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会2021 多抓鱼门店拓展负责人思凡的现场分享回顾。分享视频后续将上线品牌星球会员社群
2020 年圣诞后一天的 12 月 26 日,多抓鱼第一家综合循环商店在上海安福路开业。这家门店不仅延续了多抓鱼品牌的风格和气质:拙朴的、怀旧的、不光滑的、童趣的......同时也是首次开出的复合型门店,包含二手书及二手服饰业务,同时在一楼设置有可更换主题的展陈空间。
思凡在多抓鱼工作四年,猫助说她是在「门店里踩过最多坑」的员工,她先后负责开出了目前 3 家多抓鱼的实体门店,包括近期多抓鱼新开业的北京门店。
思凡在星球大会2021 的现场分享了多抓鱼安福路门店从策划到落地的全过程。她如何在社区店、商场店、街边店中不断摸索属于多抓鱼门店的成长空间,用门店打开新的增长,在新的增长里发展更长效的、更有抓力的品牌情感。
分享|多抓鱼门店拓展负责人思凡
以下为演讲的节选精华
大家好,我是思凡。当星球大会邀请多抓鱼分享我们的第一家店,即开在安福路的那家店时,我们老板就说要让思凡来,因为她在开门店上吃过的苦和踩过的坑是最多的。今天我就分享下多抓鱼第一家店的选址和创意是怎么来的。
首先和大家介一下多抓是做什么的——是一家自己不制造西的循商店。简单,我是一家二手商店,售二手图书、二手衣服,经过重新定、翻新、消毒后,在线线行售
多抓鱼这个名字取自法语单词 Déjà vu,意思是「似曾相识」,因为二手物品让人天然有一种好像在哪里见过的感觉。
安福路的店是我第一家把图书和服装业务结合在一起的店。怎么把家二手店开出来、大家走去,并且能大家接受二手的理念,是我想要做的事。
开门店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如何选址。选址对一个品牌意味着什么、你选的地方会为品牌带来什么。
2020 年我第一次从北京搬到上海,很多上海的朋友帮我房子,我看了很多的地方,但是最后却选择了最的安福路,什么是这样
这个故事要先从我们有过哪些选择开始。我们刚刚到上海的时候,上海的商场招商找到我们,想让我们做商场里的店铺。我们看过了很多商场都不错,比如 TX淮海。定位是面向年、好奇心强、消费能力比较强的人。给到的区域是在四,商场对于四的定位是「复古生活」,现场有很多卖二手古董家具和二手奢侈品的店
想,看起来是一个很不选择有很大的客流,到的区域也是和二手店相关。但这是我们想做的二手店吗?是有犹豫和怀疑的。后来我又走访了很多商,研究在商里开一家店,于多抓意味着什么。
商场店的优点之一是在一个很热闹的、不缺客人的商圈。但在这样一个偌大的商场里,客人可能注意不到多抓鱼是谁,想要做什么,以及讲的故事是什么。商场带来的客流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客流吗?这些客人真的能接受二手吗?
我们认为,知名度不高或者刚刚开始做线下店的品牌,在商场里其实很容易被忽视。你的邻居是谁,他们的客人是不是你的顾客,这很重要。
商场的第二个好处是能提供整套物业服务、场地的基础设施完备。甚至不需要操心任何前期工作,只要把设计搬进去就可以开出一家门店。其三就是如果你是一个自带流量的新品牌,那么商场也愿意给你比较低的租金和你一起成长。
好处那么多,条件又是如此动心。我们还是比较担心,这种担心来自:在商场开店,能开出我们想象中的多抓鱼门店吗?我们想象中的店是离顾客很近的,大家进来之前是好奇的,离开门店是能记住我们的。可是在商场拿到一个有记忆点的「位置」并不容易,这些位置早就被更大众熟悉的品牌占领。
接下来我们又看了很多具有上海建筑特点的老洋房,有上海过去二三十年代装修风格的老窗户,很宁静和美好。多抓鱼的空间里也应该有这些元素,而且这些是老洋房本身就有的,不用花费时间进行二次创作。
所以抱着偷懒的想法,我看了非常多的老洋房。然后发现些房子都在一些很偏、僻静的社区里,周都是生活气息非常厚的小区。想如果将多抓店开在一个没有自然客流的地方,看似很安静,但真的能认识到新的答案或是否定的。
