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书那会儿,我们外教盛情推荐一家小店,声称那里有“全哈尔滨最好吃的汉堡”。
进屋一看,老板是对外国夫妻。汉堡,是个夹了生菜和西红柿的牛肉馅饼。
照我说,不如哈尔滨馅饼。
想起外教为之绝倒的模样,我不由为之撅倒。
留学的朋友说,连肯德基,也还是国内的好吃,根据中国人的口味改良了。
而外教提起中国的肯德基,则是大摇其头。
两种汉堡没有错,两种不同口味的人,也没有错。
这也可以用来解释[摘金奇缘]在北美所受的追捧,和在国内所受的争议。
[摘金奇缘],就是一只汉堡
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看[摘金奇缘]这个华裔故事,实在觉得不着四六。
可偏生歪果仁喜欢。
[摘金奇缘]经费不过3000万美元,北美本土就收获了1.73亿票房。
还没登录中国内地,全球票房就已经达到2.35亿美元。
但到了中国内地,首日排片仅逾10%,激不起太大水花。
就好像一个人离乡多年,回了家,反而对家乡水土不服了。
黄皮黄心的人,说到这部电影,会恨恨地提起著名的“美式中餐”——左宗棠鸡。
说是湘菜,看起来却像菠萝咕咾肉
美剧、美国电影里,美国人吃的“中餐”,多半是它
(《生活大爆炸》)

美国人说,你们中国菜太好吃啦。湖南人说,我们凌冽的湘菜里可没有这种小嗲精。
左宗棠鸡的创始人,彭长贵,披着一身荣光,去长沙开餐馆。
很快就倒闭了。
左宗棠鸡,最终还是成了活在美国的中国菜。

Crazy Rich Asians
摘金奇缘
2018
解毒指数:6/10
导演: 朱浩伟
类型: 喜剧 / 爱情
主演: 吴恬敏 / 杨紫琼 / 亨利·戈尔丁 / 嘉玛·陈 / 奥卡菲娜
01
那只鸡的肉
比较金贵
片名,是Crazy Rich Asians。“Asians(亚裔)”不过是全名的三分之一,“富得发疯”才占了影片大半江山。
女主角朱瑞秋(吴恬敏饰),是移民第二代,土生土长的纽约客。
与男友杨力(亨利·戈尔丁饰)交往多时,头次陪他回新加坡。
男友一直不说破家庭背景
瑞秋上了贼船才发现,杨家是新加坡第一大家族。
继而便是一出豪门大户看不起灰姑娘的戏码。
豪门有多壕?
他们的住处,价值两亿。
不航拍视角,不足以显示其辉煌
如此豪华的宫殿,剧组攥着紧巴巴的经费,绝无可能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搭景。
这规模就算只是拍出来,也只能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在泰尔萨尔公园里,找到两栋废弃的建筑,改造成影片想要的样子。
泰尔萨尔公园取景地
房子里,还有老虎标本
一股封建势力大财主的气息扑面而来。
杨力好友办婚礼的地方,是滨海湾金沙酒店,“世界上最贵的独立赌场建筑”。
片中拍到了它标志性的三塔
殊不知其空中花园的无边际泳池更令人瞠目结舌
甚至影片一开头,就有《王子变青蛙》、《流星花园》之类,用钱砸死人的桥段。
杨力的母亲,杨紫琼演的

这鼻子这眼睛,演多了女侠,是受得了气的面相吗?白人歧视?不给她住酒店?那就收购整座酒店好了。
我觉得太偶像剧质感了,我只敢梦一梦。下笔写,会被喷死吧。
但对于原著作者来说,这是他儿时所见的现实。
本穷鬼无fuck说。
作者关凯文,在新加坡有厚厚的族谱——上溯到946年。
他的姨爹、姨奶奶及身后的庄园
这所房子最初属于柔佛苏丹(柔佛最高统治者),是新加坡最大的庄园之一。
内部装潢,至今看来,也相当气派
他们从小接受英国教育,也像英国贵族一样,每天五点要喝下午茶。
他祖父年轻时,就潇洒地开上了小汽车
与这原型显赫的家世相匹配,不仅影片中的宅子都富丽堂皇,角色们的战袍,也个个耀眼。
都不是什么大路货,甚至也不是高端专柜品牌——都是定制。
新娘这身金色连体裤及婚礼当天的婚纱,都是本片服装设计玛丽·E·沃格特定制
瑞秋的露背晚礼服,米索尼(Missoni)

最后婚礼的这身蓝裙子,Marchesa
我也不知道这都什么牌子,毕竟一条非定制的裙子,都是1000美元起,跟我也没什么关系。
凯文说:
她们都不戴卡地亚,因为在她们眼里那“烂大街”。
[摘金奇缘]的故事当然很不东方,它祖上三代就已经很西化了。
那只左宗棠鸡,且不说做法,连原料的那只鸡,也是以欧美的水土养大的。
02
那些人的口味
十分微妙
其实,从作者到导演,当然也都很明白,这个故事不能代表亚洲。
凯文再三澄清:
就算能“代表”,它也只能代表1%,还有99%的亚洲人,有更多的故事。
他也非常清楚,土生土长的亚洲人,不会对这个故事感兴趣:
他们有自己的故事。我这个对他们来说,太老套了。
目标受众是谁,也很明显。电影以女主角的眼睛看世界,她认为自己是华裔,但来到新加坡,才发现自己对神秘的东方力量一无所知。
这是美国移民第二代的普遍心态。
但起初,华裔第二代对这本书,也兴趣缺缺。
真正为它摇旗呐喊的,恰恰是“纽约媒体、时尚界、上东区富人”。
亚裔们随后跟上,倒不一定是因为被故事本身打动,而是它太有影响力,足以破除一些旧的刻板印象(虽然又建立另一些新的)。
比如,美国社会普遍认为,亚洲男性是缺乏性吸引力的。
请看2000年的[致命罗密欧],李连杰难得有感情戏

