元并包也切实存在,但绝不应该跳过时间和坚持的检验,也不该被盲目地包装和售卖。
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凡多元,必得是实实在在的多元。在做不到全知全能之前,相较于购买资本廉价的包装,或许诚实面对自己,脚踏实地地前进,才是每个人最好的选择。
毕竟大仲马说过:“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的,‘等待’和‘希望’”。
 • end • 
  我想,下面这些你也会喜欢——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副主编 | 龚孟关
  撰文 | 郝文慧 
 责编 | 侯楠楠
※本号内容专属于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