● 位于上海的老洋房
在我找了 2 个月后,有一天中介打电话在安福路上看到一个非常适合多抓的房子,也就是大家在看到的店。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安福路上,走出门店,来到街上,看到附近有话剧中心、服装店、咖啡店、化店、吃 brunch 的店。一条小小的街道有着如此丰富的业态,如同把一个立体的建筑拉平到了一整条街上。安福路是一条非常具有魅力和活力的商街区,这里就是天然形成的商圈。
● 多抓鱼原建筑的门头
我们又在附近的街上逛了两天,发现这里的路人和居民大多是设计师、外国人,还有一些是 KOL 从业者,他们能够接受二手的理念,认可二手循环。
上来看,安福路的天然商街区带来的客群可观,周人群可能是我的潜在消者,能帮助我做社区的化和天然的播大使。哪怕要自己搞定所有的消防、基建、装修、设计里关系,也要把家店做下来,哪怕是最的也要选择它
就这样我们第一次站在了大街上,像一个顽皮懵懂的小孩。
随着而来的是如何改造这栋建筑让它变得适合你所经营的业态。首先我可以看到,我们的外立面面积挺大的,是一个可以做出很棒创意的门头区域。
的「洞」是我的一楼,从洞望进去,一楼是很悠长看不到尽头的走廊。一般的零售商店来是一个并不划算的生意。顾客走过 20 多米的距离,要爬上一个高高的楼梯,才知道你是一家什么商店在售卖什么东西。
● 多抓鱼安福路门店
我们先想到了如果多抓鱼的门店就在一楼,让大家直接推门就可以进来,那会有什么问题?我们想到最差的一个结果是:大家会觉得这就是一家普普通通的书店&服装店。顾客们意识不到这是一家循环商店,我们最独特的属性显现不出来了。
于是这个走廊对我们来说又变成了一种优势:向大家介绍「多抓鱼」是谁。
原来的走廊
设计师一起讨论,怎么把一楼做出一种像古代的南方园林「一步一景」的感,最后我把走廊策划成几个分区。
多抓鱼的一楼长廊
第一个分区就是最的区域,即如何在口把大家吸引来。逛了附近的街道和自己生活的地方,发现有很多的小店,口会放投摇摇椅。很多小朋友愿意玩,在一些公共域里,政府也会放摇摇椅,它没有意但是很好玩,人想坐上去玩两下。所以我想把成一个公共区域的渡,放两个物的摇摇椅,大家好奇是什么店?就想来看一下,所以我就把一只青蛙和一只海豚搬到了门头
● 摇摇椅
再往里我们觉得要有多抓简单,我,做了什么事情。但是枯燥的文字是有点难为情,没有人愿意下去,所以我就想用别的形式让大家理解多抓是一家什么店。
多抓鱼之前做过一次线下活,当现场了白,希望写一些收集白候,我们发现很多客的落款都画了多抓 logo,但是 logo 千奇百怪,什么都有。我就想:原来多抓在每个人心里都是不一的。于是我几百位多抓客,把 logo 画出来,做成了一面你心里的多抓鱼是什么样的 logo 墙。
由多抓鱼用户画的猫砖
有很多小朋友和大人都来参与,我最后用 405 块猫砖拼成了一面墙。大家走进来的时候可以先到摇摇椅上坐一坐,玩一玩,回头看看墙,最起码会觉得这家店很可爱了,我觉得这就够了。
● 多抓鱼的 logo 墙
家店里想表达的是多抓鱼的店是一个社区,里的一一瓦都是大家的,我 logo 也是可以被塑造的。
再往里面走,我将一个管型走廊做成了一个上海格的展个展在开的一年里做了四次主,分别展示了上海街道的小猫、小狗和招牌以及上海路的人在穿什么。希望提供这样一个空,展示生活中没有注意的细节
整个走廊,走到里就可以看到上楼的楼梯了。走到里的候,我刚刚有提到开始可能是一个害怕恐惧的心情,但走过这长长的走廊,我希望客是着好奇、探索,甚至是有点纳闷的心情,走上二楼去。
多抓鱼的展览墙和楼梯
这个是我们对于整个一楼的改造,也是整个建筑里最难攻克的地方,因为空间没有办法改变,只能根据空间现有的特点进行创造。不断去研究用这个场地表达什么,才能让别人对你的品牌留下一个印象。
走上楼就是我们的二手商店,二手商店有哪些难题?我们做了怎样的创造?
