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2247
阅读时间:5 分钟
文 | 麦子
前面的话:
昨天,我们阅读了费孝通先生和王同惠、孟吟和杨绛的故事。
今晚,是除夕之夜。当我们回到家乡,和亲人们团圆过年的时候,“家乡”和“农村”这两个概念值得被再次提起。作为中国人,这里有我们的根。而费孝通先生的一生,和这两个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晚我们和您分享费孝通先生致力一生的事业,以飨您和家人。
祝各位阖家团圆,平安自在。
【一】
1936年初夏,在外考察受伤的费孝通回到了家乡的开弦弓村养伤。在这里,费孝通开始了对他一生都有着重大影响的实地调查。这个村庄就是后人所熟知的“江村”。
那一年,费孝通26岁。
开弦弓村坐落于太湖东南岸,盛产蚕丝。由于村中有两条小河,形状像一把张开的弓蓄势待发,因而得名。1936年初夏,受伤的费孝通正在家乡休息。此时,费孝通的二姐费达生,建议他到开弦弓村去小住一段时间,可以一边养伤,一边看看村里丝厂的情况。
费达生在年轻的时候就到日本专门去留学,学习缫丝技术。回国过后,跟她的先生一辈子致力于推广最新的缫丝技术。
二姐所从事的丝业改革,是对社会进步持改良思想的费孝通所感兴趣的。特别是当费孝通亲眼看到农民的劳动与现代缫丝机器的结合,他的心思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为现代工业进入中国农村的这个场面所激动。
由于这一带人多地少,靠土地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费孝通当时就提出农民办工厂是一件好事,这样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他利用姐姐在当地打下的社会关系基础,广泛的和当地人接触。
在当时的开弦弓村人眼中,这个年轻的学生有点与众不同。短短两个月内,拄着双拐的费孝通在街巷里串门访户,走田头,进工厂,坐航船,观商埠,不时在笔记上做着记录。
从这次调查开始,费孝通将“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作为他一生的研究课题,此后的六十年中,费孝通曾先后26次重返开弦弓村实地调查。
1957年4月,费孝通和姐姐费达生一起重返开弦弓村,村民们自发的在村口的岸边迎接他们。但当费孝通问起大家的生活时,每每说到粮食问题,便戛然而止。
费孝通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问题是饥饿问题,而要想告别饥饿,一定要农工相辅。
让农民富起来,成为费孝通每一次实地调查的最终目标。改革开放以后的1981年,费孝通三访江村,当他看到开弦弓村因为大力发展养殖、纺织和缫丝,而变得富裕起来的时候,笑容在他的脸上绽放。
我觉得高兴的是想的办法、出的主意由于顺着改革开放的总形势有些已取得成效。这也使我对自己所走的学术道路有了信心,使我深深地感到生逢盛世的兴会。——费孝通《第二次学术生命》
“江村”在70多年前是一个再平静不过的乡村,然而在那时,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们,就已经熟知了这里的一切。后来,这里被人们誉为是“中国农村的首选标本”而名扬海外。这一切,都是因为远渡重洋留学的费孝通,以此为例写下的《江村经济》。
1938年,费孝通在他的导师——国际人类学核心人物马林诺斯基的培养下,完成了他的论文《江村经济》,马林诺斯基称它是人类学实地调查的里程碑。同时,它把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的问题带向了世界。
【二】
同年,费孝通结束了在英国的留学。此时,抗日烽火已经燃遍了中国大地。面对是留在英国还是回到战火弥漫的中国这个问题上,费孝通坚决选择了后者。
我当时觉得中国在抗战胜利之后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要解决,那就是我们将建设成怎样一个国家。——费孝通《云南三村·序》
由于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和天津相继沦陷,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被迫南迁,一大批杰出的中国知识分子聚集在昆明。费孝通辗转回到昆明后,便立即加入他的老师吴文藻组建的燕京大学和云南大学合作的“实地调查研究所”。
虽然这时国家烽烟四起,但在费孝通看来,作为文人也自有参战的办法,那就是认清楚我们的国情。
由费孝通领导的“魁阁”,就是在这期间一个非常有名的团队。从1939年到1946年间,魁阁的研究者们以他们的学术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致力于探讨用社会学的知识改变中国农村落后的状况,为后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和宝贵的研究成果。
“魁阁”,后来成为中国社会学界流行甚广的一个绰号,也被称为“中国现代学术集团雏形”。
如果说有一个现代中国学术集团在魁阁曾经隐隐约约出现过,难么它的实质就是费孝通先生说的“席明纳””席明纳”是Seminar的音译,是一种起源于德国并广泛应用于欧美大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各说各的,然后由老师归纳,最后各自回去做自己的研究,这实际上是一个多种学派综合的地点。)
费先生这个时候费尽心力,希望在当地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村庄,进行多角度研究。有一天,他在昆明转的时候,碰见他的一个同学,这个同学的老家在禄村,他邀请费孝通一起前往。无巧不成书,后来费孝通发现自己的一个姨也在禄村。
禄村,费孝通对当地的商业、农业以及村民信仰的宗教进行了调查。结束了对禄村的调查,费孝通还想找一处商业比较发达的村庄进行调查,与禄村做比较研究。后来,他选择了一个当地叫做易村的地方。
【三】
在那个岁月里,国土沦陷,物资奇缺,资金匮乏。但就是这批年轻人,挤在又脏又窄的破庙里,为中国的富强而忘我工作,形成一个朝气蓬勃的学术团体。
在1945年出版的《云南三村》,就是魁阁时期,费孝通带领的这批年轻人学术研究成果的体现。
后来,有人去调查当时费孝通这些教授的工资,大概是500块一个月,500块听着好像不少,但实际上那个时候的真实情况是物价飞涨。
这时候,费孝通写文章的本领派上了用场。由于他写文章特别快,一有空他就每天坐在茶馆里各种小报来约稿,而且立等可取,马上就可以拿到稿费。
虽然生活条件恶劣,有人甚至英年早逝,但是没人放弃,没人叫苦,大家共同经营出一种合作和友爱的风气,创造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史上传说般的“魁阁时代”。
这一段的生活,在我这一生里是值得留恋的。……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有信心,对自己的事业有抱负。那种一往情深,何等可爱。——费孝通《云南三村·序》
费孝通长寿,逝于2005年,晚年名满天下。他年轻时英俊清瘦,入中年后则胖硕开朗。有人曾在费孝通晚年的时候当面问费老,他不厌其烦重复的一句话就是,“农民和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
当我们在春节,回归乡土,祭拜祖先,阖家团圆之时,是否还能记起1936年的那个初夏,记得青年费孝通拄着拐杖,好奇地走进开弦弓村的身影。
-作者-
本文为十点人物志原创,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