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后台联系我,希望我能够写一下居家期间,如何正确用药。
李医生,能不能出一篇居家隔离正确用药的文章?我有认识的朋友新冠阳性,社区要求居家隔离,朋友把消炎药退烧药感冒药一起吃,感觉乱吃药比新冠还可怕。
我回答:可以,尽力。

我接受的医学教育是现代医学,讲究循证医学。也就是说,尽管我生活在中国,但我对新冠的治疗,思路应该和国外的专科医师相似。下图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导新冠患者用药的建议。

您看看这张图里面,有预防新冠的药物吗?没有。有连花清瘟吗?没有。您准备的药物有上面这些药物吗?没有。
这都是专门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病因治疗),这些药,我国要么没有,要么只有在医院住院部才可能接触到。

那么,有人说你别抬杠了。难道我们就不治疗了?当然不是,治疗是分层的,
既然没有病因治疗,还有对症支持治疗

不管奥密克戎是不是传统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只要它造成了咳嗽、流涕、发热,我就可以对症治疗。
中医宣称能治疗艾滋病、能治疗新冠,遭到很多人吐槽,这是没有明白其中的含义,这句话是指中医有应对方法,而没有提及中医是否能治愈这些疾病,不管是什么新出现的病,只要有,就可以辨证施治。同理,只有有症状,就可以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没问题,但能否治愈,那是另一回事。
对症治疗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发热,我有退热药;咳嗽,来一片中枢镇咳药,抑制咳嗽中枢;流涕,服一点伪麻黄碱,很快止鼻涕。
我国曾总结急性新冠11条症状,至少热、咳嗽、流涕都有对症的药物。如果大家仔细在本公号寻找,或者在文末的链接,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感冒了,如何用药这篇文章完全可以作为新冠对症治疗的参考鉴于我在该文中已经按照症状讲了如何服药,这里我就不重复了,说点别的
先说发热。
去年某天下午我忽然觉得乏力、头痛、畏寒,测体温发热了,当天体温最高39℃以上,我当时请假半天回家,捂着被子睡觉,几次醒来,背后全是汗,估计被子都湿了,但到第二天早晨发热退了。
现在的家长看见孩子发热,就心疼要用退热药,我读书时,老教授要求39℃以上物理降温,无效再要药物退热。其实,体温高一点更有利于吞噬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所以不一定着急退热
刚才,我的朋友又电话我,她的孩子白天38℃以下,现在又39℃以上,服了退热药不管用,怎么办?我能理解她的焦虑,但要是我,可能就是让孩子喝点水,继续睡觉。我建议她可以洗个澡,水温不要太热也不要冷,洗澡后大量的水气从皮肤蒸发,带走大量的热,比酒精摖身体管用,而且发热时流汗这么多,皮肤难受,还不如洗澡。这都是我硬扛的经验总结。
如果不退热,我还有一招就是睡觉,一方面感染时炎症因子增高,人就会困,想睡觉,另一方面,睡觉也能提高免疫力。
我的孩子从小到现在,偶尔用退热药,家里有一盒前年过期的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孩子很小的时候用了1片或半片。可见硬扛+睡觉+洗澡,这三板斧让孩子度过了多少次发热。
我的孩子几乎也没有用消炎药。即便是我这样的呼吸科大夫,也不能凭症状,完全准确判断该不该吃炎药。但是按照概率,感冒7天之内多半不用吃消炎药,新冠就更不用吃消炎药了,吃了那是智商税,得不偿失。7天以上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这时候可以考虑使用,但其实也还可以硬挺着,也不是说细菌感染就一定用消炎药,人还有免疫能力。我自己也经常是这样挺过来的。有时候挺到了2周症状越来越重,我才吃点消炎药。
现在很多人服用头孢地尼、头孢克肟,这是三代头孢,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菌效果更好,而我们即使感染,只要是医院外感染,大部分是革兰氏阳性球菌 感染,还是一代、二代头孢效果好,一代头孢如头孢拉定,二代头孢比如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丙烯。阿奇霉素对小孩的细菌感染效果还可以,但对成人耐药率高。
