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下面3种经历:                         
第一,你有没有被人说过,不是做什么什么的料儿?
第二,你有没有自己觉得,不是某某块料儿的时候?
第三,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某某块料儿?
某某块料儿,可以是任何料儿:学习某学科的料儿:数学、语文、英语……;学艺术的料:绘画、雕塑、音乐……;搞体育的料:跑步、游泳、体操……
虽然这些话都习以为常,但如果是父母对孩子说出这种话,你可能无法想象这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
错误的观点:“孩子不是学这个的料儿”
解决的钥匙:破除大脑固化论,我们的大脑是可变的,学习可以促进神经重塑。
当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没有那么“聪明”,没有那么快接受某项知识,在某个科目总是犯错等等,我们就会用固有思维来评判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这个孩子或许在这方面没有天分,他不适合这个学科或领域,不是“学数学的那块料儿”“学英语的那块料儿”“学艺术的那块料儿”……
这种关于学习潜能的负面信息,无论是直接告知还是间接传达,一旦孩子有这种负面认知,可能就会对这门学科产生焦虑。
对学科产生焦虑的后果是,一遇到这门学科,大脑中的恐惧中枢就被激活,问题解决中枢的活动就会减少,就会变得更加不擅长这门学科,恶性循环。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研究人员发现,学习某个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有三种生长方式:第一,生成新的神经通路,新生的通路细小而脆弱,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变得越发强壮;第二,原本毫不连接的两个通路会形成新连接;第三,现有的神经通路会增强。
所以谁都不是天生就具有学习某门学科的大脑,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学习来开发所需要的大脑神经通路。
因此我们要打破大脑固化论,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
给孩子贴上“不擅长”“不聪明”的标签是有害的,那么“聪明”“天才”这些标签呢?其实也是有害的。比如被贴上了“天才”标签的孩子,往往感觉自己拥有天赋,但一旦学习吃力,就会认为自己天赋耗尽,会想办法隐藏自己,不露出任何学习吃力的样子,否则会害怕被认为没有天赋。
无论是什么标签,都是“大脑固化论”的体现,没有人的大脑是固定不变的。即使人们公认的天才——爱因斯坦、莫扎特、牛顿,也不是天才,他们的成功也都源自超常的勤奋和努力。
我们要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大家都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的,不管是所谓天赋还是缺陷。
划重点
不要给孩子的学习能力设限,没有人不适合数学、科学、艺术、英语等任何学科,给孩子设限只会让孩子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早早放弃。神经学和医学都证明:大脑是处于持续的生长和变化之中的,我们要做的是树立正确的观念,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大脑及学习的潜能。
错误的观念:“这个孩子总是做错题,学起来
太吃力”        
解决的钥匙:学习吃力正是大脑生长的过程,犯错是大脑生长的最佳时机。
在应试体制下,我们都在追求做对题、少犯错甚至不犯错,因为犯错就会被扣分,甚至会受到责罚,所以,大多数孩子对犯错会有负面反应,会自责、难过,不仅是孩子,成年人在职场中、生活中也都被这样的观念束缚——“必须永远正确,不犯任何错误”。
但是,科学家却用研究告诉我们:犯错才是大脑生长的最佳时机。
神经学家们让参与者做题,同时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监控参与者的大脑活动,观察参与者答对、答错题时大脑扫描的结果。他们发现,大脑在答错题时比答对时更为活跃,这表明神经通路得到了增强和生长。因此神经学家们都认为,犯错有助于增强大脑神经通路。
掌握这一点对看待孩子的学习问题,至关重要。以往为了追求孩子做题答题的正确率,通常的做法是,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同类型的缺乏挑战性的习题。但大脑要获得成长,孩子就必须做有挑战性的习题,做那些处于其理解力边缘的习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不断犯错、纠错,继续努力和犯错、纠错,不断推动自己去突破难题,加速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大脑的活跃度会非常高,神经通路的发展也会特别迅速。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给孩子提供鼓励犯错、看重犯错价值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不怕犯错,鼓励犯错,他们面对挑战和难题时才不会感到畏惧。
被视为“天才”爱因斯坦就是容许自己犯错,拥有高效学习法的人,他说过:“从未犯错的人,肯定也从未尝试新的东西。不是因为我聪明,我只是和问题相处的时间更久。我并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是拥有激情和好奇心。机会蕴藏在困难之中。”
划重点
学习过程中,愿意直面困难、愿意犯错,可以促进神经通路连接,从而促进和提高学习。神经学和高成就人士行为研究均表明,犯错和吃苦具有积极的作用。孩子犯错时不要责难,鼓励犯错,引导纠错,打造包容错误的氛围。
