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无才姐
继《小别离》和《小欢喜》之后,一部《小舍得》又火了。
这鸡娃三部曲有个共同特点:小小的片名,大大的焦虑
剧中的氛围一部比一部压抑,爹妈一个比一个疯魔,孩子一个比一个可怜。
《小舍得》的爆红将“内卷”这个词再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奥数、KET、PET、择校。。。一看到这些“鸡娃术语”,很多人就大呼真实,感觉剧情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制。
于是,田雨岚(蒋欣饰)和南俪(宋佳饰)的所有行为似乎都有了合理化解释。
怪“内卷”呗,大家一起骂就完了。
然后呢?
各回各家,各鸡各娃,焦虑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打开方式不对啊,各位!
如果我们真的弄清楚了剧中两位妈妈的焦虑根源,就会发现和我们也就半毛钱关系吧,不能更多了。
“内卷”没那么可怕,瞎卷才是真的可怕
田雨岚的鸡娃焦虑来自什么?
自卑。
她的母亲蔡菊英是个出身贫寒的护工,不光彩地破坏了雇主的婚姻才拥有了现在的一切。

物质上了个新台阶,精神却更卑微了,在丈夫家中做小伏低,极尽讨好,将免费护工进行到底。
母亲被骂了十几年小三,田雨岚自然在娘家抬不起头来,那么在婆家呢?
她嫁了个富二代,成天只会打游戏的那种。
小俩口经济不独立,连儿子上辅导班都要公婆接济,求公婆脸上的阴影面积。
一直看着公婆脸色过活,田雨岚却没有母亲蔡菊英那么认命。
她很要强,要证明自己,要在家庭中争取一席之地。
如何证明?如何争取?
鸡自己太难,于是鸡娃!
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儿子,令婆家高看一眼,也把娘家的“原配之女”南俪比下去,可谓一举两得,一雪前耻。

于是,“妈妈扬眉吐气就靠你了”这句话就成了紧紧缠绕着儿子子悠的魔咒。
随堂考试考了个一百分,妈妈“就像整了容一样,至少年轻十岁呢”
奥数要是拿个奖,妈妈“以后出门都可以不用化妆了”
妈妈那张脸有多重要,子悠心知肚明,战战兢兢。

作为娃,子悠得
时刻准备着被“晒”

比如饭桌上一言不合背个圆周率:
又比如爷爷奶奶来了,要用获奖证书接驾:

妈妈还特地在家中最明显的位置放了个博物架,让他用获奖证书填满。

这个懂事的小男孩在各个考场、赛场、辅导班之间疲于奔命的时候,到底是在成长,还是在履行
“工具人”
的使命?

恐怕田雨岚从来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她全然不觉的还有但不限于:
子悠因为压力过大抠手指抠到出血,已经是抑郁症的预警信号。。。
和田雨岚不同,“原配之女”
南俪原本并没有这么多内心戏和目标感

她和丈夫夏君山是佛系养娃的追随者,反对唯分数论,从不给孩子报辅导班,只报一些孩子喜欢的兴趣班。
他们的教育理念是鼓励孩子“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为之努力”
哪怕女儿欢欢数学只考45分,他们也能做到
不愠不怒,淡定自如

可是,这样的一股清流最后也终于被鸡血搅浑了。

南俪的鸡娃焦虑来自什么?
攀比。
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小三之女”田雨岚有多春风得意,“原配之女”南俪就有多愤愤不平
本来从小到大一路平顺,家庭却突遭变故,父亲被个护工撬走了,母亲瞬间成了弃妇。
而如今,“仇人”就在眼前
这对十几年的“姐妹”之间,冷淡疏离的背后,是暗涌的敌意。
南俪的言谈举止之间,处处透露着对“老小三”蔡菊英的鄙视,而这种鄙视越强烈,就越激怒田雨岚。
她要反击,而“神童”儿子就是她的最大杀器
所以她不依不饶地把话题一次次绕到孩子身上,一边炫耀子悠成绩有多好,一边把欢欢踩成学渣。
最后饭桌终于沦为战场,孩子们像提线木偶般花式炫技,背后是大人们的积怨已久、明争暗斗
刀来剑往之间,南俪的
心态终于崩了

自己的母亲已经输过一场,自己的孩子怎么可以再输给对方?
“我的孩子为什么要比别人家孩子差”成了她的心魔。
终于,这对夫妇也
开始鸡娃
,并且在这条路上
越走越远

升学目标从直升风帆中学改成了本市第一的翰林中学,中间还夹着假离婚买学区房的一通折腾。
“自己热爱的事情”早就丢到了脑后,把所有的兴趣班都停了换成辅导班,光是奥数班就有三个。
慈父变严父,开始吼孩子了:
母女关系也彻底变味
,开始相爱相杀:

