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女小土,家有蛋定两兄弟,分享育儿生活,点击蓝字关注,理性育儿,少走弯路。
小土叨叨:周末吴凡被刑拘的新闻大家估计都看到了,7月的热搜出现了多少次的爆,已经数不清了。 紧接着吴凡妈妈也跟着上了热搜,可以预计又有一波原生家庭的分析。
说实话那些分析我并不那么想看,是什么造成他今天的下场,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匆忙草率的结论无法警醒世人。吴已经不是男孩,是毫无疑问的成年人,必须为自己行为负责,并且承担后果。
但作为老母亲一枚,当这些令人震动的社会事件发生时,内心无法完全没有波澜,无法不去思考,究竟怎样做,才能够保障孩子守住品行的底线?从男孩到男人,怎样才能兜住人生的大底?
下面说说我的想法,也欢迎大家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一起讨论。
养育男孩:如何守住底线?
正文共:3494字 7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根据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提供的数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被告人性别并不是对半分的,事实上,这其中超过9成为男性。女司机经常被人拿来调侃,而从实际数据看,危险驾驶罪 98.8%的被告人为男性。 
因为家有两个男孩,标题中用了养育男孩而不是养育孩子,这并非说养育女孩不用重视,而恰恰因为养育男孩在品行下限上确实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更多的警惕。
养育男孩第一条,
良好的成长环境、负责任的父母 
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大数据中,有着对家庭不良因素的分析,其中占比最高的不是单亲家庭而是留守家庭,也就是说,出事的大多数是没人管的孩子,即便家庭残缺,但凡父母、甚至于祖辈、学校有一个能管的,孩子大概率也不会滑向犯罪。
各种养育男孩的书中,常常提到父亲缺位对男孩成长的深远影响。我想层出不穷的各种社会案件,也未尝不是给缺位父亲们的一个警钟。
当然如果养育孩子的目标,只是定位在不犯法,那又确实太低了,毕竟用法律人的话来说,法律只是对人最低道德要求。从男孩到男人,从原本的一张白纸,到浓墨重彩,是什么在发挥着作用,是什么左右着人生的方向呢? 
养育男孩第二条,
不要迷信自己对孩子的了解,保持警醒 
那些突破人生下限的人,何尝不曾是萌萌哒的小婴儿,亲爹亲妈的滤镜,也会让我们或多或少迷信自己对孩子的了解。
没有人知道吴和妈妈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也没有人知道吴妈妈究竟知道多少,仅从公开的信息上来看,至少案是她亲手报的,谁说这种自信的幻觉和助长不良品行之间全无关联呢。从迷信孩子这条上来说,足以让世人唏嘘和警醒。
吴的情况比较特殊,成人很久了,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控的,不得而知。但幸运的是,我们的孩子还小,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将这个根基打得更稳一点,即便将来面对风雨,面对诱惑,也能守住底线。
所以真的不敢总自信满满,觉得事情不会轮到自己孩子,更不能觉得男孩子吃不了亏,纵容他肆意妄为。
如果只看重成绩、事业,忽视品行,最终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乃至粉身碎。
清醒地重视成长中各个阶段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才是正解。
养育男孩第三条,
学习处理情绪和管控冲动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之校园暴力中提到,五成校园暴力因琐事而起。这正体现了控制情绪、控制行为的能力对男孩有多么的重要。
人生面临无数的关口,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孩子的锦囊里,只有简单一句“打回去”,那他能用的工具不过是以暴制暴而已。 
而如何增强处理问题,处理情绪的能力呢?
