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电影《芳华》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芳华,每一代人,都有青春飞扬的记忆。
在不断流逝的岁月中,不论你戴着怎样的有色眼镜来看待彼此,芳华都将不再,只有成长仍将继续。
我常常想,作为90后,真的在意40后的经历吗?又有谁清楚记得18岁那年的故事?
还好,媒体记得,报纸记了。 因此,我们撷取了权威媒体上的芳华片段,在原汁原味的报道语言中,是否能找到你的故事和你的触点?
通过这些报道,你将和小编一起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18岁的“他们”的形象是如何被建构的。
雪花牌电视正在为您播放的是
《那年芳华》
40后
— THE 1940s —
媒体关键词:出身  半工半读  集体苦战
1958年的时候,"他们"如何上课?
“八十二中是天津市河东区今年三个新建中学的一个,经市、区委决定与自行车厂合并,搞半工半读学校。现有初中一年级学生689人,其中女生315人,男生374人,90%以上是少先队员,
他们的家庭出身,工农和老干部出身的498人,其他成份191人,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仅占极少数。
学生的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12岁,最多的是13岁。9月10日正式上课。

另有,自行车厂青年工人参加半工半读学习有31人,是高中一年级,一个班,9月24日正式上课。”
(摘自 1958.10.16 光明日报,《我们和自行车厂合并搞起了半工半读》)
有的学校师生进行了“想都不敢想”的重大突破。
“经过十天的苦战,我们全班同学共研究出83种新产品,其中44项是同学们自己完成的,有39项是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在83种新产品中有三项达到了国际水平,有39项是国内最新产品。
参加这次试制新产品的37个同学,年龄都在20岁左右,最小的才17岁,都只在化工学校学习了两年,大都是学的基础课,只学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两门专业课。谈到试制新产品,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摘自 1958.09.22 光明日报,《苦战十昼夜,完成83种新产品》 )
1958年,将满18岁的李小龙(当时还叫李振藩)获得全港恰恰舞公开赛冠军,惊喜不?
50后
— THE 1950s —
媒体关键词:“回炉”  到群众中去

1968年的时候,"他们"在干啥?
海淀区东升人民公社的稻田里,一群挽着裤腿的年青人,正趟着冰凉的泥水,绑扎稻捆。他们身上溅满了泥巴,脸上淌满了汗水,头上落满了稻花。但是,谁都不叫一声苦,谁都不喊一声累。听到的只是毛主席语录歌声、欢快的笑声和你追我赶的口号声。
“小刘,你身体不舒服,休息休息吧,都快成泥人啦!”和小将们一块参加劳动的工人师傅关切地对一个扎短辫的女同学说。
“不,师傅,我们要用劳动的汗水冲掉头脑里的污泥,我们要‘回炉’!”小刘说着,一甩小辫,扛起稻捆,又投入了比赛的行列。
小刘叫刘桂荣,是石油学院矿六四(1)班的学生。她出生在工人阶级的家庭里,从小在煤矿上长大。小时读书放学后,她还经常帮助工人叔叔推车、拣煤。那时她常想,长大了做一个女矿工,为祖国采煤,多带劲!可是,自从进了大学的门,住的是高楼深院,接触的是什么“权威”、“专家”,听到的是什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慢慢地,小刘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她不想当煤矿工人了,而是想做一个工程师。假期回到矿上,也不愿再到工人群众中去了。
革命师生把参加劳动当做改革旧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小将们把这样的重新学习的机会叫做“回炉”。“回炉”使小刘的思想产生了新的飞跃,她感触满怀地说:“高楼深院把我和劳动人民隔离开来,泥巴汗水又把我和劳动人民溶化在一起了。” 
(摘自 1968.11.10 光明日报,《在革命的洪流里》)
60后
— THE 1960s —
媒体关键词:知识青年 高考 人才
1978年的时候,"他们"最关心的是?
当然是——高考!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进入录取阶段。在各地陆续公布初选名单的日子里,记者访问了地处天目山区的浙江省临安县。
近几天来,这个县从城镇街巷到深山村落,到处洋溢着欢乐气氛。在县、区、公社所在地的大街上,公布高考初选录取名单的红榜前,围着许多人兴高采烈地边看、边议论。被初选录取,榜上有名的青年们,纷纷汇聚到专设的体格检查站,进一步接受祖国的挑选。街头的广播喇叭,播送着应考青年撰写的“红心向党,听党安排”等表示决心的来稿来信。
省招生办公室的同志告诉记者,这次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临安县的成绩在附近几个县中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大学招生名额毕竟有限,未被录取的青年总是大多数。临安县的县委和各级领导对这部分青年十分关心,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青年们安下心来,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继续努力工作,努力学习。”
(摘自 1978年1月20日 新华社通讯,《发榜以后》)

