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无才姐
最近知乎上一篇文章火了,标题是
《儿子今天被同学掀裙子了!!怎么办!?》

第一眼看过去,啥?掀裙子?遇到耍流氓还用问怎么办?
再定睛一看,主语是儿子
儿子和裙子。。。原来是位有故事的男同学啊!
截图来源:知乎网
作者“仰泳的海星”分享了儿子把裙子穿去学校、心情经历了过山车的一天。

男孩为什么想穿裙子呢?“因为凉快,而且漂亮!”
从照片上看,小朋友应该不会超过8岁,一脸的天真烂漫。
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试试,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
爸爸的反应是什么呢?
和老婆一商量,觉得很ok,就带儿子去商场,让他自己挑了一条裙子。
男孩很有主见,而且眼光不错,选的蓝裙子挺好看的。
然后他就想把裙子穿去上学,爸妈说这样会面对很多嘲笑和奇怪的眼光,他说无所谓,态度非常坚决
爸妈很佩服他的勇气,也就同意了。
第二天男孩就开开心心穿着裙子去上学了。
来源:知乎作者 仰泳的海星
回到家后,
男孩哭了一场
,说今天3秒难受,1秒高兴,3秒难受,1秒高兴。

从校门口的保安叔叔、德育校长、男老师的指指点点,到班主任的训斥、体育老师的批评,再到下午道德与法制课老师用整整一节课来批评他穿裙子的行为,大人们显然是不太友好的。
小男孩告诉爸爸,“最伤心的是我觉得老师说的是对的,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特别伤心!这是伤心的最根本原因!”
那么同学们的反应呢?
课间他引起了围观,隔壁班的同学都跑来看他,跟他开各种各样的玩笑。
也有些女生觉得没什么,甚至有女生在道德与法制课上举手跟老师说,男生也有穿裙子的自由,女生也可以做一些男生做的事情。
男生就比较淘气了,有人掀了他的裙子,令他非常难受,两人最后打了起来
爸爸打电话教育了掀裙子的那个男生,又花了很长时间来安慰儿子,鼓励他要坚持做自己。
最后,爸爸直言对中国教育感到伤心,认为幼儿园小学教育的宽容度不够,阻碍了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呼吁社会对孩子多一点肯定和关爱,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截图来源:知乎网;作者 仰泳的海星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看起来挺简单的,可真要把这个问题挖一挖,复杂程度绝对超出你的想象
我对这件事的
第一感觉是:时代进步了,世界在变得更好。
首先,孩子没有被过早地磨去棱角,好奇心被保护得很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主见有个性,那一脸阳光的样子太让人喜欢了。
我小时候几乎没见过这样的孩子。
大家都从小被规训成同一个样子,任何“出格”的苗头都会被掐死在摇篮里。
别说男孩真把裙子穿到学校去,很可能连说出这个想法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我们太早就知道什么“不可以”了,也太早就知道做了“不可以”的事会受到怎么样的惩罚,已经被驯服到连“不可以”的念头都不敢闪过,早早放弃了探索。
事实上,好奇心勇气具有相同的属性,都是那种多了很容易限制、少了却很难弥补的东西。
孩子的好奇心和勇气尤为脆弱,如果过早失去了,将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还记得当年高考过后和一位老师聊天,他认为我当了十二年班长性格实在过于平稳,应该偶尔尝试做些“出格”的事,自我突破一下。
而我到了今天也没有完成“突破” ,好像已经永远丧失了某种技能,只能继续四平八稳地走下去。
所以在我有了孩子之后,对她们的教育非常宽松,仔细想想,应该也是在弥补某种遗憾吧。
第二,网络上支持男孩的声音居多,大多充满善意,显示了
社会的包容度已经显著提高

