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至今,笔者以记者身份行走于两岸三地,期间以亲历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身份目睹了香港的大小事变,也通过不同方式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变与不变。去年,受疫情所困居家期间,将过去八年各个阶段有关香港问题的采访稿做了整理,竟意外发现存留了近40万字,访谈对象涵盖了两岸三地的众多香港问题专家,以及政治人物等。整理之后,通过朋友介绍,与三联书店(香港)出版社联系沟通,挑选其中关系重大的采访结集成册,既作为对过去八年观察香港的总结,也作为开启下一阶段认识香港的起点。本文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为《看见香港访谈录》一书所做的推荐序,特此刊出。(文末有购买平台链接哦,京东、天猫、当当等平台均有售。)
拿到吴婷的书稿,感觉沉甸甸的:一方面,这是一名极其勤奋和富有责任感的一线记者多年来累积而成的采访成果,是多少个日夜奔波、竭虑、对话、奋笔甚至经受误解而修成的正果;另一方面,采访所覆盖的从香港占中、反修例到国安法与选举制度改革,都是“一国两制”惊心动魄的转折事件,是情分磨灭、权力出场、斗争升级与前途博弈的惨烈过程,而吴婷的采访记录比一般学者所论或官方所记更加立体、鲜活、刺眼乃至于能够催逼每一个真正关心香港“一国两制”命运的人去深入反思,香港到底怎么了!吴婷坦言,这些事件让香港被“内地”看见,被“台湾”看见,也被“世界”看见,但撕裂更加凸显——香港不再是“一国两制”下东西方的一个共识平台,而成了新冷战的一个战场,国家基于主权理性与发展利益采取了决定性的斗争立场和制度重塑策略。“一国”更显著了,“两制”的模糊空间清晰化了,香港被更多“看见”,中国也被更多“看见”了。那就“看见”吧!
吴婷的采访是很有问题意识的,而且也很敬业和专业。作为书中受访的学者之一,我对她的“媒体专业主义”深有体会和认同。港澳范畴的媒体,尤其是港媒和外媒,一遇到重大社会运动,其媒体专业主义往往就会后退,假新闻、标题党以及虚构的政治冲突、对社会运动的过度介入、立场严重偏向等,造成了媒体伦理的严重退步。从“颜色革命”的行动元素来看,这不奇怪,媒体往往成为革命的生力军,但从媒体伦理而言,许多记者和媒体平台的行为实在不敢恭维,甚至存在违法性。我常常在思考:如果从占中到反修例,至少港媒的主流能够坚持事实、法治和专业性立场,相关事件也不至于陷入死局。这一死局,破坏了香港法治根基,阻滞了普选民主进程,耗竭了中央对香港的最后情分和信任,追求到的又是怎样有利于香港的新秩序呢?当然,媒体不能背上所有的锅,但媒体偏离专业性的、自以为是甚至滥用影响力的操作,最终伤害的是香港社会所有的人。从吴婷及其所在媒体平台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理性和专业性的媒体伦理,一股清流,因此乐意长期合作与互动。
吴婷的访谈具有如下的鲜明特征,从而确保了主题相关性和深度:
其一,选题与概念化的自觉及精准。比如能够围绕占中、反修例、国安法等提出一系列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用于支撑所谓香港“二次命运”的宏大探讨。在媒体视野、学术品味与论述深度均有较大局限性的香港舆论场,这些命题及其破解整体拉升了思考香港问题的理论层次和思想格局。
其二,采访对象的多元性及代表性非常突出,能够提供与上述选题相称的深入剖析和解读。比如强世功关于香港制度背后的儒家伦理与自由主义的张力问题,陈端洪关于香港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试验场的论述,以及我自身对于品海先生所谓“香港特色资本主义”问题的解读和延伸,进而思考香港“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的下半场问题。这些代表性访谈对于香港社会深切理解“一国两制”治乱更替背后的深刻道理、法理和趋势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采访稿的完成度和编辑水准非常高。在我的印象中,吴婷非常谦虚谨慎,采访稿拿不准的地方都会及时跟我反馈请教,务必确保准确表达有关意涵,对误解性概念或提法也会提出她的独立意见。这种友好的“参与式访谈”对于采访稿的最终质量和社会接受度是非常好的支撑,显然她是坚持思想性和质量优先的,而不是媒体惯常的“流量主义”。
其四,采访作品整体上具有理性和批判性相结合的特征。采访提出和分析问题较多,也有尝试性的对策思考,但重心仍在于为变动之际的香港社会提供真问题、真思考和真答案,吸引更多人士参与相关的公共辩论和商谈,以期产生新的公共理性和社会团结的牢固基础。不过有所遗憾的是,占中以来香港社会的整体乖戾氛围及政治极化趋势难以提供理性商谈的必要条件和空间。
吴婷和她所在媒体做了艰辛的努力和尝试,但“理性”是怎么从香港社会消失的,精英是怎么放弃思想责任和团结伦理的,青年人又是怎么样背弃法治和国家认同的,这些棘手的“大问题”显然不是孤立的“理性媒体”可以解决,但其解决必然离不开媒体负责任的引导和塑造。在此意义上,吴婷此书显得突兀但又有几分妖娆,像悬崖之上的一朵希望之花。