也许连南俪自己都不知道,
她正在变成第二个田雨岚。。。
好了,现在两位女主角的焦虑根源都找到了。
自卑和攀比,普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可是敢和这两位比吗?
她俩鸡娃鸡到上头,咱也跟着上头,合适吗?
如今的教育内卷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群体的焦虑。
但是作为个体,我们绝大部分的焦虑都不是来自于大环境,而是自身和小环境。
田雨岚的焦虑源于自身,性格中的好强和现实中的卑微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南俪的焦虑则源于小环境,时不时就被直接竞争对手按在地上使劲摩擦。
和令人深感无力的大环境不同,自身是可以调节的,小环境既可以选择,又可以改变
打个比方,全球疫情肆虐人心惶惶,这是“大环境”。

普通人除了发发牢骚,改变不了什么。
但我们“自身”可做的事太多了:戴口罩、保持距离、减少外出、接种疫苗。。。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或改变周围的“小环境”:远离心大无脑不靠谱的人,退出造谣传谣不负责的群,尽量和乐观理性的朋友待在一起,用行动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
哪怕是在目前疫情最凶险的印度,也依然有博主十分淡定:
新闻上会报道的,都是一些极端情况,要是不极端也上不了新闻。
我太太问我外边怎样?我说就跟平时一样,大家该干嘛干嘛。
来源: 随水文存
标题:《【印度日记】印度会因为这次疫情崩溃吗?》
可见,“大环境”造成的
群体焦虑
,是能够
被个体消解
的。

养娃也是同样道理。
田雨岚完全可以把过剩的精力转移到事业上,用自身实力而不是儿子的实力去争取家庭地位,而南俪也完全可以把欢欢转出子悠的班级避免直接竞争,平时尽量和田雨岚错峰看望父亲,保持距离。
如果这样,后面的那些悲剧都不会发生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鲜活的例子。
众所周知,北京是全国鸡娃第一战线,著名的海淀妈妈和顺义妈妈一度名震全网,令人丧胆。
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照样有人处之泰然,不为所动
有北京朋友笑着跟我说:
什么海淀妈妈顺义妈妈,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看着心累屏蔽就完了
我们只根据孩子的需要上辅导班,根据孩子的喜好上兴趣班,也只跟理念相近的家长们混圈子。
就这么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孩子不也好好的嘛
有意思的是,在以教育体系灵活、教育资源均衡、教育环境宽松著称的德国,
鸡血沸腾的华人妈妈我可没少见过

有的朋友从孩子小学就开始题海战术,把市面上能买的习题全买了让孩子猛刷,孩子考不到一分就是一顿胖揍。(在德国学校一分最高,四分及格,五分不及格)
要知道德国小学考试的卷面总分不是一百分,常常只有十几二十几分,只要不小心犯个小错,可能换算过来就拿不到一分了,这根本不是刷题就能解决的问题。
再说,小学就算全考一分又怎样?离着大学毕业还有十万八千里呢!在德国,大学毕得了业才算是在学习这条路上笑到了最后。
还有的朋友因为担心孩子考不上文理中学痛哭流涕,觉得孩子这辈子和自己这辈子都没有指望了。
可是明明上了中学之后还有升级的机会,就算升不上文理中学还多的是办法考大学,就算考不上大学还有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可以帮助将来找一份好工作。。。
怎么就“没有指望了”???
大环境已经如此宽松,没有重点学校没有学区房没有乱七八糟的辅导班,华人家长却依然可以凭本事焦虑,这是为什么?
因为华人太喜欢扎堆鸡娃了,有压力要上,没有压力创造压力也要上
平时一见面不是谈成绩就是谈比赛,神仙也把持不住啊!
对此我的做法很简单:
远离那些令我焦虑的人和事,屏蔽那些对我产生干扰的信息。
立刻马上,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再来说说“鸡娃”这件事。
曾经有读者质问我,为什么你看起来反对鸡娃,可兴趣班也没给孩子少报,推起中文来也挺有激情的嘛!
似乎“反对鸡娃”已经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家长就应该完全躺平,纯天然放养。
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如果“鸡娃”的“鸡”只是激励和推动的意思,我不仅不反对,还举双手赞成
我反对的是将大人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不顾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规律,满怀焦虑地鸡娃。
两者区别在哪里?
其实只需一个问题就能分辨出来:
你对孩子有要求吗?
或者更直接一点:如果孩子达不到你的预期,你对孩子有怨气吗?
我确实很早就开始教孩子中文,主要是因为目睹了太多华人孩子中文起步太晚,一上小学之后中文迅速被德语吃掉,甚至连日常对话都有困难。
在孩子上小学之前,中文是我们家唯一一项“学前教育“,德语和数学都和德国孩子一样零基础入学。
但是,即便是我如此重视中文,在上面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和心思,对孩子中文到底能学成怎样也是没有要求的。
大麦天生热爱语言,识字极快,阅读很早就畅通无阻,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
而小米几乎就是姐姐的反面,对语言兴趣寥寥,认几个字艰难得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两种结果我都坦然接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常常有人告诉我,大麦太厉害了,让人觉得压力好大,每每这时我都会跟他聊聊小米。

