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一篇题为《泉州酒店惊魂记》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出了名。
该文讲述了《财新周刊》记者周辰在福建泉州采访碳九泄漏事故时,遭遇民警查房抓嫖一事。文章能够获得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一点也不奇怪:“女记者”“被抓嫖”,二者结合,挑战了人们的常识。
细读当事人的文章,不难发现,在精准抓嫖事件这一戏剧高潮出现之前,已有不少铺垫。周辰提到,在11日采访时,先是被腰挂执法记录仪的人员跟踪,当晚又有泉港区宣传部的官员邀请她到其所住的酒店楼下与宣传部长见面,被其委婉拒绝。
这样一来,人们自然会产生一种合理的怀疑:精准抓嫖并不是巧合,而是对公权力的一次滥用。
周辰写道:
四名穿着警察制服的男子进入房内,自称是派出所的,勒令她拿出身份证查验,随后一名光头警察又让身旁的两个协警,搜查卫生间和窗台,看是否有其他人员藏身。
行文至此,让人不由得为当事人捏了一把汗。设想下当时场景,“抓嫖”行动遇上女记者,还要硬着头皮完成整个流程,尴尬不?若周辰是位男性,抓嫖之事有没有可能坐实?
周辰文章内容
周辰的文章里还提到一个细节,检查期间,几位警察未出示任何证件和证明文件。《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可见,当地警察的行为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有违规之嫌。不过这也不奇怪,既然连当事记者是男是女都搞不清,哪还有闲工夫关心什么程序正当与否呢?
事后,周辰在朋友圈中表示,又听到几个记者同行和环保志愿者朋友讲述自己被抓嫖的经历,“有男有女”。可以看出,这种名为抓嫖、实则“阻挠”“示威”的荒唐伎俩,当地有关部门并不是第一次使。
整理一下周辰的经历,我们便能大致看出当地有关部门的办事思路。首先,跟踪记者,试图给其施加压力,使其知难而退。一旦不成,则寄望于和记者搞好关系,达成某种默契。还不成,就使用“精准抓嫖”的手法,彻底消除隐患。
应对突发事故和衍生舆论,无论从初衷还是从策略上来讲,当地有关部门的选择都称得上糟糕。按理说,泉州市泉港区发生碳九泄露事故所引发的网络舆情颇为汹涌,当地政府应该做的是尽快公开信息,让老百姓了解到真实情况。如此一来,一些不必要的质疑和猜测自然会消散。
对记者如此“旁敲侧击”地暗示明示,无非是想压制舆情。当前,已经有网友用“顺我者昌,逆我者嫖娼”来调侃此事,可见,试图堵住嘴来应对舆情的处理方案早就无法奏效了。
至此,人们有理由产生这样的疑虑:即使在记者的监督之下,当地政府有心针对碳九泄露事故的整改工作能否取得成效,还真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碳九泄露事故发生后的泉港
19日下午,泉州市公安局泉港分局宣传科工作人员介绍称,正在对此事进行核查。另据泉州市公安局泉港分局山腰派出所值班室工作人员介绍,11日当晚,到酒店查房的系他们派出所的民警,目前领导已去北京说明情况,其他情况暂不清楚。
也就是说,前来查房的警察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我们至今仍不得而知。当地政府的当务之急,应是尽快把问题讲清楚,有错误就改,切不可再动什么歪脑筋。当地有关部门也该重新整理一下思路,提高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能力。
这事儿怎么看都是个教训:熟练地把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当作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对这种操作上瘾,不但没用,而且尴尬,还是戒掉吧。
回顾福建碳九泄露事件👉福建碳九泄露:谁在靠海“吃”海?
 • end • 
  我想,下面这些你也会喜欢——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副主编 | 龚孟关
  撰文 | 李勤余  
 责编 | 侯楠楠
※本号内容专属于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