我们家感冒了用的最多的西药是惠菲宁,这个药管咳嗽、流涕,如果只是咳嗽,我考虑用阿斯美。我不是在打广告,而是我的单位正好有这两个药,获取很方便。这两个药都含有“扑尔敏+镇咳药”,觉得比单纯服用“右美沙芬”效果更好,特别是对有过敏性疾病的人。
至于有人买维生素c,我写过一篇文章维生素C能预防、治疗感冒吗?,大家可以参考,搞清楚这个话题的来龙去脉,自然知道有没有用。
以上是西药,现在说说中药。
中医对于感冒分为很多种类型,风寒、风热风燥、体虚感冒等等。不是冬天的感冒就是风寒、夏天就是风热一般情况下,先风寒后风热。大家看感冒中药的说明书,一定要看看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感冒冲剂、藿香正气、疏风解毒适合于感冒初期风寒阶段,如金莲清热、蓝芩口服液、连花清瘟是风热感冒金花清感颗粒对于风寒或风热感冒,都有一定疗效,但主要用于治疗外寒内热的感冒,这种感冒也是民间俗称“寒包火”。
从理论上,中药应该辨证施治,一人一方,这才是合理用药。可是现在不仅西医开中成药,连中医大夫也不一定把脉、观舌。反正这些药都是死不了人的OTC药品,另外,中医理论、门派众多,同一个病,不同的医生,往往各有各的说法。
百度“风寒风热的区分”,我相信普通人都看不懂搜索出来的结果,我自己的父亲就是中医,他从来不用西药治病,是个纯中医先生,嘴里经常蹦出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并且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第一次来我的房子,抱怨我家门前树太高,“阴气重”。我曾经得到他的指点,但我也区别不了风寒风热,我相信同一个病例,不同的中医得出的结论可能也不同。
这是因为这样,我很少主动用中药。我们家用的中成药中,最常见的是感冒清热颗粒、疏风解之类的风寒感冒用药,因为感染最早的时候,出现畏寒怕冷、头疼,这时候我能确认是风寒感冒,用1-2天,有时候有奇效。再往后,我就分不清风寒风热了,特别中医还讲究卫气营血,我那能知道是不是表寒入里?所以,我就不吃中药了。
对于咽炎,西药基本没有太好的药物,我一般就忍着。如果实在不舒服,我可能咽部用点药比如金喉健、咽立爽、西瓜霜、泰乐奇含片之类的,都用过。我自己琢磨,局部给药的药量多少,对自己影响不大
我对感冒中医药的实际做法。对于新冠是不是有效,这个我不清楚。普通大众容易随便吃感冒中成药,我想至少不要混着吃药,比如板蓝根+感冒清热颗粒,一个风热一个风寒,并不是大家以为的1+>2。
这些天,我没有抢药,也许我在医院,随时可以得到药,但主要的是我不清楚如何精确区分风寒风热、不信任很多药物,我信任的还是自己的免疫力和几种对症的西药。
所以,这位网友要我写正确用法,我觉得我的认知不符合现在的大多数人。加上我平时感冒了,几乎不吃药,做法和很多人不同。所以,我只能说“尽力”,我的推荐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
特别要强调,我不反对中医中药,相反,由于家庭耳濡目染,我觉得中医在很多时候很有效,但需要认真地辨证施治。
我翻看了一下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里面的说的中药真不容易看懂,可能是因为给专业人士看的,我大概知道一点点,这些方子源于麻杏石膏汤,稍做加减。即便这样,我一个西医大夫,也缺乏能力自行使用。
另外,手头还有香港政府11月21日更新的《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呈陽性人士手冊》,繁体中文,内还有中医指南,我觉得写得很适合普通人看懂。网速也很快,可以下载。而且通过该文,可以按图索骥到很多香港的做法,值得参考,该文的地址:https://www.coronavirus.gov.hk/pdf/tp_handbook.pdf
我贴出关键照片如下:
注: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含有金银花,蚕豆病(G-6-PD)患者用。

本公众号持续关注睡眠和呼吸患者教育,如果您觉得好,敬请点击下面图标,关注本公众号。虽然不可能每天的文章对您有用,但关注后,养肥了再看,相信您会有所收获
如果您觉得好,敬请关注+发朋友圈,没准您的家人朋友也能获益。
部分公众号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