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空窗期全职妈妈,
重回职场犯了难
正文共:4174字 17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昨天我收到一条挺长的留言,这位妈妈全职5年,孩子上了幼儿园,想重新回归职场,却被各种年龄、工作经验限制,面试碰壁多次,迈出第一步特别难,希望能聊一聊全职妈妈再入职场的问题。
 01 
艰难处境是个案吗?
职场女性的艰难和压力,并非个案。 在查找相关数据的时候, 我看到了前程无忧发布的《2021职场妈妈生存状态调查报告》,里面有几张图很扎心。
原文提到:“让职场妈妈对回归职场的难度进行打分时(100最高),39.8%的职场妈妈选择了60-80分,36.5%的选择了40-60分,合计仅有16.2%的选择了40分以下。”
当提到职场妈妈回归工作所面临的危机时,无法兼顾工作和家庭,居各种原因之首(63.5%),其它还有一些原因包括:
“很多知识和技能需要更新学习” 
“跟不上公司/工作节奏”
“同事对一孕傻三年的刻板印象”
“体力跟不上”等
除了周末外,近6成的职场妈妈每天投入1至3小时在子女抚养和教育等方面,剩下的近4成妈妈每天投入在3小时以上。
考虑到近半数职场妈妈每日工作时长在8至10小时,人均通勤时长约为2小时,这就意味着职场妈妈把除去工作和睡眠外的时间,几乎都贡献给了家庭……这么辛苦,心情不压抑才怪!——《2021职场妈妈生存状态调查报告》
这些状况,在日常中早就有切身体会,只是当数据直白地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心依旧沉了一沉。
发这份回信,并不想空洞地熬点个人成长鸡汤,而是希望能在有限条件下,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希望替这位妈妈向大家求教,集思广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恰巧能够给她,或者也面临同样困扰的朋友一点启发,便是意义所在。
 02 
需要怎样的支持?
就在今天,上海公布了最新的生育支持措施,生育假由30天延长到60天, 子女满3周岁之前,合法生育的夫妻双方,每年可以享受育儿假各5天。 
这条新闻,冲上了热搜的第一名,很多人担忧,这会加剧女性的就业难度。 

一位读者的留言提到了重返职场的血泪史:全职半年重回职场,难的不是重回,是回归之后。同样没有老人带娃,娃有任何事情都只能请假,台风天停学请假,娃生病请假,娃秋游请假,然后被告知,因为请假太多,可能过不了试用期。
是的,对于妈妈们来说,比起救急的假期,来自家庭内部育儿、家务负担的合理分配,来自社会的0-3岁靠谱托育机构,来自企业对于相对灵活工作时间的体恤,是更雪中送炭的迫切需要。 
我记得蛋蛋还没会走路,话都不会说的时候,中过一次很严重的轮状病毒,上吐下泻差点酸中毒,连续好几天都要在医院挂水,各种满满的大吊瓶,一挂就是好几小时,扎针扎得手上都青了,那几天我奔波于医院和公司,第二天才想起来,自己把一个很重要的会给忘了。
以前我是冲在前面,风风火火的leader,从来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这种境地的,当时又辛酸又自责,觉得哪边都没能顾好,只能默默流泪。
蛋蛋没满1岁的时候,有天我爸从老家来看望我们,当天我照常去上班,结果接到电话,我爸不知道怎么回事,跟育儿阿姨吵起来了,我爸让我马上把阿姨辞掉。我当时整个人都傻了,心怦怦地狂跳,赶紧收拾东西冲回家,满脑子都是完了完了,没人给我带孩子,我要怎么办啊,是不是只能辞职了。
职场妈妈的不安在于,你不知道哪天孩子会生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没人帮你带孩子了。尤其是孩子出生的头1-2年,职场妈妈和全职妈妈的切换,有时候根本不在计划中,也很难规划。
正如多年全职的朋友说的:“想重入职场的妈妈未必是办法少,主要还是困难太多。”
 03 
如何理清思路?
虽然我们都在不遗余力地奔告呼喊,但大环境上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具体到重回职场的思路梳理,我想到这几点。
1 理清需求和工作目的
是主要想获取经济上回报,对于具体做什么不那么介意?
还是对于待遇没那么敏感,而希望社交和职业发展上能有个好基础?
是希望不要那么忙,能兼顾一些家庭?还是说即便忙一点也能承受?
什么样的工作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己更认可?
