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日落
图片来源:北京新鲜事儿
八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入学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处暑已过,在一次夜跑之后,灌入后背的凉意让我打了个激灵,晚上要盖被子睡了。
突然想起几年前,也是这个时候,即将成为“大学生”的我对着新生手册,密密麻麻的字挤走了那份名为“金榜题名”的喜悦,这段征程,我仍然不知如何迈出第一步。
张徨失措。
关于这些,今天,观点流团队给你讲几段故事。
可能是太阳太刺眼,照片上的我们都有些皱眉,
我既没有金榜题名的得意,也没有指点江山的激昂。
@刘伟
我出生在胶东的一个小县城,考上北京的大学之前最远只去过一百多公里之外的青岛,上大学是第一次出省,因此父亲不放心要送我去上学就是很正常了,虽然我那时的个头比他还高。
北京真大,大到我心乱。心情与其说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不如说像进京赶考,不知后面会怎样:自己能不能从学校毕业,以及从不做家务的我今后如何独自生活?
为了省钱,父亲晚上和我挤在一张床上睡觉。临走前必定要去一趟天安门,我和父亲也摆拍了几张照片。
可能是太阳太刺眼,照片上的我们都有些皱眉,我既没有金榜题名的得意,也没有指点江山的激昂。
出门问路和在天安门广场与拍照商贩讨价还价的经历,让我感觉本地人似乎并不很欢迎我的到来。
重新在北京找回自信,还要等七八年之后。那时的北京,是个我想去就去的城市,不再陌生;虽然她依旧高傲地看着我,而我已经不胆怯了。
“我们点了两碗面,居然花了七八十块钱,关键还没有肉。”
@ali
多年之前,我爸陪着我来北京入学。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到大城市,感觉北京比我想象的还要大。我爸说,别慌,哪个大城市我没去过?但很快他也慌了:我们点了两碗面,居然花了七八十块钱,关键还没有肉。
记得那时,我们还不知道北京有地铁,就算知道了,估计也不知道怎么看路线。实际上,公交车我们都经常坐反。
经过中关村,总能看到一些抱孩子的妇女,她们嘴里念念有词,我爸和我面面相觑,根本听不懂内容。当时我爸为了装高深,还强行跟我解释说,她们一定有来头。不过他没细讲,因为,他认为江湖的事情,讲了我也不懂。
后来我才弄明白,她们念叨的内容是光盘和发票。
由于来时有航空公司赞助的机票,所以寒假回去的时候,我才平生第一次乘坐火车。我不知道出站也需要验票,上车后就把火车票丢了,后来不得不补了一张,多花的钱让我感到非常心疼。
在老家,我是知道方向的,因为我们村横平竖直,出门不是去南地,就是去北地,不可能分不清。到了北京,我发现自己竟然失去了方向感,根本不知道哪是东西南北。
直到今天,出租车师傅电话问我位置的时候,只要牵涉到路南路北,我仍然一头雾水,回答不出,师傅接到我后,一脸的不爽,让我羞愧难当。
北京好大啊。
“在哪都不重要,时间是唯一的解药。”
@小笑侠
多年前的某一天晚上,我背着行囊坐着公交车,经过了央视的大楼前往北京西站,我脑海中出现了一些央视记者和主播的身影,我心中一抖,想到,在这些前辈面前,我算什么呢?
彼时对自己的新闻专业还没有多少认识,北京城是我路过的地方,公交站来,火车站去,北京大到令人茫然,应该没有我的立锥之地吧。
北京·永定门
图片来源:小笑侠/摄
在来北京的那一刻,我就觉得自己不会留在这。
你看,我既对自己所学没有信心,也对自己所在没有信心,作为一枚学生,我内心充满了茫然和恐慌。谁来缓解?不知道。
我只记得某天傍晚,我站在偌大的广场,迎着猎猎狂风,看夕阳的金晖洒满每一根青草。渐渐释然。
在哪都不重要,时间是唯一的解药。
“看着外面的房子和襁褓里的孩子,
北京似乎没有给我太多选择。”
@乐言
我第一次来北京是从广州来的。易中天说“北京城,广州市”,第一次来北京,我深以为然。
与广州街边热情开放的商业不同,这里仿佛到处充满着距离。学校教学楼里的墙上,写了两个字,肃静,我到今天都记得。
在前门大街走一圈,左手鲜鱼口,右手大栅栏,两边竟然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鲜鱼口的台湾街代表精细的商业,有一股微甜的香皂味道,而大栅栏里却是老北京嘈杂的吆喝,一阵阵烤串的油气。
在前门大街找吃的地方,出名的全聚德吃不起,不出名的小吃店菜也太贵,最后还是去了麦当劳。
从繁华的前门大街出来不远,我看到窄窄的小巷和破旧的民宅,这难道就是北京城让人留恋的胡同?来了几年之后才发现,北京很多引以为傲的东西其实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
我喜欢北京吗?我会留下吗?看看外面的房子和襁褓里的孩子,北京似乎没有给我太多选择。
图片来源:丰子恺/绘
“这里的人,让我感念不已,
若非他们,我也不会是今天的我了。”
@易之
第一次到北京,说实话,我觉得这里挺粗糙。
到了北京,我才第一次有了“塔楼”的概念,知道什么叫“南北通透”,原来房子还有窝在一个角落的,不是亮亮堂堂、四四方方的。
生活的整体环境也一般,曾有个实习是专门走访一些老百姓遇到的困难,诸如房顶漏水没人管、垃圾堵门没人清,我才知道,在这个一线城市里,哪怕在二环里,其实还有那么多人生活苟且。
有天我坐地铁,给一大爷让座。大爷看我手里拿本《战争与和平》(那时候我还是个热爱文学的青年),竟然跟我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他还坐过了站。下车之后还回头依依不舍要跟我再补充上两句。
那会儿时间早,不然可能会掏出微信来扫一扫。
在北京,它并不是想象中的金碧辉煌,或是格调高雅。但是在这里,可以遇到博学、聪慧、勤奋、自我、叛逆、保守种种出乎意料的各色人等,而且从程度上来说,都可能是这个国家里最出类拔萃、最卓尔不群的。
这里的人,让我感念不已,若非他们,我也不会是今天的我了。
故宫、天坛,去一次就好,北京的人,才值得用一辈子去品味。
“走进大学的那一刻,
我已认北京是故乡。”
@jo
北京对于我,意味着重生。
一场惨绝人寰的高三,除了学业压力,更经历了不该那个年龄经历的伤心,每天默默看着学校旁的铁轨对自己说:“九月会离开这里去北京。”而把我从绝望边缘拯救的,正是关于未来的最后一点点期盼。
苍天有眼,一座新的城市,一段新的人生。过去随他过去,生活重新开始,在这里努力做更好的人,变成不同于从前的人。
走进大学的那一刻,我已认北京是故乡。
图片来源:王益鹏/绘


有人说,刚到北京的那一刻,就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恐慌感和漂泊感。所以看了那么多“防骗指南”,我们更在意你初到北京的不安。
楼上的几位,从1994年的应届生到2015年的应届生,曾经18岁的少年们,都已渐渐“不怕”。
北京,到底是怎样的北京?我给不出什么答案,只觉得这个城市是一帧帧动画,既然来了,就别做一个观者,走进去吧。
北京或许是个合适的“恋人”。
PS:关于求学,你有什么“初来乍到”的故事?留言分享给大家~
我想,下面这些你也会喜欢——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提取观点流所有文章链接~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副主编 | 龚孟关  
 撰文 | 侯楠楠
※本微信号内容专属于
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授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