在考试后的录取过程中,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出身。
本报今天发表两封信,一封是北京市三十五中学高中毕业生朱凌给本报的来信,另一封是该校李仕雯等二十名教师写给中央领导同志的信。
这两封信反映了一个考生虽然本人政治表现好,历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于不久前被批准加入共青团,去年和今年两次高考成绩也均超过录取分数线,但都因其父有严重政治问题,北京市西城区招生办公室以政审不合格为理由,不予录取。
经有关部门和本报调查,证明两封信反映的情况属实。最近经教育部和北京市委的领导同志做了批示后,有关单位已将该生录取到北京医学院。
这样的学生按照党的政策是应该录取的。因为,父母的严重历史政治问题不应影响子女,这是党的一贯政策。党中央对此已三令五申,可是至今在某些地区和部门的少数领导中仍然阻力很大。他们身有余毒,心有余悸,怕负责任。对学生的政治审查不是主要看本人表现而是看家庭、亲属有无严重历史政治问题,习惯于拿着放大镜在档案袋里找材料,苛求挑剔,宁“左”勿右,就是不按党的政策办事。
这种情况如不改变,必将影响国家多出人才、早出人才,障碍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 
(摘自 1978.10.27 光明日报,《这样的学生应该录取》)

北京八十中学举行全校性数学基本知识竞赛
70后
— THE 1970s —
媒体关键词:大学生   勤工俭学   乱花钱
1988年的时候,关于"他们"的报道越来越多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系从去年4月以来与市公交公司11路车队开展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登车售票,既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又可勤工俭学、增加收入,图为85级陈华同学在车上售票。
新华社记者 鲁迅承/摄
这8名大学生是合肥工业大学新上任的“学生清洁工”。他们应聘承包了校园内部分场所的清扫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打扫承包的卫生区,每人每月可收入20元左右。这种自我服务的勤工俭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新华社记者 鲁迅承/摄
来自校园的活动成为两岸沟通的桥梁: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教育当局日前已批准由台湾大学组成大学生辩论队,参加由新加坡新闻广播局主办的“亚洲大专辩论比赛”。届时台湾大学代表队将与参赛的上海复旦大学代表队对辩,使海峡两岸大学生得以第一次公开对话。”
(新华社香港1988年3月11日电)

也有大学生开始“乱花钱”了
许多家长认为,儿女高考中榜,能进高等学府了不起,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儿女的愿望。于是,家长们不管是钱还是物,全力供给。而进入高校的学生们又是怎样考虑的呢?
环境、地位、需求与以前不一样了。一些学生从“苦行僧”式的生活开始向“现代化”迈进。吃、穿、玩的标准提高了。
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用于伙食和学习的必要开支每月平均为45—50元(学生认为是最低消费额),而其它钱用在什么地方去了?大致有三项:一用于集体活动,如联欢、郊游;二是考试、实习、劳动、添加滋补品;三是购置高档衣服、化妆品、聚餐、抽烟喝酒。另外,还有人情费、捐款、照相、谈恋爱、凑份子等。
据了解,目前大学生中,女同学吃零食、购置高档衣服、化妆品的为数不少;男同学下饭馆、饮酒吸烟的现象较多,学生说:“吸烟要带把的,化妆品要系列的。
在校学生平均每月用于各项活动开支为5—10元,30—50元的也占有一定比例,多者一次就高达100元以上。有几个学生去天津玩了一天,每人花了60元左右,回来后都说不知是怎么花掉的!学生外出郊游是常事,互祝生日也屡见不鲜,每次活动都要花几十元。特别是学生到外地实习,遇名胜古迹要玩玩,风味小吃要尝尝,特产、纪念品要买点,这似乎在情理中,可哪一样离得开钱呢?据了解,一些学生到西安、南京等地实习一个月,多数花费在200—300元。
(摘自 1988.3.20 光明日报,《大学生消费应量力而行——来自北京邮电学院的调查》)

80后
— THE 1980s —
媒体关键词:自主   开放   充实
1998年,“他们”的生活愈加丰富
高三学生可以选“导师”
导师只有大学才有,而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部分高三学生可以自选“导师”的事,在校园内外引起不小的震动。
高中实行“导师制”的做法,在大连市尚属首次。据该校领导介绍,实行“导师制”,就是要加强对一些具备发展潜能学生的培养,为他们拓宽知识面,使弱的学科变强,使强的学科更强,为上一级学校培养和输送更高质量的学生。学校在得到学生认可的前提下,推出7名“导师”,部分高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可以自主选择“导师”,并且不受“导师”数量限制。同时,学校还规定,每周“导师”要在校内为学生上一次辅导课,而且不收费。截至目前,已有50名高三学生选了“导师”。
(摘自 1998.05.26 光明日报,《高三学生选“导师”》)