其实大家逛过很多中古店,大多数中古店比较拥挤,会把所有图书和服装堆在小小的闭塞的空间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新品店只需要陈列 10 件、100 件商品,就可以卖掉 1 万件的货品。但是二手店不一样,店里每样东西只有一款,为了能让你的顾客选到喜欢并适合自己的,需要尽可能把所有东西展现出来。
所以于二手店来,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向顾客展示你所有的商品。并且我们想打破人们观念里「拥挤、逼仄、破旧」的二手商店的固有印象。
第二难题是供来源不定,很多商品没有品化,大小、高矮、胖瘦全都不一,需要找到能兼容所有物品本身特点的架。
想,生活中有哪些景跟二手店很像呢?每一季的西都不一西大小尺寸也不相同。一走来就个地方特别热闹,琳琅目,特有生活氛
于是我们想到一个地方——菜市场。菜市场能带来浓厚的生活气息。我们觉得菜市场的货架很可能很适合我们做二手店的货架,并以此为灵感,改造成为上海店的菜篮子书架。书架最上面会放一些大刊本的画册,下面可以放一些书籍的小说、文学作品,这样在小小的 200 平店铺就可以陈列将近一万本完全不一样的书籍,并且可以随时灵活调整和变动。
多抓鱼的「菜蓝子」书架
这个是我们把几种菜篮子货架结合在一起的感觉,很有大卖场的感很多去的店的人得在哪里见过,其就是菜市
在做店程中,也用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材料,这些材料也间接地表达了多抓鱼门店的性格。多抓鱼和别的新品商店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没有那种簇簇新的感受。我们想那种感觉是不适合多抓鱼的,多抓鱼的循环商店应该带来新的感受。最后我们把这些感受细化为:反消费主义、自然的、童真的、质朴有手工感的。
反消的,在里面应该感受不到花血拼的快,会安安静静地淘宝。店里用了大量天然的石材、实木来制造这种反消费主义的感受。这些材料都是天然形成的,而不是工厂里流水线的感
的很多商品只有一件,所以它是非量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也尽可能想多一些手工的感店里很多窗框和墙边的马赛克,是由一厘米拼成的小块组成,每一块都是人工打磨,原来是 90度的正方形,被我打磨成了四角都是弧度的。个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多抓鱼的马赛克墙
最后一个是童趣,我们希望在多抓鱼的店里能感受到稚嫩的天真,在稚嫩的天真寻找自己曾经童年或者小时候不舍得买,看过但没有下手的东西。90年代童年的防爆灯管、摇摇椅子、教室里的那种地面。这些元素都是能唤起我们童年的熟悉感。
最后在店里看到些元素结合在一起。教堂一高的窗,地面是绿绿马赛克,整体氛希望是松、快,没有力的,像「哪里见过」的空
多抓鱼的二楼二手衣陈列
开店已一年多,这个期没有做任何推广,却不知不迎来 40 多万「从来不知道多抓」的客走进门店。们认识了多抓,知道了我是做什么的,并成了我们线上的用,把他家里不再需要的读书和服装卖给,我是我做这家街边店最大的收
常在人少的候在店里面待着,其就是感受一下那个空间给人的感是不是和你当时设想是一的。我有候会察店里的客在看什么,他穿什么衣服,什么子,是怎么来家店的。
我最近在做北京的第二家店,位于在三里屯,也是街店。个店的程也我感觉好难得、好放松。陌生的空间、陌生的朋友,却能因为你创造的门店相聚在这里,做一些曾经很熟悉的事情。
给大家看一个视频,这是我们当时在三里屯做的活动,我们当时请合唱团到店里做了快闪。这个活动很简单,就是一群爱唱歌的年轻人在店里唱大家熟悉的歌曲,当时店里有 300 多位顾客,大家听到熟悉的《当》响起的时候,就凑到一起大合唱。当时在场觉得很兴奋、感动,觉得因为是有这样一家门店才有了这些故事,所以多抓鱼的门店就是想在这样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场域里尽可能多做我们想表达的事情。
多抓鱼北京三里屯门店
最后,因第一家店是在街头长大的,所以我想表达这样一段
「在街头长大的小孩是勇敢而自由的,但也必要承担任,因要面的是整个社会他的考第一家店开在街,所以我学会了很多,也能够让在未来时间里有可能在全球开店站脚跟。谢谢大家!BRANDSTAR
编辑:何诗冉、李欣然
*星球大会全部嘉宾分享视频后续将上线品牌星球会员知识库,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击了解和加入品牌星球会员

点击了解和加入
//BrandStar 读者交流群//
BrandStar 读者交流群主要用于交流品牌创新、DTC 和新消费品牌相关的话题,重点在于分享、交流和资源对接,后台回复「入群」即可获取入群方式。
BrandStar Trends
BrandStar专访
新消费品牌报道
品牌首发
品牌故事 
品牌出海
年度榜单 
深度精选
BrandStar Live

公众号 @品牌星球BrandStar
微博 @品牌星球
网站 www.brandstar.com.cn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