在我看来,大麦不过是个意外,小米这种“普娃”的成长才更励志
是我为她打开了中文这一扇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她那少得可怜的兴趣,牵着她的手慢慢往前走,而她最终爱上了里面的世界,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这说明什么?
一, 学习本身是有乐趣的,也许会有一点辛苦,但决不应该变成痛苦;
二,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节奏,亲姐妹都能天差地别,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更是没有必要;
三, 鸡娃不在于你用了多大力气,而在于你能温柔地坚持多久。
兴趣班也是如此,报多报少不是重点,极问题只有一个:
你是不是觉得既然花了钱,就必须学出点“名堂”?
换句话说,你能不能接受孩子喜欢就好,学不出“名堂”没有关系?
就拿钢琴来说,德国华人中多的是鸡娃圈,每逢比赛一拥而上,一等奖已经不够用了,还要比娃有没有拿到满分。
当然,这些圈中不乏自身天赋极高、父母也很懂音乐、将来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的孩子,但大多数都是压根没想让孩子走专业路子,只是看到别人在鸡娃生怕自己错过什么的家长们。
这样的圈子我就一个感觉:我不配
咱就普通学个琴,开心就好,何必搞得苦大仇深?
所以啊,看起来大家报的兴趣班都差不多,可父母有没有“追求”,孩子的压力大不相同。
孩子的压力不是来自于兴趣班,而是来自于家长
再说到学习。

德国小学教授的内容不多,和国内比简直不好意思说什么学习压力。
我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要求,但是也没有完全躺平,鸡娃的动作还是有的
比如,重点培养她们的学习习惯;时刻关注她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考虑到中学英语成为主课后难度会突然加大,提前给她们报了英语网课。。。
花的力气不多,但效果非常好,孩子也很愿意配合。
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
孩子都是自带上进心的,没有孩子希望自己考得差。如果没有考好,他们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帮助
在《小舍得》这部剧中,欢欢上的第一个辅导班就是她自己要求的。班里其他孩子都上,她不上就一直考倒数,自尊心受不了。
在此之前,南俪夫妇完全不顾大环境的特点,一意孤行要“佛系养娃”,排斥一切辅导班,其实是不明智的。
这就像是,疫情已经蔓延开了,这俩还非仗着自己心态好死活不戴口罩,无疑是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
辅导班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东西,孩子如果需要,报也无妨。
南俪后来真正的问题是过分夸大了辅导班的作用,认为辅导班报得越多越好。
而更可怕的是,她为辅导班花出去的钱,必须在孩子身上看到效果
孩子只有不停地考出高分,才能让她满意。
我们不妨心平气和地想一想,
辅导班的作用
相当于什么?

算是介于药和保健品之间吧,有病治病,没病强身。
可是当我们发现药不起作用的时候,难道要这样责怪病人:
为什么人家吃了药三天就好,你怎么就好不了?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没有人会这么问,因为个体差异和对症下药都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
可是为什么到了孩子身上,我们就失去常识了呢?
至于保健品,那就更是心理安慰多过实际效用了。
没有人会因为吃了保健品就规定自己活到一百岁,活不到一百岁就怪自己不努力。
可是到了孩子身上,我们的逻辑却可以变得如此荒谬。
鸡娃这件事之所以容易变得狂热和失控,就是因为我们总是很容易看见自己的付出,而很难看见孩子的努力,总是很容易看见孩子的问题,而看不见自己的问题
在我看来,鸡娃的正确姿势就是为孩子提供一切需要的帮助,物质的,精神的,不问结果。
不问结果,是对父母最高的要求。
在《小舍得》传播鸡娃焦虑时,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所谓的
“剧场效应”

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就只能都站起来,最后整个剧场的人都站了起来。
这用来形容“内卷”带来的“军备竞赛”确有几分贴切。

中国孩子普遍要上辅导班,德国孩子几乎不上辅导班,这就是大环境的差别。
但是中国孩子真的都要像剧中的欢欢那样光是奥数班就得报三个吗?
不报三个奥数班这日子就过不去了?
在我看来,比“剧场效应”更可怕的是“羊群效应”
看到别的羊在那里吃草,想都不想就跟了过去,盲从的结果往往是陷入骗局或者遭遇失败。
“羊群效应”最极端的一种情况是“松毛虫效应”
法国科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把一些松毛虫首尾相接排成一圈放在一只花盆边缘,在不远处撒了许多它们爱吃的松叶。
结果这些松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走,足足走了七天七夜,直到全部饿死
事实上,只要其中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
何其可悲!
当田雨岚加入“牛娃家长群”定期聚会,当南俪跟上了田雨岚的步伐全面效仿,她们就成了
盲目入群的羊
,甚至成了
首尾相接的松毛虫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她们最终都
及时改变了路线

羊不懂得退群,但是人懂得。
记住,这就是人类更高级的地方。
话题TOPIC
家长如何走出内卷怪圈?
留言区参与互动讨论吧~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姐。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联系小助手微信:wucai6de01。
往期回顾
放下大人的骄傲,太难
21
04-2021
翅膀硬了,总要飞走的
14
04-2021
我不想过姐姐的人生。
07
04-2021
唱唱反调,挺好的。
31
03-2021
女权斗士?太扯了!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我知道你“在看”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