从书稿的整体布局来看,是时间线和问题线的交织。占中和反修例构成了香港“下行”的主要线索,是香港法治与繁荣遭受侵蚀、国家主权与安全遭受破坏的基本事件线索和背景。我非常同意吴婷在本书开头的基本判断:修例风波是“香港继六七暴动后半个多世纪里爆发的最大政治危机”,而后续的国安法和选举制度改革都是它结出的“果”。香港“一国两制”的大事因缘,就在于一种基于民族情感、历史审美和发展利益的“战略性模糊”,在于中央权力的高度节制与香港特区对国家利益的有效促进,如此才能情分厚植、权力隐退、政策倾斜、傲娇依旧。但香港如果不能确保国家的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不能承诺并实现最基本的“爱国者治港”,不能与国家民族关于历史、体制和发展产生最基本的共识,而是一味追求西方认可的自由民主及完全自治,甚至萌生“港独”冲动,充当“新冷战”棋子,那就走到了“一国两制”的极限之外而成为制度之敌。如果说占中仍是半套的“颜色革命”,多少有着对基本法普选条款的认同和竞争性立场,并且基本遵循非暴力抗争底线,那么反修例则属于一种恐怖主义式的全套“颜色革命”,不仅完全否定了香港社会所有的核心价值观,而且对宪制秩序和国家安全造成了极端威胁。所谓“时代革命”,用国家的革命政治文化来评价,属于不代表时代的一群人的“反革命”。今天,那些所谓的“时代GM者”(“手足”)或者国际跑路,或者退出政坛,或者隐忍蛰伏,或者身系牢狱,他们受到了“时代”和法律的正当审判,为自己的行为负上沉重的道德、历史和法律责任。与“下行”线索相应的是,2020年以来中央的重大立法:国安法和新选举法——“一国两制”的“上行”线索。吴婷的访谈对国安法和新选举法着墨甚多,不仅整体上肯定了国家垂直立法的正当性,还难得地提出了一些可贵的商榷性意见,比如国安法不是“魔法棒”,无法解开港人心结,以及爱国者治港带来的中国共产党的正当性与认同问题。这些对宏观立法的评述,尤其是基于香港立场提出的针对性疑问,是吴婷对港人“心结”的理解和传递,也是需要中央和涉港研究界深切思考和回应的真问题。国安法和新选举法,对原来的基本法秩序进行查漏补缺,提供了可见的制度正义,但徒法不足以自行,看不见的香港“人心”到底在这些国家立法刺激作用下发生着怎样的“化学反应”,当下仍然不得而知。
如果说占中和反修例是吴婷访谈呈现出的“香港问题”,而国安法与新选举法代表了中央的解题方案,但吴婷的思考显然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更深入触及了香港“二次命运”的大命题。新法在香港社会仍有一个较长时期的接地气和人心接受的过程,而且制度之外孕育“人心”的教育、文化、历史观及其精英网络仍然成建制存在,“人心回归”需要制度外的多种对话、教育、引导、利益联结、身份赋予及共同体塑造等维度的久久为功。吴婷此书的贡献,在于不迷信制度的“硬实力”,而立足人心的“软实力”,尽量完整、系统但又高层次地呈现香港2014—2021年的变乱线索与治理逻辑,最终仍在于提供“社会对话与和解”的议题、概念、判断和方向感。为此,我非常诚挚地向香港社会推荐此书,其中包含了香港再出发无法绕过的历史纠结与人心挣扎,这些客观的伤痛必须有负责任的香港人与国家共同面对及弥合。此外,我也希望向台湾社会推荐此书,因为“今日香港,明日台湾”已成为污名化“一国两制”的陈词滥调,而台独势力对于香港经受的太多阵痛也有煽动助长之过,但更多的台湾民众需要正确理解香港“一国两制”的全面经验以及国家决策的理由和正当性,才能正确思考自身的命运和归宿。海外对香港的“看衰”是一种肤浅的媒体霸权与价值观偏见的结果,耐心读读此书,通过吴婷的笔触及其连接的两岸三地前沿知识分子的思想力道,或可真正看懂香港,看懂“一国两制”,看懂中国的文化、政治与发展意志。
走笔至此,才发现今天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遗忘历史是无知,拘泥历史是短见,超越历史才是进步。因应香港“一国两制”的制度检讨与扩展,尤其是国安法的全面准确实施,一个补课性质的“去殖民化”过程与国家认同建构过程正在严密甚至严厉地展开,香港的自由和民主习惯的“灰色地带”正在被新制度清晰化从而发生着重要的调整适应。这一切,无疑是香港的新生,而只要诚心超越历史,追求共识,立足法治与民族立场,过往的虚妄心魔和恩怨情仇均可得到恰如其分的意义安顿,而不再成为阻隔人心、撕裂社会及仇视国家的来源。如此,看不见的“人心”才真正回归,而“一国两制”在这样清清爽爽的社会心理氛围下才可能人人拥护,行稳致远。
是为推荐序!愿香港与祖国携手,明天更美好!
内地购买链接:
京东:
https://item.jd.com/10056194266644.html
天猫: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12k0.12153887.0.0.4d7c687dLCKPfG&id=678108508007
当当:
http://product.m.dangdang.com/11177351772.html?t=1658547283
本书在香港三联书店各大线下门店有售,线上平台“一本”有售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