还记得2000年吗?
张国荣在他的最后一场演唱会上,以前卫的女装造型登台,遭受了铺天盖地的诋毁和谩骂,直接导致其抑郁症加重,三年后留下一纸“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会这样”,纵身一跃,与世长辞。
到了2020年,当马云以一身公主裙登上阿里年会的时候,吃瓜群众也就哈哈一笑,觉得大佬真有意思。
多年以后,人们甚至重新热议张国荣的女装造型,认为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时代在进步,审美越来越多元化,对不同事物也越来越包容
一个小男孩想穿裙子,大家终于不再惊恐万状,而是觉得想穿就穿啊,让人真心觉得世界美好,可以自由呼吸。
许多成年人甚至毫不掩饰对他的欣赏和羡慕,潜意识里,是否也是在慰藉曾经的自己
 张国荣2000年「热·情」巡回演唱会 
第三,最令我感动的,是
这一届家长终于不一样了
,终于有人可以做到
完全接纳和肯定孩子
了。

中国几千年以来,家长扮演的角色都是“改造者”,一心想要把孩子塑造成理想的模样。
如果遇到一个只想做“铁”而拒绝做“钢”的孩子,家长的“恨”是强烈而绵长到足以摧毁亲子关系的。
尤其是遇到性取向这种与世俗发生冲突的问题时,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要把孩子“纠正过来”,不行也得行。
(为了避免误导大家,在这里必须说明一下,小男孩要穿裙子多半只是因为好奇,和性取向并无关系,这里提到性取向只是举个家庭教育无法改变的极端例子。)
在我刚来德国的时候,有一个关系很好的中国同学就是男同。
他在国内因为同志身份痛苦不堪,也曾经努力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尝试过异性恋但最终失败,在与家人决裂之后选择了背井离乡
我至今都无法想象一个孩子被父母抛弃是怎样一种痛,而抛弃的原因,竟是自己生而“不合主流”。
而出生,恰恰不是他的决定。
我还有个幼时的玩伴是女同,从小就和父母不停抗争不停屈服,拒绝穿裙子,把踩脚裤剪掉,绞掉长发,成年后在压力下形婚,最后因为过于痛苦又离婚。。。
我们这一代的“异类”,真是活得太辛苦太艰难了。
所以,如今看到有这样一对父母在得知儿子要穿裙子时,能够如此轻松,如此宽容地去面对甚至支持,我只觉得
无比欣慰

这个男孩成长的底色是幸福的,他的父母爱他本来的样子,他不必变成谁,在这段最亲密的关系里,他是自由的
但是在我看来,男孩穿裙子男孩穿裙子去学校是两件性质不同的事。
为什么呢?
因为学校不同于家里,不同于街头,也不同于任何一个休闲场所,学校是一个特殊场合。
而着装的第一要素就是要符合场合,“得体”是一切美的前提
就好比听音乐会要穿晚礼服,进入寺庙不能衣着暴露,打球要穿得运动,面试要穿得职业。。。虽然未必有明文规定,但都有约定俗成的dress code。
如果一定要在这些场合打破规矩去凸显个性,实在没有必要,只会显得滑稽不尊重
德国这样“政治正确”的国家算是足够包容,可以放飞个性了吧?
对不起,如果女职员穿了超短裙去上班照样会被请回家换衣服,男同事穿着汗衫裤衩去见客户会被认为不想干了。
德国人还无比热爱天体,夏天经常看到公园的草地上各种趴着裸晒的男女,大部分桑拿房也不分男女,够自由了吧?
但是你去超市裸一个试试?
同样的事出现在某些场合是合理的,换了个场合就不合理,和这件事本身无关,人们反对的也不是事情本身。
法律为天体规定的界限是“以不打扰他人为前提”,如果让别人感到不适而被投诉,会被处以一千欧以下的罚款。
“以不打扰他人为前提”也可以看作是个性自由的边界
学校
是一个特殊场所,甚至比以上提到的各种场所都还要更特殊些,因为面对的是未成年人。