在原剧本中,他本要亲吻死去的女主角,却硬被改成了“一个深深的拥抱”。
因为当时人们都觉得“没有人想和亚洲男性约会”,片方怕这个吻,招致北美观众反感。
而[摘金奇缘]里,黄皮肤的男子们,都在大秀腱子肉:
知道你吃蛋白粉了==
而亚裔女性角色,往往不是书呆子,就是妓女。
[恋爱学分]里的亚裔书呆子
至于中国人都会功夫,更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美国迷信。
不然,为什么范冰冰在国内演杨贵妃,要演美国电影,就是在[X战警:逆转未来]里飞天遁地?
一百年来,亚裔在好莱坞的奋斗史,充满挫折。
早川雪洲,好莱坞第一个可以称之为亚裔电影明星的人。
早川雪洲
他实在受不了好莱坞电影对亚洲人的偏见,于是在1918年,自己开了工作室,一度成为当时收入最高的影星。
但仅仅四年之后,1922年,他就因为好莱坞反亚裔情绪高涨,不得不离开此地。
黄柳霜,好莱坞第一个华人影星。
黄柳霜
1937年,她很想出演改编自赛珍珠原著的[大地],可片方早早定下了白人男主角,而臭名昭著的《海斯法典》规定,非白人演员不能与白人演员对戏。
1961年,亚裔美国人拥有了第一部以他们为主角的好莱坞音乐剧。
[花鼓歌]
他们开心极了,看了一遍又一遍。可没想到,这一看就是50多年——后来再没有另一部亚裔故事的好莱坞真人音乐剧。
说点近的。比如斯嘉丽·约翰逊在[攻壳机动队里]演素子,日本人原型,硬加了改造成白人的设定……
当然还是美……可真是刻意啊
亚裔富人当然不能代表亚裔,但好赖能破除点奇怪的迷信。
至少,亚洲人可以在大银幕上谈恋爱,亲亲抱抱举高高了。尽管这场恋爱,酸臭气不浓,反而成了显示文化差异的幌子。
03
那些东方气息
熟悉又陌生
但是片中的文化差异,外人看着新鲜,我们看着陈腐。
北美宣传时,动辄称[摘金奇缘]是1993年[喜福会]之后,第一部亚裔班底的主流工作室电影。
但其实不是。
按[喜福会]的标准,[硫磺岛的来信]、[艺伎回忆录]都可以称为亚裔班底。
之所以有这种误解,可能是因为,歪果仁视角下,[摘金奇缘]和[喜福会]特别像同一种电影。
里面满满是微妙的东方文化。
比如最后一场关键戏。
瑞秋和杨力的母亲打麻将

这很像[色,戒]
易先生有意无意出了个六万,叫王佳芝糊了牌,她雀跃得像只小兔子。
但其实是对[喜福会]的致敬

瑞秋说,母亲教她,麻将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去谈判,合作,妥协。
这正是[喜福会]开头,麻将局上林多阿姨(周采芹饰)教给阿梅(温明娜饰)的。
歪果仁看不懂这局麻将在干什么,IMDB上用了一大长串去解释:
瑞秋出了一张八筒,杨艾丽赢了。但这张牌也是瑞秋需要的。所以当瑞秋摊牌时,艾丽显得那么震惊。
以上直译,显得蠢萌。
歪果仁朋友们,其实我们说这件事只需要两个字:喂牌。
而且喂牌这种事,就是讨人欢心,谁还说出去啊,这做好事一定要留名,太不东方了。
原著的结尾,其实并不团圆,东方讲究牺牲嘛,就让瑞秋牺牲爱情。
影版决不忍气吞声,其实离美式价值观更近了一部,也更左宗棠鸡了。
歪果仁们震惊的另一个点,是杨妈妈还在屋子里,杨力就把衬衫脱了,裸着上身。
歪果仁在影院发出一声声类似“夭寿”的惊呼
杨紫琼在采访中,还被问到这个问题。
这件事似乎也没法向西方人解释。杨紫琼只能说:
东方,母亲们一直不避嫌。从孩子还小时就如此,随着孩子长大,也没改变。
也没什么恐怖的,反而有种骄傲的情绪,因为这是我亲儿子啊。
类似[刮痧],一件在中国人看来极小的事,随手给孩子刮刮痧,却在北美被视为“虐待”。
而[摘金奇缘],一部在我看来化学反应不强,东方元素也荒腔走板的电影,在不少美国人看来,是文化奇观。
它在北美的火爆,在国内的遇冷,和电影的质量,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
只是因为我们的胃,我们的水土,都太不一样了。
烂片的毒性太大?佳片解药来一发
本文所有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