错误的方法:“大量的练习就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解决的钥匙:多维度的学习方式,才能解锁潜能。
不少家长或老师提倡题海战术,但重复、僵化的练习方式,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思维。
多维度地思考问题,神经通路和学习就会达到最佳状态。
神经学家们对大脑交互网络进行了研究,他们重点研究了大脑解决数学题的工作机制。他们发现,即使是最简单就像“5+8=?”这样的算术题,竟然也需要五个不同的脑区参与。
神经学家们还发现,如果不同脑区能相互连通,可以提升学习效果。也就是如果我们借助两种以上的学习方式,并连通相应的脑区,就会获得更佳的学习体验。
比如爱因斯坦,就很擅长将自己的想法视觉化。他说他所有的想法都是视觉化的,然后才努力将视觉化的想法转变为文字和符号。在他那个没有现代的工具和技术的年代,他通过自己的思考推测出相互围绕、旋转的黑洞会造成时空涟漪。他的这个推测直到100年后才被证明。爱因斯坦能有这样卓越的成就,与他擅用视觉化学习法不无关系。
为了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也应该充分调动孩子多维度的思考能力,促进大脑连通。
拿数学题来举例,看下面这张图,上图是常见的习题形式,下面的图则是更提倡的方式。上图调动的是最简单的学习模式,主要启用的是数字模式,而下图则利用了图像、图形,甚至是颜色、编码、运动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不同维度的学习方式。这种做题方法被叫作“钻石纸片”,题目写在纸片的中央,四个象限内可以写出不同的解法。两种方法,高下立见。
多维度学习法可用于所有学科的学习,比如研究一部小说,可以通过阅读分析它的结构、主题,还可以采用更多的方法:找到相同主题的视频、自己录制配音或视频、创作漫画小说、制作PPT、绘画或雕塑模型……
这种多模式的思维,可以帮助孩子多角度地理解学科内容,同时可以为大脑的生长和连通创造机会。神经学家得出的结论是: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知识,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呈现想法,大脑的不同区域就会连通。
划重点
学习新知识需要不同的神经通路,如注意力、记忆、推理、联系、视觉化。多角度思考新知识,以此激发所有的神经通路,大脑的功能就会增强,学习效果会更佳。
错误的假设:“这个孩子脑子不够快,思维敏捷才能学得好”   
解决的钥匙:思维速度不是思维能力的衡量标准。创造性和灵活性,才是衡量学习效果的关键。
无论在孩子身上,还是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我们都受到过类似的困扰:谁谁谁脑子不够快,学起来比较吃力。
大家更看重脑子转得快、思维敏捷的孩子的学习能力,认为思维敏捷代表了聪明,预示着能学得好。
所以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这样判断孩子,思维敏捷更容易跟学得好挂上钩。尤其是学校还会经常有限时答题的测试,看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是能又快又准地答数学题。
快真的意味着好吗?
首先,这种基于速度的数学活动,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如果孩子在重压之下无法快速准确给出答案,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甚至一辈子讨厌数学和科学。
其次,数学本身并不是一门需要速度的学科。有些思维强大的数学家对数字和数学的其他方面的思维速度并不快,他们思考的速度慢,但很深入。
世界著名数学家洛朗·施瓦茨曾写了一本自传,讲述自己上学期间曾因为思考速度慢而觉得自己笨的经历,他说“我需要时间才能理解东西,因为这样我才能理解透彻。”他还说“速度与智力没有必然的确切联系。重要的是,深度理解知识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才是体现智力的地方。思维速度的快慢,与智力真的毫不相关。”
学习速度快,可能会增强现有神经通路的连接,但这种连接“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会逆转。人们通常认为,学习速度的快慢可以体现孩子的潜能差异,但真正的差异在于大脑活动,速度慢、深度的大脑活动尤为重要。研究表明,长远来看,学习更吃苦、速度更慢的人,成就会越大。有时候,慢才是快。
划重点
不必纠结于思维的敏捷性,所有的学科,都会受益于思维的深度和灵活性。追求速度,方法僵化,不会让孩子走得更远,注重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才能解锁更多潜能。
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方法和错误的假设,以多种形式束缚学习的潜能。比如大脑固化论,犯错无能论,思维敏捷论等,只有抛弃这些错误的观念,才可以促使孩子发生深刻的、有创造性的变化。
就像《学习天性》一书所说的,扔掉了这些有害的观念,不仅可以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还会赋予他们更多的力量,对他们将来面对生活的困难、人生的选择时,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甚至,不仅是孩子,对于我们成年人,也有同样的启发。
肖乐群工作室在暑假推出少儿编程课程,详细介绍以及排课表如下,欢迎报名~

更多关于课程的咨询、报名以及孩子的成长规划欢迎联系:
  肖老师 13924007866(微信同号)
  郭老师 18022855118(微信同号)
  曾老师 19925829538(微信同号)
也欢迎预约肖老师谈家庭教育、谈自我成长

欢迎致电:13711637898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