很多人认为学校应该培养孩子的个性,我认为这是很大的误解。
学校的主要功能是两个,一是学习,二是社交。
学校教职人员的主要工作也是两个,一是组织教学,二是管理社交。
既然涉及到组织和管理,那就需要很大的统一性,也就是纪律
所以,学校的任务从来就不是培养个性,而是只能在维持正常秩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尊重个性
培养个性是家庭教育的事,和学校的职能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冲突。
在整个事件中,老师的态度虽然简单粗暴了些,但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男孩穿裙子去上学,引起各种围观和议论,会不会影响教学秩序?
男孩被开玩笑,甚至被掀裙子,引发打架事件,会不会影响社交秩序?
如果不加以阻止,会不会引起模仿,对学校风气产生影响?会不会从开玩笑演变成霸凌,给男孩带来更多的伤害和困扰?会不会引起其他家长的担忧和反感?
这些都是老师要考虑的问题,只不过事发突然他们没有心理准备,最终没有处理得很好。
男孩家长和班主任的对话
来源:知乎作者 仰泳的海星
众所周知,中国的校园管理是偏于严格和保守的,这和国情有关,中小学的校园风气不可能比社会风气更开放,这是不现实的。

那么,在社会风气开放到已经可以有限裸奔的德国,男孩会不会穿裙子去学校呢?
至今我还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德国学校可以算得上是全世界最讲个性自由的,因为二战后害怕重蹈群体性狂热的覆辙,他们把统一的校服和整齐划一的广播操都视为大忌,生怕对个性造成一丁点压抑。
大麦和小米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我决定我的人生”,小学一年级就知道世界是多样的,女孩在体育课上踢足球,男孩也在手工课上织毛衣,甚至知道同性也是可以相爱甚至结婚的。。。
我和她们讨论了男孩穿裙子去上学这件事,她们的第一反应是:“可以啊,他想穿什么是他的自由。”
“老师会反对吗?”“肯定不会说什么。”
“同学会笑他吗?”“笑他肯定是不对的,但还是有人会笑吧,那就需要他自己内心足够强大了,既然决定要穿,就要准备被笑。”
后来我们聊到了大麦班里的M,那个喜欢一切女孩的东西、举手投足也像女孩的男孩。
我问大麦,M穿过女孩的衣服来学校吗?大麦说没有。
粉色的呢?他不是最喜欢粉色吗?大麦说没有。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她:M最好的朋友是谁?
大麦想了半天,说没有。男生觉得他像女孩,女生觉得他是个男孩,所以大家都不想跟他玩
我感到一阵心疼。
哪怕这个男孩从来没有穿过裙子去上学,哪怕老师和同学都已经如此“政治正确”,哪怕他从未遭受过校园霸凌,他也在事实上被孤立了。
孩子的世界非常简单,也非常残忍,即使懂得了所有的大道理,不跟你玩就是不跟你玩,因为你跟他们不一样
“仰泳的海星”觉得儿子特别阳光开朗,哭过一阵又哈哈大笑了,好像事情说过去就过去了,
“裙子很容易就脱下来了”
,可是真有这么容易吗?

更像是大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那个穿裙子的男孩”很有可能成为标签,很难拿掉。
老师也许不会再说什么,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我们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
甚至,这件事的结果也违背了这位爸爸想要培养儿子个性的初衷。
如果男孩只是在家穿裙子,或者假期穿出去玩,收获的善意应该会多得多,既满足了好奇心,又会觉得“做自己”真的很棒;
可是到了学校,他几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老师的一致批评,“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特别伤心”打击不可谓不大
试问,当他下一次想要“做自己”的时候,还会这么坚定吗?
爸爸把一切归咎于学校教育,却没有思考过家庭教育的问题。
我们培养一棵幼苗的方式,是让它直接去承受狂风暴雨吗?
说到
奇装异服
,不能不说到
小米