1998年,即将满18岁的菜鸟姚明让中国篮球翻开了新篇章
高三的暑假生活既放松又充实
4万多北京应届高中毕业生开始了他们中学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这或许也是他们最放松的一个假期。北大附中的20多个同学考完后一起相约去风景区玩了一圈。
但是,在1998年这个真正属于毕业生们的暑假里,旅游、休息并不是轻松心情的全部注解。7月17日,雨后的京城凉风习习。已经放假的人大附中校园中却并不宁静。在实验楼的电教室,满满坐着高三毕业生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四年级学生Jim正用英语讲授Windows操作。
负责计算机课的高辉老师介绍,应大多数高三学生的要求,校方把大家组织起来,学习authorware编辑软件。校长办公室的老师介绍,除计算机学习班外,学校还把那些有兴趣、有经济实力、够年龄的学生组织起来学开车。总之,尽量让大家的这个暑假过的充实。北大附中的毕业生金范说:“我现在忙着看大学外语,为上大学做准备。”
更多的高中毕业生们为未来的准备选择了社会课堂。虽说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但在接受我们采访的学生中,想打工的人是最多的。在北京古城麦当劳餐厅打工的刘伟对我们说:“这几年,我爸我妈单位效益一直不好,他们把我供到高三毕业太不容易了。我争取在这两个月挣点钱,为上大学做准备。”已经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化学系的李竹联系了一个家教,她打算在开学前凑齐一半的学费,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摘自 1998.07.25 光明日报,《最后一个暑假做什么?》)
90后
— THE 1990s —
媒体关键词:志愿  担当 国际化(咦,居然没有丧)
2008年的“他们”,有太多难忘——
奥运记忆
国内外媒体都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视作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的“成人礼”。而奥运会开幕后,几十万名大学生服务奥运,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向各国友人传递友善信息,又证明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公民素质的提高。
从他们身上看,可以看出青年一代是负责任、担大任的一代,他们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总能表现出色;他们又是自信自强的一代,他们不盲从,不卑不亢,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用行动打破了大家对“80后”、“90后”的质疑和偏见;他们又是开阔开放的一代,在奥运会这个当今世界上最盛大、最高端的活动平台上,他们学习国际活动的惯例和规则,为中国今后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摘自 2008.09.03 光明日报,《北京奥运会见证中国新一代》)

地震记忆
四川汶川大地震,让许多同胞蒙难,也让国人悲痛不已。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灾害,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就是“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地震现场无私救人,他们全力以赴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之中,捐款、献血、当志愿者。灾难之日、国难之时,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着坚强和成熟,书写着责任和担当,传递着爱心和希望。在他们身上,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摘自 2008.05.29  光明日报,《大震考验年轻的一代》 )
绿色记忆
2008年,第一批90后已经进入军营
据对中国空军6个不同类型单位的调查,3610名新兵中,“90后”青年有1350名,约占新兵总数的37%。军营“90后”增多的重要原因,是2007年冬季征兵命令中发布的一条新规定:根据本人自愿,可征集部分年满17周岁的女青年和2007年应届高中毕业的男青年入伍。
“90后”新兵不少在穿名牌、吃麦当劳中长大,从出生起就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但对改革开放的艰辛感受不深。当前,新兵家长普遍担心的是,“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怕适应不了部队艰苦紧张的生活”,在问到“你遇到挫折或苦恼怎么办”时,68%的新兵选择“打电话向父母求助”。空军有关专家认为,“90后”青年大多数生活在“3口之家”,应关注小型化家庭环境对他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重视发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作用。
(摘自 2008.01.04 光明日报,《“90后”青年为中国军队注入新鲜血液》)
自此以后,在媒体的语境里,80后和90后总是相伴出现。
毕竟……都是年轻人。
今年又一批新人登上了高校的殿堂,他们是首批“90后”大学生。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理想、张扬青春,而陪伴在他们身边的辅导员有很多“80后”的身影。据统计,苏州大学新生辅导员共有22名,“80后”占到近半数,其中还有4名是第一次担任辅导员。“80后”和“90后”之间师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90后”眼中,“80后”是离他们年龄最近的哥哥姐姐,所以当这些“90后”大学生面对“80后”辅导员时,这种不服输、不盲从的劲儿也不时显现出来,强制性的命令、训导的口气并不能令他们信服。“如果能从行为习惯及心理上真正引导、守护我们,那才是一位好老师。”苏大教育学院新生小汤说。
(摘自 2008.12.10 光明日报,《“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

00后
— THE 2000s —
媒体关键词:还在写
2018年的时候……
是的,再过上几天,最早的一批00后,也将18岁了。
图片来源:济南时报
2017年11月26日,在济南一家空乘专业培训学校,来自全省各地的百余名高一至高三的学生在这里进行为期45天的封闭式培训,学习普通话、英语对话、瑜伽、舞蹈、化妆、体能训练等课程,备战明年春节后的空乘艺考。年龄最小的为00后。 
文章最后,观澜君祝福你们 ,望你们珍重青春,莫要等到脱发,才惋惜虚度芳华。比如此刻正在脱发的小编,就是你们奋斗的榜样……泪目。

主编 | 刘昆  副主编 |龚孟关
策划/撰文 | 蒋新军     编辑 | 侯楠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