正是靠孩子日积月累起的经验,从家人、老师、朋友、社会规则、从书中,一点点学习,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孩子才能化解危机,成为更成熟更好的人。
具体的内容,我之前写过不少,这里不展开了,我把链接放在这里。 
此外还要留意疏导,不要一味压抑男孩天性,在这一点上,很有效的方式是增加体育锻炼,要想他安静,得先保证他充分释放掉了精力。 想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得先保证足够的运动量。这个我之前写过一篇,链接在这:
最近奥运会,多带孩子看看运动比赛,培养一些运动爱好,多锻炼,对他们的体能增长、培养集体合作意识,提高自信心,自控力有帮助。
关于控制冲动,还有一个虽然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遇到,但终究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性冲动。关于男孩的性教育这个主题今天篇幅有限就不展开了,先分享《养育男孩》中的这一段:
性欲和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都是受大脑和激素的控制。一些人经历的不幸和痛苦(如遭到性侵犯)都可以追溯到性欲和攻击行为上。
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这种关系,因此,要帮助他们认识到:女性和他们一样都是人类,要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多为她们考虑,努力学着做个好男人。
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养育男孩第四条
培养同理心,不伤害他人
在我看来,同理心对于养育男孩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他们先天相对缺乏的部分,而同理心能够帮我们理解他人,感受到他人的处境。
有了同理心,我们才不容易成为苛刻的人;
有了同理心,我们才不会冷漠的伤害他人;
有了同理心,我们才更能更好的处理自己的感情,经营好家庭。
不知道多少人遭遇过男性的冷暴力分手,不知道多少人遇到过终于鼓起勇气跟老公沟通,对方却依旧回避。可能仅仅是看到这两行字,已经有人想起了过去经历,忍不住泪流了。
缺乏同理心,不懂得表达,不懂得沟通,会让身边的人跟着受累,自己也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孩子还是一张白纸,在他们成长中,不妨多跟他交流自己的感受,也鼓励他对家人敞开心扉。哪怕是解释一下为什么别人会疼会流泪,为什么撞到人要说对不起,为什么明明付了钱取餐的时候还要说声谢谢.....这些事,都能够帮孩子逐渐培养起同理心。
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达成的,但却能受益终身。
养育男孩第五条
承担责任,自驱型成长 
除了基因之外,人生早期,关键的影响因素毫无疑问是亲子关系,是家庭氛围。 
但家庭教育终究不是全部,到了入园入学的年纪,学校、老师、同学的影响会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于到了青春期,伙伴的影响、偶像的力量、网络的影响,会大于家长和老师。 
从男孩到男人,孩子终将脱离父母的怀抱,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扶上马送一程。人生的路终究是要他自己走的。我最近看完了《男孩的自驱型成长》,书名很戳中我,笔记暂时就不在这篇展开了,先分享其中一段:
“男人使用三种心理防御机制来封闭自己:逃避、分割和否认。由于不能稳妥地理解或表达情感,男孩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选择是退缩,这可能是你儿子在处理自我怀疑、无能感、脆弱和恐惧这些情绪时选择的方式。
另外一个则更为糟糕,就是通过打架、叛逆行为等来释放内心感受。愤怒是男孩和男人可以安全表达的情绪,对他们来说,发怒比悲伤更容易。”
给孩子温暖家庭,好好沟通,忍住自己控制欲,不事事包办,不总是挡在前面,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我想我们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也不过就是孩子能够自驱型成长,有能力自己去面对责任,承担责任,这也是能守住品行的王牌
写在最后
男孩女孩,体内激素、发育阶段、发育状况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和我们坚持男女平等,拒绝性别刻板印象,是不矛盾的。试图完全回避性别差异存在的倾向,可能未必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更易怒、好动、话少都是男孩的特点,这意味着养育男孩,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
再汇总一下上面说到的几条:

  1. 良好的成长环境、负责任的父母 
  2. 不要迷信自己对孩子的了解,保持警醒
  3. 学习处理情绪和管控冲动 
  4. 培养同理心,不伤害他人
  5. 承担责任,自驱型成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很多话我用的都是“可能”。你也许会疑惑,难道不是做到了这些,孩子就一定没问题吗?说实话,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从来没有大力出奇迹,没有“如果怎样,孩子就一定怎样”的万能公式。
人人都喜欢确定性,最受欢迎的文章,往往是几招就一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做到三点一定能培养出这个培养出那个。而越是理性的父母,越会对人性和个体成长的复杂性,有所谓敬畏,今天文章不短,但我最想大家记得的,也许就是这“敬畏”二字,只有保持敬畏,我们才会始终不放弃朝正确的方向努力。
最后,昨天上热搜的不止有吴亦凡,还有打破亚洲纪录站在了男子百米决赛起跑线上的苏炳添,同为男性,有人将的能量用在邪魔歪道,也有人用在正途为国争光。力量没有原罪,关键看用的人,怎么用。
养育男孩: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品行决定底线。
愿我们都能陪伴身边的孩子,成长为更好的人。
有共鸣的话,请分享给更多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