从小到大她都极有主见,买衣服的时候自己挑选,穿衣服的时候自己搭配,偶尔问下我的意见,然后不听。
通常我都随她去,搭配得再辣眼睛都忍住,不发表意见。
但是有一天她把狂欢节的衣服拿出来,想扮成一只菠萝去上学,被我阻止了。
我说今天不是狂欢节,穿成这样不合适,小朋友去学校是去学习的,不是去看你的。
她说老师不会管的。
我说老师不管也不能穿,你往教室里一坐,大家都只看你不看老师了,还能好好上课吗?
而且下课的时候大家都围着你喊你菠萝,没准还要摸摸你拽拽你,会开心吗?
说完我就揪了一把她头上的菠萝叶子,她气得哇哇大叫,把衣服脱了下来。
最后她放弃了原计划,在家一连扮演了好几天菠萝
如今她上四年级,已经对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门儿清,上学穿得简朴,度假穿得休闲,演出穿得端庄,连参加别人的生日派对都知道如何穿得隆重而不至于喧宾夺主。。。这些都没有妨碍她在平时没事的时候穿得天马行空,奇形怪状。
什么是有个性?
我认为有个性在于舒服地做自己,而不是极力地凸显自己而令别人感到尴尬。
穿衣如此,说话做事都是如此。
穿最炫的衣说最冲的话做最独的事,把周围人全得罪光,那不叫有个性,那叫缺心眼。
最重要的是,这些都只是浮于表面的“做自己”。
今天一个小男孩想穿裙子,我们会觉得哇,好有勇气,可是如果明天他长大了想要浑身打环纹花臂再来个杀马特呢?
我们要不要继续鼓励他“做自己”?
我们是不是应该跟他好好聊聊,提醒他字典里还有一个词叫“哗众取宠”
让一个人在人群中闪闪发光的,不是他的外表,而是他的才华
很久很久以前英国有个球星叫贝克汉姆,是任意球之神也是发型狂人,每次换发型都会引得球迷疯狂尖叫。
后来有个不知名的球员也整了个炫酷拽的贝克汉姆同款,结果呢?
被教练勒令剃掉了,因为“你的实力配不上你的发型”
啊多么痛的领悟!
真正炫酷拽的根本就不是发型,而是球技啊!
如今我们读名人传记,常常会发现名人也有各种各样的癖好,觉得他们好有个性,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们不是名人呢?那些
奇奇怪怪的“个性”
还那么有意思吗?

试想,如果一个普通人有着乔布斯的臭脾气,特朗普的大嘴巴,像勒夫那样爱挖鼻孔,像比尔·盖茨那样不洗澡。。。确定这些叫“个性”不叫“恶习”吗?
能给这些怪癖开滤镜的,唯有实力
当一个人拥有实力的时候,他才能更舒服地做自己,这才是世界的真相。
当马云把裙子穿到台上去的时候,会有人嘲笑吗?也会的吧!可是他会哭吗?完全不会啊!
最后我想说说,这件事唯一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仰泳的海星”的发文方式
文章的标题是《儿子今天被同学掀裙子了!!怎么办!?》。
可读过原文你会发现,掀裙子并不是事件的重点,只是一个小插曲,这位爸爸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也相当自信,根本没有想问大家怎么办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掀裙子”和“怎么办”为什么会成为标题,还要加上那么多感叹号呢?
文章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可以说,标题功不可没。
文中还多次出现了男孩的照片,有的戴口罩,有的露半脸,虽然没有直接露脸,读者基本也能拼凑出男孩的长相。
有读者批评爸爸既没有和老师打招呼也没有充分告知孩子把裙子穿去学校的风险,没有起到保护孩子的作用,我想弱弱地说一句,也许他压根就没想充分保护孩子呢?
甚至,他就是好奇这件事的后果,而默许孩子去充当一次教育理念的试验品呢?
我隐隐看到了一颗十分想红的心,但是我没有证据。
但愿是我错了。
但愿天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爱,都能够远离自己的小私心和小聪明单纯一点也坦荡一点吧!
这样才对得起孩子对我们无条件的信任。
话题TOPIC
孩子穿“奇装异服”去学校,
你会如何应对?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姐。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联系小助手微信:wucai6de01。
往期回顾
Why Women Kill
23
06-2021
弯路也是路
16
06-2021
给大家讲个故事
09
06-2021
退出竞位,内心世界自洽的开始。
02
06-2021
谈一场青春期的校园恋爱,是多美好多幸运的事情。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我知道你“在看”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