照顾家庭而被迫放弃事业发展的职场妈妈占比,这一数据由2020年的26.3%跃升至37%。近7成的职场妈妈把“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列为不选择做全职妈妈的首要原因,其次才是满足自己对事业的追求。
——前程无忧《2021职场妈妈生存状态调查报告》 
很多时候,工作并不能简单以好或者不好来划分,适合不适合才是核心。
考虑清楚这些问题,就更容易找到方向。
2 多样化路径
文章开头那位留言的妈妈提到,面试很多次的碰壁,除了提升简历和面试技巧等,我还有个另外的视角。
我爸兄弟姐妹4人,他排行老大,当年我爸学历最好,拿到了兄妹四人中最好的工作,一份铁饭碗,而我姑姑、叔叔读书一般,找的工作都不理想。
可后来的状况,却是不同的剧本,姑姑叔叔,因为起步的不如意,反而比较早就出来自己做事情,有的做工程,有的做汽配,也有外贸,都不是通常意义上高大上的职业,也谈不上稳定,但他们的工作模式,更接近多劳多得,也扎扎实实获得了经济上的回报,赶超了我爸。
不谈上一辈,单看我们自己的同龄人,当年热门的专业未必有好的就业,当初学习不咋地的同学,也未必就混得不好,以前的学霸同样有很多泯然于众人......社会在激烈的变化中,人的境遇,并不是一开始就都设定好的。
虽然有稳定的保障是很好,但狭义地找一个单位每天去那里上班,只是工作诸多形式的一种,如果一条路碰壁了,或许也可以考虑多种的路径。
如果时间有限,一份收入要求没那么高的兼职工作,会比正职要容易找。而如果个人能力很强也能承受一定风险,可以考虑“自己给自己工作”或者和朋友合伙创业,不管是开网店还是实体店,创业虽然辛苦,但或许是另一番天地,能柳暗花明也未可知。
3 请勇敢去吧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妈是下岗状态,有一次她从老家来学校看我,提出想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住,既照顾我,更主要是能在上海打工。
我当时觉得,待在老家有房子住生活成本也低,跑到上海来太辛苦。于是劝她:我都已经上了大学了,可以自食其力,再熬几年就能工作,不需要打工供我,钱够用就好,别这么折腾了。当年我以为,那对她来说是一条更容易的路。
到退休的十几年中,她没有再工作,她想打工的时候也就40多,那时候她跟我爸虽然收入有差距,但两人认知差距没有这么大,等十几年后再看两人,已然是另一番状态。
我结婚看房的时候,遇到过一位中介大姐,也是从苏北来的上海,她皮肤黝黑,看得出每天要跑好多地方,哪怕是晚上9点,也还在门店里守着。那时候我跟队友预算少,常要去很远的地方看房子,大姐会开上她的比亚迪来接我们,她说这个车,是因为业绩好,公司奖励给她的。
看着中介大姐眉毛微微扬起那自豪的表情,我一时走神,想起了远在家乡,我自己的妈妈,如果当初,妈妈留在上海打工,是不是她也有机会感受到这样的骄傲,是不是她人生的后半程会截然不同...... 
工作的意义,还不止在于养家糊口,它也能帮助人处于持续需要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中,帮助人维持社交圈,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工作路径中的一条,但不是唯一路径,全职如果能够规划好,也可以实现自我提升)。
时光无法倒流,世事常与愿违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遗憾满满,我永远没有机会看到平行世界里的另一个她。
我妈妈的情况属于上一辈的经历,当年也是被动下岗,和很多人认可全职的价值,自主的选择不同。说这个小故事,是因为我知道,出于现实的种种困难,我们之中很多人可能都会面临几年全职的状态(要更好地接纳自己),而要重回职场时,或多或少会面临压力和挑战(可能会退缩),但请相信自己,如果你决定了,那就勇敢地朝前走。
 04 
一些或许能帮上忙的小招
1 未雨绸缪
不管是年终总结还是履历,都不是能突击的,如果这个月决定找工作,这个月才开始准备,是铁定来不及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必须前置,不管是考证、技能,还是对行业内的信息获取,不要因为困难大,就索性不去想,早点规划能降低总体难度的。
2 主动出击
从获取工作的概率来讲,海投简历等面试,可以说是相当低效的。很多公司都会搞内推,给公司推荐合适的人,自己也能拿奖金,如果要重返职场,借助同事、同学的推荐,即便有时候中间隔了几个人,或许仍然比海投更高效。
保持人际网络的联系,保持信息的收集,能事半功倍。
3 藏拙,变“废”为宝
开头留言的妈妈,提到了自己5年的空窗期。我想说一说职场人的“藏拙”技巧。
5年时间不短,都说带孩子其实比工作累,这5年一定经历过很多,也学习到很多的。
比如,研究一个个育儿的主题,体现出人的快速主动学习能力;
统筹家庭安排,能体现规划能力;
应对各种突发的育儿状况,则提升了人的抗挫折能力和韧性。
包括你或许比普通求职者有更强的意愿获得这份工作,能够更稳定等等,都可以成为简历或者面试中的亮点。

育儿的5年看起来是空窗期,是劣势,但如果在母婴领域求职,则可能成为加分项。
没人是完美的,我们不是要虚构经历,但可以从更有积极意义的角度去挖掘自己。
4 花钱买时间
职场人最稀缺的常常是时间,一旦要从回职场,可能要做好花钱买时间的准备,也许起步的时候,自己能剩下的不那么多,但长远来看,投资于自己,让自己有增值的潜力,花钱买时间是值得的。
(不要用当下替代未来,请看到自己的成长潜力)
这篇就先到这里了,说来惭愧昨天写到夜里11点多,今天早上6点多又起来继续写,到现在天已经全黑终于成文(白天有点别的事情),我原本想控制字数别太长让人读着累,但最终还是越写越多,因为不想漏掉哪怕一句可能用得上的话。
愿这篇能给正承受压力的朋友们,一点鼓励和启发,更愿我们的社会日臻完善,让更多的全职妈妈、职场妈妈得到支持。
点击以下关键字,跳转历史文章:
逆商】【2020目录
正在团👉《2022杂志专场
一起为更多的职场妈妈、全职妈妈们加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